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5个多月过去,驻军始终高度克制,从未直接参与处置暴力示威破坏活动,从未介入特区政府地方事务。这也就意味着,目前香港的形势发展,还未恶化到触动《基本法》第十四条、第十八条的地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6日下午驻军官兵会以身着便装、自发上街清理路障的方式,提着扫把、铁铲、红桶,作出了一次特殊亮相,取得了一系列较好的效果:
一是以“自发义务”形式,更能赢得市民支持。

官兵手持水桶、扫把进行了亮相,市民鼓掌叫好。图片来源见水印
驻军此次以“自发义务”形式参与清理路障,被定义为社会公益活动。这与驻军进驻22年来开展的义务植树、无偿献血、慰老爱幼等活动一脉相承,都体现了对香港市民的热心关爱,体现了全心全意为香港付出的赤子之心。以和平方式参与公众活动,更容易取得市民支持。
二是为履行防务提供必要条件。
此次驻军参与清理的联福道,连接着浸会大学、浸会医院,还是通往九龙军营的必经之路。道路堵塞后,不但服务保障车辆难以抵达,影响官兵的日常生活,而且一旦有紧急情况也难以出动,无法履行防务。保证道路畅通,是驻军履行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是表达止暴制乱的坚定决心。

现场指挥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市民的掌声就是最好的形象”。截屏自香港电台视频
在清理路障期间,多家香港媒体在现场采访。有记者向军人了解是谁派他们出来清理路障,其中一名负责指挥的人员表示,他们是自发出来,“清理行动是为了安全、祥和,止暴制乱,目标是让道路畅通,让香港安全稳定。”有记者再问会否担心“突然出来”,会人感觉像执法行动,令香港市民有负面印象时,该名负责人回应说:“香港市民的掌声就是最好的形象。”他并呼吁该记者不要再拍摄:“放低手上手机,一齐清理吧!”
这次采访与以往驻军各级指挥员接受采访时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话题敏感、政治性强、关注度高,只言片语都会成为反对派攻击炒作的对象。面对记者镜头,该名指挥官明确提出“止暴制乱”这个核心话题,表明了驻军对恢复秩序、维护稳定的期盼、信心和决心。
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暴徒用强光灯照射、靠近军营滋扰等行动,驻军应对更加积极,包括在营区内高举旗帜警告示威人士、从高处拍摄固定证据;在营区外发生暴力示威时,营区内安排战士佩戴防毒面具巡逻;营门哨兵佩戴防暴头盔,枪口挂上刺刀,大声警告暴徒不得靠近,等等。
前几天,一则视频在微博上热传,显示九龙军营外有暴徒意图靠近,铁丝网内有指挥官大声下达口令,官兵拉枪栓上膛,用强光照射,很快逼退滋事者。这充分体现了驻军官兵在止暴制乱方面,长期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
四是展示官兵良好形象和过硬战斗力。
从媒体拍摄的视频可见,现场处置的军人纪律严明,干部现场作出分工后,大家动作很迅速,快速完成了清理路障任务,来回都有统一带队和呼喊口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队的作风和战斗力。香港文汇报评论称,“举手投足间尽显训练有素,展现人民子弟兵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不少市民纷纷为解放军清理路障、助香港恢复正常交通拍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