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3|回复: 0

英国《金融时报》:当美国千禧代遇上中国“草莓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271
发表于 2018-8-17 09: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裘蒂:正当美国年轻人对同龄的中国千禧代感到好奇,并有深入了解的欲望之时,贸易战是否会扭曲他们的认识?


2018年8月17日 10:46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刘裘蒂

本文为作者“贸易战火下的美国”系列之三

贸易战最令人担心的长远影响是中美双方彼此的脸谱化,在争执中强化了彼此的不同,而不是共通性。2008年奥运会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随后中国的发展和改变也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但是贸易战凸显了近几年中美关系紧张下,美国“朝野”对于中国逐渐更为负面的认知。

在美国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2017年《中美两国公众印象》的民意调查中,过去10年来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彼此国家的好感持续下降,受访的美国公众中只有48%对中国有好感,比2005年的59%下滑。唯一的例外是千禧一代(18-34岁)的美国人,受访者之中57%对中国抱有正面印象,远高于年纪大的美国人。

调查并未解释这个现象背后的缘由,可以推测的原因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下的千禧代,可能对另一个受到互联网洗礼的中国新生代和他们的世界,比起经过朝鲜战争和冷战的前一辈,更能感同身受属于这个世代的共鸣。

然而,正当美国的年轻人似乎对于中国的现状,包括同龄的中国千禧代,感到好奇,并且有深入了解的欲望之时,中美贸易战是否会扭曲美国年轻人对中国新生代的认识?

不久前在纽约华美协进社的新书发布会上,我见到了今年刚出版的《年轻的中国:不安分的一代如何改变他们的国家和世界》(Young China: How the Restless Generation Will Change Their Country and the World)作者戴三才(Zak Dychtwald)。我和他谈到了贸易战火下的中美千禧代。

华美协进社发布会的海报里提到了中国千禧代的代名词:“草莓族”。“草莓族”一词出自翁静玉著、1993年出版的《办公室物语》,形容当时的年轻人,现在演绎用来形容1981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如同草莓,尽管表面上光鲜亮丽,却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这些还没有磨练出硬壳的新世代,外表受宠,是社会瞩目的焦点,却背负着许多负面标签: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

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吃苦。

说实话,美国千禧代的名声也好不到哪儿去:自我中心、自恋、太受呵护、不愿意按部就班循序升迁、爱玩手机……这些几乎都是全球互联网世代共同的征象。但是中国的草莓族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跟上一代的对比极大。

作为“匮乏世代”的后裔,许多中国千禧人在一胎化的政策导向下成为独生子女,他们身上聚集了所有的宠爱和压力。然而,中国的“80后”、“90后”和“00后”是否真如传说中的不堪一击?他们有什么本事?又有什么话语权?他们如何看世界和看美国?而中国贸易战是否会影响中国新生代对于美国的看法?这些都是我急于从《年轻的中国》和与戴三才的交谈中找到答案。

乍看之下,《年轻的中国》套用了所谓的矛盾修辞,因为传统里中国的意象是古老和历史渊源,很难与“年轻”联想。但是,“80后”和“90后”正在大幅改变中国的消费观和世界观。这也就是《年轻的中国》一书在西方市场的卖点,因为市场营销专家都试图了解中国年轻人的“痛点”。

中国的4亿千禧一代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31%, 是美国同龄人口(20-36岁之间有8000万人)的五倍,也多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口总和,高盛称他们为“当今地球上最重要的人口梯队”。

本身为千禧代的戴三才在20岁的时候,通过美国大学时兴的“出国学习”课程第一次到中国。虽然他承认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的时候成绩并不好,毕业后却搬到了中国,从此花了数年时间沉浸在中国文化中,学习语言,并与同龄人为友。在青年旅馆、公寓分租、长途火车和餐厅用餐中,他成了“80后”和“90后”的透视镜。

看惯了一些“西洋背包客的中国游记”,我很好奇《年轻的中国》会带来什么新的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卖弄俗套地搬出了异国风情的大游行,满足了读者的偷窥欲,因为对普通西方读者来说,中国仍然带着神秘的光晕,它的内部仍然带有与外界隔离的“奇观”。

看看博人眼球的章节标题:偷人器官的妓女,小皇帝背负着沉重期望,如何“啃老”(房市与婚市倾轧),欢愉的性爱;静悄悄的性革命,从双眼皮到双十一,好“同志”(同性恋在中国),从吃苦到吃火锅,年轻人的政党认同……

但是《年轻的中国》拒绝把中国人视为被意识形态教条操纵的木偶,而是借着苏州和成都为主要场景,描绘了中国年轻一代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从独生子女的压力,疯狂高考竞争,祖父母爸妈凑钱购买公寓作为结婚的先决条件,对一夜情的看法,到对家庭结构的发展……

