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马力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7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旧文:没有邓小平的美国更加成功

热度 3已有 696 次阅读2017-10-23 11:02 |系统分类:原创博文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中国远眺世界的象牙塔媒体又出奇文建议美国新当选总统要学习中国改革开放之父邓小平。这关公战秦琼般不伦不类的说教让人啼笑皆非。美国国家主导的特色工业化过程早就完成。由于那时的人均市场更大,美国内战后的工业化经济改革远比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功。今天美国所遭遇的困境与中国等新兴国家即将遭遇的一样,是单一有价的市场经济必然出现的问题。中国的两极分化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市场
(虚假)饱和及利润危机的问题已经显现。即便邓小平在世对解决这些问题也同样无能为力。这是一个可供许多人研究的博士论文课题。本人在回顾美国国际战略演变的历史资料时,顺便看到这样一个话题。在这里只是简单提示一下。

一、中国市场经济的原始积累


以资本为主要投资形式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资本积累。新中国的资本积累主要来自剥夺旧中国的地主和资本家等所谓的剥削者。在刘少奇的极左政策下,农村被剥夺的对象扩大到富农。除此以外,就是建国后的耦合市场经济——有价和无价市场耦合的市场经济——所积累的大量的物价红利,包括廉价劳力和非市场化资源。对土地贵族和旧财阀的剥夺是许多国家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内容而不是中国的特产,只是中国的剥夺面比较广泛。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创新是利用公有制的耦合市场经济来积累资本。在计划经济时代,可用于发展市场经济的原始资本除货币外,还包括含自然资源在内的生产资料、服务设施、公共设施、政府资产和集体资产等,以及当时非市场化的大型生活资料。


西方经济学不研究公有经济和耦合市场经济,因此无法理解耦合市场经济对资本积累的重要性。有限市场经济学证明单一有价的市场经济存在着资本积累与资本增值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孤立系统中是无积累经济。这个特征可以说明美国今天沿海的贸易型经济,与内地相对孤立的传统经济之间形成的横向地域差异,并进而导致政治上的对立。只有在十九世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美国,由于有巨大的外部市场,美国的通胀率才会很小并有很高的个人储蓄。而在耦合市场经济中,因购买力储存造成的有价市场的剩余可用作劳动报酬,市场不需要通过不断涨价来收回成本并补偿市场剩余造成的资本回流不足。因此在西方封锁下的中国可以在国家和个人拥有大量货币储存的条件下,保持长期稳定的物价。


中国的超低物价对后来的市场经济来说就是巨大的原始资本。正是这样的物价红利允许改革开放后几十、几百倍地物价上涨和资产增值。上涨的物价和增值的资产又允许国家增发大量的货币用于流通和投资。如果新中国从一开始就实行单一有价的市场经济,物价会随着国际市场一道增长,也没有大量的非市场资源留给后人开发。到邓小平时代,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获得的可流通的原始积累也会用完。中国不仅没有后来的所谓经济奇迹,还会更早地陷入资本主义经济不可避免的经济衰退。非市场化资源的市场化也是其它许多新兴国家市场化经济一时腾飞的原因之一。这类吃老本型的腾飞最后无一例外地走向蛇尾之途。



