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7|回复: 12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和性质的历史分析(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 15: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6-2-1 15:27 编辑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和性质的历史分析(上)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国粮食出口大于进口,粮食国际贸易的性质主要是换汇换机器设备,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60、70年代粮食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救济人民生活、获得外汇和支持世界革命;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仍然是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支持工业化建设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90年代中后期以来粮食出口大于进口,性质是从抑制比较优势到发挥比较优势。最后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后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大进大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粮食,国际贸易,性质,发展趋势
一、50年代粮食国际贸易及其性质
   (一)50年代粮食国际贸易概况
    50年代(以下所指年代,均为20世纪)以来,中国就是世界粮食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主要表现为中国向国际粮食市场出口粮食。粮食进出口比为1:26.67。
    50年代中国粮食出口稳步上升,总量达到2228.1万吨,年均出口粮食为228.1万吨,1959年粮食出口达到了最多的415.75万吨;出口粮食的主要品种是南方大米和东北大豆。粮食进口量基本上是与出口量同步上升,但在数量上要小得多,总量只有83.53万吨,年均进口粮食仅为8.35万吨。粮食进口微不足道,而且粮食进口主要是调剂品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填补少量小麦消费的缺口。
表1  1950-1959年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
出口
进口
净进出口
合计
其中小麦
1950
122.58
6.69

+115.89
1951
197.11


+197.11
1952
152.88
0.01

+152.87
1953
182.62
1.46
1.36
+181.16
1954
171.10
3.00
2.68
+168.10
1955
223.34
18.22
2.16
+205.12
1956
265.12
14.92
2.26
+250.20
1957
209.26
16.68
4.99
+192.58
1958
288.34
22.35
14.83
+265.99
1959
415.75
0.20

