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追求永生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7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说知青下乡是“因为没钱让他们就业”的说法可以休矣

热度 6已有 1921 次阅读2018-1-24 23:21 |系统分类:原创博文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记不清是看到谁说的了,说知青下乡是因为没有钱安排他们就业,还说出数字,100万知青需要10亿才够。

谁都知道的,这些知青不是大学毕业生,而大学毕业生才50多元工资,一直到改开。可是根据上面这个说法,这些知青却每个月平均80多元,不知道这个帐怎么算的。

再有为安置知青中央财政拨款,据1973年7月国务院知青办《知识青年下乡经费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文称,从1962年到1972 年,国家共拨付城镇知识青年下乡经费25亿元,实际开支21亿元,结余4亿元。另据1981年3月国务院知青办《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第 86—89页:同期中央财政拨款25亿元,实际开支19 9亿元。

可见不是没有钱安置他们就业,而是为了当时所说的目的。实际上当时最耗时费力的是农村对他们的安置和管理。那些没有经历过人信口开河想当然稀奇古怪的说法都出来的,实际一点都不着边。


2

鲜花
1

真棒

玩闹

同情
1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2 个评论)

回复 2018-1-25 07:12
有说服力!不过有几点疑问。
当时知青可不是一百万。应该是两千万也打不住。
直到1975年,仍有上山下乡的知青。人数好现在两百万左右。
另外,不能仅仅考虑工资。那时是计划经济年代,就业人员的医疗、住宿,包括子女上幼儿园,国家都要负责。
而且文革中人口数量剧增,从教人员缺乏,校舍需要扩建,一系列问题。需要钱的地方多了。
当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主要考虑的还是缩小城乡差别。但缓解就业压力,也是事实。不然国家也不会有计划的每年安置一定数量的知青回城。
回复 paci 2018-1-25 09:11
对于那段历史不是很熟悉,能否介绍~而是为了当时所说的目的~是什么目的?62-72年知情已经开始回城了吗?
回复 追求永生 2018-1-25 10:24
paci: 对于那段历史不是很熟悉,能否介绍~而是为了当时所说的目的~是什么目的?62-72年知情已经开始回城了吗?
1968年,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上山下乡”运动的浪潮。数以千计的知识青年离开城镇,走向农村,和当地农民一起参加体力劳动。

这个很有必要,是和当时所有的政治运动一致的,就是反资防修,保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回复 追求永生 2018-1-25 10:29
paci: 对于那段历史不是很熟悉,能否介绍~而是为了当时所说的目的~是什么目的?62-72年知情已经开始回城了吗?
我也没有全年研究,但是我知道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一刀切,几乎所有适龄青年全部被卷入,而回来返城的就是个别现象,基本上是有特殊原因才能特批回来。那个时候谁敢对抗毛主席。
回复 追求永生 2018-1-25 10:42
: 有说服力!不过有几点疑问。
当时知青可不是一百万。应该是两千万也打不住。
直到1975年,仍有上山下乡的知青。人数好现在两百万左右。
另外,不能仅仅考虑工资 ...
没错,一百万可能只是一批吧,也许是举例说法,那么多人需要那么多钱。据说高潮的时候,就是毛主席发出号召以后(1968)就有1600万知青下乡。

其实从经济方面考虑,上山下乡和就地安排,那个多花钱还真难说。到农村去基本都是从无到有,在城市都是有了基础。

回城的安排,都是文革以后“回城”潮,都落实政策回去的,而下去是十几年时间,所以这种做法的效果不是缓解,而是极大加剧了就业压力。

但是返城是政策性的,正如下乡也是政策性的一样,在一切都政治挂帅的年代,这些经济因素基本不是考虑范围。

这么说吧,把上山下乡理解为解决就业问题,就如同把红军长征理解为旅游一样。
回复 2018-1-25 10:56
追求永生: 没错,一百万可能只是一批吧,也许是举例说法,那么多人需要那么多钱。据说高潮的时候,就是毛主席发出号召以后(1968)就有1600万知青下乡。

