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还敢说你是苏州宁, 这些苏州宁的生活禁忌你一定知道不全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5: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敢说你是苏州宁,这些苏州宁的生活禁忌你一定知道不全!最后一条亮了

  2015-11-27  言日言日...

  

  

  今日苏州(ID:suzh512) 每天第一时间为您播报苏州最新资讯;为您提供最实用的吃喝玩乐等生活信息! 一号在手,玩转苏州! 美女小编私人微信号 uuuu68 , 速来调侃


  


  苏州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它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还有无尽的文化遗产。民间习俗是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小编来告诉你苏州有哪些传统习俗吧。嫁娶习俗


  结婚前准备


  


  1、结婚前一天晚上,新人们需要准备的东西都要一一排好,例如甘蔗上裹上红纸、大的果盘放入水果、红烛、糕团、子孙桶等,有些东西需要放在祭台上的以及给客人享用的,都要一一分类完毕。


  PS:在结婚前一天,一些近亲会先到达帮忙,例如舅舅、姨娘等。


  2、铺床


  铺床大多是姨娘或舅妈铺(一般是由儿女双全的人来铺),一边铺还要一边念叨着吉祥话,上面放上甘蔗、


  红枣、花生、莲子和碎钱等(例如一角、五角等),铺好床后,是不让人碰的,特别是孕妇尤其的忌讳,所以在结婚当天,新房可以参观,但不要随意触摸。


  3、压床


  结婚前一天,新郎要和一位童男在新床上睡一晚,代表着压邪、生子。


  4、甘蔗


  女方要准备甘蔗越长越好,随后放在红绿床褥上,代表以后的日子节节高升。


  5、在结婚前一天晚上,新郎新娘一般是不允许见面的。


  


  6、如果是在苏州乡下结婚,一般会搭木园堂,请当地有名的厨子来煮酒席。各种菜肴的食材都是自己去置办的。第二天一大早,邻里乡亲和朋友都会来帮忙洗碗洗菜。


  婚礼当天


  


  5、苏州时兴中午接新娘,新郎到达女方家里后,首先会被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围住,伴娘会阻挠新郎与伴郎进入新娘房间,讨要象征喜庆的喜糖,最后一般以红包“买通”伴娘成交,成功与新娘见面。


  6、进入新娘闺房之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新郎要将新娘藏起来的婚鞋找出来(找不到可以给红包伴娘买“提示”),并且单膝跪地为新娘穿上婚鞋,在亲友面前大声说出向新娘求婚的话。


  7、新人还需要吃预先准备好的水煮蛋,汤圆或者甜汤。寓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8、在女方离开家里的时候,新娘要跟父母亲友一一道别,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决不能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除非一些少数地方有哭嫁的习俗。


  9、掷扇


  当礼车启动后,新娘需要将扇子掷到窗外,寓意着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需要以红包给小男孩。


  11、摸桔子


  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2、跨门槛、过火盆、踩瓦片


  在结婚当天,来往的门槛都是不可以踩的,必须跨过去。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3、摸喜蛋


  新房里各个角落都会放一种红色的喜蛋,不过藏的比较隐蔽。藏好后就让童男童女进入房里找,找到后就可以把蛋吃了,代表和和美美、早生贵子。


  


  婚礼当天中午


  14、中午的时候,一般新人家中有的会在附近的酒店开上几桌,也有的郊区地带会搭大棚请厨师做饭,地点离新房都不会太远,等到吃完午饭后,新人就需要前往事先就约定好的公园进行录像纪念。


  等到了四五点的时候,新人以及亲朋好友们就要准备前往酒店准备晚上的酒宴了。那时候的酒宴可是很讲究的,在苏州晚宴才是结婚一天最重要的正餐。


  婚礼当天晚宴


  


  15、在当天新娘需要准备3到4套服装,在走红毯的时候和敬酒的时候,服装是不一样的,每隔一段时间都要随时更换。


  16、在结婚当天,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知道名分的亲戚,所以当天需要双方的长辈一一带领,基本上每个人都要叫上一遍,特别是长辈,此时如果桌上有小孩的就要给小孩红包,而长辈们就要给新人红包。


  17、在苏州闹洞房是很重视的,甚至还有不闹不兴的说法。在当天晚上就由新人的亲朋好友,例如同事、朋友、同学来闹腾一番,越热闹越好寓意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18、回门


