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小龙鱼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3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自恋主义文化:心理危机时代的中国生活

热度 1已有 308 次阅读2017-10-14 01:02 |系统分类:居家生活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多维新闻/多维客/百闻/内文

 张丰

自恋主义文化:心理危机时代的中国生活


2017-10-13 22:46


“把我拍得高一点”,“你不是有美图吗”?这是在看展览时听到的对话。类似对话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对白。据说,据说,有人一天能看自己的照片好几个小时。


《自恋时代》这本新书的封面,被特意设计为一面镜子,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面容。这让人想起心理学上的一个结论:小孩子大概在三岁的时候开始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而一个成年人如果老爱照镜子的话,则无疑是想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以化妆品行业崛起为特征的美容业,已经进化到肉毒杆菌和整容业了。


我们确实越来越爱自己了。自恋似乎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并不伤害他人,但是,严重的自恋则是一种心理疾病。自恋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疾病,它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社会,如今似乎已经到了晚期,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也不能幸免,甚至病得更重。看一下你的微信,可以一键删除那些半年内都不联系你的人,如果你这么做了,就真自恋得没救了。



1低欲望社会,同时也是自恋社会


知名旅日媒体人徐静波日前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日本出现一个趋势:情人旅馆纷纷倒闭,政府准备出台政策,鼓励大家把情人旅馆改成青年旅社,给来自中国的游客住。最近,中国媒体中对日本“低欲望社会”讨论得颇多,徐先生的文章,为这个话题的热度又添一把柴。


徐静波提供的一组数据,可能会让中国人感到吃惊: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日本18-34岁年龄段,还没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占到39%,而男性也占到了34%。这个数字,与中国人印象中日本人的“开放”很不一致。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正在面临着“低欲望社会”的挑战,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对异性的兴趣在降低,对自己之外的世界,兴趣也在降低。


在中国,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准确数字,但是,也许真相也和我们的印象不一样,我们也没有想象中“开放”。中国人也已经出现“低欲望社会”的征兆。知乎上有个很热门的问答,叫“现在的男性普遍不再对女性展开追求了,为什么”,这个问题吸引了超过1.8万个回答,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明,中国的年轻人也出现了爱情不感兴趣的征兆。


年轻人对“恋爱”的兴趣在降低,他们更爱的是自己。这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广告商不得不绞尽脑汁来打动这些年轻人,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到“你就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很多企业的销售策略都在想办法讨好自恋的年轻人。有一些餐饮店,会在独自进店吃饭的人对面放一只大大的玩具熊。其实,这也并非必要,因为对自恋的人来说,拍照比吃饭本身更重要。自恋的人并不会真的孤独,只是假装在孤独。


在朋友圈经常看到喜欢健身的朋友。尤其是一些女性,她们为了健美的身材,每天坚持练器械。她们经常发出明确的健身宣言,这么辛苦健身,并不是为了讨好男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满意。她们最爱的人就是自己。繁忙的工作之后,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健身,已经没有时间来应付男性的追求了。


这也能解释上面提到的问题,男人为什么不喜欢追女人?因为女人也不怎么理他们了。在公共舆论中,流行这样一种观念:女人的幸福,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男人给不了女人幸福,家庭也给不了。女人必须有自己的事业(注意,是自己的),必须有很多属于自己的钱。


很有可能,人们的欲望并不是降低了,而是发生变化了,人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自己在社会上的形象。些伟大的企业已经敏锐第把握住这一点,通过手机购物,极大地满足了“个人”的需求。消费者甚至获得了一种权力的幻觉,可以通过“差评”和“好评”,来决定卖家的命运。


不需要在意别人的感受,同时又能强化自己的感受,这是网购得以发达的根本原因。美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对自己感到满意的中学生,占到所有学生人数的93%。倒不是这个数字有多高,而是这项调查本身就已经显示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对自己满意是很重要的价值观。


2自恋作为一种病:60年代后遗症


这是一种新文化。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在上世纪70年代就捕捉到这种文化的讯息,他的《自恋主义文化》就出版于这一时期。这本书在80年代末就被翻译成中文,但是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到了2013年,这本书再版,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注意,虽然迟到了40年,我们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自恋主义文化”时代。拉什要分析的核心问题就是&ldqldquo;我们是否爱上了我们自己?”他认为这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本症结。


