|
新竹清華大學亞洲政策中心17日在新竹清華召開“民進黨新政府的挑戰與政策”研討會,分別就經貿產業、社會改革以及兩岸“外交國防”等議題,邀請諸多重量級學者專家,針對前述等重要議題進行深入分析及討論。 上午第一場“經濟、貿易與產業政策”,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以“台灣經貿政策的挑戰與因應”進行報告,包括“投資”、“民間消費長期低迷”、“出口”三支引擎都熄火。 王健全說,以大陸觀光客及投資,因為兩岸的不確定性,大約會有0.6-0.8%GDP影響,台灣在招商也碰到許多盲點,好比內需市場小、缺乏扮演進入大市場的跳板(如RCEP、ECFA),加上自由化與國際化受到制約,缺乏新產業的商業模式。 他分析,FTA簽署不順,對未來出口不利,可能引發產業外移,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感”的FTA生態系,一種配套措施幫助台灣加入TPP或RCEP。 王健全指出,現在討論TPP或是RCEP等議題,都是“單向”不是“雙向”,只有對外投資、大企業海外設廠,中小企業甚至年輕人,根本沒有得到好處,人才與資金也沒有辦法回流台灣。 FTA生態系概念在於,有計劃輸出服務業,可以展現規模經濟以及強化台灣經濟成長動能。 他舉例,現在台灣很多於瑜珈老師到印度學瑜珈,這批老師必須定期回印度學習,這就是生態回流概念,如果政府幫助訓練年輕人,協助到大陸或東南亞展店,定期回來台灣度假消費與充電,年輕人會搭上國際化列車,技術與資金也才會回流。
王健全說,過去政府推動任何政策,多半照顧大企業,卻遺忘中小企業年輕族群,如果強化“有感”的FTA生態系,老百姓支持你才可以加入TPP,也才會提高支持度建立共識。 他說,現在新政府上台,提出五大創新產業,對中長期結構轉型是有幫助,但擺在眼前就是,出口連續15黑,新政府上台,短期也不會有太多作為,顯然要擴大內需,讓M型社會的中低收入戶,可以先顧溫飽,等待黎明的曙光。 “非常民意、非常健忘”。 王健全說,民進黨這次以非常民意順利執政,但老百姓通常只有三個月的忍受度,如果短期沒有看到新政府具體成效,經濟有所改善,必然會有所不滿,這也說明,新政府雖然提出五大創新產業,這是“長槍”,短期振興經濟的“短劍”也要趕緊準備。 |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hanshan.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