  在结婚第三天的中午,新郎跟新娘要前往女方家,并带上糕饼等礼品。


  19、如果生了两个娃娃,一般是一个随爸爸姓,一个随妈妈姓(要结婚之前说好)。


  生日习俗


  


  20、孩子长到了13岁,父母要为之“斋星官”,男孩在农历七月初六“留头顶”,(也有人家男孩6岁“留头顶”的),女孩在农历七月初七“留头发:以学成年。亲友送衣裳、布料、绒线等物,表示祝贺。父母要办酒宴请亲友,如今“留头发”之俗依旧流行。


  PS:这个习俗在当今苏州越来越少见


  21、民间俗信小孩大多做周岁、十岁、二十岁的生日,遍请亲朋,开筵祝贺,其它生日称之小生日,随家庭情况随意而行。


  孩子都喜欢过生日,因为过一个生日就可以长一岁,就离长大更接近一些。而且过生日还有鸡蛋和长寿面吃,(虽然吃两口就因为太难吃而不吃了)。特别是过十岁生日时,召集一大批亲朋好友,学校里的同学,来过生日,感觉今天我就是主角~干什么坏事,爸妈都会原谅我的~


  22、年人则讲究做三十岁、五十岁、六十岁……有“三十不做,四十不发”的民间俗信,迷信“做九不做十”、“三十要做,四十要错”,五十岁以上做生日称之“做寿”。


  23、苏州民间俗信三十三岁是一个关,俗云:三十三,乱刀斩。要自己母亲或妻子在三十三岁生日那天买块肉,放在门槛上剁碎,扔掉,希望通过这一具有巫术意义的行为,能消灾避难过此关口。


  


  24、到了六十六岁则女儿须烧六十六块肉给母亲大人,祝福母亲健康长寿,没有女儿的人家则侄女、外甥女也可,总之是女儿辈的孝敬与祝愿,至今如此。


  25、苏州旧时做寿很讲究礼仪和排场,子女亲戚都要送寿礼如寿桃、寿糕、寿面。糕面上要饰有松鹤延年、老寿星、梅竹松菊等象征长寿的吉祥图案,寿糕的数量与做寿人的年龄相等,且需成双成对。


  26、现在苏州的农村许多地方,给家里的老人祝寿,一般中午吃素菜,晚上为正餐聚合亲朋饮酒祝寿,请宣卷唱祝寿。有的乡村老年妇女庆寿,请一群附近乡村的老太到家念经,以为添寿结善缘。


  生孩子


  


  27、孕期


  娘家得知后,便开始准备孩子尿布、抱裙、四季衣衫等。根据孕妇孕期嗜食,民间有“酸男辣女”之说。


  夫妻不能看新娘及死人人殓,不能跨沟坎;


  不宜吃公鸡、鸽子、田鸡、兔肉、猪头肉等,否则生的孩子会夜啼、对鸡眼、田螺眼、豁嘴、害疮疖等。当然现在的孕妇更讲究胎教,例如让孕妇听音乐、看漂亮的图像等。


  28、催生


  旧时足月待产,娘家要用一块包有小孩四季衣衫的包袱(俗称催生包),连同益母草、红糖、干菜、陈米等物送到女婿家。


  来人进门不打招呼,径至孕妇床前,将包袱往床上一扔,包袱结朝上预兆生女,向下预兆生男。将催生包迅速打开,可使产妇快生。有的娘家还要送两碗催生面,给女儿、女婿吃。女儿要在灶前头迅速吃下,如女婿吃到碗内有3只蛋的面,预示生男,两只蛋则预示生女。


  催生的人不能坐,否则孩子生得慢或难产。


  29、临产


  婆婆或丈夫要到观音堂、娘娘庙去祈求催生娘娘和监生娘娘保佑生养顺利、母子平安。现今送催生包及催生面的习俗尚有,不过已不再预卜生男或生女了。


  30、接产


  旧有“借死不借生”之说,故生养孩子一般在家中,请专事接生的“老娘”前来接产。


  产妇坐在陪嫁来的“子孙桶”上,身穿大围裙,接生婆双手伸进接产。


  31、民间还有“七上八下”和“冲生”的说法,认为七个月的早产儿反比八个月的容易养活。谁第一个见到婴儿就是谁冲的生,以后孩子的脾气就像他,因此,生人不能随便进产房。


