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5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悲辛交集--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的一生(图文)

[复制链接]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1:3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夺标 于 2016-1-1 11:37 编辑

标标按:

我老爹书房里有三套完整的朗道物理学,英文,俄语和中文各一--他常说物理专业大本读通朗道是起码的要求!我们讨论过,朗道那次车祸导致痴呆完全是精心设计的谋杀,且非常残忍,躲在阴暗中的小人们就那么喜欢看见昔日万人景仰的天才变成白痴,不惜动用苏联内务部秘密警察这样的国家力量,这比撞死他更恶毒!

可见一个明亮公平的社会对于科学发展来说多么重要----爱因斯坦那批人所处的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奥匈帝国也好,威廉二世的德国及后来魏玛共和国也好,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轻松自由的环境,虽然资金并不富裕,还有大小战争的威胁!  

、、、、、、朗道是个著名的花花公子,直到他遭遇车祸变成植物人。


-------------------------------------------------------------------------------------------------------

苏联科学院开会,生物学家李森科在会上批驳摩尔根的基因论,宣扬他的" 获得性遗传理
论"。著名物理学家朗道站起来提问:您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割掉一只牛的耳朵,并把它
后代的耳朵也割掉,这样一代一代下去,总有一天我们就能培养出一种不长耳朵的牛?

李森科回答:对,就是这样。

朗道说:很好。那么请您解释一下为什么女人在出生时都是处女?

-------------------------------------
读史有感(泡利和朗道)

作者:texasredneck (德州乡巴佬)



读史有感(泡利和朗道)(上)

泡利和朗道是上世纪非
常著名的二个物理学的狂人。

泡利出生于奥地利,从 血统上应该算犹太人,但父母亲都改信了天主教,属于那种十分开明的知识分子。他的教父就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可以想象他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家庭里长大的。

他21岁就拿到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导师请他审查一下《数学科学百科全书》中关于相对论的词条(此人有名气而且看来非常谦虚),“泡利在获得博士学位两个月后完成了这篇文章,它一共有237页长。爱因斯坦对这篇文章高度赞扬并将它出版为书,直到今天这篇文章依然是相对论最经典的参考。”《维基百科》
得到爱因斯坦的高度赞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本书的名气使他打开顶尖物理学家的大门,从此一帆风顺,他可以说是最幸运人。

他的狂妄非常有名,最 出名的是流传这样的一则趣闻,爱因斯坦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做报告,结束后泡利站起来说:“我觉得爱因斯坦并不完全是愚蠢的。”
当然,他对爱因斯坦是极为敬佩的,那只是他赞扬人的一种方式。
爱因斯坦由于不能设想一个非稳态的宇宙,把广义相对论里加了宇宙常数项,爱因斯坦其后承认这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传说泡利到是有点高兴,说爱因斯坦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可见他最多也只不过是半个神。可见爱因斯坦在当时的物理学家里是被看成一个神的。
在爱因斯坦去世后,他在一封信中说:“这样一位亲切的、 父亲般的朋友从此不在了。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1945 年当我获得诺贝尔奖之后, 他在普林斯顿所作的有关我的讲话。 那就象一位国王在退位时将我选为了如长子般的继承人。”
在泡利眼里爱因斯坦就不算一个神,也是物理学的国王,国王自然会犯错误。很多人认为爱因斯坦的确是把泡利看成自己的继承人。
这里的最大错误应该是指在科学上的,爱因斯坦在其他场合曾经说,他一生中最后悔的是在那封导致了原子弹的信上签了名。

泡利对爱因斯坦况且如 此,对其它人就可想而知了。“他最著名的评价是“完全错误”(德语:Ganz falsch)。不过有一次他对这样的一篇论文的评价是“这论文不只不正确,它甚至连错误都算不上”,成为了一句物理学家中的内行笑话。另一个关于泡利的 笑话是泡利死后受到上帝的接见。他问上帝,为什么精细结构常数的值是1/(137.036...)。上帝点点头,开始快速地在黑板上写公式。泡利看着他,非常满意地点头,但是很快他就开始摇头了……”《维基百科》
还有一则传闻是说这两个狂人见了面,朗道在作了一个演讲以后问泡利是不是有错误的地方(我估计是故作谦虚),“噢, 绝对不是,” 泡利安慰说: “你讲的东西是那样地乱作一团, 我们根本弄不清哪些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
这种话从泡利口中所说就不能是贬义,这两个人可以说是打了平手。
不过这倒有一个好处,在泡利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那就是他们可以问任何问题, 而不必担心问题太愚蠢, 因为任何问题对泡利来说都是愚蠢的。
当然,泡利的狂妄是有本钱的。他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解之深,判断之准使他获得了“上帝之鞭”的称号。
最后由于纳粹的上台,泡利不得不流亡国外。从这里大概能看出希特勒失败并非是偶然的了,他把最有才华的一些科学家赶走,否则他是有可能造出核武器的。正是流亡到美国的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太太是犹太人),一个罕见的理论物理学和试验物理学天才,负责在芝加哥大学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自持续链式裂变核反应堆。
如果希特勒要是懂得尊重科学和人才,二战进程就会可能不同。但是放心,独裁者都狂妄到是不懂这个的,以为自己是战无不胜的,不然就不是独裁者了。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 讨论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哪一个更重要,这实在是太过分了,这二个人完全不是在一个层次,而且相差得太远。从实际来说,以爱因斯坦为首的那一批科学家建立了现代物理,才能有凝聚态物理,才能有集成电路,才可能有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以至于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不单是计算机,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那些科学家的影响。比如说,相对论导致了核武器和核能应用,前者永远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政治版图,后者肯定是将来人类的主要能源。

