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夺标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1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驴肝肺特辑28】诗句没有画外之音就不是好诗!

热度 4已有 1041 次阅读2017-12-23 12:49 |系统分类:热点杂谈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标标写在前面的话回答山月歌网友的提问:
1 陈永正是什么人?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老教授,博士导师,治古典文学和古代文献学。
2 陈永正学问如何?看看他的书法水平管窥一下。如下图。
3 为什么你们孤陋寡闻不知道陈永正与徐晋如,偏偏标标知道?
因为,标标认为古典诗词与历史学、文献学常识是分不开的,尤其对于标标这样11岁开蒙学诗词时候,词学本来就学的是稼轩派,古典诗词对于我而言表达的是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不曾中断的传统文化的热爱,所以国史、国故对我来说很重要,音韵学、训诂学、笺注学对我这样的诗词作者来说也很重要,特别我的第二专业还是历史类(科学史)的。
因为重视,自然就会找相关的人物及其著述去潜心学习。
其实标标也孤陋寡闻,并不知道曹雪葵老师是何许人也。
看他诗名大振,粗粗去潜水看过,我只能对山月歌等网友说,贵师与吾师在古典诗词从教学上,前者注重术,后者注重道---我若要完成师门的一次社课,哪怕几十个字的小令,或许都要读五千字以上的文献思辨,而后浓缩成词。
4 创作的时间从哪里来?
假如你们习惯了把阅读、学习、思考以及写作作为自己生命力的一部分,所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你们自然就知道时间对于热爱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可以挤出来的----你们都会打麻将,但标标就不会!

5 标标最近点名批评的都是山月歌网友所言的患难之交。
标标不懂什么您所谓“患难之交”,因为这是非常私人化的定义,难不成你们一起坐过牢或是一起打过仗,经历过共同的恐怖袭击?但标标相信老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具有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又是陈永正的老师了),在大义面前不含糊;群而不党,小人党同伐异,最喜爱朋党-----丝丝、婉儿等与汉山网负气出走,如何处理其博客空间,汉山网的admin都是听取其博主个人意见来妥善处置的;这是正常的、山月歌引用的“吕端大事不糊涂”做法。
小龙鱼和标标与华时网不和,华时网做出了其他门户网站几乎做不出的事,把我们的所有存档博客全部清空。操作者是随笔,但集体替他的恶行与不义说着不高明谎言,还对我和龙鱼隔空喊话说他们是“以德报怨”,足可见华时网的三观是颠倒的。
小龙鱼博主和我私下开玩笑说对于华时网来说报丧就该是报喜,报喜鸟就是报丧鸟,一如葛优演出的某部冯小刚贺岁片所调侃的
6标标的批评与评论是否出于文人相轻或攀比心理?马力叔叔、山月歌网友希望您能明白,标标是老派人,就诗词而言,鲜少与家外之人唱和,尤其是异性;标标基本上不混网络诗坛诗社,所以就无所谓与您所指“天外有天”之网友攀比,我写我所思而已。标标如果要有心证明自己的诗文水准,自然会去参加公众性的匿名投稿比赛,或者接受公众号或公众期刊的邀约,正规投稿。



张旭东︱做诗注,意思不生障碍是第一要义,但诗句没有画外之音就不是好诗!
 





文︱张旭东





应该是2014年吧,胡文辉先生电邮传来一部稿子,是陈永正先生带博士生的讲义,叫《诗注要义》。陈先生最初是学古文字的,后来从岭南词学大家朱庸斋学词。大概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做诗词选注的工作,后来成了主业,一去不还,成为当代有代表性的“注家”。


我对这部稿子非常感兴趣,不仅因为它是陈先生几十年经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也想做一个诗注,因力所不逮,老师又说“出力不讨好”而作罢。但这种想法还在深层的意识里存在着,究其缘由,主要是有快感。你比如读陈寅恪诗,他一些作品明显地表达对现实环境的看法,但那看法都安放在古人身上表达出来,让你不能明明白白地抓住。他自己就讲什么“古典”、“今典”。陈先生在《柳如是别传》里又说:“诗若不是有两个意思,便不是好诗。”这话听来多玄妙!但我也可以为陈义宁的这句话作个注,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续隐秀篇》里说:“然则隐以複意为工,而纤旨存乎文外;秀以卓绝为巧,而精语峙乎篇中。”前半句即是此意。黄侃这后半句在我看来没啥劲,是凑对仗的。文言与白话比较,这是个老话题,自然文言以韵味悠长胜,白话寡淡;然有时候白话爽利,比如这句“诗要没两个意思就不是好诗(诗句没有画外之音就不是好诗!)”完胜骈辞俪句,亦成为注家绕不开的一个思考点。


