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疯疯颠颠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69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记录

夺标:   什么叫记忆错误?你们自己写在参加了1986年以后才有的由唐孝威院士主持的香山会议认识了吴的女儿,通过拜访这位医生吴女士家“穿越时空”与1977年就故去的吴有训院士(民国时期中研院院士,新中国学部委员)相识、交谈是记忆错误?还有,标标的父亲恰好是文革前北京大学物理系的苏联式研究生班毕业,正宗北大物理系系友。我请他和他的同学回忆了,非常肯定,文革结束后到1977年11月30日逝世前吴有训先生一直长期住院沉湎病榻,也就是说吴有训先生文革后基本没有出来工作的机会!我给你指出后你改来改去还是露出马脚---唐孝威是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院士)的,你们既然通过他认识吴有训女儿继而认识吴有训本人,那就应该是1977年11月30日之前,那时候唐还不是学部委员(院士)! 夺标:   (6-2 13:23) 回复
  • 疯疯颠颠: 新鲜人的博客写得明明白白,在一次记不清的什么会议上,认识了中国物理学奠基人吴有训院长的女儿,吴希如医生。当她知道我在北京多年,但一直没有出校门。北京没有任何亲戚,很热情的邀请我去她家做客。我因北京无亲戚,她又很热情。她虽不是苏州人,但她是从上海来的(我出生于上海),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念书,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院。和我同年在理学院呆过(医预科在理学院上课)。 (6-2 14:42)
  • 疯疯颠颠: 夺标: 夺标: 人家北大物理系校友是说他没有出来工作的机会!你这明明写着在家工作。---动脉瘤是早已经存在的,一直在间歇住院,保守治疗,同时争取手术机会,这个毛病累不得的,没想到还是突发破裂急症去世!你们自己说谎就说谎了,勇于承认下次改正不再犯即可,现在这么词不达意,越抹越黑!呵呵  (6-2 14:41) 回复 删除 (6-2 14:45)
  • 疯疯颠颠: 据说你是一个医生,据我所知,在70年代时很多动脉瘤的患者在突然发病前自己是不知道的,都是照样工作。对了,70年代你还在杭州睡大觉昵! (6-2 14:50)
  • 夺标: 您从哪里看出标标投胎之前在杭州睡大觉呢?吴有训先生1977年11月30日仙逝,然后标标1978年4月莅临人间,肯定不是在杭州而是江南另外一个鼎鼎有名的城市哦! (6-2 14:58)
  • 疯疯颠颠: 你是医生吗? 请问70年代用什么方法可以发现动脉瘤?我有一位好友,是正在开学术会议时突然动脉瘤破裂死亡的。他本人还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名医。还不是70年代,是80年代晚期。 (6-2 15:13)
  • 疯疯颠颠: 请你回答!以便学习。谢谢! (6-2 15:19)
  • 疯疯颠颠: 疯疯颠颠: 请你看仔细些,就在他去世的头一天晚上,他还在为迎接他期盼已久的全国首次科技大会的召开而努力伏案工作着。你要科学院副院长晚上去上班? 笑话百出。他明明是科学院副院长,怎么你的北大物理系教授连这个都不知道。说明你强不知以为知,惯于造谣了。 (6-2 14:58) 回复 删除 (6-2 14:46)
  • tfieage: 疯老看看清楚: 新鲜人的贴子写得明明白白,"在唐孝威院士主持的香山科学会议上,认识了物理学先驱吴有训院长的女儿,吴希如医生",http://hanshan.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527 (6-2 14:55)
  • 疯疯颠颠: 看什么? 你不是会拷贝吗?拷贝出来我看看,再做评论,行吗? (6-2 15:06)
  • 夺标: 呵呵,好不要伊的老面,沪语所谓老面皮是也,自己让新鲜人偷偷删掉了链接里穿帮又穿越的跟帖“唐孝威主持的香山会议”云云,然后就掩耳盗铃地向你示威,可惜我虽然没有截图,但是拷贝了那穿帮穿越谎言跟帖! (6-2 20:07)
  • 夺标: 新鲜人 1703 主题        2883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13939 发消息        沙发 发表于 2016-5-25 15:2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6-5-25 15:22 编辑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唐孝威院士主持的香山科学会议上,认识了物理学先驱吴有训院长的女儿,吴希如医生。当她知道我在北京多年,但一直没有出校门。北京没有亲戚,很热情的邀请我去她家做客。谈到她的工作,她很热爱,因为她和她的老师共同努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小儿神经科。但又烦恼,就是工作量太大。早晨起后不敢喝水,怕上厕所。因为你不管什么原因,离开诊室i,都会挨骂。而一个上午,往往要看5-60个小孩子。也就是一小时要看十几个患儿。简单的问几句,最简单的查一下,总得写几句病历,还要开处方,实在没有时间向患儿家长再多做解释。但极大多数家长是理解的。我因北京无亲人,她虽不是苏州人,但她是从上海来的,她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念书,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院。和我同在理学院呆过。因此有空时我们夫妇也会去串串门,有时还能见到她的父母。吴有训院长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见到我们不仅和我们打招呼,有时还和我妈聊天。 我来美国后,很少回中国,记得是2005年,回去世界较长,就到她家里去看望她,谈起了已经很紧张的医患关系。她认为患儿还是那么多,看病时间还是那么长,医生还是没有时间解释。变的只有一样,即使像北大医院这样的卫生部直属医院,国家给的经费还不够发一本工作人员的工资。唯一的办法是以药养医。卫生部不知开过多少次医院院长会议,要求医药分家,而院长们也都赞成。但是有一个要求,就是国家补给医院的钱,要足够发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医疗仪器的更新。结果因为钱的问题,卫生部解决不了,所以每次会都是走过场。 更深入一步,吴希如医生大胆的说,这就是把高校和医院市场化的必然 ... (6-2 20:08)
  • 疯疯颠颠: 那是你写的,不是新鲜人的博客: http://hanshan.info/home.php?mod=space&uid=78&do=blog&id=10400 (6-2 20:42)
2016-6-2 14:40 回复|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0 09:15 , Processed in 0.03621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