从另一方面,爱因斯坦几乎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开创了一些影响无比深远的学科:天体物理学,现代宇宙学,没有相对论这这些学科就不能存在,其极大加深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重新定义了时间,空间的概念,人类算是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理解了什么是古往今来,什么是浩瀚的空际,以及人在这个宇宙中的微不足道的位置。爱因斯坦对哲学,人类的思想都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无人能及。
狭义相对论可以说是逼出来的,因为原有的理论不能解释实验现象,没有爱因斯坦也会有别人。但广义相对论则完全不同,是根据所谓的等效原理。这就是说,如果没有爱因斯坦,我们今天仍然有可能对这个宇宙浑然不知,我们也许能发现异常强烈的辐射,但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黑洞;能观察到红移,知道宇宙在膨胀,但为什么却可能不能知道,因为要以此反推广义相对论是几乎不可能的。
如果要物理学家来评论什么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多半是广义相对论,但爱因斯坦却没有因此而得诺贝尔奖,原因是无法证实,如果爱因斯坦多活10年,几乎肯定可以第三次得奖。广义相对论始终是物理学的最前沿,人们一直都还在忙于消化它,今年的诺贝尔奖就是给了宇宙的加速膨胀的理论。他走到同时代人的前面太多,无人可及。

爱迪生只是一个发明家,发明了白炽灯,留声机这一类应用的产品而以。他的那一套发明的方法已经过时,产品也没有人用了,比如美国已经不生产白炽灯,将来的照明肯定是用发光二极管,效率接近于完美,寿命极长,这也是建立在爱因斯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几十年以后,乔布斯所创造的产品就肯定会被人遗忘,就像爱迪生一样,但是,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科学这个东西,爱因斯坦就必然是不朽。
总的说来,科学家对人类的影响是最大的,永久的,什么政治家,帝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希特勒的德国和文革中的中国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进行了官方的批判。什么样的人能做出这样的无比荒唐的事情,他们知道什么是人类文明吗?

泡利在1931年产生 了严重的精神崩溃(可见太聪明未见得是好事),就跑去找荣格(与佛洛依德齐名的心理学家),“他立刻开始深深地分析他的原型梦并很快就成为容格优秀的学生。很快他就开始使用科学方法来批评荣格理论中的认识论问题,他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荣格对他的理论的清晰化,尤其是荣格的共时性的想法。”
“直到约1990年为止泡利与容格之间的书信对话未受到注意。但后来这些书信被仔细研究。这些书信从1932年开始,一直到1958年。这些讨论的中心内容是人内部的心理与外部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维基百科》
可见聪明还是有些好处的,就算是精神崩溃,也可以留下一些颇为奇怪的名声。
还有另一个物理学的大名人薛定谔,不过放心,他没有精神崩溃,而是转行到了生物学,“1944年薛定谔出版了《生命是什么》,此书中提出了负熵的概念。他自己发展了分子生物学,想通过用物理的语言来描述生物学中的课题。”
这本书影响极大,可以说是分子生物学的开山之作。
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可不是一般的牛,或者说,那时物理学划时代的变革吸引了一批最有才华的年轻人。

朗道出生于俄国,父亲 也是一个犹太人,也是21岁就拿到博士学位,
朗道也是一个物理奇才,为人的狂妄不下于泡利,不过他却做了一件泡利永远无条件做的事,因为反对斯大林而被关进了监狱。
突然有一天苏联内务部的警察把朗道带走,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不少人看到这个狂妄的家伙倒了霉而暗暗窃喜,但另一个苏联科学家卡皮查却心急如焚。朗道在他手下工作,可以算是他的学生。他对朗道的评价非常之高,认为其是苏联物理学的希望。当天他就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
  “斯大林同志,

  我所科学家朗道在今天 早晨被捕。他虽然只有29岁,已是全苏联最重要的理论 物理学家。……当然,一个人聪明才智再大,也不允许他违反我国的法律。朗道如果 有罪的话,他理应受到惩处。不过我恳求您明察他的特殊才能,下令慎重审理他的案 子。
  另外,也请您注意到朗道性格方面的缺点。他喜欢跟人争论,而且言词锋利。他 喜好挑别人的毛病——尤其是地位崇高的老人、科学院院士的毛病。一旦发现,就加 以张扬嘲笑,这使他树敌甚多。
  他在我们所里也是个不易相处的人。不过加以提醒尚能改正。由于他的特殊才能 ,我常宽容他的行为。而且,我也不大相信朗道会有不忠诚的行为,尽管他有性格上 的缺点。……”

考虑到那时斯大林正在 进行的那一场可以说是惨绝人寰的大清洗,信虽然写得委婉,但仍然需要巨大的勇气。卡皮查并不知道原因,多半以为那是一个冤案,因为朗道得罪了人,他的性格太容易得罪人,因此被人陷害,这样的事并不少见。

卡皮查没有得到任何回 答,以后又不断想办法都毫无结果。他是著名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最欢喜的弟子之一,长期在国外学习做研究,33年回到苏联时连一个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卢瑟福为了他能进一步做研究,就把他在英国实验室的所有设备都送给他,搬到苏联,卢瑟福爱护自己的学生是非常出名的。
如果朗道那是还是初出茅庐的狂小子的话,卡皮查却已经是苏联物理学数一数二人物,和国外的联系多,也已有相当的声望,不止一次的见过斯大林。
随着战争的临近,卡皮查的工作在军事上越来越重要。他从来没有放弃朗道,波尔也给斯大林写信,伟大领袖根本不理。而且卡皮查越来越急,他曾私下对人说,担心朗道在监狱里呆久了,人就废了。内务部的监狱可不是让人轻松的地方。
当他得到了一个重要工作岗位的时候,就认为时机到了,向最高层写信,最终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为朗道以后的行为担保负责。
斯大林是一个多么精明的人,马上就明白了信中的意思。这基本就是在摊牌,如果斯大林不放人,他就不打算跟斯大林,或者苏联干活了,因为没有人能为别人的行为担保负责,况且是朗道这样骄傲自大的家伙。
卡皮查并非是在虚张声势,“1946年8月,卡皮查因违抗贝利亚的指令,拒绝参加苏联的核武器研制计划而被革去了研究所主任的职务,被软禁在家。”贝利亚在当时的苏联是一个让人可以听到就害怕得发抖的恶魔,他居然敢顶着。
说到底是斯大林不想要卡皮查的性命,不然哪里还能活着。
就这样,斯大林让步了,朗道在关了一年以后被释放,卡皮查没有估计错,朗道后来说再有半年他就坚持不住了。
读史有感(泡利和朗道)(下)
在很长的时间里这都是一件悬案,因为朗道从来不说原因,人们还是以为是朗道少年得
志,目空一切惹下的祸端。到苏联解体以后,档案公开了,那时朗道已经死了,人们才
知道这完全不是一件冤案。
朗道的档案中有一份他参与起草的传单。
  “同志们!
  十月革命的伟大事业已经遭到背叛……。几百万无辜的人被投入监狱,人们不知
道哪一天会轮到自己……。
  同志们,你们难道没有看出来,斯大林集团已经完成了一次法西斯政变!社会主
义成了空洞的词句,报纸上充斥了谎言。斯大林出于对真正社会主义的刻骨仇恨,变
成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同伙。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他摧毁的我们的祖国,使她沦
为德国法西斯野兽的猎物……。
曾经推翻了沙皇和资本家的我国无产阶级必将推翻法西斯独裁者及其集团。   劳动
节——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节日——万岁!”
而且也知道了内务部的警察早就注意到了朗道,最早是从二个后来被枪毙的科学家的口
供中。这份传单予定在五一节散发,警察提前三天动手,把这个反革命集团一网打尽。
涉及此案的另外的人都给送进著名的古拉格集中营,二十年后才出来,没有卡皮查,朗
道就真的要给废掉了。

