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开放给外企创造很多机会,最大的机遇就是中国市场.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9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8:5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20-1-27 18:53 编辑

  中国开放给外企创造很多机会,最大的机遇就是中国市场规模本身

  

  罗小波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政治经济领事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1-26 11:03:23


  1月24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正式签署了英国“脱欧”协议。旷日持久的“脱欧”事宜终于要走到终点了。


  近年来,欧盟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欧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眼下,欧洲又面临着英国脱欧的局面,脱欧之后,中英关系、中欧关系会如何变化?《外商投资法》施行后,对在华外资企业有何影响?观察者网就此采访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政治经济领事罗小波,以下为采访全文。


  【采访、整理/观察者网 凯莉、朱敏洁】


  观察者网:首先,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外交部门的工作似乎很神秘,您能否大致介绍一下您作为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经济领事的一些日常工作?


  罗小波:我想我的主要职责是连结英国和中国,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在英中之间搭建桥梁,增进英中两国相互理解。


  我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了解中国,第二是人员互访,第三是参与并组织各项活动。


  关于了解中国,我通常会关注中国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政策变化,然后与英国各界人士相互沟通、讨论,比如英国各大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可以据此进一步了解中国经济现状,也有助于英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


  第二项工作是英中人员互访,比如英国国际发展部首席经济学家此前访问上海,我们带她去参观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依托这类访问活动,希望能促进英中两国加深理解,从而在更多事务上能更好地相互协调。


  第三项工作是开展各项活动,通过参与并组织在中国的各类活动,我们有机会向中国人民介绍和展示英国。2019年在合肥举办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英国担任大会主宾国,这是一个向中国展示英国先进制造业的绝佳机会,可能有中国人会对英国先进制造业感兴趣。另外,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去年上海小猪佩奇主题公园的开幕式活动,让一些英国文化在中国受到欢迎。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政治经济领事罗小波(Robert Butler)


  观察者网:那么,去年英国领馆在中国具体有一些什么项目吗?主要参与方有哪些,如何推进?


  罗小波:去年我们工作的一个亮点项目是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马德斌教授请到上海,让他谈谈自己的经济学理论。马教授的研究领域是经济史,属于经济学的一个细分领域,可能平时受到的关注不多;但这是针对国家如何发展的重要研究,尤其是涉及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对中国有很多借鉴意义,所以我们就请他到上海、浙江等地交流演讲。与我们合作的上海当地单位包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委党校,以及企业界的一些合作伙伴。访问期间,我们和复旦大学、上海欧洲学会、当地官员、党校等机构进行交流,大家相互学习借鉴。这是加强英中纽带的好机会,同时能让大家领略目前某些领域内的世界前沿研究。


  观察者网:当然,领馆不仅是连接两国政府的桥梁,也是学术机构、企业之间的纽带。谈到企业,据您了解,目前英国企业在长三角或中国其他地区的总体情况如何,比如数量、种类、经营状况等?


  罗小波:在华英国企业,有三分之二的总部设在上海,其中不乏英国最先进的制造公司,比如制药领域有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汽车行业有路虎,航空航天领域则是罗尔斯-罗伊斯、吉凯恩等等。这些都是行业内国际顶尖企业,也是英国商业巨头的代表,他们把先进的工艺装备制造厂区设在华东地区。


  另外,目前我们在华东地区开展了一些教育领域内的合作项目。五所英国顶尖大学都有计划在距离上海车程一小时内的地方开设一个海外中心,其中包括OSCAR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注:OSCAR,Oxford Suzhou 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这是牛津大学和苏州工业园区之间的一项合作,也是牛津大学在海外开设的首个工程科学中心。由此可见,这些一流的英国院校逐渐入驻中国开设海外中心的医院,也充分展示了英中两国的合作能力。


  观察者网:这些在华成功落地的英企以及与产业界的学术合作,可以说是中英交往的范例。但目前在华的英企是否也面临了一些问题,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具体案例?


