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6, 2015 癌症是美國第二號殺手,四分之一人口死於癌症,僅次於心臟病。2004至2010年,確診後的平均五年存活率為68%。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最新報告,全美2015年估計將有58萬9430人死於癌症,約每天1620人。與各族裔相比,亞裔罹癌及因癌症死亡的機率最低,但有最高的肝癌及胃癌罹患率,尤其是肝癌、胃癌罹患率、死亡率均為白人兩倍。 報告指美國78%癌症患者為55歲以上人群,吸菸、飲食不健康、不運動等因素都會提高風險。至2014年1月,有1450萬曾罹癌人口依然存活。2015年,不包含非切片診斷,預計將有165萬8370個新病例。據統計,2011年美國癌症的醫療成本為887億元,半數為非住院及診所治療費用,35%為住院,11%為藥物。 缺少保險,未受妥善治療的少數族裔,晚年更可能診斷出癌症,需為此付出更高成本。癌症並非無法避免,根據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估計,如美國等已開發國家,近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例與肥胖、缺少運動或營養不良有關,又如子宮頸癌、B、C型肝炎等,都是可以透過行為改變或注射疫苗避免。美國每年確診超過300萬件案例的皮膚癌,也可藉避免過度日曬避免。此外,如乳癌、大腸癌、直腸癌、子宮頸癌、肺癌等,定期篩檢可提早發現,降低死亡率。 專家對於癌症的篩檢建議包含: 乳癌:20歲以上女性每月自行檢查,20至40歲至少每三年列入一次健康檢查項目,40歲開始每年接受X光檢查。 子宮頸癌:21至29歲,每三年抹片檢查一次,30至65歲,每五年接受抹片及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 檢查一次,65歲以上、過去十年兩次抹片檢查均為陰性反應,或子宮已摘除者,不需再檢查。 大腸癌:50歲以上男女,每年接受便血檢查,每五年一次腸鏡及斷層掃瞄檢查。子宮膜癌:更年期女性若有異常出血應告知醫生。肺癌:55至74歲,吸煙或曾吸煙每年超過30包者,應接受斷層掃瞄。前列腺癌: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接受檢查。其餘定期健康檢查,20歲以上或有職業潛在風險者者,應與醫生討論加入各種癌症檢查。 在美國癌症雖是第二號殺手,但對亞裔是第一號。美國男性一生有50%機會罹癌,女性為三分之一,華人則為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美國亞裔男性最普遍的五種癌症,依序為攝護腺癌、肺癌、大腸癌、肝癌、胃癌;女性則為乳癌、大腸癌、肺癌、胃癌、肝癌。 華人病患經常面對的挑戰包含:除家人外缺少社會支援,缺少如中文癌症資訊、對生命末期如安寧寮護應做的準備,因語言障礙不知如何就醫,對療程、副作用一知半解,因此懷疑療效,相信民間偏方及補品,沒有醫療保險,擔心連累家人等,許多人感到無助。 |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hanshan.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