说实话苏联政府并没有亏待朗道,在这之前他一直顺顺当当,让他出国学习,交流,委
以重任。他也心知肚明,据说他在国外的时候经常反驳别人对苏联的批评,回国后反倒
是变了,是什么原因呢?
朗道从来不说,我们只有来猜。从前面的传单和大的时间来看比较明显,斯大林的大清
洗让朗道清醒了。
德国统一导致了前东德的档案彻底曝光,因而引起了轰动,光辉形象没有了,甚至好邻
居,同事都没有了,到处都是一些揭发,报告。克格勃的档案里也有不少关于朗道的小
报告,说明朗道后来进一步清醒。
有一次,一位朋友说到,要是列宁今天复活,一定会对 苏联的现状震惊,朗道的回答
却是:“列宁当年镇压的手法还不是一样!” “我们的这个政权,根据我1937年
以来的经验, 绝对是一个法西斯政权。……只要它还存在,指望它会改善简直是开玩
笑。让这个政 权和平地消失是关系到人类命运的问题。……没有了法西斯,就不会有
战争。”他的 结论是:“显而易见,列宁是法西斯的始作俑者。”
叫人心酸地是,他称自己是一个“奴隶科学家”,“懦夫”,原因大概是他一直在从事
武器的研究,斯大林一死,他就马上不干了,再也不用害怕谁了。
斯大林真是把他吓到了。

这是所谓信仰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特色,人是可以莫名其妙地不见的,甚至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都不是这样。
县太爷自然可以把小民关进大牢,但至少得给一个罪名。最过分就说那一个“莫须有”
了,“莫须有为南宋时期中古汉语的口语,原意为“难道没有”、“应该有”,以秦桧
诬害岳飞之词而闻名。”那到底还是要说一说的,其实大家都知道那个不能够说的原因。
只有在苏联的大清洗和中国的文革,人可能消失于空虚之中,好像什么原因都没有似的
,我曾经在“文革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谈了一个朋友的父亲,就是关了八年
,一直没有知道是为了什么,这才叫做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这里也能看到苏联和中国的不同,首先,斯大林不喜欢走群众路线,看谁不顺眼,枪
毙了拉倒。中国却是发动你的亲朋好友来面对面斗争,揭发,把你搞臭,却不一定把你
杀掉,哪一种好,我也不知道。
其次,如果在苏联,你有本事,还是可以拽一拽的,克格勃知道了朗道的那些反动言论
,却也只是记录在案,并没有把他再一次关进监狱。而在中国的文革,除了极个别的科
学家,都是被批被斗,有本事怎么样,革命不需要你那个本事,我们有伟大领袖思想就
足够战胜一切敌人了。
卡皮查的确是有骨头,但如果在中国,就难说了,难得幸免于难。

朗道是一个真正大师级的人物。
所谓大师,至少要做到二点,第一,要在不同领域,方向有世界一流的成果;第二,要
是一个好老师,培养出一批人才,建立起一个学派。
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有成就的物理学家都出自于名师,道理极简单,在那个物理学日新
月异的黄金时代,只有跟随名师才能赶得上趟,直接进入最前沿,不然就没有你的份了
。泡利曾经从师玻恩,朗道虽然只做了玻尔四个月的学生,但他认为玻尔对自己的影响
是终身的,玻尔本人则是卢瑟福的学生。
华人里最出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则都与费米有关,李政道直接是费米的学生,
而杨振宁的老师泰勒却是听从了费米的建议才把自己的方向定为核物理的。费米是一个
全才,这不但单指在物理学上,他为人非常老道,和卢瑟福一样,几乎见不到别人说他
的坏话。
卢瑟福被封为男爵,费米在美国得到的荣誉数不清楚,曾经是美国物理学会主席,美国
原子能委员会建立了“费米奖”。卢瑟福的学生里居然有11人得到諾貝爾獎,费米有6
个。卢瑟福是新西兰人,费米是意大利人,但一个对英国,另一个对美国的物理学发展
所做的贡献都是极大的,任何国家有了这样的人物,都可以在某个学科里领先。
泰勒则是争议极大,他老是与人发生矛盾,最过分是在麦卡锡时代对奥本海默作所的证
词,把奥本海默整下去了,虽然他过去和奥本海默有矛盾,但在那个时候这样做使得科
学家都羞于他为伍。
当然,泰勒也是牛人,美国的氢弹就是他的功劳。不过我认为他是捡了一个便宜,在爱
因斯坦,奥本海默都强烈反对研制氢弹的时候,像费米这样的科学家就不会去出头。
有人曾经拍了电影来讽刺,挖苦他,不过他毫不在意,认为自己对国家作了贡献,况且
政客们都一直喜欢他,估计实惠得了不少。