体性与社群归属感
作为西方读者认识当代中国的入门,我认为这本书引人之处在于其以个体为切入点的人本视角,同时不聚焦在媒体特别喜欢爆料的富二代、网红之类的人物。一般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人,很容易忽略中国社会中个体的感知差异,无形中在叙事中抹杀他们的“人性”。

比方说讲“剩女”的章节,主人翁温蒂不但面对春节回家被七姑八姨“拷问”的焦虑,还为了与有妇之夫“高老板”第三度怀孕(前两次堕胎)谈不拢,找到男方家里揭底,又上电视讨公道。作者认为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对情妇不负责任的高老板是个坏蛋,但是中国社会歧视“小三”,因此温蒂的抗议也不受到社会的认同,反而高老板因为家庭和谐受到威胁而博得“同情”。这个细节表达了中西文化价值的不同。

许多西方人认为中国社会对个性没有应有的尊重,中国的千禧一代是否会陷入缺乏个性的刻板印象?戴三才认为他们不只是渴望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更渴望找到归属感。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千禧一代被称为“自我一代”其来有自:中国千禧一代重视个人表达,试图打破父母努力适应的模式。

至于他们是否会像美国千禧一样成为独立的个体?戴三才认为可能不会:“这些年轻人中有许多是独生子女。再加上中国大城市的疏离、孤立的调性,很多中国的年轻人其实更寻求归属感,像跑步俱乐部、摄影团体、乐队此类的亚文化都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给年轻人一种社群归属感。虽然他们首先通过选择爱好来表达个性化,但许多年轻人这样做是为了归属于一个紧密的社群。”

我问戴三才西方对中国千禧一代最大的误解是什么?他认为:“我们低估了中国年轻人的自主思想能力。所有这些刻板印象——他们都是被洗脑的民族主义者,他们没有创造力和创新的能力——严重低估了中国年轻人自己思考的能力。对我而言,拒绝承认他们是有自己的想法、梦想、恐惧和欲望的个人,是个特别让人心痛的失察。”

我不禁想起2015年出版的《中国的千禧一代:想要的世代》,作者埃里克•费雪称中国的“80后”和“90后”为“want generation”。Want在英文里有两重意义:欲望与匮乏。这本书的架构是先从所有束缚年轻人的框架着笔,再谈个人。也就是强调集体意识如何组织性地塑造个人。

为什么费雪叫中国千禧一代“想要的一代”?他们对当前的形势不满意,并希望更多。费雪的笔调着眼于中国年轻人出生后面临的种种框架:家庭、学校、党、社会、解放军,透过这些框架描述的中国年轻人,并不具有很鲜明的个体性。而他从驻华的记者生涯中,提炼了30位对“不满现状”的中国年轻人的故事:接受教育战斗营、高考奋斗者、爱国主义者、工厂城市蚂蚁、金饭碗创业者、应付社会俗称的剩女、寻找信仰、社会运动者、环保运动者……

虽然着重类似的标题,戴三才的章节以个人入手,回归个人,不加批判,以讨喜的诙谐口吻,近距离地透露了中国年轻人对于社会的感觉。在美国,“中国故事”很多都集中在中国政府身上,戴三才认为这种解读容易造成对年轻一代的误解,因为他们的生活基本上与意识形态或共产党没有多大联系。作者认为真正能了解中国“90后”的关键是:民族自豪感,婚姻,性别差异,学校教育,同性恋,以及老一辈在这个年龄段无法想象的追求“乐趣”的问题。

本书其中一个主人翁贝拉,是一名来自上海南部的23岁学生。为了获得翻译专业的研究生资格,大学毕业后花了一年的时间致力于准备考试。贝拉每个月都会在当地的大学图书馆里待上320个小时。在与同一个应考生坐在同一个图书馆的同一条长桌里,待了五个月期间,他们之间很少或几乎没有谈话,贝拉甚至不知道她旁边的年轻人正在学习什么,他来自哪里,或者他的名字。

为了进入最好的翻译课程之一,贝拉必须成为6000名申请者的前14名。她是2014年度中国726万大学毕业生之一(15年前只有100万),但找不到适合大学毕业的工作。她与另外五名年轻女孩儿共用一间没有暖气的房间,50个人共用几个厕所,步行十分钟到澡堂。她是第一代在不缺蛋白质的情况下成长的中国人。贝拉的名句是:“没有人喜欢读书。但我们都爱我们的梦想。”

