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
标题: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明朗化:走在行业...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康人家
时间:
2019-9-3 08:28
标题: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明朗化:走在行业...
中国央行对金融科技一手压制、一手推进的政策一直令外界感到矛盾,其近期公布的三年发展规划有助于消除一些困惑。
2019年9月3日 10:00 英国《金融时报》 唐•温兰 报道
作为一家不遗余力地打击数字代币和比特币(Bitcoin)挖矿的央行,中国央行(PBoC)对金融科技的热情显得有些异乎寻常。
许多人认为,就加密货币和其他数字资产而言,中国央行正成为全球最有水准的央行之一。中国央行对金融科技有强烈兴趣,可能是因为它希望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头——或者至少是能够充分地监管国内时下流行的金融科技、区块链和网络贷款等业务。
“监管机构利用新技术来监管金融科技和金融业——简称为“监管技术”(Suptech)——是中国被公认在全球领跑的又一个领域,”一位与中国大型金融科技公司有密切合作的顾问表示。
然而,自2017年以来,关注中国央行的观察人士可能会对其金融科技政策感到困惑。
中国央行是全球最先禁止“首次代币发行”(ICO)的中央监管机构之一。ICO是指个人和企业以在线方式向投资者发行数字代币而不是传统证券来筹集资金。中国央行还对比特币实施了严格的禁令,并试图消除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比特币挖矿业务。
中国央行对其他形式的数字金融也不友好,比如规模达6670亿元人民币(合930亿美元)的个人对个人(P2P)贷款行业。中国媒体上周报道称,监管机构已要求国内支付公司不要再充当P2P贷款机构的支付渠道。
然而,在同一时期,中国央行也一直在积极部署自己的金融科技战略。
中国央行于2017年5月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技术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从那时起,中国央行就朝着发行自己的加密货币的方向迈进。今年8月,中国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呼之欲出”——这意味着它将成为全球首家发行数字货币的大型央行。
这种“双轨”政策——一只手压制金融科技,另一只手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令观察人士感到矛盾。但上月底公布的一项为期三年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或许有助于消除一些困惑。
专家表示,该规划的核心在于其目标,即实现金融科技“可控”,同时加强风险防范。他们表示,中国央行希望确保自己能够对金融科技行业进行充分的监管,以防止行业野蛮生长。
在中国,监管部门希望走在行业发展的前面是有道理的。金融稳定是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任务,他们担心金融市场的动荡会引发社会动荡,并对共产党的统治构成威胁。
“通过监管技术在金融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是他们在努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香港金融科技协会(FinTech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总经理赛义德•穆希尔•艾哈迈德(Syed Musheer Ahmed)表示。
以P2P网贷为例:去年,在这个当时还没有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投资额达到了逾1万亿元人民币的峰值,但欺诈案件数量也创下纪录,北京街头甚至还出现抗议的投资者。随后,监管机构一直在打击该行业,直到其具备更好地监管该行业的能力才会放手,这导致一些人被逮捕,该行业近乎崩盘。
加密货币是中国央行为确保资本账户稳定必须学会控制的另一个领域。监管机构担心资本从中国迅速外流,而比特币已成为突破中国严格资本管制的主要渠道。Facebook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发行数字货币Libra的构想只会放大中国监管机构眼中的资本外流风险。
“中国央行对加密货币并没有持负面态度,”中国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创始人提到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先进计划时表示,“它只是想控制正在发生的事情。”
译者/何黎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hansh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