经历了1968年的学潮之后,美国的70年代看上去很让人失望。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和艾伦?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处理的是和拉什同样的问题,都是试图理解疲软无力、没有精神的美国70年代。不管是公共领域的衰落和大学的甘于平庸,最深刻的原因,都在于美国人对自己身外的世界逐渐丧失了兴趣。他们把注意力对准自己,开始追问到底什么才是自己能够把握的幸福。


在此之前的60年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荷尔蒙的年代。美国迎来了性开放浪潮,著名华人学者李欧梵当时在哈佛读书,他后来回忆,自己简直被周围的美国同学给吓坏了。性开放本被视为一种革命,那是身体在反抗旧规则和旧制度,也是在体验一种全新的欲望形式。这让担任大学教师的布卢姆惊骇不已。他在学生中做调查,发现学生对性关系浑不在意,而当时的美国家长,也不再干涉孩子,哪怕他们还在读中学,“那不是什么大事儿”。


布卢姆这样的保守主义者非常担心。他认为,性生活的泛滥,将毁掉性本身。过去,正是由于性的不易获得,才催生了那么多伟大的爱情故事。如果性生活变得过于随意,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就会被削弱。最终,人们为了获得更强烈的刺激,就必将在性上面进行深入的挖掘。欲望被不断开发,不断创造,最终也就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为了持续获得刺激,人们甚至不得不借助于一些药物。


拉什认为,歇斯底里是弗洛伊德时代的典型精神病症状,而在70年代,“自恋”成为最典型的症状。他确实是把自恋看成了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疾病并不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但却是诸多社会焦虑的根源。比如,对自我健康的过度追求,对变老的恐惧,以及当下对完美身材的追求,都可以纳入到拉什所说的“自恋”症状。


布卢姆和拉什的对美国70年代的观察和解释,当然很有道理。“个人主义”本来就是西方精神的核心,如今距离他们所批判的70年代又过去了40年,西方社会虽然问题重重,但仍然充满活力。它似乎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危机,但是大家也就凑合着过来了,而且看起来还会这样继续过下去。这是一种“病”,但也确实是一种新文化。当一个社会经历几十年的和平,似乎必然到达这个阶段:既然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那个人幸福不就是最值得追求的吗?



3互联网与自恋主义新阶段


拉什的著作虽然一度成为了畅销书,但是在此之后,美国学界却没有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在《自恋主义文化》和《自恋时代:现代人,你为何这么爱自己》之间,存在长达30余年的空白。后者观察到美国从8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境况,自恋作为一种社会疾病和人格问题,已经愈发严重了。


《自恋时代》认为,支撑自恋的有“四条腿”:第一条“腿”代表发展性,比如宽容的、专注于培养孩子自尊心的教育方式;第二条“腿”是媒体文化所宣扬的肤浅的明星效应;第三条“腿”是互联网,它为人类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为个体自恋提供了桥梁;最后,宽松的信贷政策是自恋时代得以形成的第四条“腿”。


这四个方面,都有鲜明的时代性。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电视机开始在西方普及,这为各种明星铺平了道路。法国哲学家居依?德波在1968年写的《景观社会》就已注意到了这一点。从照相机到电视,人们制造的图像量有着根本性的增加,图像社会真正来临了,最终,这导致了“自拍”的流行。同样,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是当代教育的核心观念,它最终会强调自我而不是合作,这也导致了自恋的泛滥。


但是,更有时代特征的是互联网和信贷。互联网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是其最终造成的不是和谐而是更强烈的孤独,而信贷宽松(信用卡的流行),则给人们造成错觉,在今天花掉明天的钱,甚至消费会远远超过自己的偿付能力。在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一些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习惯,开始重新审视“节俭”的作用,但是,在大的趋势上看,信用卡和各种消费贷款的出现,正是通过商品的形式,满足了人的自恋。


4两岸三地感染自恋病症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反自恋的。在儒家学说里,特别强调的是谦虚。所以,中国的作家谈到自己的作品会说“拙作”,但是,这一切都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变。虽然比欧美国家晚了一点,但是两岸三地最终也被自恋这种全球性传染病感染了。