  


  32、坐月子


  苏州人称产妇为“舍姆娘”。产后要喝苦草汤(益母草),几个时辰内(热血期)身边不可断人。月子里产妇不能被风吹,不沾冷水,不能受气,否则容易得毛病。产妇不可串门。一般人不能随便进“血房”(产房)。


  33、出院后,有的产妇直接住到娘家,多数产妇满月后,带孩子到娘家小住一段日子。回家时,娘家要备做糯米粉团子,送女儿孩子高高兴兴回家,团子要派给诸亲好友,俗称“邋遢团”、“粳团”。有的人家还要送红蛋。


  34、开奶


  给婴儿喂第一顿奶称“开奶”。在旧时,要出生三天后开奶,开奶前还给婴儿吃“三黄汤”。汤药由犀黄、大黄、黄连煎成,味极苦,有清火解毒之效,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意。现今提倡早喂“初乳”。


  35、满月


  苏州人十分重视婴儿满月剃头,这是初生婴儿第一件大事。旧俗,剃头那天要请堂名、宣卷等艺人来家说唱。要办“满月酒”,吃“满月面”。男孩要做双满月。


  满月仪式不一定在满月或双满月的正日。正月一般不给小孩剃头,“正”谐“蒸”,怕正月给小孩剃头,以后成“蒸笼头”。


  二月初满月多在二月初二这天做,因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十分吉利。


  五月为毒月,也忌剃头。十二月是腊月,“腊”谐“癞”,给孩子剃头怕将来要成“癞痢头”,故也不举行剃头仪式。


  


  36、满月剃头,由舅舅抱着婴儿坐在厅上,理发师给婴儿剃头,舅舅出赏钱特别丰厚。婴儿的头发剃得长短不一也无关紧要,称作“毛毛头”。头顶留一撮桃子型的头发称“桃子头”;头顶周围留一圈头发,名“刘海箍”;后脑勺留一块头发是“小米囤”。剃下的胎发不能乱丢,理发师将它揉成一团,用红绿丝线串起来,有的下面还系着红绿飘带,放在小孩的睡床上压邪。


  37、剃头后,母亲抱着婴儿交给亲友互助递抱。有的孩子戴上帽子后,身上放本黄历,角端用红绿丝线串一枚“太平”铜钱。


  38、百日


  旧时民间有为婴儿做百日之俗,含有祝其健康长寿之意。百日礼有送百家衣,百家锁的习俗。现今摄百日照留念较为普遍。


  39、做周岁


  旧时孩子满一周岁,要“做周岁”,备酒宴请亲友。有“抓周”之俗。此俗现已少有人信,偶或行之,多寓游戏意味。


  如今苏州的独生子多,婴儿满月剃头更为隆重,喝满月酒、吃满月面、发红蛋之俗也盛行不衰,只是繁文缛节已不再讲究。


  40、寄名习俗


  旧时为了祈求小孩免遭夭折,往往将孩子寄名给多子女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说而选择的合适人家。


  寄父母要给寄儿见面礼和其他礼品,还要给寄儿取个寓意吉祥、长寿的名字,或阿猫、阿狗等贱名。


  从此,每逢过年寄父母要给寄儿送年夜饭、压岁钱,两家各有馈送往来,以三年为“满年”,第四年称“余年”。


  过年习俗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苏州人称之为“大年夜”。旧时从农历12月23日起就进入“过年”了,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始告终,还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而老苏州过年一般从廿四夜始。


  41、廿三夜.送灶神吃团子


  廿三日夜里送灶后,全家一起吃团子,称“安乐团”。在吴地风俗中,汤圆和团子的区别很大。虽然同是米粉做的,馅心同样也有咸甜之分。但在个头上,前者娇小很多,后者则像个关东大汉;在吃的时间上,廿四夜团子是特定在廿四夜吃,而汤圆则是元宵节的专属。


  42、廿五日.掸灰尘


  腊月二十五,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此举颇为认真,用现在的话来说,称得上是一次积极的、有规有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了。


  


  43、除夕.贴春联年夜饭


  大年夜,家家户户贴春联。春联都是除旧迎新、吉祥祈福的好词句。同时还会贴上“福”字,祈求团圆、和合、年年有余、招财进宝。除夕之夜的晚餐,苏州人称之为“年夜饭”,老苏州对此最为看重。


