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中国农业全球扩张 未来人类食物或"中国制造"

[复制链接]

751

主题

1323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1:3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01-29 00:10:02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杨宁昱

核心提示:中国在31个国家的61起土地收购案,已收购或正处于收购过程中的土地总面积在332.5万公顷左右。

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 外媒称,在未来,人类吃什么?面对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是目前还有太多的人吃不上饭或是吃的很糟糕。接着,如果未来人们不得不靠吃昆虫为生,或像宇航员那样吞进各种颜色的药片当饭吃。

据西班牙《起义报》1月27日报道,如今令很多人担忧的是,未来人们会不会像现在的美国人这样吃饭。想到这里开始让人有点反胃,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添加各种配料的美国大汉堡就将充斥卖场。这种情况带来的健康问题令人担忧,但更堪忧的是国土上的小型农业可能会因此消失。

报道称,不过,尽管上述情况很可能发生,但深思熟虑后认为,就像服装和技术等领域一样,未来人类的食物将是“中国制造”,甚至在美国也将是如此。

中国的农业扩张正遵循着三大策略。首先,众所周知的是在第三国控制土地的政策。这样的征地活动已经得到了很多机构的关注,西班牙基因资源行动国际组织是最早关注中国这一动作的机构,目前已记录到中国在31个国家的61起土地收购案,已收购或正处于收购过程中的土地总面积在332.5万公顷左右。

除了在海外控制土地的政策外,在世界各地收购大型食品企业是中国的又一策略。根据基因资源行动国际组织的统计,过去10年中国在该领域的投资达430亿美元。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2013年收购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以及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于去年收购全球农业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荷兰尼德拉公司51%的股权和新加坡来宝农业全部股权。目前还有多家中国企业正在开出价码欲收购澳大利亚基德曼公司,该公司拥有共计1100多万公顷的牧场。

第三,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传统农业和小型农业向大型农牧业转型。为实现这一目标已经迈出的重要步骤包括将目前在农民手中的土地转移到少数几家企业手中。根据官方统计,目前中国1/4的耕地已经流转到中粮和中信等企业手中。

报道称,对中国农产食品领域大型企业来说,政府的支持对实现在国内外皆有作为的目标当然至关重要,但它们还拥有另一个特殊优势: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和定位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与其他大型跨国食品企业的联盟,并获得了国际财团的支持。仍以中信公司和中粮集团为例,前者与涉及作物保护、非农业害虫治理、种子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创新型企业拜耳农作物科学公司间合作紧密,将拜耳的产品运用在流转过程中新得到的土地上。后者除了与先锋集团保持合作外,还借力美国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KKR)注资建立大型工业化养猪场。KKR还在与中国现代牧业联手打造大型牧场。

报道说,在进行了以上种种分析后,提出的问题是,控制这么多的土地和企业,以及调动这么多资金,只是为了满足本国人民的食品需求?虽然在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为保障食品安全的确需要巨大投入,但中国的目标显然不止如此,它想在全球化的食品企业体系中获得控制权。回到本文开头探讨的问题,未来人类的食物可能将有赖于中国控制下的3至5家企业。(编译/韩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山东邹平县孙镇农业科技种植园的工人在田间收获红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751

主题

1323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1:34:29 | 只看该作者

【延伸阅读】港媒:中国农业创新技术可助非洲一臂之力

参考消息网10月29日报道 港媒称,在近代历史上,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主要靠石油、天然气和矿产支撑。然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建立在非开采行业的扩大上,特别是那些能够推动创新、满足国内供应链以及促进出口的产业。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7日报道,中国已经向世人展示,农业便是此类产业之一。那么,非洲能够从中国模式中学到些什么呢?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已将小型农场变成了大型农业生产区。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产量最大化需要高科技农业设备。尽管中国在农业设备生产方面堪称全球生力军,但仍要依赖外国进口的最新尖端科技。

从这方面来看,中国和非洲所面临的挑战类似——通过使用外国高科技机械设备令农业改头换面,同时还要努力尝试推动国内农业技术创新。中国领先非洲几步,拥有许多生产农业机械的企业。同时,中国也是全球农业机械设备的主要生产国之一。

对中国农业企业来说,眼下的非洲充满了各种机遇,从牲畜饲养技术、灌溉系统、粮食加工技术、包装技术、新型化肥到抗病虫害农作物创新,处处大有可为。

而中国农业部已与17个非洲国家和组织签署了31份合作文件,还在该地区援建了22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并派遣了数百名农业专家赴非洲支援,同时在华培训非洲农业经济技术管理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月8日,山东潍坊峡山区一家农业公司的员工使用轨道式可升降采摘装备采摘西红柿。新华社记者 张志龙 摄