+415.55
合计
2228.1
83.53
28.28
+2144.57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4》。注:空格为资料不详或忽略不计。
   (二)50年代粮食国际贸易的性质
    新中国建国后,实行以农促工的工业化发展战略。50年代初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掌握了粮食生产、购销和进出口贸易。当粮食供给较为宽松时,出口的粮食则是从公社或农民手中以很低的官定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粮食出口从帐面看是赢利,但却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为了推进工业化建设,国家不仅从农业提取剩余获得原始资本,而且组织大量粮食出口,以换汇和换取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机器设备。1953年陈云作统购统销政策说明时说,国家粮食供给紧张,但不能打减少出口粮食的主意。因为1953年总计出口粮食32亿斤,其中20亿斤大豆出口到苏联,主要是用来跟苏联等国家交换机器的,5.4亿斤则是跟锡兰(今斯里兰卡)交换橡胶的,还有一些是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所有这些出口,都是必要的。他还说,如果把外汇都用于进口粮食,就没有钱买机器设备,我们就不要建设了,工业也不要搞了。1961年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又说,前些年出口粮食,外汇主要用来进口成套设备和重要工业原材料[1]。而进口粮食必须服从于国内的粮食销售价格。由于国内粮食价格被人为地压低,国家不仅要对进口粮食花费有限的外汇,而且要进行巨额补贴。粮食进口量由国家财政支付能力和粮食供求缺口两个因素来决定。粮食进口目的在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2],所以,进口量很小。
    1956年为适应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各行业国营进出口总公司的对外贸易体制。其中,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是新中国粮食进出口的直接操作机构。其基本运行机制是:统一经营粮食进出口业务;粮食进出口按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达的指令性计划进行;出口粮食实行计划收购,进口粮食实行计划调拨销售,盈亏由国家财政统负。可见,50年代粮食国际贸易是进口粮食以调剂余缺,出口粮食换取外汇和机器设备,以服务于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5: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60、70年代粮食国际贸易及其性质
   (一)60、70年代粮食国际贸易概况
    50年代末,中国农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发生了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粮食供给严重不足的饥荒。1962年中国制订了把农业放在首位的发展农业的政策,但仍未扭转粮食总量供给不足、库存薄弱的紧张形势。国家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缓解农村饥荒,不得不减少粮食征购基数。但是,又要解决因减少粮食征购基数所形成的城市居民的口粮缺口的危机。而解决这一粮食供给缺口的办法是从两个方面着手的:一方面不得不实行“低标准,瓜菜代”;另一方面,从1961年开始,制订并执行大规模进口粮食的计划,中国开始成为国际粮食市场上的重要成员。
表2  1960-1969年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
出口
进口
净进出口
合计
其中小麦
1960
272.04
6.63
3.87
+265.41
1961
135.50
580.97
388.17
-445.47
1962
103.09
492.30
353.56
-389.21
1963
149.01
595.20
558.77
-446.19
1964
182.08
657.01
536.87
-474.93
1965
241.65
640.51
607.27
-398.86
1966
288.50
643.78
621.38
-355.28
1967
299.44
470.19
439.46
-170.75
1968
260.13
459.64
445.14
-199.51
1969
223.75
378.63
374.02
-154.88
合计
2155.19
4400.62
4328.51
-2769.07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4》。
    60年代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出现了进大于出的净进口局面,粮食进出口比是2.04:1。粮食出口大幅度下降,粮食进口大幅度增加。累计出口粮食2155.19万吨,比50年代减少了72.91万吨,出口粮食最高年份也只有299.44万吨(1967年)。出口粮食在1960年比1959年减少143.71万吨之后一路下滑,直到1963年以后才逐渐得到恢复。出口粮食的主要品种仍然是大米,而且大米出口换回了很大一部分进口粮食所需要的外汇。累计进口粮食达到4400.62万吨,比50年代增加4317.09万吨。在进口粮食中,小麦进口累计达4328.51万吨,占进口粮食98%还多,比例最高为98.8%(1969年)。60年代小麦平均进口水平约为世界小麦总进口水平的10%,大多数年份都占据着世界粮食进口第一或第二位。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5: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70年代中国粮食进出口绝对水平都呈上升之势,进出口比为2.58:1。累计出口粮食2495.5万吨,进口粮食6444.23万吨,其中进口小麦5310.56万吨,三项分别比60年代增加340.31万吨、2043.61万吨和982.05万吨。60、70年代食用小麦消费缺口进一步扩大,中国粮食进口实质上就是食用小麦进口,但平均进口水平已经逐渐下降到只占世界市场小麦进口总量7%。
    有些年份中国也进口少量大米或面粉和大量粗粮(在需求缺口较大而外汇头寸紧张或价格、交货期限不能保证时进口粗粮作为小麦的次等代用品,并非用于饲料),如1961、1962和1973、1974年四个年份进口粗粮分别达到144.6万吨、116万吨、165.8万吨和142.8万吨,1964年粗粮进口也达到了110万吨。进口粮食尤其是小麦主要供给华东、华北缺粮省区和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因为华东和北方地区是中国传统缺粮地区,小麦也是北方主粮;而且,相对于玉米来说,小麦更易于储藏。少量的进口小麦有时也运到南方一些沿海城市,主要是因为陆路运输系统运力紧张。同时,进口粮食供给大城市和沿海缺粮省区也更节约运输成本和降低粮食损耗。
表3  1970-1979年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
出口
进口
净进出口
合计   
其中小麦
1970
211.91
535.96
530.21
-324.05
1971
261.75
317.32
302.20
-55.57
1972
292.56
475.62
433.36
-183.06
1973
389.31
812.79
629.85
-423.48
1974
364.39
812.13
538.34
-447.74
1975
280.61
373.50
349.12
-92.89
1976
176.47
236.65
202.19
-87.18
1977
165.70
734.48
687.58
-568.78
1978
187.72
883.25
766.73
-693.53
1979
165.08
1235.53
870.98
-1070.45
合计
2495.5
6444.23
5310.56
-3946.73
资料来源: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4》。
    从进口粮食的来源地看,自从60年代初首先开启了中国和加拿大的大宗小麦贸易的先河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阿根廷成为中国进口粮食的最大供给者。60年代,中国更主要的是从加拿大进口食用小麦和大麦。从1961年1月到1963年1月,中国从加拿大进口了4800万吨小麦和100万吨大麦。1961年2月,中国又向加拿大提出了长期购买粮食的要求,很快得到了加拿大的同意和购买粮食的贷款。因此,进口粮食往往是采用长期粮食协定的方式进行支付。到70年代,美国和阿根廷也成为中国进口粮食的重要供给者。美国在1973年和1974年向中国出口了大量小麦(占美国小麦出口量的7%)。
表4   60、70年代中国的长期粮食协定   单位:万吨