二、美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实行的是非国家贵族所有的私有经济。真正属于英国统治者的资产有限。独立政府不能获得足够的殖民者资产用来偿还独立战争中的借款。靠当时弱小的农业经济来偿债将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好在北美有大片没有国家保护的土地可供掠夺。独立时美国的人口有限,面临的外部威胁很小,所以正规军的规模不大。对付没有热兵器的印地安人,守卫家园和土地扩张可以靠自我武装的民兵。加上独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民兵,美国宪法允许普通白人拥有枪支。这个枪支法本来是为了对抗土属居民和掠夺土地的需要,后来却被吹嘘成是美国民主赐给美国公民反抗政府暴政的自由。许多崇洋媚外的中国公知更是信以为真。事实是反“暴政”的印地安人遭到了种族灭绝。起义的黑奴被残酷镇压。美国共产党也被迫放弃武装革命的口号。土地扩张的需要使美国掀起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西进运动。印第安人的被迫迁徙之路被称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非但如此,美国独立后不久就违背了国父华盛顿提倡的“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在不断西进扩张的同时,于1812年对英宣战挑起了美英战争,企图占领英国在加拿大南部的殖民地。美英战争失败后,美国才知道自己实力不行。由于担心欧洲列强乘机扩大美洲的殖民地,便于1823年起推行“门罗主义”的外交政策保护美国在南北美洲的特权。门罗主义本质上是对孤立主义的否定。但在中国精英和公知的眼里成了美国拒绝对外干涉和扩张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继续。事实上美国从推行门罗主义开始,就积极介入德克薩斯为坚持奴隶制而脱离墨西哥的独立运动。1845年美国吞并了德克薩斯并于翌年引发了美墨战争。墨西哥战败后被迫出让大部分国土给美国。美国初期的土地扩张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之所以比北方更积极地支持美墨战争,正是因为土地对于扩大南方奴隶制农业经济的重大意义。


根据恩格尔曼和高尔曼主编的《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二卷),从1774年到南北战争前的1858年,整整84年中美国总产值的平均年增长超过4.1%,比英国大两个百分比。由于书中的数据折算成1860年的不变价格,这个增长率相当于真实GNP的增长率。1860年美国农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总量的35%,而同期的工业产值只占22%。其中美国南方的种植园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该书中说到:“诺思认为从1815年到美国内战前,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英国对美国棉花的需求。这一需求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引起的。美国内战前的20年间,棉花大概占美国出口总值的二分之一”。战前美国的工业产值排名第四落后于英、法、德三国。但由于农业对美国经济的巨大贡献,美国的总产值在内战前就已经接近(很可能超过。书中没有1860年的数据)世界第二的法国。在工业落后的经济中,如此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农业规模或耕地的扩大不无关系。


土地扩张对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土地本身的增值作用。农产品增加可带来运输和贸易的发展。农业资源的开发也需要工具、机械和水利等支持。国土扩大后需要同时扩大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并允许更多的人口出生和移民。南北战争前夕的美国人口是美国独立时的13倍,恰好与当时美国国土扩张的倍数相似。人口的增加需要扩建住房、增加日用产品和娱乐产品等。疆域的扩大又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市场和空间。所以一个州的经济总量与整个国家的差别不只是来自多余土地的增值效应。正如《剑桥美国经济史》所说的: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这四个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欧洲人(对美国来说应该是非洲人)是主要的拓殖者。本地人口非常少且易被消灭。事实上也是如此。新大陆为拓殖者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四国均经历了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根据《剑桥美国经济史》,从1799年到南北战争期间,美国的资本积累增加了16倍。靠着雄厚的原始积累,美国工业化引进的外资不多,时间不长。该书的史料与本人之前的推测相同,美国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也就是内战结束后四、五年就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为了掩饰美国的土地扩张、种族屠杀和高效率的奴隶制农业对后来美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许多学者有意无意地把美国赶超英国的时间推迟了二十多年,以至今天普遍认为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对科技的重视。该书的数据却表明从美国内战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09年,美国工业化后的经济增长率不到3.9%,低于内战前的4.1%。由此可见美国地理扩张和奴隶制的农业经济对美国崛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比中国的改革更成功


1、内战前

内战前以农业为主的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居然接近中国1979年改革开放引进大量外资后,前35年真实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约4.5%/年,见后),但还是低于中国改革开放前超过6.5%的增长率。显然美国那时经济的高增长与美国巨大的资源、市场和移民人口有关,尤其是农业经济对土地的依赖不言而喻。边界扩张对资源和移民的不断增加起到了最基本的决定性作用。《剑桥美国经济史》书中的数据显示1848年美国战败墨西哥获得大片土地后,国民生产总值GNP突然上升了一个多百分点高达5.6%,到内战前才恢复到原先的增长率(因为是环比,一次性的疆域扩大不会一直保持增大的增长率。但国民生产总值不会掉回去)。这相当于把之前半个墨西哥的产值并入了进来。