当然,如果你是爱因斯坦,那就不同了,1905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物理年,2005年全世
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只是因为当时默默无闻的爱因斯坦发表的5篇论文彻底改
变了传统的物理学,他那时只能算是一个业余物理学家,哪里有老师。不过对于爱因斯
坦这样的人物,不可能有人指引,有老师恐怕是坏事。
在那一批人中,卢瑟福,玻恩,玻尔,费米都堪称大师,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爱因斯
坦比较特别,据说他不是一个好老师,讲课常常走神,想自己的东西去了,他以孤独出
名,很不喜欢一大堆崇拜者围着自己,而搞物理的年轻人很难不崇拜他。他对现代物理
的贡献太大,已经不是用大师能形容的了。
泡利也应该是大师级的人物,许多人有了什么新想法,首先要给他看一看,不能过他这
一关,希望就不大,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海森堡。现在的物理学历史家从他的通信中得
知,不少当时的重大进展都有他的功劳在里面,他不喜欢发表论文,总是毫无保留把自
己的想法告诉同行。
那个时代的那些著名物理学家对名利都不怎么热衷,我不知道有谁为署名的先后翻过脸。
朗道除了在现代物理的不同方向都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之外,他还是一个罕见的杰出
教师。他编了一套理论物理的教材,直到现在仍然是某些名校出借率最高的物理教科书
。他有一套非常困难的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成为他的研究生,只有43个人通
过了他的考试,绝大多数都成为物理学的佼佼者。据说有一个中国人通过了,他却没有
收作学生,而是告诉他:你读了不少的书,可以去教书了。
结果这个人我就没有能知道名字,不知道干什么去了,那时候中国虽大,却放不下一张
书桌。
他对学生的要求极高,极严,恐怕是有点跋扈,有人是把他称为“学霸”的,但是只要
是他门下出来的学生,就没有人怀疑其水平。
有意思的是,他和泡利犯了同一个大错误,都相信宇称守恒,泡利愿意拿一大笔钱跟人
打赌。而据说朗道就更过分了,苏联物理学家沙皮在杨李那一篇著名论文之前三个月就
得到宇称不守恒,拿给朗道看,他连看都不看扔到一边去了,朗道不认可,这事就不了
了之,结果让别人捡了一个大便宜。
不知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不过正常,爱因斯坦都犯错,况且其它人。

朗道曾经说过:““漂亮姑娘都和别人结婚了,现在只能追求一些不太漂亮的姑娘了。
”这里漂亮姑娘指的是现代物理学,朗道因为晚生了几年而没能赶上这次物理学史上最
关键的淘金行动。
我想没有人怀疑他的才华,但是还得有另一个前提,他不能出身,成长在俄国,不然他
在21岁时绝对拿不到博士学位,因为他在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会和那一个马列主义的炮
声——“十月革命”相遇,由此带来的内战持续了数年,说不定他的命都会送掉。
其实现在看来,那个革命根本就没有改变世界,苏联已经不复存在,那些物理学家的工
作才是永远地改变了世界。

爱因斯坦在那一代的物理学家中是非常突出的,不仅因为他对物理学贡献无人能及;还
因为他经历二次大战,在那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他始终保持着冷静,不为战争的喧嚣
所动,而且从来立场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人可以不赞成他的一些观点,但是,你不得不敬佩他的敢于直言的勇气,赞赏他对人类
命运的担忧,以及他坚持自己的道德而表现出来的力量。况且他在这方面文章,书信在
今天一点都没有过时,《维基百科》说爱因斯坦是一个哲学家和思想家。
其实大部分科学家并不是都像爱因斯坦,他们痴迷于自己那个学问的世界,关心自然界
的奥秘甚于人的的世界,但是,政治往往还是要找到他们,特别是在中国,苏联,很难
置身于外。
人出身的地点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
作者: shiningx



