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住学生姓名。
2、注意参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但不持偏见,且与辅导员联系。
这一条说明美国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注重历史和过程的,要求切合实际,做到客观公允。而且要求“与辅导员”联系说明美国学校的教师并不是像我们这样,教师既育智又育德,一个人全包揽了。美国学校有大量的辅导员(相当于专职班主任或者专职生活导师),力求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美国学校20人就是大班上课了,15人以下才叫小班。辅导员专门是为学生的生活及品行而设的。而教师主要是在知识与智慧上为学生提供服务。
3、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热爱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办事公道。
美国学校对教师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具体的要求,教师要有自信,学生才可能有自信。真诚公正而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其实也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教师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爱学生的。
4、认真备课,别让教学计划束缚你的手脚。
美国教师对备课的要求比较自由。由于没有像我们这样统一的教材与频繁地检查教师的教案。所以,他们所谓的认真备课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学计划仅供参考之用,教师个人发挥才能的空间很大。
5、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讲课时力求思路清晰、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学生理解教师意图,布置作业切勿想当然,且应抄在黑板上。
美国教师讲课时也讲究思路清晰、明了,重点突出,但是同时也非常注意教学的效果,布置作业是要根据自己的课程内容来认真设置的。
6、熟悉讲课内容,切勿要求学生掌握你所传授的全部内容,并善于研究如何根据学生需要和水平进行课堂教学。
为什么要强调“切勿要求学生掌握你所传授的全部内容”?这对中国的教师来说就颇有点费解了。因为我们总是要求学生:所教过的都会了吗?都会了这就是好的教师,也就是好的课,对学生也是要求100分最好。那么美国这样要求教师是什么道理呢?就是担心教师把学生的头脑控制得太死,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与自由想象力的培养。美国教育反对一个教师把学生组织、指挥得如自己手中的棋子那样运用自如。反对教师把学生弄得如痴如醉,类似于着邪。美国教育强调学生的批判意识与创造力,他们认为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固然不对,但是对全部学到的现象也认为不是好的教育。
7、教室内应有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应衣着整洁,上课前应在门口迎候学生,制止他们喧哗嘻闹。
教室里所谓的“良好的教学气氛,是让学生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一种自由轻松的身心状态。这样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最有益。“教师应衣着整洁”是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要求,也因为教师的每个细节都会影响学生。美国要求教师比学生先到教室,一方面反映了敬业精神,爱护学生,另一方面能够在上课前给学生一个进入学习状态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明白:老师来了,应该停止喧闹了。
8、课前应充分准备,以防不测。
课前准备工作很重要,特别是自己要讲的内容,及可能出现的师生关系冲突。因为美国上课许多时候是互动活动型的。所以变数非常大,教师又不准严格控制学生,所以教师高度的智慧与充分的准备就不可少。
9、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让学生知道学校规章,张贴课室内,并解释说明。
教师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然后还要让学生知道。把规章制度公开透明是最重要的。知道是重要的前提。游戏规则在前,约束在后。一切都不可以随意。
10、步调一致。对同一错误行为,采取今天从严、明天应付的态度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厌恶反感。
这里的“步调一致”指是在规则面前的一贯性。过去这个事如何处理的,现在及将来也如何处理。只要性质一样,其结果也一样,不因人而异,也不与时俱进。
11、不使用不能实施的威胁语言,否则将会言而无效。
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说话要真诚算数,说到做到是最重要的。如果对学生的批评,也要说到做到。如果说过了头却做不到,这就是教育的失败。教师最忌讳的是“言而无效”,因为这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职能。
12、不能因少数学生不轨而责怪全班。
一个班总有学生会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是一个人做错即让一个人来承担责任。不可以面对全班学生来批评责备。
13、不要发火。
在忍耐不住时可让学生离开教室几分钟,待到心平气和后再让他们进来上课。教师应掌握一些基本原则,不能在家长面前说的话也决不能在学生面前讲。
14、在大庭广众下让学生丢脸,并非是成功的教育形式。
这一条我们很熟悉,就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让他在众人面前感觉没有尊严。教师无论如何都不可以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及与人交往的兴趣。
15、有规律地为班上做些好事。
协助布置课室,充分利用公告栏来传达信息。注意听取学生不同反映,但应有主见,不随大流。
16、要求学生尊敬老师,教师也需以礼相待。
学生尊敬老师并不是唯唯喏喏而是有自己独立见解,尊敬更多是在人格意义上的尊敬而不是不可以与教师平等探讨问题。教师对学生也要做到彬彬有礼,切忌训斥学生。
17、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但态度友好。记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而不是过分随便。
教师在学生面前还是要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知识思想上的距离。这样才可能保持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18、切勿使学习成为精神负担。
有兴趣的学习,是减轻学习身心负担的最好办法。
19、大胆使用电话,这是对付调皮学生和奖励优秀学生的有效手段。
学生家长欢迎与教师保持联系。使用电话来与家长沟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省时省力,减轻了教师工作的负担。如果动辄家访,一来容易造成误解,二来对于教师的时间精力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20.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
21.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个别交换意见。
在美国允许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不同意见。但是,如果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公开争论,其负面效应是很明显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私下交流,一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二来也不会因为争论妨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
22.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
23.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中的每个细节。
如果所学的东西变成了细腻的技术活,必然导致扼杀学生脆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是学生个人的隐私,教师也就无权过问得那么仔细了。
24.应保持精神抖擞,教师任何举止都会影响学生。
教师最美好的形象是充满生命活力地站在讲台上。只有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快乐与意义。在这里任何带病坚持上课都是不允许的,更不会表彰、赞扬一个教师带病坚持上课,在课堂上晕倒下去这样的现象。这对学生来说负面效应是很明显的。学生不会从一个病态的教师那里得到生命智慧的启迪。教师的工作是用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在生命里怎么能够是病恹恹的样子呢?
25.多动脑筋,少用武力。
26.处理学生问题时,应与行政部门保持联系,当你智穷力竭时,会得到他们的帮助。
当自己“智穷力竭时”,就要及时交给行政部门去处理。有时这个行政部门甚至不仅是指学校的行政机构,而是政府里的行政机构。在欧美国家,有时孩子不好管,教师家长都会打电话直接给市长,责备他这个市长是怎样当的。这近乎蛮不讲道理,但是,他们认为学生出了问题,社会,特别政府也是有责任的,并不纯粹是学校与教师的事。
叶慧秀整理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