陈永正先生书法


近些年诗注多起来,主要原因当然是检索时代的到来,但惬意者鲜。前两年有本诗注,有个朋友当面指着一行念:“黄河:中国第二大河。”然后说:“我呸!这也叫注!”闻过辄喜,可就是喜不起来。前些天王培军先生在微信上说,最近他看到一本诗注,碰到一个人不知是谁,就作注说“人名”,培军兄开玩笑说:“不是人名难道是狗名,你这注什么意思嘛!”注家为什么作注,要的是我前面说的那种快感,读者要的是拍案喊精彩。但这些太难,不知要吃多少苦!


陈永正先生书法


陈永正先生这本《诗注要义》,分《要义篇》《简史篇》《评论篇》《体势篇》《指瑕篇》五篇,简单说,就是要教给我们怎么给旧体诗作注,注意点啥。《简史篇》是讲注诗的历史,《评论篇》和《体势篇》是具体讲该怎么做,《指瑕篇》讲不该怎么做。而《要义篇》最重要,篇幅也占了全书的五分之二还多。要义篇开头就是“知难章第一”,这一章是劝阻那些熟练使用检索而来钻空子的人,陈先生说:“哥们,边儿去吧!”这一章写得很精彩,看得人先是浑身是汗,后来汗不敢出。陈先生举了古今很多例子,相信大家有同感。我也举个最近碰到的,曾读钱谦益的门人严武伯的《严白云诗集》,有一句是“太息无人并种麻,旧游历历在天涯”(《岁暮杂诗十首次湘灵韵》第二首,《严白云诗集》第121页,《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那“太息无人并种麻”是什么意思呢?幸亏下面有作者一个自注,说:“《本草疏》夫妇同种始茂。”就是说《本草疏》里面讲啊,麻这个东西要夫妻一起种才长得好。那么这个“太息无人并种麻”说的就是严武伯亡其妻。你看这要是没自注,注家很为难,但一旦注出来,注家很得意,一个字:爽!





陈先生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很多地方谈得很具体。当然,也有一看我就表示不同意的地方。最主要的,陈先生主张“不能轻易放过一字”,“要一个字一个字抠,尽量注出它的出处来”。我反对!


陈先生举例说,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桃蹊李径年虽故”句,旧注引《史记·李将军列传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赵次公于此不满,认为应该补注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桃李成蹊径”句,这样“径”字才有出处(《要义篇》补正章“失注”一节)。陈先生显然赞成赵次公的说法,并说:“谢诗可称为‘父典’,方得完备。”不必吧!


陈永正先生书法


杨万里《诚斋诗话》说:“初学诗者,当学古人好语,或两字,或三字。如山谷《猩猩毛笔》:‘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平生’二字出《论语》;‘身后’二字,晋张翰云‘使我有身后名’;‘几两屐’阮孚语;‘五车书’庄子言惠施,此两句乃四处合来。”这段话说的是杨万里如何学作诗。那他这么做可行不可行?当然不可行。他自己又在《荆西集序》里说“学诗始自江西诸君子”,“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学得越凶,越写不出。朱东润猜测《诚斋诗话》必作于诚斋酷摹江西,诗体未变之时(《沧浪诗话参证》,《朱东润文存》上册第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诚斋如此学诗,固不可行;注家如此注诗,亦大不必。