  苏州人吃年夜饭有诸多讲究。年夜饭餐桌上的菜肴,都要有吉利的寓意。


  一般来说,下列各项是少不了的:鱼、蛋饺、青菜、黄豆芽、菠菜、芹菜、肉圆……


  


  在苏州,以上这些菜都有一些讨口彩的说法,比如——


  肉圆象征团圆,蛋饺色黄而形似元宝,寓有招财进宝之意;


  青菜色绿,所以又叫“安乐菜”,苏州话“绿”“乐”同音;


  黄豆牙因形状像如意,所以叫做“如意菜”;


  菠菜因为梗长,所以叫做“长庚菜”,“梗”“庚”同音,“长庚”即寓意长寿;


  芹菜以谐音寓意“勤勤俭俭”;


  此外还有,线粉,被叫做“金链条”……


  桌上往往还有暖锅,边吃边烧,热气腾腾,暖锅中的木炭,烧得红红火火,象征着家道的兴旺发达。


  饭里须预埋荸荠,吃饭时用筷子挑出来,谓之“掘元宝”。席间,一般不将鱼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年年有鱼(余)”或“吉庆有鱼(余)”。


  44、大年初一.放炮烧香


  


  新年头一天叫“岁朝”,小孩子枕着压岁钱醒来,看着大人开门放炮,互相拜年。大年初一醒来,小朋友总会获得一份惊喜——穿新衣、戴新帽、拿压岁钱、吃加糖的小圆子,祈盼在新的一年里人缘好、甜甜蜜蜜;或者吃年糕,巴望一年更比一年高;或者吃春卷,期望新春新气象早点到来;听家家户户放开门炮,祈愿在新的一年里连升三级。


  苏州人的大年初一是有很多禁忌的:不出家门,不动刀叉、丫叉、扫把;不倒马桶、不倒垃圾、不泼污水;不可骂人、不可说粗话……


  最早,苏州人有烧十庙香的习俗。年初一要马不停蹄地赶到十座特定的庙内烧香,不能原路返回,不准进庙不烧香,所以还得提前计划好来去路线。回到家里还要向灶神爷进香,表示对大小菩萨一视同仁。


  小编小时候最喜欢过年是因为可以收到红包还有穿新衣服,不过如今参见工作了,要给长辈红包,新衣服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几乎到了要剁手的地步了……


  45、大年初五.接财神


  年初五是接财神的日子,把打上来的头一桶井水倒回井里,寓意财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然后从东、西、南、北、中,接福、禄、寿、喜、财五路财神。


  如今一般都是放炮竹。有些商家供奉“猪头三牲”,有的还会用红丝线把活鲤鱼的头尾绑起,做成元宝形状,供奉过后放生,讨得“鲤鱼跳龙门”的好口彩。


  46.正月十三抬猛将


  到了正月十三,就是“抬猛将”的日子。过去苏州城内宋仙洲巷有一个猛将堂,到猛将堂去看大蜡烛曾经是苏州过年的特别节目,据说这对大蜡烛有五六十斤重,足足能燃半个月呢。


  47、正月十五元宵看灯


  


  苏州人闹元宵要从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才落灯。其间,小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去街头看赛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走三桥、讨吉利……其乐无穷。


  鬼节习俗


  48、七月初接祖月半送祖


  民间有个说法,去世的祖先在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个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习俗。


  49、吴地旧俗,中元节家家户户不分贫富都要在家过节,或上坟祭拜,表示对先人的怀念。


  50、中元节这天,吴地有“斋田头”的习俗。农家在田间十字路口,用米粉团子、瓜果蔬菜、鸡肉等祭祀田神,祈祷一家老小平安,能够获得丰收。


  51、七月十五当天晚上最好不要出门,尤其是八字轻、身体弱的人不要夜游;


  52、在此日最好不要到池塘、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遭遇不测;


  53、如在野外游玩,最好在太阳下山前返回,忌在荒郊野外逗留夜宿;


  54、如遇有人举行祭祀仪式,请怀虔敬之心路过或选择绕行,不可有大不敬的行为或言语;


  55、此日不说不吉利之话;


  56、不可擅自食用祭品,以免招致不利;


  57、此日阴气较重,尤其午夜时分,是阴气最重的时候,不宜熬夜;


