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蘋果(Apple)在中國的事業可能不再耀眼,但中國並不是這家手機大廠在亞太地區的唯一市場。
蘋果2日以中國經濟減緩為由調降財測,該公司去年第4季在大中華地區的銷售高達114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和歐洲,日本和亞太地區其他地方的銷售總和為85.9億美元。
除了中國,蘋果在成熟且富裕的經濟體的銷售也相當不錯,例如日本、南韓以及新加坡,這些國家的消費者更有能力買得起昂貴的iPhone。但南亞和印度這些開發中國家的人均所得相對較低,iPhone一直難以打入市場。CNBC列出蘋果在幾個亞洲市場的銷售狀況:
●日本和南韓
日本和南韓除了都是富裕的經濟體,更擁有全球最成熟的智慧手機及行動裝置市場,蘋果在這兩個國家皆有強勁的表現,在日、韓的手機市占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二。
但日韓也是全球人口老化最快的兩個國家,因此未來數十年還能為蘋果貢獻多少,仍是個疑問。
●東南亞
東南亞國家擁有逾6億的人口,可能會成為蘋果下一個大型市場。根據市調公司IDC,蘋果去年第3季結束時在新加坡的市占以39%居冠,但在印尼、泰國以及越南等大型經濟體的市占則落後競爭對手。
iPhone對印尼和南亞國家的廣大消費者來說太貴了,蘋果在印尼的市占只有1%。新加坡IDC研究經理庫爾(音譯)表示價格是最大的問題,這使多數消費者敬而遠之,且沒有其他替代選擇方案,只好尋求更便宜的南韓或中國手機。
●印度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也是蘋果亟欲插旗且充滿挑戰的市場。根據研究公司Counterpoint,中國的小米機去年第3季占印度智慧手機市場27%,三星以23%居次。
庫爾表示,蘋果去年第3季結束時僅占印度市場1%。根據IDC去年第3季的評估報告,iPhone在印度的平均售價為741美元,是智慧手機平均售價155美元的數倍之多。
庫爾表示,雖然印度的中產階級日漸增多,但仍缺乏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兩者的購買力完全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