朗道(1908~1968)
Л.Д. 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Ландау
Lendau,Lev Davidovich
苏联著名的物理学家。最著名的贡献有“朗道十诫”: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和统计物理学 (1927);自由电子抗磁性的理论(1930);二级相变的研究(1936~1937);铁磁性的磁畴理论和反铁磁性的理论解释(1935);超导体的混合态理论(1934);原子核的几率理论(1937);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论(1940~1941);基本粒子的电荷约束理论(1954);费米液体的量子理论(1956);弱相互作用的CP不变性(1957)。因凝聚态特别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被授予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1年,朗道回国,1932年到哈尔科夫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37年春,他到莫斯科担任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的理论部负责人,并在莫斯科大学任教。
朗道思想敏锐,学识广博,精通理论物理学的许多分支;在他50岁生日时,朋友们列举了他对物理学的十大重要贡献:①引入了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概念(1927);②金属的电子抗磁性的量子理论(1930);③二级相变理论(1936~1937);④铁磁体的磁畴结构和反铁磁性的解释(1935);⑤超导电性混合态理论(1943);⑥原子核的统计理论(1937);⑦液态氦Ⅱ超流动性的量子理论(1940~1941);⑧真空对电荷的屏蔽效应理论(1954);⑨费密液体的量子理论(1956);⑩弱相互作用的复合反演理论(1957)。尤其是在量子液体(见液态氦)的理论方面,他的贡献更为突出。
他的另一些引人注目的贡献是:1937年利用费密气体模型推测恒星坍缩的质量,1946年在理论上预言等离子体静电振荡中不是由碰撞引起的耗散机制(称为朗道阻尼)的存在,等等。过了18年后这一预言才由一些美国物理学家在实验上予以证实。由于创立了凝聚态理论,特别是液态氦理论,朗道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朗道在理论物理学的教学方面也费过不少心血,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哈尔科夫时,他拟定了著名的《理论物理学最低要求》,这是为有志于学习物理学的学生们准备的一份必须掌握的学习提纲,对当时的青年人起了相当大的指导作用。他和他的学生E..栗弗席兹合著的多卷本《理论物理学教程》是颇负盛名的教科书。
朗道于1946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曾获斯大林奖金,并曾获得由许多国家授予的种种荣誉。1968年4月1日在莫斯科逝世。
有一次,爱因斯坦演讲,当主持人请听众对演讲者提问时,一位年轻人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爱因斯坦教授告诉我们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愚蠢,但是第二个方程不能从第一个方程严格推出。它需要一个未经证明的假设,而且它也不是按照应有的方式为不变的”。与会者都惊讶地回过头来注视这位似乎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爱因斯坦用心地听着,对着黑板思索片刻后对大家说:“后面那位年轻人说得完全正确.诸位可以把我今天讲的完全忘掉。”这位敢于提出爱因斯坦错误的年轻人,就是被人们誉为“科学怪杰”的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
一个天才的成长
朗道1908年1月22日出生于里海之滨巴库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朗道是犹太血统信奉犹太教的苏联科学家。他的家庭特别崇尚科学,这是一个在沙皇俄国时期少有的充满科学氛围的家庭。其父是一位石油工程师,在巴库油田工作。母亲曾在圣彼得堡接受过医学教育,当过教师和医生等职务。他的姐姐索菲娅后来成为一名化学工程师。朗道从小聪明过人,4岁就能阅读书籍,被誉为“神童”。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知识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学。但是这对朗道来说,也许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朗道在班上年龄最小、个子最矮小,很少与小伙伴嬉闹.数学读物上的数字和几何图形成了他最着迷的伙伴。朗道7岁学完了中学数学课程,12岁时就已经学会微分,13岁时学会了积分,可以说“数学思维几乎成了他的本能”。
难以置信的美
朗道13岁就中学毕业,他的父母认为他上大学还太小,便遵从父亲的意愿,同他姐姐一起到经济技术学院学习财经,但是一年后转到巴库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化学。1924年16岁时转到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在那里受教于著名物理学家约飞、福克、夫伦克耳,从他们那里第一次接触到了物理学发展的浪潮.了解到当时尚处于形成阶段的量子理论。在列宁格勒物理系学习时,朗道把全部的热情倾注于学习。他有的时候累得脑子里不停地盘旋着各种公式而无法入睡。朗道后来说,在那段时间里,他完全被那些普遍联系的不可置信的美给迷住了。他入迷地演算海森堡、薛定谔、索末菲和狄拉克的量子力学。他之所以入迷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科学美,更因为它们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他尤其热衷于“时空弯曲”和“测不准关系”。
朗道曾经酸溜溜地表示:“漂亮姑娘都和别人结婚了,现在只能追求一些不太漂亮的姑娘了。”这里漂亮姑娘指的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于上世纪30年代由海森堡、薛定谔、索末菲和狄拉克等幸运儿建立,朗道因为比他们小几岁所以没能赶上这次物理学史上关键的淘金行动。所以有的史家慨叹:朗道生不逢时。言外之意就是,他要是早生个一二十年,正赶上本世纪初物理学的革命时期.也就是相对论、量子论的草创阶段,以他的才情学识,对人类知识的贡献,当可以使他跻身于爱因斯坦、玻尔这样的世界级大师之列。朗道对自己也有“生不逢时”的感叹,对于自己没能赶上量子力学的创建.感到极度惋惜。
才华初现
1927年朗道19岁大学毕业,在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当研究生。就在大学期间,1927年朗道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当时才仅仅19岁。他在这一年从事的韧致辐射的研究中首次引入了后来称为密度矩阵的量。
1929-1931年间.人民教育委员会(教育部)的一项基金将他送到欧洲各物理学重镇游学,先后访问了德国、瑞士、荷兰、英国、比利时和丹麦,会见了众多的量子物理学家。1930年他同皮埃尔斯一起研究了量子力学的大量微妙问题。同年他还从事了金属理论领域中的基础工作,证明了简并性电子气具有抗磁磁化率(朗道抗磁性)。他由此开始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注意。特别是在丹麦,玻尔和哥本哈根精神给朗道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对他后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玻尔和朗道虽然性格迥异,但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朗道将玻尔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和精神导师。在剑桥卢瑟福主持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朗道结识了在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的自己的同胞——彼得-卡皮查,也就是他以后的救命恩人。
1932年.他转到乌克兰首府哈尔科夫,当了乌克兰科学院物理技术研究所的理论物理部的主任。1934年,他免于答辩获得了列宁格勒大学的理学博士学位和数学博士学位;1937年同孔克尔迪亚·德罗班特塞娃结婚。他们的独生子后来成为实验物理学家。
祸从天降
1934年,卡皮查应邀回国讲学。由于当时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在国外的本国人才。加上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已渐渐笼罩在欧洲的上空,在卡皮查学术活动结束之后,苏联政府将他留在了国内,希望他能为自己的祖国奉献智慧。不久,苏联政府向英国购回了卡皮查在剑桥大学的实验设备,使他能够在国内继续从事低温领域的研究。剑桥的卢瑟福爱徒心切,把整个实验室的设备运送给他,苏联政府专门为他成立了“物理问题研究所”。同年,朗道应莫斯科物理问题研究所所长卡皮查之邀,到该所主持理论物理方面的工作,卡皮查把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的位子给了朗道。他在那里一直工作到逝世。这时苏联大规模展开了对知识分子的残酷迫害。朗道有个小缺点,就是言辞比较犀利,因此得罪了不少权威人士,给自己惹了一身的麻烦。又恰逢当时正好是斯大林时代,他因此受到排挤。1938年冬,朗道突然被捕,以所谓“德国间谍”的罪名被判处10年徒刑。由于卡皮查的尽力营救和玻尔等人的大力声援。一年后获释。’
那是在1937年的时候,作为苏联理论物理的年青领袖,朗道觉得斯大林的清洗正逐渐逼近,公众的注意或许能够让他得到保护。朗道亟需一个能在东西方科学界都掀起波澜的想法,他最后的选择,就是中子星(朗道称之为中子核,是在恒星内部的中子星,为恒星提供能源)。朗道把稿件直接寄给了玻尔,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推荐让自己的文章在《自然》(当时已经是最权威的自然综合性的杂志了)上发表。因为当时严格的审查,朗道只能用点春秋之笔,玻尔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当天就回了信。当时苏联《消息报》的编辑们也许良知未泯,他们连同玻尔的回信一起发表,并盛赞了朗道的成果,“……尼尔斯·玻尔对这位苏联科学家的工作给以极高的评价,说‘朗道的新思想是很杰出而大有希望的’。”
可惜政治自古以来都是疯狂的,1938年4月28日,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停在朗道的楼下,朗道的妻子无助地看着克格勃的身边那憔悴的身影,和漆黑监狱里未知的命运。那段日子一定是他刻骨难忘的,他写道:“我在狱中呆了一年,显然再有半年我就会死掉。”
