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森的第一本书《活着工作还是战斗到死》 “网络化的个人”将取代工人阶级成为历史主体 展望:但你自己也提出了,新技术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促成因素,因为它使人们提高了运用“人力资本”的能力。 马森:凯恩斯主义时代孕育了最后一代等级化、集体化的自我。我就是这代人里的一员,而且我知道那个世界已经结束了。活到55岁的一大优势是见证了新世界的诞生。正如福柯所言,我们现在都是自我的企业家。互联网使大众进入了自我的社会实验室,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解。它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人类主体。 我与新自由主义支持者之间的分歧在于,这种人类主体能否超越现行体系、颠覆并重塑人类社会。从今以后所有关于社会正义的愿景必须从一个前提出发,即“网络化的个体”。我曾在书中提到,那种反叛就来自于这类人。如果他们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式工人阶级的一种新型历史主体,那么这是相当值得思考的重大事件。 展望:你是否为我们失去的那个世界感到惋惜?那个强调集体与团结的凯恩斯主义的世界。你在这本书里很少流露出伤感的口吻,而是对新技术、新的人类主体性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前景感到兴奋。 马森:我确实感到惋惜。我在我的第一本书《活着工作还是战斗到死》(Live Working or Die Fighting)中写道,我们所惋惜的、失去的东西是,工人运动在历史上其实是异数。正是一场不破坏社会稳定的工人运动使人们达到与资本和平共处的状态。我所做的工作是回溯历史,发现劳工史就是人们通过种种方式成为“自我的企业家”的历史。当时,人们几乎全面反抗他们所处的世界,而凯恩斯主义的一代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