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院士新春重返高中时的母校:苏州中学 囎夺标版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5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1 17:0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8-2-19 23:34 编辑

  正文字体大小:大

  老院士新春重返高中时的母校:苏州中学

  

  (2016-02-16 15:18:09)

  

  2016年2月12日,我们夫妇陪老父赏春踏青去了可园与沧浪亭。去的时候爸爸就指着马路对面的红墙说:那是苏州中学与苏州孔庙。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孔庙与苏高中是连在一起的,我时常到可园所在的苏州图书馆借书。所以,我们可园出来以后就把车泊在苏州中学门口,大门紧闭,有几位保安在太阳底下值班,与他们说老院士想回母校看看可否?他们欣然允诺,说只要在登记本上留下姓名与身份证号码即可。

  爸爸认认真真地登记后我们欣喜地踏进苏州中学,父女两在范仲淹像前留影。公元1035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现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3]  范仲淹创建的苏州府学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文庙与州学(府学)相结合的创举。在1035-1113年为苏州州学,1113-1276年改称平江府学,1276-1367年称为平江路学,1367-1904年才叫苏州府学。

  

  “这个就是我当年读书的教学楼!”那赶紧留影,我可是第一次进入苏州中学啊。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教育事业一直非常发达。据记载:“苏州府学是宋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地方学府,号称东南学宫之首。”尽管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占地面积已无法与当年相比,但历经千年,办学历史未断,校址始终未变,格局基本保存,这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因此,苏州中学是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城苏州的最具历史文化底蕴、最具人文魅力的文化教育瑰宝。

  

  1035年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范仲淹捐出宅地,奏准皇帝后建造府学,并延聘当时颇具声望的教育家胡瑗担任教授,实施“分斋”教学,一时名师汇聚,他们的言传身教奠定了府学优良的校风。府学于是声名鹊起,为众目所瞩,所谓“劝天下之学,育天下之才”,开吴下风气之先。从此,苏州有了学校,苏州中学开始了“千年府学”的历史。

  

  1713年张伯行创设紫阳书院: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理学家、江苏巡抚张伯行在府学中创设紫阳书院,从府学中选拔优秀生员入院,培养经学研究的高级人才。康熙、乾隆、同治三帝均赐匾嘉谕办学之功效。

  1904年新学发轫: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金石学家、江苏巡抚端方在府学原址扩建江苏师范学堂,国学大师罗振玉任首任监督,专门为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苏州中学"百年新学"的历史由此启幕。

  1912年改办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江苏省公署颁令改江苏师范学堂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27年爱国教育家汪懋祖组建苏州中学:1927年,江苏省教育厅颁令合并省立一师、省立二中(草桥)、苏工专高中部及补习班,以省立一师三元坊原址为本部(高中部),草桥为分部(初中部),组建为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中学,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汪懋祖任校长,设普通、师范、农师三科,并设有实验小学,推行杜威教育思想,且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1928年,改称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33年,全省高中毕业会考,苏中学生获第一、二、三名,引起全国重视。

  抗战八年矢志不渝,艰难办学:八年抗战中,苏州中学先后迁校上海租界、常州、宜兴等地坚持办学。炮火声中,弦歌不断,教学同时,积极发展进步力量,为抗战培育人才。  

  

  而父亲幼年的求学生涯,也随着抗战而颠沛不已。他八岁的时候随父母从故乡南浔逃难出来,一路艰辛到了上海,在爱群女中的附属小学完成启蒙教育,然后到了苏州。初一进的是乐群中学,后来又到江苏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然后汪精卫政府把教会学校合并以后又到了晏成中学(现在的苏州第三中学);初中毕业以后高一在草桥中学(现在的苏州第三中学)就读,然后又被政府命令重新考试,高二进入了苏州中学,直至民国36年毕业。考大学又是波折得很。祖父为了生计要父亲考复旦大学读财会,读了几个月不喜欢,重新考大学,第一年心仪的浙江大学没有进入,于是在上海读同济大学一年(我们一家还专门陪父亲到同济大学寻找当年的教学楼与宿舍),还是难以割舍浙江大学,于是再考终于得偿心愿,进入了浙江大学的电子系。这可是当时最热门的专业,犹如今日的金融专业。至于读电机系的人又如何成为驱逐舰总设计师,又是后话了。

  走近父亲当年读书的教学楼,登上二楼,爸爸说我的教室这是这几间中的一间。我们细细看,呵呵现在都是校长办公室咯。

  

  来来来,86岁的父亲站在走廊里乐呵呵地拍照。用今天的概念来算,读高中是十六七岁的年龄,那么爸爸是七十年前在这里读书的。

  

  由于既是寒假又是春节,校园里空无一人,我们仨在里面笃悠悠慢走。1035年的苏州学府到现在2016年,哦哟,这块风水宝地已经有981年的教学历史了,容我惊叹一下啊!