另一个被忽视的因素就是美国内战前的奴隶制所起到的作用。十九世纪前半叶美国农业奴隶占总人口的16%左右,占南方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奴隶都是劳动力,奴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尤其是女性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更高。奴隶基本没有货币报酬,并使用很少的工业产品。因此美国南部的奴隶制经济构成一种特殊的耦合市场经济。这种耦合市场经济可以使农场主把因资本积累造成的市场剩余直接作为奴隶的劳动报酬,从而更快地积累财富。因此在当时的南方种植园主中产生了许多全国性的大富豪。不仅如此,当时的美国还表现出低通胀和高储蓄的耦合市场经济特征。


有趣的是根据《美国历史上奴隶的分布》中的数据,虽然美国奴隶的总数从1790年后不断上升,到1860年已经逼近四百万,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在70年里从18%降到13%。巧合的是《剑桥美国经济史》表明,美国国民总产值GNP的年增长从1790年起也表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直到1840年代后因美国获得半个墨西哥的土地割让,GNP才又突然提高了一个多百分点。奴隶人口的比例下降也许不是减缓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全部因素,但至少可以说明奴隶经济在当时的重要性。由于美国南方的耦合市场经济只是美国经济的一部分,美国内战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还是低于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内战后美国工业化经济的增长率反而低于内战前。这种反常现象显然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的衰落有关。


2、内战后

美国在北美开疆拓土不仅直接提高了美国的农业规模和产值,而且使美国能够实行国家政策主导的原始积累和工业化。独立后的美国不需要把新大陆的经济资源和利润返回欧洲本土,而是用以国家投资和补助,推行全新的资本主义模式。美国不仅靠出售抢占的土地还清了独立战争时的借款,还用以投资铁路和矿山等基础建设。这是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高于南美洲和加拿大等殖民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内战后的1869到1909年的40年里,美国的投资高达GDP的26%,比战前提高了几乎一倍。与改革时期的中国不同,一心要后来居上的美国藐视一切旧的权威和陈规陋习,充满敢于冒险的英雄主义和首创精神。国家社会主义(纳粹,本身不具贬义)一词最早就是用来形容十九世纪末美国相对平等和富裕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后来的希特勒只是模仿而已并同样获得经济上的成功。


美国内战前后的崛起和工业化比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加成功,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内战前美国的海外投资很小。内战后的工业化需要引进外资。但根据《剑桥美国经济史》(后同),在1893年之前的25年中,外资最多时不超过总投资的10%或占GNP的2.5%左右。而在之后的15年里,美国很快变成了资本的净输出国。而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外资依然是维持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国的海外投资很难计算,因此每年只报告中国使用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直接使用的外资最多时曾超过GDP的4%或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15%。海外投资实际上要比这还高,因为打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也在不断地扩大投资。中国外贸型经济创造的GDP占总量的一半甚至更高,大部分又是外资企业所经营,利润归外国所有。


2、高速增长时间长。前面说过从美国独立到内战前的八十多年里,美国保持着部分奴隶制的耦合市场经济。美国真实的国民总产值的平均年增长超过4%。美国内战后虽然废除了奴隶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09年的45年中,美国经济的年增长仍有3.9%。也就是说美国保持了至少130年每年4%真实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官方公布的“实际GDP”的年增长将近10%。从这个结果推算出改革后的物价只增长了8倍。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如果认为从食品到住房等的平均物价上涨了30倍,订正到1979年的物价后GDP的增长率只有4.5%,比美国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纪录约高一点。之后中国楼市和物价的涨幅却更大,真实GDP的增长率更小以至接近零(如果不是负的话) 。由于原先积累的物价红利基本吃完,靠通胀提高GDP的经济不会长久。