《朱东润文存》


古人即有祖典、孙典之说。“祖典”,即最早的用法。作注当注出祖典,但最早不一定最切合,一个典故在使用中,穿朝隔代,其意涵增加减少或扭曲变形,沿路不知生出多少变化,所以还要注出直接脱胎、有直接血缘的那一处,为了说明问题,陈先生引入“父典”的概念。说起来,这个“父典”要叫“母典”,才更符合我们的习惯。前面那个“祖典”的祖不是指爷爷,而是指始祖,后面强调血亲,即呼“母典”,也是合乎逻辑的;要是前面那个指爷爷,后面那个就只能是父亲,忽然出来个“母”字,就乱了。在实际过程中,有时候一下子找到了祖典,但父母找不着;另外一天,一下找到了亲生爹娘,但起源幽远,祖典难寻。故操作中,只能相机而动。像钱谦益这种,他的学生严武伯说他“故事中须再加故事,意思中须再加意思”(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第三册,第1261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注解起来就更加复杂。



《清诗纪事》


虽然我知道,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站在陈先生一边,主张一字字注,一字不放松,这肯定是诗注中的主流派,但没道理!有一年因发现新材料,重做《牧斋初学集》,做完以后送给王培军先生一部,他就指出钱曾好多地方失注,但在我看来大多是耳熟能详的词句,一一注出,徒占篇幅,看着太累。一字字注只能是造成“宁滥毋缺”的局面。这不对,或者说一定程度上不对!


替古人诗作注,好像是件客观的事,他写了啥,你注出啥就完了。其实不是。大的方面是客观的,小的方面全是主观的。所有学术创作,到了操作层面,都是主观的,因为这不是解方程,它属于文学艺术。你看“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基本体例一致,但你从中挑几种杰出的,比较一下,发现各有各的特点。在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的过程中,必定有得有失,不可能一个模子。我可以举例,最典型的是瞿蜕园注刘禹锡,那失注的地方要是找不出三百条不拉倒。不少是前人都注出来了,他也没吸收进去。陈先生《要义篇》补正章“失注”节指出:“失注的情况大抵分三类,一是因词语典故深僻隐晦,注者未能弄懂而故意避开不注;二是注者在学识方面的欠缺,不知有使典用事,因而漏注;三是词语典故字面浅显,而实际别有用意,注者未明其深旨,误以为常语而不注。”瞿蜕老失注情形不一,主要是有些用前人典、使故人句没注意到,可以勉强归到陈先生所说第二类,还有就是他觉得没必要注。但瞿蜕老这部书怎么样?谁不竖大拇哥!记得前些年吴长青兄请扬之水先生来讲座,她对这部笺注赞不绝口。



《刘禹锡集笺证》


为什么?因为他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出了自己的特点。瞿蜕园是史家,他对两《唐书》特别熟,大人物周边的小人物都能给你把线索理清楚,给出现的人名作笺。即使猜测,也给人启示,予人线索,是今人作的很有特色的一部笺。谢正光《钱遵王诗集校笺》也是这样,他根本不作注,谢也是史家,专门编索引,编遗民录,精熟明末清初那些人物之间的关系,他就避开作注,专门作笺。听闻这部书经沈公燮元作介,在中华书局再版,增补大量材料,很期待。





注和笺很多朋友搞不清楚,记得有一年在北京住在龙雅宜女士所暂居的苗圃里,和倪春军君聊天,当时他还是王水照教授的博士,谈到笺和注,发现他不作区分,搞不清区别。陈先生《诗注要义》专门设“笺”一节,从源头讲起。最初亦无明显分工,不同叫法而已,毛传郑笺都统称注。但到了近代,尤其“古典”、“今典”的观念清晰了,还是要搞清区别。周法高就清清楚楚地说,注管古典,笺管今典。诗人用了典故,你要注出来,唐朝的还是汉朝的,这叫注;而比如这么个诗题“送王某某北上”,王某某是谁,北上是从哪到哪儿,时间是某年春夏之交,那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这就叫笺。像钱谦益、陈寅恪这种,他们诗歌内容与政治联系较为紧密的,笺就愈显重要。