  

  我们只在老的校园里走走。春雨池,多么好的名字!

  

  苏州中学在旧中国经历了22年,在办学上形成了显著特色。解放前夕,学校规模为苏州各中学之冠,以师资强、制度全、要求严、活动多、质量高闻名东南。新中国成立后,苏州中学在不断调整中发展。1952年,草桥初中部并入市一中,同时,东吴大学附中高中和景海女师并入苏州中学,改称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同年也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4所重点中学之一。这17年中,苏州中学成为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高级中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苏州中学先后改称东方红战校、苏州市第九中学。1978年,学校定名为江苏省苏州中学,成为省内首批恢复的重点中学之一。1979年,学校就正式以"打好基础,发展能力"为主题,拉开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序幕。然后到了今天,苏州中学可是一位难求,多少莘莘学子在努力拼搏,为的是走进这座校园。

  

  走在校园里面就是心情舒畅。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苏中学子当中,担任省部级领导的有70多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38名,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有四人,担任大学校长的有40多名。难怪要有仰高亭了。

  

  池水和亭子后面是一座假山,爸爸讲一定要上去的。好吧,我小心翼翼搀扶着,先生则是一路相随地拍照留影。

  

  山坡上的建筑是校史馆,咱就门外留影吧。

  

  爸爸以往校庆活动什么的总是被前拥后护,这会儿真是难得清净。

  

  道山亭:学山至山,耕道得道。此话甚好,我们父女俩认真吟读,频频点头。

  

  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红楼前的“智德之门”,智德之门在1920年代由省立苏州中学首任校长汪懋祖建造并题词,1950年代拆除重建。

  

  红楼与智德之门。我们小时候被要求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耕道得道,猎德得德”希望自己如同爸爸一样,做一个品学兼优之人。

  

  爸爸讲这一栋教学楼是新的。在我看来是所谓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了。

  

  一个多小时的苏州中学走游结束。在爸爸是忆旧,在我则是学习。

  

  告别苏州中学的时候,想起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59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2-11 17:0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8-2-19 23:32 编辑

2016年2月12日,我们夫妇陪老父赏春踏青去了可园与沧浪亭。去的时候爸爸就指着马路对面的红墙说:那是苏州中学与苏州孔庙。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孔庙与苏高中是连在一起的,我时常到可园所在的苏州图书馆借书。所以,我们可园出来以后就把车泊在苏州中学门口,大门紧闭,有几位保安在太阳底下值班,与他们说老院士想回母校看看可否?他们欣然允诺,说只要在登记本上留下姓名与身份证号码即可。

爸爸认认真真地登记后我们欣喜地踏进苏州中学,父女两在范仲淹像前留影。公元1035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现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3]  范仲淹创建的苏州府学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文庙与州学(府学)相结合的创举。在1035-1113年为苏州州学,1113-1276年改称平江府学,1276-1367年称为平江路学,1367-1904年才叫苏州府学。



       “这个就是我当年读书的教学楼!”那赶紧留影,我可是第一次进入苏州中学啊。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教育事业一直非常发达。据记载:“苏州府学是宋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地方学府,号称东南学宫之首。”尽管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占地面积已无法与当年相比,但历经千年,办学历史未断,校址始终未变,格局基本保存,这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因此,苏州中学是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城苏州的最具历史文化底蕴、最具人文魅力的文化教育瑰宝。



        1035年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范仲淹捐出宅地,奏准皇帝后建造府学,并延聘当时颇具声望的教育家胡瑗担任教授,实施“分斋”教学,一时名师汇聚,他们的言传身教奠定了府学优良的校风。府学于是声名鹊起,为众目所瞩,所谓“劝天下之学,育天下之才”,开吴下风气之先。从此,苏州有了学校,苏州中学开始了“千年府学”的历史。


       1713年张伯行创设紫阳书院: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理学家、江苏巡抚张伯行在府学中创设紫阳书院,从府学中选拔优秀生员入院,培养经学研究的高级人才。康熙、乾隆、同治三帝均赐匾嘉谕办学之功效。

       1904年新学发轫: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金石学家、江苏巡抚端方在府学原址扩建江苏师范学堂,国学大师罗振玉任首任监督,专门为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苏州中学"百年新学"的历史由此启幕。

