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小龙鱼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3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基础前沿科学的发展前景 您能想象吗?

已有 374 次阅读2018-2-1 03:00 |系统分类:旅游摄影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鱼论】中国基础前沿科学的发展前景 您能想象吗?

定了!国务院突然宣布一个大消息!任正非或将无眠

京港台:2018-2-1 13:26| 来源:政商内参公号 |   



  今天,一条很多人估计不太注意的信息,里面却包含深意!

  刚刚,国务院正式宣布: 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加强对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深海科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超前部署。

  不仅集结号已经吹响,连路线图也已经绘就了:

  到2020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若干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到2035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在更多重要领域引领全球发展。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

  联系其前段时间,国家下发的那份文件的那句话:要举全国之力,在2030年一定要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

  这说明,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的战斗,正式打响了。

  为了抓住历史机遇,为了抢占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先机,实现弯道超车,中国也是拼了!

  国务院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刻,发出这样一个命令,要在基础科学研究上,下这么大决心、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夜!

  要知道,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正在对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将重构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乃至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

  而值得注意的是, 像量子科学、基因科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出现了多领域融通的势头,呈现出互相激发的指数级增长态势。

  比如,量子信息研究的突破可能会导致信息计算的革命性变化,同时也会深刻影响人工智能和基因编辑等学科的迅猛发展。

  对于这个现象,《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教授,近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48界世界经济论坛的演讲中,解说十分深入:

  我们即将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不仅可以Hack电脑,也可以Hack进活生生的人,以及其他生物。我们正在获得Hack人的能力。

  这是因为现在有两种进化在同时进行:一方面,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赋予我们足够的计算能力。同时,生物学的进步,尤其是脑科学的进步,又提供给了我们足够的生物学数据。

  当信息科技与生物科技一起进化,你就得到了Hack人体的能力。未来几代人会学着改造人体、大脑、思维。21世纪经济的产物不是工厂、车辆、武器,而是人体、大脑、思维。

  千万别以为赫拉利教授说的这一幕,是天方夜谭,它是实实在在向我们逼近的未来!

  未来很丰满,而通向这个令人目眩神迷未来的桥梁,是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科学研究没有突破,科技更多就是原地踏步或修修补补,无法产生质变!

  科幻小说《三体》对这个问题表现得很形象:为了封锁人类科技进步,外星人将一种“质子”发射向地球。这种“质子”能够干扰人类的基础物理实验,如同一张网,将地球人科技死死封住,使之停滞不前。

  没错,基础科学研究就是这么重要。一旦它取得进步,人类科技就像发生鲤鱼跳龙门一般的质变。

  面向科技革命, 世界各国对基础科学研究的争夺战已经白热化。中国目前面临的处境,更让我们别无退路,只能全力以赴、背水一战、力争全胜。

  1、以前我们在科技上有后发优势,可以跟着人跑。但现在,我们在很多行业已然逐步攻入无人区,成为领跑者,无人可以跟随了。我们自己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这就是为什么去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正非会说出了这样的话:“ 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为啥前途茫茫?任正非说得很清楚:

  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累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面对大流量、低延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华为的出境,就是中国处境的一个缩影。相信,面对国务院这份文件,任正非将仰望星空,长舒一口气!

  2、另一个原因则在于:牵扯到核心技术领域,各国都会对外进行封锁保密,我们买,是买不回来的!

  是的,别以为我们求得到外国人施舍的高科技。最尖端的科技,我们中国人智能自己研究、自己探索、自己获取!

  要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国与国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教训中国人有深深的领悟。因此, 面向科技革命,我们绝不能落后,未来科技竞争,中国绝不能输!

  以国务院出台重大政策为契机,创新的中国必将在科技的引领下,赢得光辉灿烂的未来!

  1月3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意见》要求,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在前沿、新兴、交叉、边缘等学科以及布局薄弱学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等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推进学科交叉国家研究中心建设。

  《意见》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数学等基础学科仍是最薄弱的环节,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顶尖人才和团队匮乏,评价激励制度亟待完善,企业重视不够,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意见》提出系列措施,包括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升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优化基础研究发展体制和环境。


  布局北京、上海、合肥和粤港澳湾区

  在优化基础研究区域布局方面,《意见》提出,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基础研究发展格局。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加强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作用,突出已有优势,强化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布局,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


  建设国家实验室

  《意见》称,将聚焦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统筹部署和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给任务、给机制、给条件、给支持,激发其创新活力。

  选择最优秀的团队和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探索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建立国家实验室稳定支持机制,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另外,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在前沿、新兴、交叉、边缘等学科以及布局薄弱学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等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推进学科交叉国家研究中心建设。加强转制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引导有条件的转制科研院所更多聚焦科学前沿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始创新高地。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研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加强面向行业共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军民共建、省部共建和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提升野外观测研究示范能力。强化对科技创新基地的定期评估考核和调整,坚持能进能出,提升持续创新活力。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在强化基础研究系统部署方面,《意见》称,坚持从教育抓起,潜心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围绕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开展探索,加强对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深海科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超前部署。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在农业、材料、能源、网络信息、制造与工程等领域和行业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科学问题。围绕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基础科学研究。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9 08:12 , Processed in 0.0684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