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小龙鱼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3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台湾妹子提问:到底“什么是根”?

热度 1已有 304 次阅读2017-11-9 13:44 |系统分类:台海两岸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多维新闻/多维客/眼界/内文

林犀真言

台湾妹子提问:到底“什么是根”?


2017-11-08 21:44


以前总困惑一个问题,在大陆常驻的台湾人可能超过一百万,按一百万来算,台湾劳动人口一千多万,不到二十个人之中就有一个在大陆。但是为什么,台湾对大陆仍不太了解?


过了几年便明白了,在大陆的台湾人能够跟大陆朋友讲解台湾,比如台独意识,比如台湾的好与不好,但是回台湾后,除非是家人或非常好的朋友,不然往往难以开口陈述内心真实的感受。常有的情况是,台湾人在大陆时哀叹台湾政治纷乱进步缓慢、还是大陆发展快,但回台湾时这些说法立刻会变成“唉,还是台湾舒服,好吃的多。”


在大陆能言善道,回台闭口不谈。不是作、不是故意耍坏,只是多数人都怕台湾亲朋好友的那一句──你就是被统战了!


台湾介绍中国大陆时,经济起飞、贫富差距大、狼性重、爱拼搏……这些词反复言说,讲了快十年,至今台湾青年看大陆同龄人是“争强好胜”,大陆青年看台湾同龄人则是“井底之蛙”。


我是1989年出生,我这代的台湾孩子多半对于大陆是“跳跃式记忆”,国小、初中要嘛一无所知,要嘛认为它极穷极落后,直到的某一天才突然知道“它现在很有钱”,为何有钱?不知道。


从不知道胡歌是谁,到守在计算机前刷琅琊榜,不到十年却已恍若隔世。


而大陆1989年出生的青年呢?北京的孩子在胡同里嬉戏,那时的北京不吵不杂,没有外地人与本地人的爱恨纠葛,在其他不富裕省份的孩子虽然衣食无缺,但假期能去趟上海旅游已是不错了,更不用说对港台是多么高看。


从看着香港的高楼艳羡不已,到去了美国后发现“也没什么”,十年多一点已是两个世纪。大陆的1989,从第三世界到同步香港,真真是历史狂流。只是这样剧烈的流动中,反而将海峡彼岸的人越推越远。


最近某一天我突发奇想,从朋友圈拉来几个都是1989年出生的大陆年轻人,就三大议题一起聊聊,这三个问题不过是胡乱想的,让看倌参照一下两岸青年的同与不同。


 

 

台湾的1989提问

 

一、什么是根


曾有台湾青年投书媒体,写下自己的不愉快经历“在国外碰到中国人,对方问我,你老乡是哪里的?我说,我是台南人,对方说,不是,我是问你的老乡是大陆哪里的?”


“我们不会去问一个美国黑人‘你祖籍是非洲哪里的?’为什么大陆人总爱问台湾人‘你是哪的’?”


几乎每个跟大陆人交流过的台湾人都被问过这个问题“你祖籍/老乡是哪的”,我爷爷是河南来台湾的外省人,但是我妈妈那边很早就到台湾了,查了族谱才知道是泉州。许多台湾人还真不知道、也不在意祖籍,以前有大陆同学说这叫“数点忘祖”,有些奇怪,生于台湾,父母也是台湾人,我的根当然就在台湾。


台湾人忘祖吗?祭祀祖先各种礼仪样样不缺,这些或是形式、或是真有情感,但是,你要问台湾青年关于“根”的问题,许多人会一愣──你总不会去问比利时的黑人公民“你祖先在哪里”吧?


 

二、台湾与世界


从小我看日本漫画长大,并有着美国的世界观。美国做什么都是对的,美国是正义的,什么时候美国不美了?我问了一圈台湾朋友,得到这些时间点。


有人说2008年金融海啸,发现原来这个国家的政治也是愚蠢和自私;有人说是上高中后某一次看到某美国官员在电视机前洋洋得意说“台湾本来就是自愿跟我们买武器的”;有人说就在美国出兵伊拉克的后几年吧。


后来,我的世界观加入了中国大陆。我问大陆同学的第一个“敏感问题”是,你们为什么不恨毛?


我走过不少大陆的城市,最受感触的除了北京以外,就是丹东。在北京,圆明园的破败告诉后人“清朝因骄矜而亡”,在破败的基础上重新走回第二大经济体不容易,要记得“时时警惕、骄矜必亡”更不容易。


而与朝鲜一江之隔的丹东,不是经济多好的地方,人们领个两三千人民币的月薪倒也自得其乐,几十元人民币可以在澡堂享受到用人参泥搓澡的服务,到了晚上的鸭绿江畔,店家架起烧烤架美滋滋地烤生蚝,肥胖的狗狗吃着人参鸡汤剩下的鸡骨头。而江对面,就是饥荒不断的朝鲜,五十年前,这两个地方是差不多等级的,那种比较的震撼,一瞬间就明白了。


台湾的媒体百花齐放,但我从前对世界的好坏、是非黑白认识得仍然单一,我在大陆学到最多的就是看见灰色的那一面,“民主不民主”不是一个是非对错的简单答案。


那大陆朋友们呢?当你们走上美国欧洲,对你们产生了怎样的冲击?