其实从经济方面考 ...
感觉主要还是为了缩小城乡差别。反修,防修,也是其一,但更多的应是一种政策宣传。
至于缓解就业,不管是否是形成这一政策的一个因素,但确实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
那些年,不仅知识青年,还包括城镇居民,甚至包括机关干部(大量干部携带家属离开城市),缓解了城市就业与社会福利压力。起码住房困难就有所缓解。
当时中国以保持不变的低工资解决就业问题(大约十来年不涨工资)。这对国家发展,绝不是好事。
回复 追求永生 2018-1-25 11:07
: 感觉主要还是为了缩小城乡差别。反修,防修,也是其一,但更多的应是一种政策宣传。
至于缓解就业,不管是否是形成这一政策的一个因素,但确实起到了这方面的作 ...
一般市民从城市疏散到乡下,主要是备战,还有就是一些人放在城里可能是不安全隐患,所以防患于未然。总之,当时都是从很重大的角度出发采取的这种措施。

至于经济因素,当时连搞生产都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空兄大概听到“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吧?

所以理解那个时候的一些做法是从经济理由出发,实在是南辕北辙。后人说那是有经济方面的效果,那是另一回事。我主贴主要是反对那些把上山下乡当作一个解决经济问题的解释,认为那个解释实在不着调。
回复 2018-1-25 11:10
追求永生: 一般市民从城市疏散到乡下,主要是备战,还有就是一些人放在城里可能是不安全隐患,所以防患于未然。总之,当时都是从很重大的角度出发采取的这种措施。

至于经 ...
不大同意。
如果把缩小三大差别,看作是一种经济政策,好像不妥。
但也确实如你所说:把上山下乡当作一个解决经济问题的解释,认为那个解释实在不着调。
不过,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我的意思是,上山下乡政策,应该是多方面考虑的结果。
回复 追求永生 2018-1-25 11:18
: 不大同意。
如果把缩小三大差别,看作是一种经济政策,好像不妥。
但也确实如你所说:把上山下乡当作一个解决经济问题的解释,认为那个解释实在不着调。
不过, ...
缩小三大差别,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之一,也可以说追求共产主义目标首先要实现的。由此可知,这个是始终在社会主义的追求目标之中,这是一个更长远的目标。但是毛主席搞的运动,都是看到走资变修的危险,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而采取的断然措施。空兄理解了这个,就知道为什么邓小平就是翻案,首先就是恢复高考了。

我们都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也不是说毛主席那个对,我们只是理解两种截然不同的路线,而不是轻飘飘的看成是不同的经济政策。
回复 追求永生 2018-1-25 11:26
: 不大同意。
如果把缩小三大差别,看作是一种经济政策,好像不妥。
但也确实如你所说:把上山下乡当作一个解决经济问题的解释,认为那个解释实在不着调。
不过, ...
也许是,也可以是,但是看毛主席和邓小平直接对着干,就知道主要的症结在哪里了。

一个佐证吧,是不是知识分子和那些首先富起来的人是反对毛主席支持邓小平的急先锋?
回复 2018-1-25 11:35
追求永生: 也许是,也可以是,但是看毛主席和邓小平直接对着干,就知道主要的症结在哪里了。

一个佐证吧,是不是知识分子和那些首先富起来的人是反对毛主席支持邓小平的急 ...
又要触及敏感问题了。
不加评论,但说一种现象:
在微信的朋友群里,你可以观察到: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越是社会地位高的,越是有钱的,对现状越是不满。不仅对现状(改革后)不满,对改革前也是满腹牢骚。
而那些普通民众,甚至包括有下岗经历的人,反倒表现得很知足。对改革前后都没有过多的批评(这里面的“过多”是相对的,相对前面提到的那类人)。
这说明什么?
回复 追求永生 2018-1-25 11:42
: 又要触及敏感问题了。
不加评论,但说一种现象:
在微信的朋友群里,你可以观察到: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越是社会地位高的,越是有钱的,对现状越是不满 ...
这个很好解释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凤毛麟角。

你我也是一样,如果不是话赶话说到这里,谁会提那些事情啊,是不是。
回复 翰山 2018-1-25 11:47
哈哈,看到永生博这篇文章,我来自认家门:文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代是时代的牺牲者》 http://hanshan.info/home.php?mod=space&uid=2&do=blog&id=11555 是我写的,话是邓小平说的。

但是你的文章,不顾事实,所发的评论,不是严肃的讨论。

问题的提出:
当时中央设想,不能在城镇就业的青年学生,可安置到农场、牧场、林场、渔场。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难题:一是城镇需要安置的青年学生多,而农场的容纳力不足。二是安置到农场的费用过大,国家财政承负太重。

