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
标题:
哈佛中国论坛落幕 专家吁中美扩大交流
[打印本页]
作者:
新鲜人
时间:
2019-4-18 12:31
标题:
哈佛中国论坛落幕 专家吁中美扩大交流
记者俞国梁/剑桥市报导 2019年04月17日 06:00 世界日报
哈佛中国论坛晚宴,在肯尼迪图书馆内举行。(记者俞国梁/摄影)
哈佛中国论坛金融分论坛现场。(记者俞国梁/摄影)
第22届哈佛中国论坛14日在哈佛大学落下帷幕,120多名来自中美政、商、学、文化界领袖,齐聚查尔斯河畔,以对话形式探讨中国未来发展等议题。
在12日晚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多位嘉宾在致辞中聚焦中美关系;哈佛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说,中美关系并不是单一和抽象的关系,而是实在、多层次的关系,建立在人与人交流的基础上。中美之间仍需增加交流,以避免误判。
哈佛大学肯尼迪创始院长Graham Allison认为中美关系不能走向对抗,他多次提出要防止“修昔底德陷阱”出现的可能性: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美中关系委员会主席欧伦斯(Stephen Orlins)表示对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持乐观态度,在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流行性疾病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上,中美两国的联合必不可少。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创始人田源表示,创新在中国企业家里正成为主流。对中国企业家来说,以前的商业模式是把国外的好东西带回中国,但现在的侧重点逐渐转换为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创新。
13日的论坛开幕式由凤凰卫视主持人、2019艾森豪威尔青年领袖朱梓橦主持,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发表“影响力投资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影响力投资规模正在迅速增长,从2014年的100亿人民币增长至当今的人民币5000亿(约750亿美元),产业脱贫需要金融支持,尤其是普惠金融的支持。
哈佛中国论坛联席主席刘凡恺在欢迎辞中说,今年的论坛以“同世界、共命运”为主题,期望在近年全球挑战升级的大背景下,论坛能为关心中美关系的人士提供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从而增进外界对中国的了解、促进各方合作。
第26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用流利的中文在论坛闭幕式上表示,对中美关系表示乐观,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健康,贸易战不久会迎来尾声。
本届论坛为期三天,共设11个分论坛,涉及议题包括搭建中美对话桥梁、中国教育国际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新娱乐模式、创业大赛、猎聘海外招聘会等。
哈佛中国论坛闭幕式在哈佛商学院举行。(记者俞国梁/摄影)
哈佛中国论坛艺术分论坛,由哈佛大学亚洲艺术教授汪悦进(左起)主持, 嘉宾分别是artnet大中华区总监张然、周氏兄弟、徐浩洋。(记者俞国梁/摄影)
哈佛中国论坛制药分论坛,由(左起)安永合伙人张晓青担任主持人,邀请百奥赛图创始人沈月雷、贝莱德董事总经理谢红鹰、药明康德副总裁Richard Connell到场分享。(记者俞国梁/摄影)
12日晚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多位嘉宾在致辞中聚焦中美关系。(记者俞国梁/摄影)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hansh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