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00亿美元贸易战争打响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永远衰...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0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7:3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8-03-22 15:10

今年3月初,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旨在针对中国的关税建议,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3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但特朗普却还嫌不够,大笔一挥要求在此计划上提高一倍。也就是说规模可能达到600亿美元。在很多人的眼中,美国似乎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其实恰恰相反,美国是现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发明者”。特别是美国经济出问题的时候,最愿意拿出贸易保护主义发动经济世界大战。
在英国主导的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下,美国的保护主义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欧洲产品同质,是国际社会保护主义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自由的贸易体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从汉密尔顿之后,贸易保护成为美国这个后发展国家实现赶超梦想的重要手段,是国家主义经济学说的典型。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伴随殖民地斗争的加剧,欧洲国家的国外市场相对缩小,但其工业生产能力伴随技术革命急剧扩大,生产过剩的矛盾凸现。各国不得不以保护主义在国内扩大市场。
历史上,美国一直是英国主导的开放的世界体系中的免费受益者。美国保护主义的存在最主要的前提从一开始就是英国对美国和全球贸易的态度。因为当时英国是全球最主要的贸易国家,国际贸易体系依赖于它的维持。美国建国时,英国是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保护主义未得到英国的任何报复。直到19世纪末加世纪初,伴随英国全球霸权的逐渐失去,英国的保护主义才开始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持续到1933年,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各国为了转嫁和摆脱危机,在国际社会展开了一场空前的经济战。而导火索就是1930年美国率先通过的高度保护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将美国进口的平均税率由38.2%提高至55.3%,是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水平。
1930年法的高关税使美国从瑞士进口的钟表1930年比1929年下降48%。瑞士政府强烈抗议,对美国产品进行抵制。1930年法通过后,法国恢复了尤其是针对美国的进口配额制。西班牙和加拿大均通过了新关税法,对美国的产品施加高关税。更为负面的影响是促使英国由自由贸易转向保护主义。此外,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也极力谴责1930年关税法案,日本也对美国提出了警告。总共有33个国家正式抗议美国的《斯穆特—霍利法案》。
该法案使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大受影响。1933年世界贸易总量只相当于1929年的70%,贸易总值只相当于1929年的35%。美国出口从1929年的51.57亿美元降至1932年的15.76亿美元,下降比整个世界外贸的下降更厉害。正是由于保护主义伤害美国太大,因此1934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提议互惠贸易协定,并于三个月后被国会通过。该协定的出现使得美国便真正的成为国际经济的引领者。正是由于无限制贸易战打疼了美国人自己,美国才意识到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美国的经验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后发国家走向工业国、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然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实践的失败,不是保护而在于极端自私。美国顽固地坚持自己不能吃亏、好处都由自己拿,其他人都去死只有我才能活,片面认为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某种天然的合理性和权威性,这才是政策的最大死穴。历史证明,美国一旦实行极端自私的贸易保护政策,将遭到严厉的惩罚,而只有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才有可能扭转错误的方向。
现在,特朗普又吹起了贸易战争的号角。这位要使“美国重新伟大”的总统,是用极端自私的政策让美国自掘坟墓,还是通过合理政策保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历史已经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0 00:25 , Processed in 0.05503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