(2015-10-29 09:41:00)

板凳
发表于 2016-1-28 11:37:09 | 只看该作者

【延伸阅读】中国有机农业日渐兴旺 港媒:得益于食品安全担忧

参考消息网9月28日报道 港媒称,去年9月一次逛农贸市场的经历彻底改变了王建军(音)的生活。他说:“在农贸市场上我看到了介绍社区支持农业(CSA)农庄的材料,当月我就去了北京参观这些农庄。”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27日报道,一回到家,原本在云南一家国企当工程师的王建军就辞了职,并在昆明郊区租下了将近5公顷农田。今年6月,他有了自己的第一次收获。

“社区支持农业”一词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源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在日本也发展出了一种类似的名为“提携”(TeiKei)的农业体系。CSA农庄把农民与消费者联系起来,一个由个体消费者组成的社区承担农庄的运行成本及农民的薪水,他们获得的回报是农场出产的有机农作物。

中国早期的CSA农庄“小毛驴”市民农园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石嫣在北京建立的,此前她在美国花半年时间对这种农业模式进行了考察。

石嫣已经离开“小毛驴”,创办了另一家名为“分享收获”的农庄。她说,CSA农庄的理念是从2011年开始传播的,现在中国共有500多个这样的农庄。王建军就是在拜访了石嫣之后,决定开办自己的CSA农庄。

自从6月的收获之后,王建军已吸引到了100多位顾客,他们或者付钱购买送货上门的农产品,或者——为得到较低的价格——愿意参加农场的生产。王建军说:“我们的顾客可以按每年2500元人民币的价格租我们这里的一块地,也可以每年交6500元,然后由我们把农产品送上门。”他的大多数顾客属于当地的中等以上收入人群。

CSA农庄的发展反映了有机农产品消费的不断增加。中国现在是世界第四大有机食品消费国。据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研究所所长何文龙称,由于中国经济的繁荣,近年来有机农业一直在稳步发展。他说:“经济一直在改善,人们赚的钱越来越多,因此他们买得起有机食物。”

CSA农庄里的人们说,由于对食物安全的担忧,有机农业已经兴旺起来。有机作物生产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信任。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有近1.3万种得到认证的有机产品,但一些消费者仍然对它们抱有疑虑。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文良说:“信任是个大问题,但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有机产业。有机作物生产商希望赚钱,有机作物认证中心也需要创造利润,有些问题存在于产品的鉴定过程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月8日,山东潍坊峡山区一家农业公司的员工使用轨道式可升降采摘装备采摘西红柿。新华社记者 张志龙 摄

(2015-09-28 11:01:00)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26
地板
发表于 2016-1-28 11:39:33 | 只看该作者

【延伸阅读】港媒:中国巨额农业补贴用于拖拉机值得商榷

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 港媒称,任何参观每年秋季在长春或沈阳举行的中国农业机械展的人都会看到大批的农业机械和品牌。参展的数百家品牌出售的都是类似的农业机械产品——对于一个试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而言大都是低技术的解决方案。

香港《南华早报》6月29日报道称,最近几年,拖拉机迅速增加,因为中国农业部和中央政府致力于提高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为了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大量发放补贴。

报道称,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补贴数额从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14年令人难以置信的230亿元人民币。很多情况下,农民拿到的补贴会占到一台拖拉车或收割机价格的1/3以上。

也会有看法支持低成本农机产品的可用性,尤其是因为主导全球农机产品(从价值上)的西方公司倾向于高科技、高价格的机械产品。

报道称,现在中国大规模补贴农民购买针对小农的低端农机具,与中国努力扩大农业规模和产出的目标是南辕北辙的。

毫不奇怪,补贴可能吸引了大量“追随者”进入这一行业,他们制造低科技的机械产品以较低的价格迅速向农民出售。一个恰当的例子就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的加入,2010年其首批拖拉机上市前它在农机制造领域毫无经验和技能。奇瑞的主管在沈阳的一个机械展上说,为促进销售而实施的补贴是奇瑞进入这一领域的主要原因。

报道称,当土地分配改革取得进展,以及农民收入增加时,机械化产生的影响最大。但中国并不是这样。土地改革(实现合并和更大规模农业的目标)的更大任务在中国没有解决。因此,有太多小型机械散落在中国各地的小块农田中。这些低科技的拖拉机无法在中国政府希望创建的更大规模的土地上工作。