另一个人物是住在贵州毕节26岁的小李,他如是描述中国社会对人生的经典期待:“一个中国人的人生轨道基本上就是买房、买车、生孩子、然后……死。前三项房子、车子、孩子,必须在30岁之前完成,然后你就等着完成最后一项吧。”

戴三才的另一个“恐怖”故事,是他如何在两名中国“助教”的帮助下教五个5岁的孩子英语。他们的课堂后面隔着一扇玻璃屏障,大约30个成年人指指点点,许多当场为学生做笔记,每个学生都有五、六个“伴读”(4个祖父母和两个父母)。

而一个叫做汤姆的男孩,想要借着入党到政府工作,施展他的抱负。汤姆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有100万-1400万人口的城市市长,但是由于反贪运动挡了许多人的财路,汤姆的女朋友辛迪不赞成他追求仕途。

戴三才用了一年时间,问了100多个中国人他们的信仰是什么?大多数的回答是:“钱”。其次最常听到的回答是:“没有”。在戴三才看来,在没有信仰的情况下,中国父母在他们的子女身上灌输了一个实际、具有求生本能的信仰,就是金钱。

这使我想起蒋方舟(1989年出生)曾经描述的,当代对于政治的麻木和服从主导的情绪,是一种积极的维持现状。在2014年接受FT中文网的访问(《蒋方舟:我的清华体验》)时,她说:“我觉得是自觉维护的。比如有时我想谈一些社会问题,很多人的回应都是‘中国不能乱,乱了以后怎么治理’之类的话。他们很多是在自觉维护一种秩序、和平和稳定。虽然不是在主动迎合、主动制造,但确实是在自觉维护。我最担心的是那种自己吓自己、谈虎色变的心态,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比如,他们离那条危险线其实还有十米,但是他们就走在一条一毫米都不敢歪的道路上。”

在蒋方舟的眼里,“中国几乎没有价值观正确的一代人,都有各种歪曲,各种沦陷。我自己价值观也不正常,也是很扭曲。”

但是,戴三才的视角更多是同情和同理心,他所看到(或选择去关注)的中国年轻人似乎是妥协胜于叛逆。他的美国读者似乎同意他的观点。《年轻的中国》在亚马逊美国网站上目前有33个读者反馈,拿了5颗星,这不但表示美国读者对于中国的新生代和中国的未来感到兴趣,更显示他的叙事手法比理论分析更能引起美国千禧代读者共鸣:

“出彩的初莺试啼!中国崛起的规模和速度常常引起记者的耸人听闻,Dychtwald避免了这种陷阱……Dychtwald似乎对中国的未来做出任何论断没有兴趣,这在当下的中美关系评论者似乎急切敲响战鼓的情况下,令人耳目一新。相反地,《年轻的中国》探索了主导和身陷于中国转型期的个人。”

“这本书……突破了人们经常听到的有关中国的令人生畏、但完全没人情味的新闻……作为一个对中国新生代日常生活知之甚少的美国人,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我热烈期待看到中国的千禧一代如何在未来几年重塑他们的国家和世界。”

“《年轻的中国》是对中国千禧代生活充满活力的观察。作为20多岁的读者,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书中细节之间的相似之处感到有趣……”

相对而言,豆瓣上有5名中国读者对英文版评分为6(基本上是三颗星),评论大多倾向于“有趣”但“不够深入”,在同类文体中读者似乎更偏爱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纪实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和史明智(Rob Schmitz)的《长乐路》:“总体一般,没什么新意,自己都明白。更适合外国人来读读了解了解”。有读者虽然赞赏作者富有洞察力,但认为12个松散捆绑的章节“并没有回答自己对‘不安的一代将如何改变他们的国家和世界’的承诺。”

中美读者之间对本书反应的差距,也说明在中国读者的眼里看来,美国的读物一般尚未能深度捕捉中国千禧代现象的精髓。

美国的吸引力

在《年轻的中国》中,戴三才表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个深度控制信息流通的政党会让年轻人出国深造?如果中国政府选择的话,它有足够的方法可以限制留学潮。但是中国政府并没有选择这么做。

戴三才认为允许年轻人出国留学意味着中国对于一些年轻人的智力发展无法加以监控,也意味着有钱人可以借此向海外转移资产。

中国的千禧代是否为美国文化着迷?根据他与年轻中国朋友的互动,戴三才认为美国和美国所有事物对中国年轻人都有非常真实的魅力。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由于他们年轻,美国一直是中国发展的对比。这些年轻人通过一种眺望“山上之城”的角度来看美国,借此衡量自己国家的进步。

此外,年轻人长大后学习英语,观看美国电影、电视节目,阅读美国书籍,研究美国经济和政府体系,等等,并欣赏他们认为是西方强国的水平和进步。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力量和地位,也使它成为一个特定的焦点文化和国家。