回到要不要一字一字注出处的问题。瞿蜕园失注、谢正光只作笺不作注,都是个例。就算一般的诗注,我从读者的角度讲,意思上不生障碍第一重要,要从这一层分及格还是不及格,其他还都在其次。要是字面上好像不需要注,但实际上能注出你料想不到的神隐微妙处,这当然高,但这已经是优秀和良好的区分了,是另一层次的问题。如东坡词《渔家傲》“作郡浮光虽似箭”,“浮光”易想当然解作“流光”,则不注,陈永正指出浮光就是光州,这个就厉害,见《指瑕篇》。说句实在话,很多诗注是一字一字注的,结果怎样,读得懂的地方啰里吧嗦注了八行,读不懂的他一字不注,你怎么办!今人作注最大的毛病,就是没心得又话多。前人的注,也有个毛病,说了很多,就是看不明白,那是因为在自己没真懂的地方扭扭捏捏,真不如白空着。我承认有百分之五十是因为我们自己水平低看不懂,但至少另外百分之五十我看本来就是糊涂账,以话多来掩饰。若要求一字字注,只能助长这种掩饰。


你注出的,读者都能看懂,这就是最大胜利。不要想着每个字每个典都注出来,我看做不到。费解之处使劲挖,易解之处要节制,别自布迷阵。注释之学里,挺大一问题就是自布迷阵。





凡作诗,有“用事出处”,有“造语出处”。


先说“用事出处”,即注典故。注古典,利用工具书总能说几句;注今典相对难办,比如诗题中刘主簿、李判官满天飞,你注出谁是谁,是比较难的,必须深入研究,才能搞清真实的背景,描画出轮廓,使“以诗证史”成为可能。傅斯年看不起诗注者,认为是浪费光阴,实际上他是看不起注,对于笺他还是认可的,可能他认为笺与他心目中的学术距离较近。专注于笺的人大多走到史诗互证上去。陈寅恪是近现代笺家的代表,他的《元白诗笺证稿》傅斯年并没有看不起,而最后一部著作就是《钱柳因缘诗笺证稿》,我想是因为越做越不像笺体,已不可能推倒重来,于是只好把名字改掉以迁就,这就是《柳如是别传》。“传”的体裁要求就宽松些,再加“别”字,就过得去了,不会让人觉得文不对题。但也造成后果:这本传也太难读了点!



《元白诗笺证稿》


再说“造语出处”,即“运用古人处”,注或者不注,一定会生出主观异同。此种地方,若注得精确,犹如一下子指明了血亲关系,那真是意外之喜。但问题是,在电子检索的环境下,形似者一检便得而长篇累牍,切近者鲜。这是我反对一字字注的现实缘由。钱锺书《谈艺录》批评施国祁《元遗山诗笺注》“遗山运用古人处,往往当面错过”,可现在的情况,往往是注了七大姑八大姨一堆远亲甚至邻居,血亲关系却注不出,真正成为傅斯年所指责“虚耗光阴”者,而且影响读者阅读,容易产生疲劳。所以“造语出处”我主张少注一点,注则切近。


注或不注,绝对是个问题。这就和古籍整理中的异体字一样,常见的就不改,很偏僻的就改正字。作注也是一样,最关键是把那些很僻的东西解决掉,不是在烂熟的地方念葛藤禅。


陈永正先生《诗注要义》这部书,扎硬寨,打硬仗,总结几十年作注之经验。此书今日读毕,受益多而感慨深,呵手作此短文,算这一年未曾虚度。



标标的冬至节剪影
华时网的丝丝网友所言“故作思考状文艺女青年”(女中年,明年4月1日四十整)
010

027a

029


007

逆光,拥抱太阳

035a

呵呵,国内贺岁档马上要上演“妖猫传”了,可惜咱看不到了,就妖猫一把-----这个帽子实在是好玩,家里的小朋友一见我戴上就不准我拿下了

012


016



1

鲜花
1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6 个评论)

回复 小龙鱼 2017-12-23 13:51
哎,标标,

都快新年心碎的了……Oops!

我是说,都快新年新岁的了,华时给咱们搞的这个丧事,窃以为,还是以喜办为好。

衷心祝愿随笔和老穆一家老小,上上下下,男男女女都好。

衷心祝愿秦韵及华时管理组各成员全家男女老少都没事。

没事就好,好就没事。

就像咱们的博客,现在不是啥事都没有了吗?得个干净,也不再牵挂了。
回复 夺标 2017-12-23 14:00
小龙鱼: 哎,标标,

都快新年心碎的了……Oops!

