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8|回复: 0

地表最四騎士,Google、Facebook、Amazon、蘋果的「偷拐搶騙」.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978
发表于 2019-11-26 1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9-11-26 10:40 编辑

  地表最強科技四騎士,Google、Facebook、Amazon、蘋果的「偷拐搶騙」

  起家故事2018.09.28 by


  數位書選


  


  shutterstock


  全球76億人口,平均上網6分鐘就有1分鐘花在Facebook;美國有一半消費者搜尋產品的第一站是上Amazon;Google每天回答35億個搜尋問題;使用蘋果iOS的熱區圖,就是全球富人分布圖。Google、Facebook、Amazon、蘋果,早就與我們的日常和未來密不可分。


  本文摘自《四騎士主宰的未來》,天下雜誌出版


  四騎士當然不是一開始就稱霸全球的大鯊魚,它們從點子起家,也是某個人在車庫或宿舍想出的點子。從後見之明來看,四騎士走的路理所當然,甚至是命中註定,然而其實一路上永遠得隨機應變。從車庫白手起家的新貴成為勢力龐大、財力雄厚的大公司後,看起來已經不太像當年的自己,尤其是在企業公關部門重寫創業神話之後。不論創始人如何努力保持當初創業的年輕朝氣,這樣的轉變不可避免。


  不過,這種轉變不可避免的原因,除了市場永遠在變動,企業一定得跟著適者生存,也是因為年輕公司一無所有,就算偷拐搶騙,也拿它們沒辦法,有信譽、有市場、有資產要保護的公司則綁手綁腳。更別提美國司法部抓大魚,放小魚。歷史是由勝利者寫下的,「受到啟發」與「以他人為標竿」取代了其他不好聽的字眼。


  騙術1:偷到手後牢牢保護


  厲害公司通常靠著某種謊言或竊取IP,快速累積價值,將規模擴大至先前無法想像的程度。四騎士也一樣,大多巧妙地騙其他公司或政府補助或移轉價值,把力量大幅挪到自己身上(各位可以等著看,特斯拉接下來幾年將大力遊說政府補助太陽能與電動車)。然而,它們自己壯大成騎士後,突然間就對這種行為感到深惡痛絕,要求保護自身利益。


  科技史上最著名的「偷竊」,可能是Apple的起家故事。賈伯斯讓全錄未曾實現的滑鼠驅動與圖形化桌面理念,化身為改變產業的麥金塔電腦。


  AI、5G、區塊鏈的最新發展現況為何?訂閱《數位時代》日報  


  以過度簡化的方式說,Apple只是靠更好的「行銷」,運用他人開發的創新。然而重點不是年輕公司光靠「用偷的」,就能成為大企業,還要有辦法慧眼識英雄,自別人無法擷取價值的地方創造出價值,而且不達目的誓不甘休。


  騙術2:不是偷,只是借


  四騎士的另一招騙術是借用你的資訊,然後再回頭賣給你。Google就是一個好例子。


  Google的創業基礎是對於網路架構與搜尋本質的數學認識,然而Google能成為騎士的原因是幾位創始人(與施密特)知道,他們可以一手免費提供資訊,一手又靠資訊賺大錢。當時擔任Google高階主管的梅麗莎.梅爾在國會上告訴一群白人中老年男性為主的議員,報章雜誌天生有義務讓數據可以被抓取、分割、查詢與搜尋⋯⋯一切由Google執行。梅爾說,Google News提供的報導,「不受政治觀點或意識形態左右。同一則新聞,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從各種觀點出發的版本。」梅爾暗示Google是一個百家爭鳴的園地,美國將可保住創新DNA,還讓貧窮的孩子能仰賴Google完成讀書報告。


  Google「寶貴的免費服務」快速挖空美國媒體的廣告地基,讓所有營收都跑到Google手中。


  梅爾要國會不用怕,雖然不是免費的,Google也提供廣告方面的寶貴服務。愈來愈倚靠Google提供流量的報刊發行者,可以加入Google Ad-Sense,Google Ad-Sense將「協助發行者靠自家內容產生營收」。


  當然,實情卻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資訊已經因為能瞬間判斷出我們的「政治觀點與意識形態」的演算法而兩極化。Google吸光資訊,蒐集我們的身家背景與個人習慣,集中這個世界的資訊,接著開啟演算法加以篩選,帶給我們更多「寶貴的免費服務」。