朗道能够得到释放的确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在那些疯狂的年月里,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幸运,包括朗道的很多同事,有的失踪了.有的不得不在铁窗中度过那不堪忍受的岁月。原因是苏联最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皮卡查发现了超流,他直接写信告诉斯大林:“最近我在对接近绝对零度时液氦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将可对这个现代物理学中最奥秘的领域有所澄清。我准备在今后几个月内将部分工作予以发表。不过我需要理论家的帮助。在苏联,只有朗道一个人从事我所要求的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可惜,过去一年他_二直在监狱里。卡皮查以自己的人格担保,并且以辞职相要挟,朗道才得以于1940年释放。其实,介入营救朗道的远远不止卡皮查一个人,他自己的恩师玻尔曾经为此事给斯大林写了言辞恳切的求情信,恳求斯大林运用自己的权力和威望。赦免朗道。正如朗道在卡皮查70寿辰时所说:“在那些年月,卡皮查的举动需要大勇、大德和水晶般纯洁的人格。”他以后始终对卡皮查怀着感激之情,曾经这样评价卡皮查:“他拥有一个科学家可能向往的一切:他的著作得到首肯,他有才华横溢的门生……但卡皮查依然孜孜不倦地从事科学研究,他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依然无穷无尽……”
全能理论物理学家
朗道称自己为“最后一个全能物理学家”,这实在也并不过分。也许更确切的名称是“全能理论物理学家”。朗道对理论物理学的许多方面,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1962年授予他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到的凝聚态和液氦的理论工作,只是他工作的冰山一角。
物理学上,朗道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也许是借用摩西十诫之名,1958年,苏联原子能研究所为了庆贺朗道的50寿辰,曾经送给他一块大理石板,板上刻了朗道平生工作中的10项最重要的科学成果,把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总结为“朗道十诫”,这10项成果是
1)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和统计物理学(1927年);
2)自由电子抗磁性的理论(1930年);
3)二级相变的研究(1936-1937年);
4)铁磁性的磁畴理论和反铁磁性的理论解释(1935年);
5)超导体的混合态理论(1934年);
6)原子核的几率理论(1937年);
7)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论(1940-1941年);
8)基本粒子的电荷约束理论(1954年);
9)费米液体的量子理论(1956年);
10)弱相互作用的CP不变性(1957年)。
朗道是物理学界公认的具有天才头脑的人物。他发表的文章涉及到很多出人意料的专题,例如低温物理学、磁性的不同类型、等离子区中粒子的运动、冲击波、湍流、炸药的爆炸、频谱线的分析以及量子场理论等等。朗道对物理学的贡献几乎遍及各个领域,诸如核物理、固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宇宙线物理、高能物理等等。在这些领域里,有许多术语都冠以他的姓氏,像朗道阻尼、朗道能级、朗道去磁等等。然而著名的还是1940~1941年间,他在研究等离子体问题时,抓住了前人忽略了的粘性,用数学方法成功地解释了4He在温度低于2K时完全失去粘滞性并具有很大的热导率的原因。他预言在超流性的氦中,声音将以两种不同的速度传播,也就是说声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通常的压力波;另一种是温度波即所谓的“次声”。这一预见1944年得到了实验证实。
1943-1946年问。朗道还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和核相互作用理论进行过大量工作。他研究了电子簇射的级联理论和超导体的混合态等问题。他发展了关于燃烧和爆炸的理论、质子一质子散射和高速粒子在媒质中的电离损失等问题,还提出了等离子体的振动理论。
在1947~1953年间。朗道在电动力学方面进行过一系列工作,研究了氦Ⅱ的粘滞性理论、超导性的唯象理论和粒子在高速碰撞中的多重起源理论。这些成果对低温物理学和宇宙射线物理学有重要意义。
1954年.朗道研究了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场论中所用的微扰方法,1956年到1958年间创立了费米流体的普遍理论,液氦Ⅲ和金属中的电子都与此有关。1957年,当李政道和杨振宁对宇称守恒定律的否定得到了验证时.朗道提出了CP守恒定律来代替它。1959年朗道在基本粒子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方法.以确定粒子相互作用振幅的基本值。
伟大的教育家
朗道出众的演说才能和他的才华所放射出的耀眼的光芒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真是名师出高徒,这些学生们后来都成为苏联物理学和空间科学领域的带头人.成为院士的就有十几位之多。2003年诺贝尔奖得主阿布里科索夫和栗弗席兹就是朗道的学生。
朗道很早就表现出了作为教师和理论家所应具备的素质,他对学生们善于从长处着眼,及早挑选和培养物理学的研究人才。他曾创造出一种著名的9项系列需求考试,设计这种考试是用来识别那些最具有天赋的学生的,这种考试被人们称为理论最小值。参加这项考试必须首先熟练掌握朗道编撰的《理论物理学基础》(全书共分9册,前七册为理论物理学,后两册为数学)。学完这套书后再进行考试,由他亲自监考。考试合格者留在研究生班继续深造,朗道或者他自己的学生亲任导师,精心授课。
朗道十分关心中学物理教学,为了使学生们从小在物理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与人合编了一套《大众物理》,以通俗易懂的、富有趣味的形式介绍物理学基本定理,这使他们对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和原子核结构等方面的最新成就获得了初步的比较牢固的概念。
著作等身
朗道一生的著作多达120余部,可以说涉及到当时物理学的各个领域。朗道已经出版的高等学校教科书和他关于理论物理学的专著都以论述精确和科学资料丰富为特征。可以说立论明确、叙述扼要、结论清楚。特别是写得深入浅出,一扫当时盛行的以科学为幌子故作高深的恶劣风气。使他对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有一项更重要原因,这就是他同他的学生栗弗席兹合著的九大卷理论物理学教程。这部成书于四五十年代的巨著,不仅培育了整整一个富有成果的苏联物理学派,也教导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学生。朗道与别人合写的理论物理学教科书《量子力学》于1948年问世,同时出版了《场论》的修订本。1951年出版了他的关于统计物理学的一部完全新的著作。1953年《弹性理论》问世。朗道与别人合写的普通物理学教程于1949年问世,紧接着出版了与他人合著的原子核理论教程。这套书的另一卷《连续介质电动力学》于1957年问世。朗道对他的这些著作不断修订、精益求精,所耗费的心血和精力相当于重新撰写一部新书。他的许多著作分别在美国、日本、中国、英国、波兰、南斯拉夫翻译出版。尤其是在英国还翻译出版了他的全套理论物理学教程。
白璧微瑕
朗道虽然在科学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他的声名则主要限制在学术圈内。即使在学术上朗道还多少有些“学阀”作风,有些被朗道枪毙掉的论文,后来被证明是极重要的,朗道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让后人为他惋惜。朗道的天才和才华成就使他过于自负.对自己的智慧和直觉产生了太大的自信,使他目空四海,在他眼里世界上没有几个物理学家。他当了苏联科学院物理学部的主任后,科学研究中更加固执、武断,缺乏民主精神。
1956年,他的这种过于自负的个性使前苏联科学院蒙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事情是这样的:这一年,苏联物理学家沙皮罗在对介子衰变的研究中,发现了介子衰变过程中宇称不守恒。他向朗道介绍了自己的发现.朗道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宇称一直是守恒的,无论是在宏观状态还在微观状态。他相信。凡是与他的物理直觉不合的想法,必定是错误的。所以当沙皮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请他审阅时.他却连看也不看,若无其事地将它扔在一边。
几个月之后.中国旅美学者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沙皮罗已经发现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理论,不久,又由吴健雄用实验做出了证明。第二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沙皮罗因为朗道的随手一扔,虽然发现在先,最终与诺贝尔失之交臂。当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到朗道耳中,他才如梦方醒,认识到自己扔掉的是什么。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切都已经晚了。天才和成就造就的家长作风使朗道断送了前苏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一次宝贵机会。
英年早逝
遗憾的是正当朗道步入科学的丰产期时,一场意外的车祸剥夺了他的工作能力。1962年1月7日晨.朗道去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在途中他乘车时和载重汽车相撞,别人都安然无恙,唯有朗道因反应迟缓而多处受伤。在车祸中朗道断了11根骨头并头骨骨折。苏联最好的医生为拯救朗道的生命而竭尽全力,捷克、法国、加拿大的很多医学教授等得知消息后纷纷前来会诊。世界许多物理学家也相继寄来名贵的药材。在经历数次临床死亡判决之后,经过精心治疗,生命虽然保住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使他已经失去了做物理学研究的能力。也许朗道的车祸让瑞典的诺贝尔委员会产生了“紧迫感”,这一年的年底.他们决定把当年的物理学奖授予朗道,表彰他在24年前提出的理论。由于朗道的健康不允许他远行,颁奖仪式专门为他破例在莫斯科举行,由瑞典驻苏联大使代表国王授奖。虽然朗道在车祸后重新担任了一些职务,但是这场事故断送了他的学术生涯,从那以后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工作能力。他的生命勉强延续了6年,于1968年4月3日,在莫斯科与世长辞,享年60岁。
朗道也许是上个世纪最有个性的物理学家。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就像莫斯科物理问题研究所所长卡皮查所说:“朗道在整个理论物理学领域中都做了工作,所有这些工作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卓越。”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是“简单化作风和民主作风.无限偏执和过分自信的奇妙混合体。”这种复杂或矛盾的性格处处体现在他的生活中。

