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

标题: 书记、市长在京接受采访,传递出这些重要信息 [打印本页]

作者: 华盛顿人    时间: 2020-5-25 19:14
标题: 书记、市长在京接受采访,传递出这些重要信息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20-5-25 19:16 编辑

  时间:2020-05-25 15:29:52 来源:苏州新闻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来自苏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肩负使命,履职尽责,两会上的“苏州声音”令人激动。


  


  这几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聚焦苏州,细说苏州的“打算”。


  


  《人民日报》


  昨天出版的《人民日报》两会特刊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


  


  优化劳动者就业创业环境


  “六稳”中就业为首,“六保”首要的是保居民就业。如何稳就业、保就业,不是单向地满足就业,而是希望全方位地给劳动者提供舞台,不仅为劳动者提供岗位,更为劳动者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改善劳动者就业创业环境,更多面向“蓝领”阶层等一线普通劳动者。


  


  目前中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沿海开放城市产业也在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攀升。要实现这个目标,既需要高端人才引领,还离不开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支撑。


  产业体系健全、劳动岗位众多、务工收入也比较丰厚,这些都是对劳动者首选苏州的一个基本条件。但需要我们更关注的是对劳动者的成长的支持和满足,对劳动者的关爱和关心,让劳动者作为“新移民”能够在这座城市融入,不被歧视,真正地成为“新市民”。


  


  【资料图】


  近期,苏州发布了《关于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的工作意见》,推出“金蓝领”培育工程、“选出劳动者做一周市长”等29条新政策。同时出台了一揽子方案,实实在在礼赞劳动之美、彰显劳动者的权利与福祉。


  


  苏州提出“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就是落实“六稳”“六保”的具体举措,打造成为“劳动者素质最优、劳动者配置效率最高、劳动者最被关爱最能融入最能成长的城市”,让“塔尖”高层次人才和“塔基”高素质产业工人都爱上苏州,依靠“最优劳动者”建成“最强产业链”,促进苏州转型升级。


  


  【资料图】


  《光明日报》


  今天出版的《光明日报》刊登了对蓝绍敏代表的采访。


  


  发挥先发优势 走出“创芯强链”之路


  5月18日,苏州开展产业链全球合作云对接活动,采取产业链线上对接和线下对接同步进行的形式,加快打造苏州现代产业体系。“开展产业链全球合作云对接,苏州是全国第一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表示,这次活动,是苏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重要指示精神的一大创新举措,通过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对冲全球产业变局的不确定性,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注入澎湃的产业动能。苏州在推动协同复工复产中积极重塑、改造新的产业链,不断彰显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作为对外开放前沿城市的活力和自信。


  


  【资料图】


  苏州工业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前三,拥有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是我国制造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其中,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软件和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5个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苏州产业链修复能力很强,在疫情大考中为其他城市复工复产作出了贡献。”蓝绍敏代表介绍,一批跨国公司在联系不上国外配套企业的情况下,最终在苏州找到了替代。目前,苏州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我们在推动产业链发展上创造性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形成了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高度契合的‘六个围绕’产业发展思路,以此推动苏州实现从高速度发展标兵向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华丽转身。”蓝绍敏代表说。


  


  【资料图】


  蓝绍敏代表表示,苏州将全力营造最优的产业生态,让企业做自己“该做”的事,让政府做企业想做但“做不了”“做不好”的事。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带头做产业链的倡导者、支持者、维护者、守望者,通过建立“链长制”等制度,强化对资源和要素的组织协调,研究出台更为精准的产业政策。通过不断补链、强链、延链,提高产业垂直整合程度,增强产业关联性、集成性,让产业链真正强起来。


  


  【资料图】


  省级媒体


  5月24日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第二场在线专题视频访谈。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接受记者远程连线,围绕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畅谈落实举措。


  


  整装再出发,向高质量发展标杆转变


  “强富美高”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领的“航”、定的“向”。如今整装再出发,我们将勇担省委赋予的“两个标杆”重大历史任务,锚定更高坐标系,加快从高速度发展“标兵”向高质量发展“标杆”转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苏州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的征程中,苏州要在高质量发展上成为全省标杆,在四个方面走在前列。


  一是创新发展要走在前列,推动高端要素再集聚、新兴产业再升级、体制机制再创新。


  二是对外开放要走在前列,用开放为一切工作赋能,拓宽“一带一路”等发展新空间,全力稳定苏州的国际市场份额,同时以更高水准开展先行先试,做强苏州自贸片区、中新和两岸合作等优势平台,建设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塑造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开放门户城市。


  


  【资料图】


  三是动能转换要走在前列,一方面优产能,创新运用“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服务投资者,聚力做好产业链补链、强链、固链大文章,打造10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强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为产业升级留好空间。另一方面扩内需,加强“两新一高”建设,狠抓项目有效投入,培育壮大新兴消费亮点。


  四是民生共享要走在前列,把重点放在科教、文化、健康、生态等领域,推动优质资源普惠共享,努力把苏州打造为“现代国际大都市、幸福美丽新天堂”。


  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我苏网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hansh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