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马力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7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的改革红利小考

热度 2已有 844 次阅读2015-12-7 23:52 |系统分类:热点杂谈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这里的小考既是考红利,也是考我们的经济学家。最近中国李副总理强调要继续利用改革的红利发展经济。一时间,红利一词便成了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改革红利呢?仅只是人口红利吗?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否则有可能迷失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正确方向。为此不妨先解一个简单的代数方程组。


如果第一年的产值是G1,第n年的产值是Gn,平均年增长率k可以从以下公式获得

G1(1 + k)**(n-1) = Gn

这里的增长率和最后一年的产值都包括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了排除通货膨胀的作用,假定通货膨胀造成的年增长率是r,除去通货膨胀影响的年增长率是s,当通货膨胀独立于实际增长时,上式变成

G1[(1 + r)(1 + s)]**(n-1) = Gn

两式相除消去G1Gn后得到

(1 + r)(1 + s) = (1 + k)

除去通货膨胀影响的年增长率就是

s = (1 + k)/(1 + r) - 1

也就是

s = (k – r)/(1 + r)

为了给个例子,假定n年后物价增长a倍,而物价没有上涨时的产值是G,有

Gn = aG

G1(1 + s)**(n-1) = G

把它们代入

G1[(1 + r)(1 + s)]**(n-1) = Gn

导出

a = (1 + r)**(n-1)

由此获得通货膨胀造成的年增长率是

r = a**[1/(n-1)] – 1

注意通货膨胀的作用可与初始产值或最后产值无关,只与物价上涨的倍数有关。


中国官方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取消计划经济后的1979(G1=¥4,063亿)2008(Gn=¥314,045亿)这三十年的平均发展速度k=16.2% 。如果认为这期间物价平均上涨了a=1020倍,由此产生的GDP的年增长是r=8.3%10.9%。去除物价上涨造成的影响后的标准GDP的实际增长率应该是s=7.3%4.8%。可见GDP增长的大头是通货膨胀造成的。除了出售资源和国外投资的回报后,人口红利带来的增长是小头,大概只有6%3.5%左右。


西方经济学中还没有物价红利这个概念。许多人可能第一次听说物价红利,因此需要解释一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物价红利可以定义为平均物价明显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时可因单纯的通货膨胀带来的产值增量,如上面说的r。有人说通货膨胀造成的产值不是真正的产值。当进行通货膨胀订正后,它对产值的影响就不再存在。事实却不是这么简单。世界各国普遍低估本国的通货膨胀率,以致订正后的增长率要高于实际增长率。更重要的是:低物价形成的物价红利是一种投资潜力,可以使国家发行大量货币用于投资建设,尤其是基本建设。只要这些增加的货币不立即进入普通商品的流通领域,它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就小于货币增加的倍数。这时只需稍微增加国民的收入就可以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人口红利,即通常所说的廉价劳力,实际上是物价红利的特殊形式,并与物价红利同时存在。由于人口红利可以减低生产成本,当物价红利所隐藏的投资潜力获得释放时,人口红利便可使投资效果成倍增加。另外,人口红利只有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利用人口红利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设法开辟就业市场。这就需要投资。可见人口红利能与物价红利相辅相成,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如果物价红利已经耗完,增加投资就会有困难,从而影响人口红利的实现。如果靠外资来投资,人口红利就变成外国利用的人力资源,主要为外国创造财富。


为什么前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大量的物价红利和人口红利存在?这是国有经济的优势造成的。国有经济国家的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一个细胞。它既是一个单独的生命体,又是整个经济体中彼此相连的一部分。它的预算可以同整个国家经济一道来平衡。因此国有企业可以利用挪赢补亏的功能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在价格竞争中不需要垄断市场就能轻易打败单独结算的私有企业。也正由于国有经济这种挪赢补亏的功能,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赢利企业的利润来综合投资,包括投资亏损的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改变亏损状况。而私有制国家的企业在利润不足时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投资。而赢利企业也想扩大投资而不愿把利润存在银行里等待贬值。于是银行只能通过发行货币来满足不断出现的投资需要,保持超过流通所需的货币供应。因此私有制国家有常年不断的通货膨胀,难以积累投资潜力和物价红利。


有意思的是物价红利还具有“繁殖”能力,因为它正比于产品数量和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差。当产值增加时,物价红利也会增加。因此利用物价红利发行货币进行投资引起的物价上涨对物价红利的消减作用会部分地被产值增加的作用所抵销,从而减缓物价红利的消耗速度。同时国际市场上的物价也有通货膨胀,在三十年里也涨了几倍。这就使物价红利更加耐用。从理论上来说,最好的方案是先利用物价红利自我投资来发展经济。等物价红利快耗完时再大量引进外资和出售资源。这样损失会小些。西方经济运作学对公有经济和物价红利不甚了然,而根据私有经济的经验来预测中国改革后的市场经济,因此常会得出过于悲观和迅速崩溃的结论。当物价红利用罄之后,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预测才会比较可靠。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当前只显示与您操作相关的单个评论,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评论
回复 马力 2017-12-24 10:02
翰山: (1 + r)(1 + s) = (1 + k) 这个公式是否有出处?
为什么不是:k = r+ s

你的公式,k = r+ s + rs

虽然在r,s很小时,rs是告阶小量,也许可以忽略。 ...
该式是从前面两个公式导出的。前面的公式中学就学过,也是72法则的基本公式。如果说k = r + s,就舍去了通胀本身的虚值(水分)生产的利滚利rs。所以要加上rs这个小量。当年份不大时,rs很小。这时的真实增长率r可以近似看成是名义增长率k减去通胀率s。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4 14:24 , Processed in 0.0446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