国别
签定时间
交货起止时间
数量
加拿大
1961
1961.6-1963.12
< 510
加拿大
1963
1963.8-1966.7
300-510
加拿大
1966
1966.8-1969.7
460-760
加拿大
1973
1974.1-1976.12
490-610
澳大利亚
1973
1974.1-1976.12
470
阿根廷
1973
1974-1976.
300
资料来源:弗雷德里克•瑟尔斯:《中国的粮食贸易》,载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编《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第一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5: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①  实际上这个协定并未得到批准,而且阿根廷的粮食交货量要比协定交货量减少很多。
    粮食出口品种主要是大米,在数量上也很可观。其中大部分大米(大约3/4)出口到亚洲近邻如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古巴和印度尼西亚也是中国大米出口的主要对象。60、70年代中国是世界大米出口市场上非常重要的成员,大多数年份大米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和泰国。1973年和1974年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分别为263.08万吨和206.05万吨),占该年度世界大米总出口量的25%以上。除大米出口外,中国还偶尔出口数量有限(年均不到10万吨)的粗粮到香港和日本。
    60、70年代粮食进口数量比较稳定,这是因为粮食国际贸易的决定权是集中统一而不是分散决策的。1962年到70年代后期,中国粮食进口主要是根据计划而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紧急需要,因此粮食进口数量保持比较平稳。但在70年代后期粮食进口平稳的计划一度被打破。
    60、70年代影响中国粮食国际贸易规模的主要因素有:(1)城市粮食供给是短缺还是多余及其水平,其缺口以进口粮食来弥补。在这里基本上不考虑农村的粮食供给或短缺,即使有些农村地区粮食供给不足,解决办法也是在农村内部以余补缺,即农村征购的一部分粮食回流到农村缺粮地区。当然,这也影响了城市粮食供给水平。(2)世界市场粮食的价格比,尤其是大米与小麦的价格比。(3)中国国际收支平衡情况或者是否有较充足外汇头寸来购买进口粮食。(4)国内经济建设上的先后次序。(5)国内粮食消费政策的松紧等。因此,1974年外贸部把进口粮食也相应地分为6大类:(1)弥补国内粮食生产不足的缺口。(2)增加国家粮食库存。(3)调剂粮食品种。(4)平衡贸易(对有些亚非拉国家的出口换购这些国家的粮食)。(5)向有关国家转口一些粮食。(6)以进口粮食来扶植一些外贸出口商品的生产。陈云就曾经说过,进口粮食可以鼓励多种经营,如发展经济作物或畜牧饲养业[3]。
   (二)60、70年代粮食国际贸易的性质
    60、70年代粮食国际贸易以进口为主导,具有稳定救济人民生活、增加储备、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和世界人民革命的性质。
    1、进口粮食弥补供给缺口以救济人民生活
    60、70年代,尽管中国力图实现粮食自给,但粮食供给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粮食才能弥补,以救济人民生活。1961年周恩来对越南副总理阮维桢说,我国建国十一年来,每年都出口,从未进口过粮食,今年被迫进口粮食了。1961年李先念谈到进口粮食问题时说:目前的进口方针,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去进口主要是直接为工业建设服务。今明两年进口粮食主要是缓和城乡关系,鼓舞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长远来看更加有利于工业建设的发展,是个临时措施,决不能长期依靠进口粮食。但这个临时措施却从此伴随着新中国大部分历史时期。粮食进口,尤其是小麦进口,不仅救济了人民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海城市居民的生活饮食习惯,增强了国民的体质。在6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居民口粮以大米为主,大米约占粮食消耗量的2/3,但在小麦进口贸易打开后,沿海城市居民更多地食用进口小麦,口粮中大米消耗量下降为1/3[4]。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6: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2、利用国际市场进行“投机”以增加国内粮食供给和储备
    1967年周恩来谈到中国粮食进口性质时又说:毛主席的第一个号召,就是不吃进口粮。进口粮食,是我们的瞎指挥造成的。本来没有进口,现在虽然还有进口,但不是用于消费,而是用于出口。一部分用于品种兑换,进口小麦,出口大米、大豆。品种调换划得来。好大米、好大豆,差不多可以换回两倍小麦,一部分是为了刺激经济作物的恢复和发展。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增加国家储备。因此,我们进口粮食完全是为了建设和战备的需要,不是市场和交换的需要,进口粮食的性质改变了。
    60、70年代,中国还经常利用国际市场上粮食品种的价格比及其波动,在国际粮食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它主要表现为当国际粮食市场上小麦价格较低而大米价格较高时,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与中国国内粮食价格差,积极出口国际市场价格高的大米,然后用少量外汇来换购国际市场价格低的小麦。60年代,国际市场上大米价格往往高出小麦价格35%。1965-1975年,中国大米出口价是小麦进口价的2-3倍。60年代后期,按离岸价格,一吨大米可以换购1.5吨小麦。1966年出口100万吨大米,换回300万吨小麦,相当于当年进口小麦量的60%[5]。1974年国际粮食市场上的大米价格猛涨,中国在计划外安排出口150万吨大米,又换回300万吨小麦。而当国际市场上大米对小麦比价降低时,中国大米出口量就急剧减少。当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普遍较低时,中国就进口较多的粮食进行储备,反之,就少进口粮食。通过国际市场上的这种“投机”,1971年到1976年中国通过粮食进出口贸易使国内粮食库存净增加936.65万吨,并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7.27亿美元[6]。出口大米不仅保证了进口小麦所需外汇,增加了小麦进口量,而且,通过以出换进又增加了国内粮食库存,还节省了粮食调拨运输的运力和运费。
    3、出口粮食换取外汇以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
    5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大米的主要目的是换取十分缺乏的外汇,属于单边的国际商业贸易。但也有以货易货为基础的双边贸易,如中国与斯里兰卡、古巴的粮食贸易就是以大米换取对方的橡胶和食糖。有的年份中国还在东南亚国家就近购买大米以兑现与斯里兰卡的粮食贸易协议,这实际上是转口贸易,以节省出口大米的运输费用和稳定国内大米供给。
    1977年李先念强调说:把外汇都用在买吃的、买穿的,怎么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国际形势不允许我们建设速度这样慢,国内人民也要求我们加快建设速度[7]。他还说:从根本上来说,进口粮食是一个关系到国内政治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全局性的问题。但是,粮食的进口势必要把大量的外汇用在购买粮食上,削减成套设备和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的进口计划,从而大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因此,不吃进口粮是我们不能改变的方针,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是把进口粮食逐年减少并争取早日不进口粮食作为一个奋斗的目标[8]。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6: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6-2-1 16:07 编辑

