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门清自摸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34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难得:今天是中国左右两派共同的大喜日子

热度 2已有 343 次阅读2018-4-10 05:20 |系统分类:政经时事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鱼论】难得:今天是中国左右两派共同的大喜日子

普世派普大喜奔:中国在美国强压下服软 美国怒怼中国大胜

左派捶胸顿足:中国在汉奸卖国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宣布开放举措,全球市场涨势如虹

2018-04-10 11:52:35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中国宣布开放举措全球市场涨势如虹习近平博鳌论坛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汽车关税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截止4月10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1.66%,上证50涨超2%,深成综指上涨1.05%,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71%,日经225午后持续波动,全天上涨0.53%。

A股方面,多数板块飘红。早盘时间,受放宽金融业外资股比限制、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等消息提振,金融股快速走强,回调多日的钢铁、有色金属等周期板块亦强势反弹。全天钢铁领涨,银行、家用电器、非银金融涨幅居前。

引人关注的汽车股方面,日本汽车板块全天大幅走高,早盘走势尤为凌厉。国内汽车股出现分化,北京汽车在香港大跌7.8%,但正通汽车、广汇宝信、中升控股均大幅上涨。

对此,中信证券认为,实行股比开放一事,就整车企业而言,中国一线自主品牌,包括长城、吉利等,将有望在竞争中成长为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如果达致全面开放,外资企业唯一可行的是在华落地新能源车型生产,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由于供应链基础成熟,未来亦足以应对外资车企的挑战。

另外,由于零部件市场一直以来是充分竞争的非保护性行业,受未来可能的外资持股比例可能放开及关税降低的影响最小。而关税下降后带来进口价格优势,刺激进口销量提升,进口服务商将会受惠,预计将刺激进口车消费量,由目前100至120万辆的规模,增至150至200万辆。

以下为原报道:

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8亚洲博鳌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将采取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等10项举措扩大对外开放。

受此消息影响,全球市场涨成一片。

亚太股市方面,截至发稿,上证指数跳涨0.83%,深成指数上涨0.5%;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85%;日经225指数上涨1.08%,韩国Kospi指数上涨0.23%,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上涨0.65%。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欧洲美国股市目前处于休市状态,但美股期货也受此影响大幅上扬。其中,标普500指数期货涨幅扩大至1%,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1.2%,道琼斯指数期货涨1%。

此外,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价格一度短线拉升近百点,升破6.30关口;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拉升超70点,也升破6.3关口。

今天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价格走势

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举措要确保落地;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习近平主席还说,中国要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增强透明度,强化产权保护,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今年上半年,将完成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工作,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习近平表示,今年,中国将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

在扩大进口方面,习近平表示,中国今年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此外,习近平还补充说,今年11月,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个大平台,今后要年年办下去;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

对于习近平主席的博鳌发言,在中美贸易摩擦激烈的背景下,有人疑虑: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举措是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还有人别有用心的抛出“美国施压成功了”的论调。

对此,《人民日报》于10日发表评论称,“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人民日报》称,在一些人眼中,“中美贸易摩擦——美方施压——中方妥协——中方推出扩大开放新举措”相当自圆其说,甚至还有人能据此推出“美国赢了”的结论。

这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对于当今世界,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的判断: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基于这一判断,中国这些年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具体举措不断出台。而这些都完全是在我们一贯政策主张基础上推出的,都是立足自身发展、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的。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过去40年,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根据自身情况,中国一直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循序渐进。十八大以来,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不断出台,开放步伐越来越快。十九大报告同样强调,要“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具体到今年进一步扩大开放,同样“有章可循”。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开放,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甚至连特朗普近日频频亮出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份报告也早已提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上述文件和报告白纸黑字,早已公布。中国立足自身发展需要,自行推出扩大开放新举措,但有些人非要把中国的战略抉择和当下的中美贸易摩擦背景挂钩解读,这种罔顾事实的自行脑补,可以休矣!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2018-4-10 07:41
哈哈。其实进一步开放市场这一说,中共十九大,人大都曾提到过。
不过现在公布,时间节点上的作用,看起来大了些。
也好,如果因为“中国让步,妥协”,平息了贸易战,换取了时间的话,中国不算输。
还是俺说过的那话:中美还没到撕破脸的时候。而且现在也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回复 小龙鱼 2018-4-10 10:33
: 哈哈。其实进一步开放市场这一说,中共十九大,人大都曾提到过。
不过现在公布,时间节点上的作用,看起来大了些。
也好,如果因为“中国让步,妥协”,平息了贸 ...
我估计中美永远也不会撕破脸。

除非美国直接侵犯中国的主权。

不过,如果是像南海撞机,大使馆被炸等等再发生,或者美舰长时间硬闯南海岛礁12海里,被驱赶也不走,或者直接开进台湾港口,中国可能还是会按步调,进行外交交涉。换句话说,我认为,中国真要对美国开枪,那会在一段很长很长的外交努力全部都失败之后,才会进行。

洞朗事件的处理方法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印军都侵入中国境内了,却还缠了整整71天,不放一枪。更何况今后中美间的偶发冲突了。

中国的处事风格真的跟俄罗斯不一样。要是俄罗斯碰上类似南海撞机事件,我想那架返回海南岛基地报告的僚机,会对着EP-3来上一梭子,直接把它打下海去喂鱼的。
回复 2018-4-10 11:05
小龙鱼: 我估计中美永远也不会撕破脸。

除非美国直接侵犯中国的主权。

不过,如果是像南海撞机,大使馆被炸等等再发生,或者美舰长时间硬闯南海岛礁12海里,被驱赶也不 ...
我觉得撕破脸的可能性不小。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还是很难跨越的。
一个崛起的大国,对于一个已经的大国,其威胁性,后者已然意识到了。
回复 小龙鱼 2018-4-10 11:32
: 我觉得撕破脸的可能性不小。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还是很难跨越的。
一个崛起的大国,对于一个已经的大国,其威胁性,后者已然意识到了。 ...
看看俄罗斯吧。

你说,现在美俄的状态,算是撕破脸吗?

俄罗斯都威胁要用核弹炸美国了。
回复 2018-4-10 12:04
小龙鱼: 看看俄罗斯吧。

你说,现在美俄的状态,算是撕破脸吗?

俄罗斯都威胁要用核弹炸美国了。
美俄是否撕破脸,就看下一步了。
再者说,俄罗斯与美国,那是蓄仇。
不是什么修昔底德陷阱。
回复 小龙鱼 2018-4-10 12:17
: 美俄是否撕破脸,就看下一步了。
再者说,俄罗斯与美国,那是蓄仇。
不是什么修昔底德陷阱。
你说的也对。

不过,我估计,即使美国想跟中国撕破脸,中国也不会跟美国对撕脸。中国人喜欢打太极拳。一定是用软功来对付美国的硬功。

不是说笑话,要是美国的潜艇真的进入中国12海里了,中国也不会击沉它,就像局座说的,用海带缠住它。
回复 2018-4-10 12:43
小龙鱼: 你说的也对。

不过,我估计,即使美国想跟中国撕破脸,中国也不会跟美国对撕脸。中国人喜欢打太极拳。一定是用软功来对付美国的硬功。

不是说笑话,要是美国的 ...
对了!所以我说,就算美国军舰高雄靠港,中国也不会与美国撕破脸。
现在还不是时候!!!
至于什么时候撕破脸,不敢说。但总有一天。
除非美国认命了。

前面那帖子,有处错误,应该是“宿仇”,不是“蓄仇”。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5 00:26 , Processed in 0.0472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