3、通胀率低,保值性储蓄高。美国崛起时的整个十九世纪,通货膨胀率很低甚至是负的(数据如此,可能不准确)。内战后的工业化时期,物价只是在短期内上升了20%。与此同时,美国的储蓄率很高,并一直稳定上升。1840年美国的储蓄就高达GNP的14%。到十九世纪末上升到22%。这样大规模的保值性储蓄是十分罕见的,只有中国前三十年可以比较。由于通胀水平低和收入的持续增加,美国人的实际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与此相比中国改革后由于物价红利充足,物价上升了几十、几百倍。通胀率超过许多国家高速发展时的水平。在国家和企业的储蓄翻番的同时,居民储蓄却变化不大,保持在20%左右,并大幅贬值。中国政府和国营企业的大量积蓄是通过超额发钞和发债实现的。中国还通过巨大的通货膨胀来积累外汇。表面上有着庞大的外汇储存,实际上不抵中国的外债和国内的外资总量。


4、副作用小。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正逢西方国家陷入危机性的工业污染之际。大量的污染产业迁到中国,造成中国空气、土壤和水源的大面积严重污染。改革所得不足以用于污染治理。更别说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的没落和信仰的丧失。改革短短几十年后,许多人的实际生活水平正在下滑。而美国的扩张型崛起和自力更生的工业化没有产生巨大的污染和环境破坏,还留下许多环境优美的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工业化早期美国的社会风气一度也曾迅速恶化,伪劣产品和尔虞我诈到处横行。后来通过推行严格的职业标准和教育标准,强化传统宗教的教化作用而得到改善。如今美国的法治水平和社会公德都要高于改革后的中国。


还需要补充的是社会财富的分布状态。《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章讨论了美国十九世纪的不平等问题。但那时还没有收入统计,不动产数据也不完整,所以主要是论述。总的来说十九世纪的美国白人相对比较成熟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比较平等,但贫富分化仍然严重。与今天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相比,孰轻孰重还真不好说。中国表面的人均GDP和收入在增长,增长速度赶不上通胀的速度。高通胀摧毁了居民的储蓄,加速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已有报道认为目前中国0.4%的人拥有70%的社会财富。这一现象发展下去不容乐观。两极分化造成的需求异化(有心无力的需求)和消费疲软严重阻碍着经济的持续发展。


当然美国崛起时的人均资源和市场远远高于中国,有一些中国今天不可能具备的条件,但是中国改革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曾经超过美国,社会治安和道德水准也比美国好。对比美国内战前的高速发展,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耦合市场经济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非宣扬唯生产力论,不以发展速度一孔论是非,而只是就事论事对比事实。奴隶制的耦合市场经济实不足取。然美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敢于破旧立新的首创精神值得今天的中国借签。先不要忙着吹嘘和推销什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有所作为。



鲜花
1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2017-10-23 11:26
我觉得中国的路比美国要难走。防左防右,切无所借鉴。
回复 不列颠地主 2017-10-23 11:41
又一位经济学大师。写得精辟。
回复 2017-10-23 11:44
老马在经济学方面,可以说是海外华人论坛第一人。
回复 cannaa 2017-10-23 21:24
你想说没有邓小平的中国更成功..?
回复 马力 2017-10-23 21:32
cannaa: 你想说没有邓小平的中国更成功..?
这篇文章针对观察者网有人以为美国没有邓,所以川普不会有作为的说法写的。想说美国当初的成功离不开巨大的市场核奴隶制,不是靠各别人可以改变的。
回复 cannaa 2017-10-23 21:40
反正人无外财不肥,抢劫永远是速富的手段
回复 马力 2017-10-23 21:48
cannaa: 反正人无外财不肥,抢劫永远是速富的手段
没错。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8 03:38 , Processed in 0.04146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