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武大郎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习氏经济学"露端倪 政左经右或终结?

已有 396 次阅读2015-12-10 18:32 |系统分类:原创博文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外界对当下中国的印象,一直是政治上坚持着社会主义的制度,却进行了较为激进的市场经济改革的国家,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着改 变。有观点认为,自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到江泽民确立市场经济制度,直至胡温时代央企的急速扩张,其根本内涵都是自由交易。市场需求什么,社会就生产什么,靠 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律来调整生产与消费。



但近期中共一系列的举动,以及未来几日内即将召开的最重要的经济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都透露出明确的信号,中共可能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划分产品生产的格局,而这带有了某些计划经济的色彩,也让不少人忧虑这是向计划经济的某种回归。


“供给侧改革”的口号对中国经济走向有何影响令人关注


“供给侧改革”背后的疑云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个被公认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会议召开之前,拗口的新名词“供给侧改革”突如其来的火了。供给侧改革,全称是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也有人简称它为供给侧。


今 年10月,习近平的亲信、中央财办主任刘鹤到广东考察时称,“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有效化解过剩产能”,首提供给侧改革。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 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称,“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11月18日,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再提“供给侧改革”。据悉,供给侧改革已经写入中国十三五规划方案之中,并且成为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召开之前的现在,中国财经媒体又密集报道供给侧改革,一时之间这个拗口的新词被炒的火热。


究竟什么是供给侧改革?朔其渊源,是因为近两年中国智库中兴起了新供给学派,并且很可能得到了本届中共高层的欣赏。而新供给学派,被认为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供给学派和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糅合。


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美欧日等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实行数十年的注重市场需求的经济理论受到 挑战。这时美国的经济学家提出供给经济学,主张政府用“政策”调整企业生产,生产决定消费。其所谓的“政策”就是降低对企业的税收,以此使得企业产品价格 的降低,造成供给量充足,最终需求会变的旺盛。也就是说,供给学派的核心观点是降低政府对企业的税收。另外,供给学派辉煌的年代是里根时代,并不是当下影 响西方政策制定的主流学派。


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借助了西方供给学派的名号,但内容恐怕与之并不相同。习近平称供给侧改革是要“提高供给体系的 质量和效率”。按刘鹤所说,供给侧改革是为了“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阶段主要是引导过剩产能供 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则认为,“中国改革的核心应从供给侧入手,更注重以中长期的供给统领全局的创新模式”。由此可知,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可能 主要是利用行政的或政策的力量,压低钢铁、煤炭、有色金属、水泥等所谓过剩行业的供给,扩大政府所认为的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供给。由供给决定消费,企业 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但无论是中国智库研究人员还是政府高官,都没有提及供给学派的核心诉求,即全方位的降低企业的税收和负担,从而让企业有利可 图的理念。


可能是经济左拐的第一步


在西方国家,从遥远的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到后来的凯恩斯主义、芝加哥学派和供给学派,他 们有着长达数百年的自由生产和自由贸易的传统,供给学派即便提倡加强政府的作用,那也绝不可能影响到自由经济的正统地位。但中国不同,现在中国庞大的经济 航母是建立在计划经济造就的比较完善的重工业基础之上,其初始则是源自于1949年。


中国的经济中有着强大的计划经济的基因,即便现在,央企及其附庸们依旧在经济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有观点认为,“供给侧改革”虽然是新名词,但却带有某些计划经济的色彩,如果过于突出政府对调整供给的作用,会影响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


说 “供给侧改革”带有某些计划经济的色彩,依据是对“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调整供给结构”的判断标准。如何判断某个行业,比如钢铁、水 泥、煤炭等,是落伍的过剩行业?在自由经济中,消费决定这生产,过剩行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厂家自然会减产或倒闭,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生产的供给。


而供给侧改革,实施者是中共政府,该行业是否过剩的判断者是政府。政府下行政命令,或用税收、贷款等手段削减“过剩行业”的供给,扩大其认为的新兴行业的供给。市场对生产的反馈的作用减弱,政府在选择生产何种产品的作用中加强。


通 俗的说,从某种程度上看,供给侧改革就是政府决定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多生产什么,少生产什么。供给侧改革派认为,生产决定消费,而非消费决定生产,生 产出的产品自然会有人买。众所周知,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大体分为生产计划、分配计划和消费计划三个方面。政府决定产品的生产、决定产品的分配、决定产品的 消费。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江泽民的市场经济,目的是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也就是要建立市场决定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制度。他们 基本上达到了目的,现在的中国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制度之上。即便国有的企业,甚至于央企,也不得不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


有人忧虑,供 给侧改革可能是经济左拐的第一步。因为供给侧改革,某种程度上是让产品的生产带有了计划经济的色彩。政府出台政策“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供给结构”,背 后的逻辑是政府决定了哪些产品应该被淘汰。施政者很有可能把握不准调整的标准,削减了不该削减的产能,扩充了不该扩充的生产。


但也有观点认为,供给侧改革可能只是鉴于中国经济的独特性而提出,并不代表着经济左转的倾向。中国的传统行业中,国有企业占据很大部分,市场经济的自发调整在国有企业面前会失灵。由政府来决定国有企业的撤并与兴建,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反而是经济改革的应有之义。


并且国企改革是当前改革的重要内容,供给侧改革可能是为配合国企改革而提。如果实际操作中,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生产不干涉,供给侧改革限制在国有资产的范围内,则根本称不上经济左转。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8 09:04 , Processed in 0.0849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