  58、此夜出门在外,不可直呼其名;如有听到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不要直接答应。


  清明节习俗


  59、吃青团子、焐熟藕


  


  60、新婚夫妇“上花坟”


  苏州人清明上坟扫墓,更是不敢怠慢,特别是新丧终七而未满周年的人家,要过新清明。新婚夫妇,要一起去上坟,称为“上花坟”。直至今日,清明扫墓的习俗仍在民间流行。


  61、山塘看会“留会饭”


  苏州城内一府三县约三十多个土谷神像,清明那一天都要被抬着排了仪仗,经阊门山塘街,到虎丘郡厉坛受祀。到出会那天,城乡居民蜂拥而出,渡僧桥、山塘街一带,这就是过去苏州的山塘看会习俗。


  苏州人历来热情好客,这一天,住在附近的居民,往往特意杀鸡宰鸭,烧鱼煮肉,要留前来这儿看会的亲友吃饭,俗称为“留会饭”。


  62、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老人认为,墓地阴气太盛,孕妇若参与扫墓,独中胎儿必将受到侵扰。我们当然是不赞成这种迷信的说法,但是,这里面也是有道理的……


  从安全方面来说,清明扫墓人来人往,非常拥挤,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


  63、不可在墓地照相


  64、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不应该穿大红大紫去上坟的,这是出于对逝者的尊重。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


  65、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有老辈人会觉得这样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气运不同的两族人,必将犯冲,带来厄运。


  66、身体不佳者避免扫墓


  如果你的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老人们往往是不会让你去扫墓的,他们会说,墓地里阴气缠身,你回招致噩运!


  67、坟头长草必需修整


  坟墓上长植物的,是必需要清除的。长辈常说,坟头草会阻挡墓地的气运,给家族招来所谓的厄运~


  68、忌嬉骂,非议先人


  扫墓完毕后,有人带着孩子去的,可能刚开始还算肃穆,一结束就开始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了。如果被家中长辈看到,免不了说道说道!不尊重逝者,会招来冤魂~


  苏州其他民间习俗


  69、立夏日这一天家家要用大秤称人重量。小孩一般还会玩吃蛋斗蛋的游戏,胸前要挂个咸鸭蛋。


  


  70、蛇王生日


  每逢节日当天,在姑苏城的民众便云集于蛇王庙,在几案上供奉瓜果,糕点,焚香祝祷,烧纸钱以祈求来年趋吉避凶。


  71、端阳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家家裹粽子,饮雄黄酒,门悬蒲剑、艾叶、蒜头,堂内挂钟馗像,妇女簪艾叶、榴花,小儿额头用雄黄书上王字,戴虎形帽,空虎纹衣,腕五色丝线,胸前挂上网袋,内盛蒜头、咸鸭蛋,穿虎头鞋,庭院四周洒雄黄水,据说可以辟邪,避蛇虫之害。


  72、曝书翻经


  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浴猫狗的风俗,“六月六,狗淘气浴”,据说可治蚤癞。寺庙在这天晒经,各户也在这天晒书籍图画,晒衣被,可以不生蠹虫。


  73、吃雷斋素


  农历六月廿四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雷尊生日。吃“雷斋素”,就是为了崇奉雷尊而吃素,据说可以消灾避疫保平安。以前,苏州人吃“雷斋素”,一般从六月初一开始至雷尊生日结束,历时将近一个月。开荤这一天,观前街上的松鹤楼菜馆此时特别推出时令面点——卤鸭面,因此,苏州有句歇后语:“雷斋素开荤——卤鸭面。”


  74、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又名女儿节。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祀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两水的混合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后任其照晒,待水面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尚有用线穿针孔以辨目力好坏等节俗。


  75、烧狗屎香


  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诞辰。入晚,家家门前地上遍插棒香,名烧“地头香”,又叫“狗屎香”,苏州人用烧地头香的形式祭祀张士诚,因张士诚的乳名为“九四”,所以又叫“烧九四香”,“九四”与“狗屎”为谐音,天长日久,“烧九四香”就喊成了“烧狗屎香”。


  76、中秋斋月


  八月十五,中秋节。晚,家家置供桌于月下,案上置香斗,供菱、石榴、柿子、栗子、白果等时令瓜果及月饼,焚香点烛,叫“斋月宫”。中秋节有吃月饼、糖芋艿的习惯,月饼形如满月,象征亲人团聚。