  Facebook和Google都在2010年代初期表示,部門與部門之間,不會彼此分享資訊(例如Facebook不會和Instagram分享,Google、Gmail、YouTbe、DoubleClick彼此不互通),然而兩家公司都說謊,並悄悄改變隱私權政策。用戶如果不希望自己在網路上做的事,和自己的所在地與搜尋被交叉比對,需要特別提出申請。沒有證據能證明,Facebook和Google除了把相關數據用在優化鎖定外,還有其他意圖,然而在數位行銷的世界,令人毛骨悚然的隱私權破壞與「關聯性」密不可分。不過目前為止,消費者與廣告商用行動投票,為了關聯性,願意付出令人毛骨悚然的代價。


  詐術3:資訊的價碼


  資訊和我們一樣,希望自己迷人、獨特、拿到很多錢——非常非常多錢。


  Facebook同樣也利用資訊取得成本愈來愈低、資訊價值卻一直很高的矛盾,比Google還會借力使力,讓使用者自行創造內容,接著把內容賣給廣告商,好向創造內容的使用者打廣告。Facebook並未「偷走」我們孩子的照片,也沒「偷走」我們發的政治牢騷,但Facebook利用一般人無法取得的科技與創新,從中賺得數十億美元,做到世界級的「借用」。


  Facebook還靠著第二個謊言打造根基。Facebook的銷售代表大軍在早期會議上,向全球最大的消費者品牌,重複成千上萬次相同的說法:「打造出大社群,你們將擁有那些社群。」數百個品牌因此投資數億在Facebook身上,打造出由Facebook主持的品牌社群,接著又鼓勵消費者替品牌「按讚」,免費替Facebook大打廣告。然而,品牌幫自己蓋好昂貴房子、準備搬進去時,Facebook大喊:「開玩笑的,那些粉絲其實不是你們的,你們得租用。」品牌內容的自然觸及率(organic reach,品牌貼文出現在粉絲動態的百分比)驟然下跌百分之百,只剩個位數。好了,這下子如果品牌想觸及自己的社群,就必須在Facebook上打廣告,也就是要付錢給Facebook。這就好像你蓋好一棟房子,一切即將完工,然後縣政府稽察員突然上門,把你的鎖換掉,告訴你:「這棟房子你得跟我們租。」


  一堆大公司還以為自己會是Facebook房東,結果只是租客。Nike付錢給Facebook建立自己的社群,結果Nike不到2%的貼文會觸及那個社群。唯一的改善辦法就是在Facebook上打廣告。如果不想就算了,可以去找別人沒關係。去啊,去跟另一個在全球有20億成員的社群網站哭訴⋯⋯噢,等等。這就像跟長得比自己好看的人約會一樣,品牌抱怨歸抱怨,依舊乖乖留下來做牛做馬。


  報紙依舊感覺是自己碰上偶然發生的未來,然而事實上它們被Google狠狠耍了,而報紙沒被Google騙的時候,又自己錯失許多機會,輕鬆就能買下eBay時沒買,Craigslist還是新創公司時沒搶著收購。此外,報社把自己最頂尖的人才留在平面部門,沒讓他們朝網路發展。一切的一切都種下日後的苦果。當年網路機會出現在眼前時,報社要是做對決定,不用多,做對五成就好,今日很多不至於淪落到關門大吉。


  除了Google,其他三騎士也矇騙自己的受害者。品牌積極把錢投入Facebook社群,建好後才發現社群不屬於自己。賣家認為Amazon平台將提供新型客源,迅速買單,結果發現自己得和Amazon競爭。連全錄當年都以為,讓賈伯斯參觀一下「全錄脫下和服後的風光」,就能得到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全球最熱門科技公司的10萬股份)。大家受害可說都是自找的。


  朝氣蓬勃的騎士永遠願意以保守派對手做不到的方式進入市場。


  #Apple #Google #Facebook #Amazon


  四騎士主宰的未來


  出版日期:2018-08-29


  四家市值將突破1兆美元的超級企業,已經改變創造價值的模式與競爭規則,但它們操弄人性渴望的方式,你可能不知道。你我的未來,早在它們演算法盤算中!買書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8 20:27 , Processed in 0.06892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