报道称,从全球来看,拖拉机的销售从数量上看减少了,但价格抬高了,因为它们变得更高效了。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巴西的农村利用农机制造商提供的信贷机制来购买和使用大型、高效的机械,而不是寻求政府援助来购买低科技的拖拉机和收割机。

报道称,中国的低成本制造商在非洲等目前亟需实现机械化的地方可能还有销售市场。不过,他们需要进行革新以满足这些市场的特别需求,然而,革新并不是中国拖拉机制造商的强项。

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称,这一行业从2004年到2014年经历了“黄金十年”,其间中国农机产出从价值上每年增长20%。

报道称,鉴于农业部希望把所有土地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从2015年的60%提高到2020年的70%。不过,按目前的情况,慷慨的补贴不一定会实现中国更加机械化的农业生产的目标。(编译/许燕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福建莆田一位种粮大户驾驶大型拖拉机在田间翻土。本报记者张国俊摄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26
5#
发表于 2016-1-28 11:40:53 | 只看该作者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农业走出去回报与风险并存

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 美媒称,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粮食保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主要忧虑之一。

据美国《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12月16日报道,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裕,粮食消费和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中国的肉类消费增加了三倍,达到每人每年59.5公斤。随着更多的中国人跨入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的行列,肉类消费很可能会继续增加。预计到2020年肉类消费将比现有数量增加35%。中国人还日渐形成了对西方某些美食(如咖啡、香料、芦笋等蔬菜以及鳄梨和蓝莓之类的水果)的旺盛需求。

中国有着全世界22%的人口,却只有大约7%的耕地。然而,由于水土流失、滥砍滥伐以及河流污染等原因,该国的耕地在不断减少。中国官员11月份说,中国有40%以上的耕地状况在恶化。

粮食需求增加,加上耕地减少,使得中国在不久的未来将难以养活自己。在过去10年里,中国出现了粮食价格猛涨和某些产品短缺的问题。

中国别无选择,只能转向海外农业。2013年,中国进口了全世界4%的谷物。这个数字在未来数年很可能会继续增加。

近年来,中国对海外农业和土地租赁的投资稳步增加。中国企业从21世纪初开始在老挝和柬埔寨等邻国投资农场,然后逐渐向外扩展。中国在几个非洲国家拥有独资或合资的农场,其中包括莫桑比克和埃塞俄比亚。

在莫桑比克,一家湖北企业在加扎省的一个水稻农场投资2.5亿美元。预计还有几家中国企业将在该国的农业部门投资高达25亿美元。在安哥拉,中信集团租赁了2万公顷土地,还承诺将在农业部门另外投资50亿美元。

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都是有着大片肥沃土地、但人口稀少的国家。安哥拉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600万。

中国与东南亚邻国的关系持续紧张,所以使得世界其他地区更具有吸引力,而非洲可能会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方。

然而,中国的海外选择既有回报,也有风险。乌克兰曾是相对稳定的地区,而该国近来的局势表明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土地是个敏感问题,会激起我们最原始的恐惧。在哈萨克斯坦,人们普遍担心中国在通过贿赂当地官员的方式攫取该国广袤的土地。在巴西,包括前农业部长德尔芬·内图在内的多名官员指责中国悄无声息地获得土地。

为了缓解粮食短缺问题,中国大举投资非洲各国的农业研究中心。在莫桑比克,中国在林波波谷地租赁了一片土地,8万人因此迁离。在喀麦隆,部落首领和非政府组织抗议中国企业获取土地。

对非洲农田感兴趣的不光是中国。巴西、日本、韩国和几个海湾国家都在非洲租赁了大片土地。巴西显然比中国成功得多,至少在莫桑比克是如此。巴西的土地协议远不像中国的协议那样具有争议,也没有引起那么多的怀疑。巴西企业在莫桑比克种植大豆,曾有几年时间,巴西是中国的主要大豆供应国。

尽管中国海外农业投资的这些风险很可能会继续存在下去,但中国别无选择,只能靠国外来满足不断增加的粮食需求。

如果中国的海外农业投资能以公开、透明、尊重当地人的方式展开,就能带来很多益处。事实上,有些国家(尤其是安哥拉和津巴布韦)很欢迎此类投资。只要双方具有打造互利伙伴关系的创造力,中国和此类投资的接收国都能从中获得巨大好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在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日照市三元粮食专业合作社水稻基地,社员于本花用镰刀收割小地块水稻。 新华社 陈为峰摄

(2014-12-18 10:33: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1 19:11 , Processed in 0.0779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