我是说,都快新年新岁的了,华时给咱们搞的这个丧事,窃以为,还是以喜办为好。

衷心祝愿随笔和老穆一家老小,上上下 ...
我是真烦死这些替他们遮掩游说的、、、、、尤其还说你我对他们文人相轻,攀比嫉妒?就中文古典文学诗词来讲,他们配吗?基本的修辞、逻辑与常识都殆失的。
好的诗词,作者对于它所作的笺注本身就可以独立成为优秀的散文--这说明诗词言之有物,层层递进的内涵与深沉真挚的情感,虽只有不到百字,但起码承载了千字文的内涵,以一当十,寸字寸金,方为诗词应有的隽永。
回复 马力 2017-12-23 14:08
欣赏侄女的好学和博学以及一丝不苟求真较真的治学精神。只是要谨防叔本华说的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人世也是一本书,不只是写着世故和交情。
回复 小龙鱼 2017-12-23 14:13
夺标: 我是真烦死这些替他们遮掩游说的、、、、、尤其还说你我对他们文人相轻,攀比嫉妒?就中文古典文学诗词来讲,他们配吗?基本的修辞、逻辑与常识都殆失的。
好的 ...
标标,

你还在这里如数家珍。这就是你刚一踏进华时就注定了你在华时命运的原因啊。


眼中钉是早就种下了的。启钉工程早就在日程表上,是早晚的事。

标标,你在华时总共呆了有多久?

从2015年底左右开始的吧,到我们华时被封,居然有两年左右了耶。

能够容忍我们近两年,这还不是大恩大德,是什么?

还不赶紧向秦韵鞠躬致谢?
回复 小龙鱼 2017-12-23 14:15
夺标: 我是真烦死这些替他们遮掩游说的、、、、、尤其还说你我对他们文人相轻,攀比嫉妒?就中文古典文学诗词来讲,他们配吗?基本的修辞、逻辑与常识都殆失的。
好的 ...
【我是真烦死这些替他们遮掩游说的、、、、、尤其还说你我对他们文人相轻,攀比嫉妒?】


饱汉不知饿汉饥。

在汉山吃得太饱的,都应该下放到华时去体验体验生活,活动活动筋骨。
回复 夺标 2017-12-23 14:17
小龙鱼: 标标,

你还在这里如数家珍。这就是你刚一踏进华时就注定了你在华时命运的原因啊。


眼中钉是早就种下了的。启钉工程早就在日程表上,是早晚的事。

标标,你 ...
那咱俩还不如感谢珍珠湾那个家伙逼迫汗衫儿关网呢,否则咱们何至于误入“藕花深处”?再,那天2800多机器攻击,俺怀疑是华时或贝壳村等作祟----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坚持,毛泽东这话最在理。
回复 小龙鱼 2017-12-23 14:20
夺标: 那咱俩还不如感谢珍珠湾那个家伙逼迫汗衫儿关网呢,否则咱们何至于误入“藕花深处”?再,那天2800多机器攻击,俺怀疑是华时或贝壳村等作祟----凡是敌人反对的我 ...
对,12月5日那天的攻击实在是蹊跷。

掐指算算,是那边哪一位的忌日周年?
回复 夺标 2017-12-23 14:25
马力: 欣赏侄女的好学和博学以及一丝不苟求真较真的治学精神。只是要谨防叔本华说的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人世也是一本书,不只是写着世故和交情。 ...
您这话让俺想起“超英赶美”时代,远在京城的郭沫若对社科院和北大、人大的史学界人士喊话-----:“大家努力加油干,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资料的占有上超过陈寅恪。”
呵呵呵
回复 马力 2017-12-23 14:28
两位议论好像与我也有点关系。大概侄女忘了,你们当初去华时时也请我一道去,我一直犹豫。没说出来的一句话就是请多保重。看到你与华时的成见日渐加深,实在是爱莫能助,知道你很快就会离开。
回复 夺标 2017-12-23 14:29
小龙鱼: 对,12月5日那天的攻击实在是蹊跷。