但是即便如此,戴三才认为我们不能低估日本和韩国日益增长的文化影响力。“有些时候,我认识的每个人都在看韩国电视剧,你会看到这种影响体现在人们的风格上,他们听的音乐,甚至是他们对‘现代’和‘男子气概’的定义。这是一种与西方不同的外观和感觉。共同的传统以及看到一个看起来更像你的人的直接性,让中国年轻人更了解这些东亚国家的文化产品。”

自由与爱国主义

根据戴三才的观察,中国年轻人对于中国政府的看法,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天高皇帝远。或是更确切地说,大多数的中国年轻人似乎“不在乎”。

他们更关注其他的东西,比如说“自由”。“自由”在中国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字眼,年轻人渴望“自由”,谈论“自由”,把“自由”两个字刻在身上变成肢体的刺青,做着白日梦,想着“自由”激起更多梦想。不论他是来自中国最穷还是最富有的城市,几乎每一个年轻人都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由的渴望。

戴三才在中国的时候,花了一年时间问中国年轻人“自由”意味着什么。他发现“自由”对他们来说,并不意味着没有政府监控或管制,而是从文化传统和社会期望中解脱出来,并且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

老一辈的人没有这种控制自己命运的感觉。那么投票的自由呢?大多数的年轻人会说:“那也不错。”但并不是很积极的样子。有些人会说,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和教育程度差别很大,还没有到适合实施民主政治的阶段。戴三才认为,即使在政府监控媒体情况下,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了解,也胜于外面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因为他们从小看着西方的电视秀长大。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也造成了一种错觉。当代中国大众对西方的了解,基本上是通过通俗的美式肥皂剧,或是消费导向的大众文化,以及经过筛选的媒体报道,但是并不表示真正地了解到美国文化,或是政治的精髓。特别是西方媒体对于美国国内政治运作的噪音,使得许多国人(包括年轻人)只看到西方的表面。反过来说,美国的学界和精英智库固然有对中国的成见,但是他们的研究能力,以及人才储备,并不容低估,而国人却偏偏藐视了美国深层仍然有分析中国国情的能力。

谈到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对于中国年轻人的影响,戴三才认为两者肯定都有影响。“但不幸的是,我认为我们经常将中国年轻人的自豪感视为一种‘被洗脑’的民族主义。毫无疑问,北京政权以媒体故事鼓吹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和复兴的超级大国形象。然而通过‘眼见为凭’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年轻一代有很多理由感到骄傲和爱国。他们目击了邻居、家人和家乡以世上无处可比的速度和规模改观。所有中国护照持有者中有三分之二属于‘千禧一代’。再加上通过媒体接触外国文化,这一代人比以往任何老一辈都更了解中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他们睁着眼睛看世界,许多人为他们所看到的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我问戴三才是否和他的中国朋友谈过,中国千禧一代对美国和美国人的看法是否会因贸易战而改变。

“在贸易战之前,中国千禧一代对美国的看法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有趣的是,他们通过媒体、旅行和出国留学接触美国的次数越多,他们就越不喜欢。从他们父母的故事和历史书籍来看,美国似乎是完美和令人羡慕的。从近距离看,许多人都认识到美国也有其缺陷,这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震撼。

贸易战还有其他有趣的东西:它建立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权力平等。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场贸易战树立了中国已经正式成为世界舞台上(相对于美国)另一个主要参与者的事实。在贸易战之前,这不是公认的事实。”

那么,美国千禧代对中国的看法呢?我问戴三才对“百人会”数据的想法:至少在近期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之前,与年长一代相比,年轻的美国人对中国有更肯定的看法。戴三才认为代际差别的主因是美国老一辈,特别是“婴儿潮”一代,对“共产主义”有着强烈的下意识反应。老一辈人对中国的看法,来自于对执政的共产党一种深刻的奥威尔式“老大哥”的刻板印象;而美国千禧一代在过去十年中看到的中国更接近于“功利主义混合体”。此外,美国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一般指出生在1990年代中期之后)比老一代更加多样化,更不倾向于断然地“异化”另一个国家或人民。

现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的情况下,人们不禁要问:未来的美国千禧代跟中国千禧代,将会在怎么样的场景中交流、互动和碰撞?同时作为网络公民,他们虽然有更多共通的语言和经历,但如何能够超越政治和媒体的屏蔽?千禧一代已经以消费者的身份逐渐掌握话语权,但是他们将如何成为世界秩序的推动者和颠覆者?
这些,当中国千禧代遇上美国千禧代,他们将会各自提出自己的答案。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9 10:38 , Processed in 0.0923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