1912年改办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江苏省公署颁令改江苏师范学堂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27年爱国教育家汪懋祖组建苏州中学:1927年,江苏省教育厅颁令合并省立一师、省立二中(草桥)、苏工专高中部及补习班,以省立一师三元坊原址为本部(高中部),草桥为分部(初中部),组建为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中学,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汪懋祖任校长,设普通、师范、农师三科,并设有实验小学,推行杜威教育思想,且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1928年,改称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33年,全省高中毕业会考,苏中学生获第一、二、三名,引起全国重视。

       抗战八年矢志不渝,艰难办学:八年抗战中,苏州中学先后迁校上海租界、常州、宜兴等地坚持办学。炮火声中,弦歌不断,教学同时,积极发展进步力量,为抗战培育人才。  



       而父亲幼年的求学生涯,也随着抗战而颠沛不已。他八岁的时候随父母从故乡南浔逃难出来,一路艰辛到了上海,在爱群女中的附属小学完成启蒙教育,然后到了苏州。初一进的是乐群中学,后来又到江苏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然后汪精卫政府把教会学校合并以后又到了晏成中学(现在的苏州第三中学);初中毕业以后高一在草桥中学(现在的苏州第三中学)就读,然后又被政府命令重新考试,高二进入了苏州中学,直至民国36年毕业。考大学又是波折得很。祖父为了生计要父亲考复旦大学读财会,读了几个月不喜欢,重新考大学,第一年心仪的浙江大学没有进入,于是在上海读同济大学一年(我们一家还专门陪父亲到同济大学寻找当年的教学楼与宿舍),还是难以割舍浙江大学,于是再考终于得偿心愿,进入了浙江大学的电子系。这可是当时最热门的专业,犹如今日的金融专业。至于读电机系的人又如何成为驱逐舰总设计师,又是后话了。
          走近父亲当年读书的教学楼,登上二楼,爸爸说我的教室这是这几间中的一间。我们细细看,呵呵现在都是校长办公室咯。


       来来来,86岁的父亲站在走廊里乐呵呵地拍照。用今天的概念来算,读高中是十六七岁的年龄,那么爸爸是七十年前在这里读书的。


        由于既是寒假又是春节,校园里空无一人,我们仨在里面笃悠悠慢走。1035年的苏州学府到现在2016年,哦哟,这块风水宝地已经有981年的教学历史了,容我惊叹一下啊!


        我们只在老的校园里走走。春雨池,多么好的名字!


       苏州中学在旧中国经历了22年,在办学上形成了显著特色。解放前夕,学校规模为苏州各中学之冠,以师资强、制度全、要求严、活动多、质量高闻名东南。新中国成立后,苏州中学在不断调整中发展。1952年,草桥初中部并入市一中,同时,东吴大学附中高中和景海女师并入苏州中学,改称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同年也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4所重点中学之一。这17年中,苏州中学成为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高级中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苏州中学先后改称东方红战校、苏州市第九中学。1978年,学校定名为江苏省苏州中学,成为省内首批恢复的重点中学之一。1979年,学校就正式以"打好基础,发展能力"为主题,拉开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序幕。然后到了今天,苏州中学可是一位难求,多少莘莘学子在努力拼搏,为的是走进这座校园。



  


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5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2-11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8-2-19 23:33 编辑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苏中学子当中,担任省部级领导的有70多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38名,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有四人,担任大学校长的有40多名。难怪要有仰高亭了。

  

  池水和亭子后面是一座假山,爸爸讲一定要上去的。好吧,我小心翼翼搀扶着,先生则是一路相随地拍照留影。

  

  山坡上的建筑是校史馆,咱就门外留影吧。

  

  爸爸以往校庆活动什么的总是被前拥后护,这会儿真是难得清净。

  

  道山亭:学山至山,耕道得道。此话甚好,我们父女俩认真吟读,频频点头。

  

  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红楼前的“智德之门”,智德之门在1920年代由省立苏州中学首任校长汪懋祖建造并题词,1950年代拆除重建。

  

  红楼与智德之门。我们小时候被要求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耕道得道,猎德得德”希望自己如同爸爸一样,做一个品学兼优之人。

  

  爸爸讲这一栋教学楼是新的。在我看来是所谓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了。

  

  一个多小时的苏州中学走游结束。在爸爸是忆旧,在我则是学习。

  

  告别苏州中学的时候,想起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0 08:10 , Processed in 0.0551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