掐指算算,是那边哪一位的忌日周年?
说到底,咱俩在意的是自己在华时的劳动,却总被曲解成在意“王八腚上的暖壶”,妒忌他们的水平,笑死我了!他们还到处找可以在华时与汉山自由走动的朋友如马力叔叔、空博等哭诉自己的“以德报怨”,然后把那些小恩小惠都说成是“患难之交”,放烟幕弹靡费大义,真没有节操,有此哭哭啼啼妾妇举动者必然下笔会写妾妇之诗句。
回复 小龙鱼 2017-12-23 14:30
夺标: 您这话让俺想起“超英赶美”时代,远在京城的郭沫若对社科院和北大、人大的史学界人士喊话-----:“大家努力加油干,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资料的占有上超过陈寅 ...
我很怀疑,若是一只兔子在成为老虎的午餐时,不叫唤几声,这老虎还有没有胃口把这顿午饭吃下去。

一般来说,老虎是不吃死动物的。

活活地咬死,吃着才香。

我想,我和标标在这儿使劲叫疼,这都是为了让别人的胃口更好,吃得更香。我们俩很淳朴,善良的。

以德报怨的高尚风范,也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回复 夺标 2017-12-23 14:31
马力: 两位议论好像与我也有点关系。大概侄女忘了,你们当初去华时时也请我一道去,我一直犹豫。没说出来的一句话就是请多保重。看到你与华时的成见日渐加深,实在是爱 ...
所以,在人性洞察上,侄女吃的饭还不如您吃的盐巴多,这回是领教了。
回复 夺标 2017-12-23 14:34
小龙鱼: 我很怀疑,若是一只兔子在成为老虎的午餐时,不叫唤几声,这老虎还有没有胃口把这顿午饭吃下去。

一般来说,老虎是不吃死动物的。

活活地咬死,吃着才香。

我 ...
就是,我和小龙鱼从善如流,这属于如法炮制秦韵随笔侃侃等的“以德报怨”!
回复 小龙鱼 2017-12-23 14:38
马力: 两位议论好像与我也有点关系。大概侄女忘了,你们当初去华时时也请我一道去,我一直犹豫。没说出来的一句话就是请多保重。看到你与华时的成见日渐加深,实在是爱 ...
早说啊!老马。

害我跟标标在华时受那么大的罪。

你走的时候,也不言语一声。

你要是出门时跑丢一只鞋也好啊,那我们就可以借着追你还鞋的机会,趁机及早脱离了那日后的沼泽和泥潭。
回复 小龙鱼 2017-12-23 14:50
夺标: 就是,我和小龙鱼从善如流,这属于如法炮制秦韵随笔侃侃等的“以德报怨”!
看见我和标标因为无辜失去了那么多时间和心血而惨叫如此,随笔就越发觉得他那两刀剁得物有所值,价值连城,心满意足了。

这次喋血拍卖,他可拍大发了。

所以,标标,家里有什么好的,高档的阳春白雪,尽管拿出来。

怎么的也不能让随笔觉得他只是斩了两个店小二呀。能让随笔感觉亲自手刃了李易安和杜工部,那对随笔来说,此生也不枉做过一回人了。
回复 马力 2017-12-23 14:50
夺标: 您这话让俺想起“超英赶美”时代,远在京城的郭沫若对社科院和北大、人大的史学界人士喊话-----:“大家努力加油干,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资料的占有上超过陈寅 ...
窃以为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还是有点道理的。
回复 小龙鱼 2017-12-23 14:53
马力: 窃以为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还是有点道理的。
老马行行好,你就不要再讽刺华时的那些“故作沉吟写诗状”的男男女女了。
回复 马力 2017-12-23 14:54
小龙鱼: 早说啊!老马。

害我跟标标在华时受那么大的罪。

你走的时候,也不言语一声。

你要是出门时跑丢一只鞋也好啊,那我们就可以借着追你还鞋的机会,趁机及早脱离 ...
汉山关门,却也别无选择。
回复 马力 2017-12-23 14:57
小龙鱼: 老马行行好,你就不要再讽刺华时的那些“故作沉吟写诗状”的男男女女了。
行,听鱼儿的。只要侄女高兴。
回复 小龙鱼 2017-12-23 15:03
马力: 汉山关门,却也别无选择。
我是说,你从华时出走的时候,没叫上俺和标标。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9 01:10 , Processed in 0.0658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