------------------------------------------------
邢志忠

出生于1908年1月22日的列夫·朗道(Lev Landau)是苏联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一生可谓死过两次:发生于1962年1月7日的一场车祸葬送了作为物理学家的朗道,因为他从此无法再进行任何深刻的思辨;另一方面,朗道的心脏于1968年4月1日停止跳动,享年60岁。

朗道是个性情怪异、脾气暴躁的人,恃才傲物。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科学上,他都喜欢大发煽情的议论,经常出言不逊,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或者引发别人对他的愤怒,因此一生树敌众多。朗道是前苏联少有的对酒精饮料不感兴趣的男人,这归因于他在巴库国立大学读书时,未能完成化学专业的学习,从而对与化学相关的饮品心怀抵触。朗道甚至在老前辈玻尔面前也无法控制自己喋喋不休的毛病,以至于后者不得不时常提醒他,“朗道,现在该轮到我说几句了。”

尽管朗道自视甚高,瞧不起同时代的绝大多数理论物理学家,但是他所发明的那个著名的“朗道排名”(Landau’s list)却显示了他相当自谦的一面。他把每个理论物理学家所做的重要科学贡献以对数坐标表示出来,籍此将他们分为几个等级,从0到5,处于上一个等级的人要比下一个等级的人对物理学的贡献大10倍。按照这个排名,爱因斯坦属于“半流”,领先于其他人;玻尔、海森伯、狄拉克和薛定谔等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属于“一流”。朗道起初将自己定位于“二流半”,直到他完成了二级相变的工作后,才把自己的排名提高到“二流”。毫无疑问,朗道堪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二流”理论物理学家。