  中秋夜,苏州妇女还有“走月亮”的风习,其时,皓月当空,金桂飘香,清风送爽,妇女们三五成群,盛妆出游,一路赏月谈笑,兴尽方。虎丘乇夜笙歌,游人如潮,称为“虎丘踏月听歌”,为一时胜景。


  77、石湖串月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苏州旧有泛舟石湖赏月之俗,称“石湖串月”,又称“游石湖”。石湖在苏州城西南,湖广25里。在皎洁的月光下,湖光山色,塔影画桥,风帆渔舟,风光旖旎,令人心驰神往。


  78、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也称重九。旧时这天父母必把已出嫁的女儿迎回家中(省亲),吃五色粉制的重阳糕。这一天还有登高的风俗。现今,吃重阳糕习俗尚存。


  79、冬至节


  一年中冬至这天夜最长。俗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前夜为“冬至夜”,全家团聚吃冬至夜饭,喝冬酿酒。


  旧俗有:已嫁女儿须在夫家过节,以“冬至团”祭灶。吃冬至夜饭前要祭祖,菜要回锅烧以及“拜冬”等习俗,并有“冬至夜,有钱人家吃一夜,无钱人家冻一夜”之说。现今尚有冬至夜喝冬酿酒的习俗。


  80、吃饺子忌数数,说“数一数,少一五”。吃梨子,忌两人分吃一梨,梨、离谐音,怕分离。


  81、给病人送礼也忌送梨(离)。


  82、借人药锅忌送回,要等人家自取。


  83、出远门时忌说不回来。坐船忌说“翻”字。船上烙饼忌“翻个”必须说“划过来”。


  84、住房,忌让老人住厢房(东西房),家具摆放,忌立柜的玻璃门正对床,门口挂镜忌正对邻家,盖房忌门对门,门对窗,说: “门窗对着门,不请先生(医生)就死人”。准备做房梁的木料忌女人踩踏或跨过。


  85、扫地忌朝门外扫,说怕把财神扫走了。


  86、忌说给炉子添煤(没),要说添火,忌打碎碗碟,如果打碎了,就要说“碎碎(岁岁)平安”以解邪祟。


  87、满地瓜子壳忌扫,说要踏碎(岁),也是碎碎(岁岁)平安的意思。


  88、正月忌买鞋,怕歇(鞋)业,忌买盐,怕闲(咸)着。


  89、对出行的人讲究“长接短送”。倘若家人或亲朋好友出行远方或长途归来,则要到车站或码头接送,谓之“送站”“接站”。


  90、同时,或在家中或在饭店设宴款待。送客之宴,称之“饯行”,迎客之宴,谓之“接风”“洗尘”。安排的主食根据迎、送的不同而分别是面条和饺子,即迎客吃面条,送客吃饺子,民间俗称“长接短送”。


  91、孕妇不能吃兔肉,否则生下的孩子会生兔唇;亦不能吃螃蟹,否则分娩时会横生倒养。


  92、儿童不能吃鱼仔,否则长大以后不识数。


  93、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碗、碟,说这是乞丐的习惯。


  94、家里接待初次来访的客人时,不能包饺子,说这样喻意捏人家的嘴,很不礼貌。


  


  95、男人的帽子忌用绿色,民间把老婆与别人有染的男人,称作是戴绿帽子。


  96、苏州人请吃饭很注重礼仪。


  东道主应该是第一个到场,其他人既不能去太早显得几个月没吃了,也不能比大领导来的晚。宁可提前到饭店玩手机,离约定时间早个五分钟进场,不能让所有人都欢迎你的到来。


  97、包红包


  喜事的红包通常在结婚当天或者提前给,而不能延期。给的数额通常看三种,一个是关系的亲密度,第二个是远近距离,第三个便是酒宴的档次。通常红包凑整数比较好。


  98、送礼的忌讳


  在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


  中国有不送手帕、伞、钟、剪刀的习俗


  99、使用筷子不能“定海神针”。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不行的。


  


  当然苏州的习俗远远不止这些,而且乡下跟城里的有些习俗也不太一样,大家还能想到那些苏州民间习俗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一下哦!当然,不拘小节, 有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可贵的性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9 23:22 , Processed in 0.0588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