首先,邓小平是从经济上思考这一问题的。他算了一笔账。插场每人大致需要1000元,每年要安置100多万,这就需要10个亿。

注意,是一年100万,10个亿,安排农场等。城里根本无法安排。这个安排,不是工资,是安家费,包括建房等一系列需求。

请看我的文章分析,国家拿不出这10个亿,连在职工人都20年不涨工资。如果一人涨无元,需要30亿(假定1亿人口城市人,一半人工作),国家也没有钱。
回复 翰山 2018-1-25 11:51
: 有说服力!不过有几点疑问。
当时知青可不是一百万。应该是两千万也打不住。
直到1975年,仍有上山下乡的知青。人数好现在两百万左右。
另外,不能仅仅考虑工资 ...
牛头不对马嘴的评论,基于非正确的事实,国家一年拿不出10个亿,安排100万不能在城镇就业的青年学生在农场就业(城里),只能拿出2亿去插队。这是知青插队的由来。

10年(62~73)21亿,正好一年2亿,这是国家拿的出来的。永生博的数据,正好支持我的分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代是时代的牺牲者》 http://hanshan.info/home.php?mod=space&uid=2&do=blog&id=11555
回复 追求永生 2018-1-25 12:02
翰山: 哈哈,看到永生博这篇文章,我来自认家门:文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代是时代的牺牲者》 http://hanshan.info/home.php?mod=space&uid=2&do=blog&id=11555 是我 ...
哈哈,也是翰山兄转别人的观点吧。看来你是比较赞同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安置上山下乡那些钱不都是中央拨款吗?

看了你算的帐,似乎只是城镇安排不下的人如果插场才需要花10亿,而且只是100万人,那么怎么解释所有的人都上山下乡了呢?

而那个观点看来是根据这个部分解决方案给出了整体上山下乡的答案,是不是?

如果他只说有这么一个具体问题是这样具体解决的,而不是整体而言针对整个上山下乡运动,我也没有必要写这个贴文了。

而且后来很明显,邓小平的知青返城和恢复高考是否定了上山下乡,这个也是解决经济问题的考量吗?
回复 2018-1-25 12:05
翰山: 牛头不对马嘴的评论,基于非正确的事实,国家一年拿不出10个亿,安排100万不能在城镇就业的青年学生在农场就业(城里),只能拿出2亿去插队。这是知青插队的由来 ...
看了你给出的连接。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在感受上,你我还是有些差异的。
对当年那份上山下乡的经历,我认为在我这一生中,是相当宝贵的。没有被牺牲的感觉。
那段经历,塑造了我。对今天所得到的一切,极有帮助。
回复 翰山 2018-1-25 12:05
追求永生: 哈哈,也是翰山兄转别人的观点吧。看来你是比较赞同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安置上山下乡那些钱不都是中央拨款吗?

看了你算的帐,似乎只是城镇安排不下的人如果 ...
一年100万,这是63年,到76年,如果每年都是100万,就是1300万。大概十几年所有知青是2000万左右,就是后来的年份,下乡的多了。
回复 翰山 2018-1-25 12:06
追求永生: 哈哈,也是翰山兄转别人的观点吧。看来你是比较赞同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安置上山下乡那些钱不都是中央拨款吗?

看了你算的帐,似乎只是城镇安排不下的人如果 ...
不是别人的观点,文章是我的原创,数据是别人的。
回复 翰山 2018-1-25 12:08
: 看了你给出的连接。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在感受上,你我还是有些差异的。
对当年那份上山下乡的经历,我认为在我这一生中,是相当宝贵的。没有被牺牲的感觉。[em:2 ...
这是两回事。我说的是原因,你说的是结果:坏事变好事。

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好事,为什么不坚持下来?我同意一篇文章说的,知青下乡没有任何社会进步的意义。
回复 追求永生 2018-1-25 12:09
翰山: 一年100万,这是63年,到76年,如果每年都是100万,就是1300万。大概十几年所有知青是2000万左右,就是后来的年份,下乡的多了。 ...
嗯,也许63年就是解决经济问题,但是文革以后,尤其是68年主席那个号召以后,就完全不同了。所以你提到的那个观点根据63年情况做出整个知青上山下山运动的结论,本身就是问题。
1234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8 21:01 , Processed in 0.0385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