我们开始重视“我”的感觉。在大陆,80年代以来的个体意识觉醒,确实是时代的进步,但是伴随这一过程的就是自恋的萌芽。90年代开始,汉语里“自恋”这个词的使用明显增多,最初是贬义,如今,在社交媒体中,“自恋”的含义已经变得中性甚至正面了。


差不多和《自恋主义文化》再版同时,微博和微信先后兴起了。尤其是微信朋友圈,更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李开复在2005年的时候写了一本书,教大家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这个任务到了微信时代基本实现了。每个人似乎都展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如果不能,美颜相机和一键PS技术会帮助你。


微信的开机页面上,一个人面对整个星球,据说是表达了人的孤独感以及对朋友的呼唤,但是这一场景毫无疑问也是一个典型的自恋画面:人竟然和整个星球对立起来,这难道不是自恋到了极点吗?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意识,个人是最重要的,个人的感受也是最重要的。在汉语中,终于发生了这种主体性的革命。


微信推出的新功能,更是强化了这一点。所谓“不常联系的人”,是指那些“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这三点指向的都是以自我为核心。不久前,微信刚刚推出一个“只让看三天朋友圈”的功能,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满足我们自恋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影响到任何人,但是在朋友圈,我们却可以成为人际关系的主宰者,我们甚至可以批量删除一批“好友”,成为一个“暴君”。


因此,我们步美国和日本的后尘,进入自恋和“低欲望社会”,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我们要理解它还需要一些时间。当你对自己在乎到不能容忍一片赘肉时,你的焦虑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当你发誓要把幸福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时,幸福可能已经从你的指尖溜走了。



5一种隐忧:当自恋与自大相结合


如果说自恋指的只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虽然有诸多不足,毕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自恋和某种政治与社会思潮相结合,就会让人担忧。


这个世界上最自恋的名人是谁?很有可能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和运动员发生冲突时,会生气地喊出“滚出这个国家”,这个时候,他就把自恋与政治结合了起来。在这个星球上,像特朗普一样想问题的人很多,这也是他能当选的原因之一。从政治的角度看,全球主要国家都有一种“我的国家是最好的”思潮,这就是民族意识层面的自恋。


在大陆,很多青年人的民族自大意识这几年非常突出。从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大陆的主流观念,一直是“向世界学习”,当然,这个思潮可以放到更大背景下,至少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的精英更看重的是这个国家的不足,而不是什么优势。但是,最近几年,大陆青年中自大情绪越来越普遍。


不久前,某中央级媒体在微信公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为什么美国还是造不出IphoneX》,很典型地表达了这种“民族自恋”,众所周知,苹果手机由郑州的富士康手机生产,但是利润的大头却被苹果公司拿走了。过去,这样的局面会被讲成一个卧薪尝胆的故事:通过学习,掌握技术,进而追赶差距。如今,在虚无的民族自豪感情绪下,甚至颠倒了黑白,把产业链的低端位置看成了领先。


“集体自恋”的危险之处在于,对自己命运独特性的强调,往往会忽视一个更大的环境。香港青年中弥漫的自主意识,某种程度上是大陆民族自豪感的翻版,或者是一个香港本地版。在香港的几所大学校园里,正在上演着自恋竞赛的戏码,不管是内地青年,还是香港本土学术,都在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和力量,但是却忽视了过去的大传统。


在全球范围内,这都不是什么孤立事件。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警惕。当一个集体越来越自恋,并强化自己的小共同体认同的时候,就意味着孤立、狭隘和危险。二战后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简化为一个全球化和协作的故事,突出的是交流的价值,而集体自恋的核心是分离,可能会造成世界的分崩离析。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夺标 2017-10-14 20:08
鱼哥哥,既然现在二次创业不同先前全面开花,而是以博客为主,其实原先我和ishka还有你、还有那个要命的涛涛哥哥发的一些很不错很独创眼光的帖子,发到博客也足以让各个网来排队参观汉山网了。嘎嘎
回复 夺标 2017-10-14 20:08
俺是说论坛帖子!
回复 小龙鱼 2017-10-14 20:11
夺标: 鱼哥哥,既然现在二次创业不同先前全面开花,而是以博客为主,其实原先我和ishka还有你、还有那个要命的涛涛哥哥发的一些很不错很独创眼光的帖子,发到博客也足 ...
现在都已经踏破山门了。

标标,咱小庙的年保养维修预算可有限啊。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8 20:05 , Processed in 0.0661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