  罗小波:不久前,英国商会着手开展一项民意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商会内的成员。我可以谈谈调查概况,最主要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有48%的英国公司认为在中国做生意更有挑战了。


  这项调查几乎覆盖所有行业领域,对英国公司在营商中面临的挑战进行排名,结果最担心的是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限制,有40%的公司表示去年的情况变得更具难度,同时营商模式差异以及垄断性竞争问题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不过,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限制仍是最大的挑战也并不奇怪,因为去年针对数据出境和数据访问出台了一些措施,对数据管控更为严格,安全评估机制也更进一步。


  不过,这份民意调查结果也体现出,英国企业对于中国营商环境的要素排名有了正面积极的变化,知识产权就是很好的例子。2018年,英国企业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担忧排名第二,到了2019年,这个问题已经排在前十名之外,这当然有赖于中国政策环境的改善,比如《商标法》、《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以及相关严厉法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法制保障。所以,我认为这项调查结果透露的信息是,如果中国政策环境改善是英国企业所乐见的,那么他们会对此作出积极回应。这就是双赢。


  观察者网:感谢您分享和解读这项民意调查。谈到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施行《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在华英企对此关注吗?这项新法律能否充分解决外企和投资者所面临的困难?他们还有些什么期待?


  罗小波:当然,我想英国商界人士会把新《外商投资法》的出台看作是中国营商环境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迈出坚实一步。《外商投资法》主要出现四大方面的积极变化,一是采用负面清单模式,不再区分内资外资,一视同仁,这涉及到政府采购、许可证的发放、政策扶持、业务拓展等。二是围绕基于双方意愿的技术转让。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国已经出台相关法律对实施强制技术转让的人员或实体进行惩罚。三是让外资参与规范制定,中国政府持续与外国企业就《外商投资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磋商。四是关于外资企业能够自由汇入、汇出资金。毫无疑问,这个法律符合中国逐渐开放的轨迹,当然最后关键在于是否坚定贯彻执行。


  关于今后期待的问题,我认为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对《外商投资法》有关规定的落实,二是配套法律体系的完善。英企会密切关注政府采购、许可证发放等方面的平等待遇。我们非常希望中国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期待能在这些方面与英国开展合作。英国政府设有“跨政府繁荣基金”,专门划拨一部分用于这些方面,希望能与中国在提升商业法治方面一道努力。


  观察者网:是的,尤其在上海。近年来上海一直大力推动金融服务业开放,着重打造自贸新片区,这些开放政策对外资企业而言,会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未来对上海乃至更大范围的地区有什么期望?


  罗小波:我想这将给外国投资者创造很多机会,而最大的机遇就是中国市场规模本身。按市值计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在岸证券市场、第二大债券市场和第二大股票市场,所以中国市场有很多机会。第二个机遇是中国的持续开放。这些机遇可以极大提升外国投资者的市场参与度,尤其到2020年底,外商可以全资持有券商、期货和资产管理公司,这对广大外国投资者而言,确实是很好的机会。


  目前挑战主要是,外国投资者参与市场开发仍有一些限制,当然还有利润返还等问题。其次,进口商品丰富程度或许可以进一步提升,同时希望能明确信息渠道,即外商如何能够了解中方新增的商品类别。我这里要补充一点,2019年,我们得知中国证监会已批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20号胶期货交易,这是一个积极的讯号。


  我们期望看到中国市场持续发展,并让参与各方都能获益,同时也希望提升外商在沪投资的广度和深度;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法律服务,比如国际商务仲裁。2020年,上海自贸区将迎来更多境外仲裁机构,我们非常期待这样的发展方向,也很想知道落地成效。


  观察者网: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英国,英国脱欧是一个世界瞩目的问题。您认为英国在脱欧之后会如何处理与欧盟之间的关系。从经济数据来看,英国市场对欧洲市场的依赖程度高于其他国家。关于这一点,您能谈谈吗?


  罗小波:首先,就经济数据而言,我认为一组数据可以有两个角度来解读。例如,我们知道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比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多,到底哪一方更依赖于对方呢?这一点很难达成共识。关于英国如何处理与欧盟的关系,我们期待英国有这样的决心——在未来处理同欧洲的关系中能获得有利条件,但也希望英国政府能尝试优先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一旦脱欧,意味着英国可以有更多精力投入这些领域,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当然,英国会保持开放思维和全球视野,尤其在对华关系上,我们始终把它视为“优先事项”。离开欧盟给予我们一个与世界重新建立关系的机会,比如英国可以和各方谈判属于英国自己的自由贸易协定,为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发挥积极作用。总体而言,我们希望与我们的欧洲邻国谈拢,尽可能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也希望在世界各国范围内谈成属于英国自己的自由贸易协定。


  观察者网:除欧盟之外,英国也与中国有广泛的经济往来。同时,中国市场也高度关注英国国内形势。您会如何描述近年来中英双边在商业和文化领域的交往?英国脱欧后,中英两国关系未来会如何?


