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兆寰 陈小瑛
北京、深圳报道
A股退市模式不再只是说说,开始动真格了。
3月21日,
上交所发布消息称,决定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ST博元(
6.550,
0.00,
0.00%)” 代码:600656.SH)股票终止上市。一时间,业界哗然,更值得注意的是,*ST博元退市的原因是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
证监会新主席刘士余上任,不断做减法,这一次做的是为A股“减负”。事实上,在市场人士看来,供给侧改革已经带到了A股,*ST博元的终止上市开了A股市场触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退市的先例,而加强信息披露和严惩违规的论调与刘士余上任后的监管思路一脉相承。这不仅是对投资者保护的应有之举,更是未来注册制改革的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号称证监会列出的一份退市“黑名单”流传开来,据称,名单上有三四十家有问题的公司,也已经启动了调查和与地方官员的商讨,以推动将这些不合格的公司退市。《华夏时报》记者多方采访,并未从更多渠道得到印证。3月25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退市“黑名单传言严重失实”A股市场极有可能会迎来一个退市的“强执行”周期。退市冲击波已经形成,这也是资本市场完善的必经之路。
多米诺骨牌
*ST博元的退市引发了市场对于壳公司的高度关注。
据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ST博元是证监会2014年《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退市意见》)实施后,证券市场首家因触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被终止上市的公司。
从行政调查情况看,*ST博元违法行为十分严重。2011年4月29日公告的控股股东华信泰已经履行及代付的股改业绩承诺资金3.8亿元并未真实履行到位。
为掩盖这一事实,公司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多次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虚构用股改业绩承诺资金购买银行承兑汇票、票据置换、贴现、支付预付款等重大交易,并披露财务信息严重虚假的定期报告,虚增资产、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
上述上交所负责人表示,对*ST博元实施终止上市符合中国证监会《退市意见》及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所规定的相关程序和要求。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公司清理出证券市场,有利于警醒上市公司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一位深圳本土券商投行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退市规则本来比较宽松,一直以来也没有严格执行,而且A股的壳资源是有很大价值的,一般来说,公司连续出现两年亏损之后,都会想办法卖资产保住盈利以保壳,到第三年,通常会扭亏为盈,除非是出现巨亏。
“企业违法违规通常是发生在保壳过程中,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操作没有到位,经不起核查,最后被监管部门发现漏洞被查处。”上述投行人士称,“*ST博元重组失败后,依靠接受同学的捐赠保住盈利,本来是合法合规的,但这种无偿捐赠的理由不太合理,因此会引起监管层的怀疑,结果真查出了问题。”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认为,*ST博元退市对市场炒作垃圾股有警示作用,但这么多年下来,真正退市的股票还是太少,不足以令市场完全改变投机炒作的习惯,因为监管层也需要考虑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散户往往会因为公司一出事就闹,导致监管层压力很大。
根据《上市规则》的规定,*ST博元被摘牌后,其股份应当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东可以在股转系统进行股份转让。另据规定,*ST博元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投资者可以自己受到虚假陈述侵害为由,对*ST博元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监管旋风
监管风暴骤至,到底有没有“黑名单”?尽管证监会明确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但监管旋风已然刮起。
“去年就流传几十家‘黑名单’了,但后来很多公司都相继复牌了,这次所谓的名单应该还是炒冷饭。”深圳某私募基金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分析称,监管层要一家公司退市,至少需要经历一年半载的调查,每家公司情况不同,调查时间上和结果都可能不同,而且也不需要与地方官员商讨,只需上市公司审核委员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