  4、出口粮食以支援世界人民革命
    60、70年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一员,对广大亚非拉国家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如1959年苏联转口印尼大米、锡兰(今斯里兰卡)和印度都向中国提出了速供大米的要求。因此,中国粮食出口还具有支援世界人民革命的性质。
三、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粮食国际贸易及其性质
   (一)1980-1996粮食国际贸易概况和特点

1、进口大于出口
    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开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中国粮食进出口仍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项目,但粮食出口额在农产品出口额中份额最小,排在园艺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之后。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6: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以来,中国是国际大米和大豆市场的重要出口国,玉米大规模出口是在80年代中期。1980-1996年,大米、大豆和玉米三种粮食出口5083.46万吨,占全部粮食出口54.81%。出口量最大的是玉米, 17年玉米出口2502.03万吨,占全部粮食出口26.98%。其次是大米(1366.59万吨,占14.74%)和大豆(1214.84万吨,占13.10%)。
    粮食也是中国第一大进口农产品。在正常年景,小麦进口占世界小麦进口比重相当大,1989年最高时为13%,较低年份也在4%以上。1980-1996年,多数年份(13个)为粮食净进口,粮食净出口年份只有4个。17年累计进口粮食21541.19万吨,出口粮食9274.84万吨,净进口量达到12007.75万吨,进出口比为2.3:1。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6: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6-2-1 16:12 编辑

表5  1980-1995年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
出口
进口
净进
出口
合计
大米
玉米
大豆
合计
小麦
大米
玉米
大豆
1980
161.83
111.64

11.35
1342.93
1097.17
14.76
169.63
53.39
-1181.1
1981
126.08
58.33

13.60
1481.22
1307.01
19.64
74.79
56.47
-1355.14
1982
125.12
45.71

12.69
1611.69
1353.43
39.59
161.15
33.00
-1486.57
1983
196.31
56.59

33.39
1343.51
1101.91
16.08
198.63
-1147.20
1984
356.57
116

1044.54
1000.00
5.5
-687.97
1985
887.98
101.90
595.73
115.31
617.11
563.24
31.32
8
0.1
+270.87
1986
909.45
95.65
570.58
130.10
728.23
575.35
31.90
68.31
32.19
+181.22
1987
718.68
98.86
384.69
171.43
1627.85
1334.13
48.61
157.17
42.81
-909.17
1988
654.23
70.49
352.15
145.85
1478.83
1391.02
33.20
19.58
3.29
-824.00
1989
622.05
33.92
349.67
117.05
1640.28
1470.32
101.23
10.25
0.07
-1018.23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6: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
412
33