  罗小波:我们的驻华大使对英中关系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英中关系就像一口“鼎”。鼎有三条腿,这三条腿分别指企业对企业、人民对人民以及政府对政府。


  在企业合作方面,我们近期获得一组最新数据,其中显示英中双边贸易总额达757亿英镑。中国是我们在欧洲和北美以外的最大贸易伙伴。2019年,英中贸易额同比增长8%,有近10000家英国企业正在将自己的产品销往中国,大力支持了英国企业自身的发展。中国在英国的投资也是如此,英国是欧洲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中国的金融、科技、汽车、能源公司纷纷前往英国投资,颇受大家关注的项目是60亿英镑的欣克利角核电站。


  在民间交流方面,可以真正看到两国关系的蓬勃发展。在过去十年内,中国对英国的访问人数增加了一倍,英国对中国的访问增加1/3。目前,在英国有17万中国留学生,而且越来越多学生考入世界一流大学,他们是全英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人员出入境方面,去年我们发放将近70万张签证给中国公民,其中超过56万张是旅游签证。许多中国游客会因为文化作品而去走访英国文化景点,比如《哈利·波特》。


  在政府合作方面,中国和英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是G20成员。在全球安全威胁、朝核问题、卫生医疗、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气候变化这些共同的问题上,我们携手合作,共同解决。在未来几十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贸易量的扩大,无论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而言,还是对国际体系而言,中国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我们期待在对华关系中找到良好平衡,这对英国而言至关重要。


  观察者网: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看到当前全世界范围内,单边主义潮流不断冲击多边体系,比如世贸组织就是其中“受害者”之一。现在世贸组织运行陷入困境,改革举步维艰,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未来贸易规则的制定都提出了不同看法,当然也出现不同阵营。您认为脱欧后的英国在塑造全球贸易规则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罗小波:在制定全球贸易规则方面,我认为英国和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正是英国希望参与那些雄心勃勃的改革——尤其是围绕世贸组织。我想粗浅谈谈英国方面的一些计划,或许英国可以在这些方面与中国合作。去年10月,英国的国际贸易大臣首次访问日内瓦,参加世贸组织年度公共论坛。在这次大会上,英国传递了对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承诺的强烈信号。在面向国际商界领袖、商业协会和世贸组织常驻代表团的演讲中,英国阐述了支持世贸组织改革的三个方面,第一点是解决上诉机构的停摆,第二点是围绕21世纪全球贸易现状不断完善的蓝皮书,第三点是推动全球经济政策更加透明。除了世贸组织以外,英国也在寻求推动联合国和北约组织的进一步现代化。


  另外,英国也希望能成为新技术的标准制定者。我们有世界上第一个数据伦理和创新中心,期待能就此与中国合作。当然,在许多方面,英中两国已经通过多边组织共同努力,为国际社会贡献了正能量。今年,中国将举办生物多样性论坛,而英国也将在格拉斯哥举办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 26),在应对气候问题上,英中有着深刻的共同利益。


  


  

  2018年首届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英国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访问中国。


  观察者网:那么最后回到一个最实际的问题,英国一直是外企、投资、劳工、留学生等群体的最佳选择之一,英国脱欧后,这些群体的前景将如何?英国市场会有所顾虑吗?


  罗小波:在脱欧之前和脱欧之后,有三个方面的情况将维持不变,第一是技术,英国始终站在技术前沿,第二是劳动力,第三是营商环境。


  在技术方面,欧洲10家独角兽企业,英国占7家,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占1/3。科技法规方面,制定了以伦敦金融城为基础的法律,伦敦金融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当然一部分是基于先天的时区优势——伦敦时区覆盖了东京、北京、旧金山。这是不会改变的方向。


  至于劳动力和人才,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中有四所——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都在英国。世界上12%的国际留学生选择了英国的大学。英国签证方面,我们在全球有将近300个签证申请中心,其中有200个签证中心可以在5天内给予申请人答复,有些签证中心(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城市)甚至可以在24小时内予以答复。最近我们对签证有了新规定,允许留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两年工作签证,这展示了英国开放的商业环境。


  关于营商环境,这是英国自身可以掌控的,我们将始终保持透明。在一项全球营商环境友好度的排名中,英国位列第七。英国企业税目前是19%,到2020年这个数字会降到17%,如果估算准确,这将是G20国所有国家中最低的,我想这也是英国营商和投资环境开放便利的证明,也是留学、生活和工作的最佳选择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8 21:49 , Processed in 0.0529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