 

三、上一代、下一代


大四那年,是我和闺蜜对未来最悲观的时候,2011年台湾没有从金融海啸中复苏,闺蜜告诉我,“你知道吗?有新鲜人到某营销公司任职,说只要有工作机会就好,不用支薪”。到了2012年台湾科技业放无薪假仍上新闻版面,这真的让人愤怒。从小到大,都是大人做决定,都说“你好好读书不用担心”,但最后的苦果,却是我们年轻人承担。台湾不是没资源,只是资源在上一代手上。


台湾的“我这一代”,离上一代有多远?1960年代出生的父母辈,与大陆不同,虽然也有些不容易却少有饥饿的记忆,并且目睹台湾从专制变民主,农民爬升为总统,似乎什么都有可能。曾看一个“上一代”在网上感叹,“在1980年我考大学那会儿,台美刚断交不久,台湾国际处境仍摇摇摆摆,美国不愿卖军机给台湾,我们几个同学就相约读台大机械,这样就可以替台湾造飞机。我这一代的家国情怀,就好像是《未央歌》的模样。”


这段描述,只有感慨,没有“既得利益者”的样子。


走出台湾后,我才平息这种“愤怒不平”,我想经济循环的结果谁也躲不过,并非单一谁谁谁的错。我想,上一代也没想过,会给“我这一代”留下一个必须自谋出路的台湾。


我这一代已经快三十,能给下一代什么?那天我问闺蜜,她想了很久,“最近去拜访了一个客户,那位客户在两年前不过是一家小公司,在破旧的大楼里寥寥几人办公,状况岌岌可危,不料最近拓展开发中国家的生意成功,靠着接平价手机的单子起死回生。”


“我想,或许这就是台湾的样子,人们成天骂鬼岛、人才流失,但最终它并不会真的完蛋;许多人都不看好它的未来,但它或许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下一代会怎样谁知道,我只希望可以告诉他们,不管情况多糟糕,都不要说‘完蛋’这种话。”


而我的大陆朋友呢?你们经历了高速发展,对于未来,有几分之几的害怕、和几分之几的期待?


 

 

大陆的1989回答

 

一、什么是根


首先,大陆朋友异口同声表示:我们从没想过台湾朋友对于“祖籍”这件事情有这么多想法!


其实大陆人之间也会互相问“你老乡是哪里的?”以此拉近关系。比如在酒桌上,老乡山东的可能会和老乡东北的套近乎“以前山东人有过闯关东的历史,所以我们算半个老乡啊。”


碰到台湾人,1989年出生的大陆青年会很兴奋地问“你老乡是哪的”,这背后是想问“我们是不是一家人/自己人”,当然台湾人会觉得这说法很政治性,但其实在大陆,这种想法是善意多于政治。我们只是很单纯地想找到与台湾朋友的连结点,套个近乎。


这种问法,其实是建立在对台湾还有情感的基础上,也就八零后的大陆人会问,现在的大陆“新年轻人”,对台湾无感,应该也不太问了。


 

二、大陆与世界


1989年的大陆青年现在挺尴尬的,主流舆论已经不认为这是“年轻一代”,年轻一代应该指19952000年后出生的青年,但是若说是“油腻的中年男人”……这说的不是1980的吗?宝宝不依!


在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如此,1980年代出生的知识分子大学毕业后走出国门时还有些战战兢兢,怀里揣着签证、兜里揣着老干妈,在美国海关前惴惴不安,什么叫世贸中心、民主人权?看到纽约时报痛批政府时震惊“这就是言论自由”,碰到美国警察刁难时也震惊“这还是个民主国家吗”,总是一惊一乍。看到西方对于中国的奚落,不满,但回嘴得有些无力。


1995年后出生的大陆年轻一代出国后,同样怀里揣着签证、兜里揣着老干妈,但此时谁说中国不好,这些小年轻们会像母鸡护小鸡一样跳出来,你懂什么?中国已不是二十年前的中国啦,长点见识!别误会,大陆年轻人多数是肯定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对弱势的关怀,比起“盲目爱国”,不如说是“辩护性爱国”,厌烦了外界长久对中国的片面解读。


至于1989的青年呢?嗯,当然偏向“辩护性爱国”,但是有一点与1995后的“新青年”不同,那就是许多地方直到初中才普及计算机,刚上大学时许多人连“翻墙”都不知道。一个读政治专业的1989青年说,最打击的一次,就是被人狠狠嘲笑“不知道怎么翻墙?那你读什么政治?”


对于美国的看法,就如同台湾人一样,从小就觉得美国十足厉害、港台十足洋气,虽然长大后观念已经转变,但是对港台的情感还是生根在心底,对欧美的高看也仍隐隐存在,可以说是19801995年的综合体。


 

三、上一代、下一代


1989年出生的大陆青年常不自觉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是这样想了”,许多人的自我定位是“夹心饼干”,不甘心成为中年,但也不能理直气壮说自己多年轻。


“上一代”对于大陆青年的意义,虽然带点浪漫的怀旧风“那时社会多单纯”,但更多的是“中国不要能走回头路”。父母辈的辛苦、那时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许多人都印在心里,一方面警戒着“要不断进步,不能回去过苦日子”,一方面却也感叹“挣个一万两万都差不多,在北京还是三级贫户。”


对于台湾出现的“质疑师长、质疑上一代的威权”心态,1989年的大陆青年往往难以理解,尊师重道不是中国优良文化吗?为何要与上一代对立?他们多么不容易。1989年的大陆青年,当然也会做一些微小的“反威权”行为,比方拖着不相亲、租个男友回家过年。


至于“能给下一代什么未来”, 我周围1989年的大陆青年都说,尽管个人未来不明,但是国家未来绝对是期待多于害怕。“希望能给下一代一个山清水秀的中国”是最多人的答案,“就算困难,但是我相信会越来越好”是许多人的下一句话。


“啊,还有,希望那时台湾回归了。”这是许多人最后补充的一句话。


 

 

1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0 01:12 , Processed in 0.0379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