1932年至1937年期间,朗道担任哈尔科夫理工学院的理论部主任,同时开始与他的学生叶夫根尼·利夫希茨(Evgeny Lifshitz)编写八卷本的、包罗万象的《理论物理学教程》。这套丛书成为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学的经典教材,后来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基于自己的著作,朗道发明了著名的“朗道势垒”(Landau’s barrier),即一套全面测试学生对理论物理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势垒”由九种测试组成,头两种测试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如何计算微积分,相当于入门测验;其他七种涵盖了《理论物理学教程》几乎全部内容,诸如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相对论与场论、非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与粒子物理学、连续介质的电动力学、流体力学与弹性理论等。在如此森严的壁垒面前,大部分学生要么无功而返,要么半途而废。直到朗道去世,总共仅有43人成功地穿越了“势垒”而成为他的学生,这其中的一部分人后来成名成家。朗道在每次考试时不问学生任何问题,也不和学生讨论相关的理论,他只是把应试者关进自己的书房,让他或她一个人数小时苦思冥想,去解决试卷中的难题。这使得应试者不得不运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花费数年去艰难地攻克全部“势垒”。如此残酷的考试,其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勇于挑战自我的学生在过关斩将之后精疲力竭,失去了对理论物理学的兴趣,甚至从物理学界销声匿迹。

朗道从小就不喜欢语文,这后来体现在他自己不喜欢动笔写论文上,因此他的大部分学术文章和专著都是与别人合作完成的。他在与人合作时所做的主要贡献包括:物理想法、推导和计算、进度计划、对文稿不遗余力的批评和修改。在被问及《理论物理学教程》到底是谁撰写的这样尖锐的问题时,利夫希茨幽默地回答道,“动笔的活是我干的,而所有的想法归功于朗道。”

1937年2月8日,因考试问题与哈尔科夫理工学院闹翻了的朗道给莫斯科物理问题研究所的彼得·卡皮察(Pyotr Kapitsa)所长写了一封超短的求职信,内容只有一句话,“请接受我成为你们研究所的科学家”。久闻朗道大名的卡皮察二话没说,马上请他担任研究所的理论部主任。在苏联肃反运动期间,朗道受到官方调查,于1938年4月底因“煽动反革命罪”而被捕入狱。为了保释朗道,卡皮察本人亲赴克里姆林宫为他说情。卡皮察提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只有朗道才能解决自己一年前在实验中所发现的液氦超流态的物理机制问题。一年后,朗道获释,他不负卡皮察厚望,很快就建立了液氦超流态的理论。

1962年1月7日,朗道经历了一场致命的车祸,昏迷了大约两个月后才苏醒过来,但智力已严重受损。诺贝尔奖评委会担心朗道可能不久于人世,便在这一年的年底将物理学奖授予病床上的他,以表彰他在液超流态的理论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由于朗道本人无法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破例由瑞典驻前苏联大使在莫斯科向他颁奖。1978年,在朗道去世10年之后,卡皮察则因为率先发现液氦超流态而荣获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已正式发表在《科学世界》2014年8月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0

主题

6

帖子

3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5
沙发
发表于 2016-1-1 15:28:13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样的文章,新年愉快!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板凳
发表于 2016-1-21 01:40:58 | 只看该作者
引自文章: “总的说来,科学家对人类的影响是最大的,永久的,什么政治家,帝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我的质疑与想法:

是吗? 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也看到一些伟大的政治家们对人类文明产生的无比深远的影响,

想想雅典的伯利克里,希腊民主的集大成者;

古代罗马的布鲁图斯(Lucius Junius Brutus),罗马共和的奠基人;

凯撒,罗马帝国真正的奠基人与开创者;



华盛顿,杰佛逊等美国的建国之父们;

拿破仑,法兰西帝国的皇帝;

。。。

他们的功业、他们制定的法律制度、。。。

无不在时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人类生活,他们对人类的文明进化所起的作用,

并不比任何伟大的科学家们小吧?!

即便是今日中国的政治框架,政府、人大、政协这一套机制,

不是多少也来源于古代罗马制度中的执政(皇帝)、公民大会、元老院!?

科学是有限的,科学家可以很伟大,但不应该过分夸大科学的作用。。。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地板
发表于 2016-1-21 01:47:36 | 只看该作者
”1956年,他的这种过于自负的个性使前苏联科学院蒙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事情是这样的:这一年,苏联物理学家沙皮罗在对介子衰变的研究中,发现了介子衰变过程中宇称不守恒。他向朗道介绍了自己的发现.朗道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宇称一直是守恒的,无论是在宏观状态还在微观状态。他相信。凡是与他的物理直觉不合的想法,必定是错误的。所以当沙皮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请他审阅时.他却连看也不看,若无其事地将它扔在一边。”

我想,人们应该可以从中看出苏联式、或者是老欧洲的这种科学院制度(甚至整个学术机制)的弱点,尽管它有许多无可争议的长处!。。。

这种容易产生学阀的机制在中国的科研与高教体制中是否被更加夸大了? 到了中国恐怕还不止学阀吧?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2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2:47:08 | 只看该作者
ishka 发表于 2016-1-21 01:40
引自文章: “总的说来,科学家对人类的影响是最大的,永久的,什么政治家,帝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

我从自己的认知到实践都同意您的观点,科学及其从业者是非常需要人权、自由的,所以一个政体清明的社会环境(我个人理解的形态之一是高福利加工作型社会)是科学与教育繁荣必要但非充分条件,这仰赖于全体公民的觉醒与能动,仰赖于比邓小平更进一步的政权领导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时代的“政治挂帅”字面意义不坏,当然我对这四个字的理解肯定与那个时代人的理解是在两条迥异的轨道上的。

2043

主题

492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682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2:4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夺标 于 2016-1-21 13:12 编辑
ishka 发表于 2016-1-21 01:47
”1956年,他的这种过于自负的个性使前苏联科学院蒙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事情是这样的:这一年,苏联物理学 ...

马克思和恩格斯喜欢用的一个词很合适,那叫“东方式的专制”!当然这句话带有他们对自阿提拉到铁木尔等东亚入侵者的轻蔑,类似德皇威廉“黄祸论”背后相似的情绪,其实归根到底这种专制的根源在于“君权神授”,这样就会异化出凌驾在普通公民之上的绝对权威,我们可以把科学院想象成一个小王国,各种学阀学霸就视自己为类似“君权神授”的君主般的绝对权威、、、、、、、还可以参考下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农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9 18:11 , Processed in 0.0608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