94
1361
1253
3.69
0.09
-949.00
1991
892
69

111
1326
1237
0.05
0.08
-434.00
1992
722.57
120.64
104.35
84.54
1162
1058.13
10.35
0.01
12.07
-439.43
1993
805.97
170.86
117.86
34.53
733
642.39
9.62
0.03
9.86
+72.97
1994
1346
152

83
920
718
0.06
5.16
+426.00
1995
214
5
11
38
2040
1159
164
518.1
29.39
-1826.00
1996
124
27
16
19
1083
825
76
44.1
110.75
-701.00
合计
9274.84
1366.59
2502.03
1214.84
21541.19
18086.10
596.30
1439.05
388.72
-12007.75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历年)。注:空格为数据不详或忽略不计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6: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2、进口品种单一,出口品种增多
    中国粮食进口结构一直比较稳定,进口粮食品种结构单一,主要是小麦、玉米。1980-1996年,小麦进口为18086.10万吨,占同期中国粮食进口总量(21541.19万吨)84%,比60年代98%和70年代82%分别下降和上升了14个和2个百分点,而大米、玉米和大豆等其它粮食进口不足16%。这一时期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小麦进口比重在后期大幅度下降,玉米进口量也大幅度减少。1995-1996年小麦进口占粮食进口比重分别为55.89%、69.75%,与同期平均比重分别减少了28%和14%。1995-1996年中国大豆进口增长迅速,进口量分别为29万吨和111万吨,分别占当年粮食进口1.39%和9.25%。小麦和大豆进口一减一增的趋势在90年代后期以来得到进一步发展,甚至实现了完全逆转。相对进口来说,中国粮食出口品种较多,主要出口品种是玉米、大米和大豆和杂粮。
    3、特点
    80年代前期,依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和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刺激形成1978-1984年中国粮食超常规的增长。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4亿吨大关,并出现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卖粮难”现象。粮食国际贸易在1985年和1986年出现了净出口的短暂逆转局面,分别净出口271万吨和181万吨。但随着改革政策向城市的倾斜和“卖粮难”使粮食价格下降导致农民收入下降,降低了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从1985年开始,粮食产量开始下滑并出现持续达5年之久的徘徊局面。从1987年开始国家又恢复了大量进口粮食的传统,并持续到1992年。1990年和1991年国内粮食大丰收,时滞使粮食净进口局面在1993年又得到短暂的扭转,出现1993年和1994年粮食净出口的局面。但这一局面与1985年和1986年短暂粮食净出口局面具有相同的原因和命运。到1995年突然出现的粮食短缺使粮食进口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年度之最。
    开放改革以来,中国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是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丰歉。但是,每年粮食进出口数量由国家计委根据国内粮食生产、供求情况来确定,然后分配给各省市,再由有粮食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对外签约履行合同。这种粮食国际贸易体制造成决策时滞长,效率低下,往往与国内粮食丰歉年份同进出,调节明显滞后。这种粮食进出口与国内粮食丰歉的共振现象使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具有明显大幅波动的特征,所以,并不能很好地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供求的作用。
    其次,中国参与国际粮食贸易,还在于对粮食品种和地区平衡的调剂。品种调剂既有沿袭传统的一面:进口小麦、出口大米,小麦和大米分别占进口和出口粮食84%和15%;也有新现象出现:8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了玉米大规模出口的局面。玉米出口占中国粮食出口总量27%,超过了大米出口12个百分点。大豆虽然在总体上表现为出口,但后期出口明显减少,而且逆转为明显进口倾向。在调剂地区平衡上,主要表现为“两米”(东北玉米和南方大米)出口和米麦(小麦和南方玉米)进口。1978-1997年玉米出口总量为7277万吨,占全部粮食出口58.53%。北方剩余玉米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市场;而南方商家更喜欢进口玉米。进口小麦主要用于弥补华北和沿海城市的口粮消费缺口以及加工专用小麦缺口。(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12-14 18:19 , Processed in 0.10236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