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报道认为,中国海军本身的威胁没那么可怕,直到有报道称中国在建造更多的补给舰。
参考消息网1月17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最近展示了为日益增多的南中国海岛屿所配备的新型综合保障船(2700吨)。这是一种滚装船,因此更容易将车辆开上小岛(有些是人造岛)上修建的码头。这种新型舰船还有直升机起降台,供像直-9这样的小型直升机使用。2015年年底这些新型综合保障船中的一艘现身,中国显然还在建造更多同类舰船。它们将取代目前用来为中国岛上基地补给的商用船。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月15日报道,同时,截至2015年,中国已建和在建的共有8艘大型903型补给舰。这种大规模建造补给舰的行为,在和平时期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是极为罕见的。
自2013年以来,这些舰船的生产进度大规模加速。头两艘903型补给舰最早现身于2004年。到2008年,这些补给舰定期出海,支持被派遣到索马里附近的特遣部队。特遣部队(每支部队至少有两艘战舰,再加上一艘补给舰)在那里进行为期6个月的、打击海盗的巡逻行动。
报道认为,补给舰只完成以下这些事情,按需补充燃料、水、食物及其他供应物。补给舰会去当地港口,补充已耗尽的补给品,然后回到特遣部队身边。中国需要更多的903型补给舰来支持日益增多的、深入西太平洋的远程训练行动,而政府显然下了更多订单作为应对之策。如今人们在全世界各地都看到中国战舰,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拥有充足的补给舰来支持此类事情。
建造的第三艘及之后的903型补给舰被称为903A型(23000吨)补给舰,因为它们比前两艘体积更大(之前的每艘为20500吨),但除此以外都一样。903型补给舰与美国的12艘T-AKE级补给舰类似。比起(迄今为止的)8艘903型补给舰,美国的40000吨补给舰要为规模大得多的舰队服务。
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训练越来越多的船员在海上为舰船补充物资。如今在西太平洋看到中国补给舰同时为两艘战舰补充燃料是很常见的。
报道称,2014年4月,中国强烈地意识到补给舰有多么重要。当时,中国加入国际军事行动,寻找失踪的MH370航班。中国发现,自己没有充足的补给舰,在无法进入外国港口进行再补给的情况下,中国海军无法支持众多舰船远离中国。中国海军规划部门长期以来对此提出警告,而政治领导人如今给予了更多关注。
报道认为,这个后勤弱点不是秘密,但中国长期以来不够重视它。在2014年MH370搜寻行动后,它成为更显而易见的问题。中国海军本身的威胁没那么可怕,直到有报道称中国在建造更多的补给舰。
报道称,这是中国海军的部分努力,以使其最现代的舰船能够执行长期行动。除了派往索马里的战舰外,中国一直在向东中国海及更远地区派遣小型舰队(包含登陆舰、驱逐舰和护卫舰),进行10天至20天的巡航。在西澳大利亚附近搜寻MH370,是中国舰队在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部署行动。
现代海上补给方式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出于战争需要而开发出来的,因为美军在广阔的太平洋上缺乏充足的前沿基地。在战后,由此产生的后勤部队成为美国海军中的永久固定组成部分。战舰常常每次在海上待很长时间,有时长达6个月,仅仅由后勤部队在海上对其进行补给。
报道称,他们开发出新技术,以支持对远洋供给服务的有效利用。其他国家极少有海军能够追赶上美军的补给能力,主要是因为训练后勤部队以及建造补给舰昂贵的费用。中国正在花钱增强这一实力,让战舰可以在海上待更长时间。
【延伸阅读】解放军护航编队立体补给
9月2日,太湖舰官兵往直升机上搬运干货。当地时间9月2日上午10时左右,中国海军第十五批护航编队“井冈山号”两栖登陆舰与“太湖号”综合补给舰进行了立体补给。在补给中,太湖舰不仅通过纵向补给方式给井冈山舰进行了300吨柴油补给,同时还通过直升机向井冈山舰进行了干货补给,转运新鲜蔬菜30多箱件,为执行护航任务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新华社发(李秀林摄)
9月2日,井冈山舰官兵从直升机上搬运干货。新华社记者梁舜摄
9月2日,井冈山舰官兵牵引太湖舰的输油管。新华社记者梁舜摄
9月2日,井冈山舰官兵接驳太湖舰的油管。新华社记者梁舜摄
【延伸阅读】战力大增!坞登舰与新型补给舰南海演练(组图)
12月21日,海军南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两栖船坞登陆舰井冈山舰与某新型综合补给舰在南海某海域进行了一次补给演练。在此次演练中,尽管该海域风高浪急,但通过两舰密切协同,补给头的对接时间比以往缩短了一半,极大提高了大型两栖舰艇遂行中远海作战任务的能力。刘伟强摄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hanshan.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