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夺标的个人空间 https://hanshan.info/?1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美中青年对话:回顾邓小平访美的九日

热度 3已有 592 次阅读2015-7-14 09:14 |系统分类:故事会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还有一部纪录片我记得好像叫《掩埋》,揭露出来很多东西,说有很多数据证明当年的唐山大地震是被监测出来了的,很多时候我会发现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的一些东西,我不知道什么样才是一个历史的真相。

——《旋风九日》第二次观影座谈会文字实录(下)

  相关文章:旋风九日:把中美关系看作事关改革开放路线的大问题(上)

  施展:中美共治是世界大势

  施展(外交学院副教授):这个电影很有意思,纪录片这种载体很重要,因为对一个国家来说,它的自我意识——这个国家究竟是谁——不是说天然地人们就能明白的,是通过这个国家的历史意识被塑造出来的。这也是最近我的研究在做的一个工作,就是琢磨如何重塑中国的历史哲学。历史意识内化于国民意识有几个途径:一是国民教育,再一个是艺术作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载体就是纪录片。所以您做这个纪录片我觉得非常有价值。但是看完以后,我也跟刚才几位老师一样,感觉不过瘾,力度不够。

  假如是我来想象这个片子的话,该片应该是通过邓这九日呈现邓这个人本身的历史感,通过邓的历史感来折射当下中国所应该具有的一个历史意识。就邓这个人而言,他是一个历史感非常强的人,每逢大的历史时刻他总能对一个总体的长线格局有一个大的判断,在这个大的判断以下他给出一个基本的决策方向。不管七八年改革开放还是八九事件之后,当时人们都在质疑是否还继续要改革开放,邓马上就识别出这是一个大的历史方向,九二年南巡重新划定这么一个道路。所以,邓本身这种很强烈的历史感,实际上恰恰折射的是当下中国所应该具备的一个东西。当然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毛也是历史感特强的一个人,但问题在于他的历史感是基于一种诗人的想象而不是基于常识,邓的常识又特别好。


  这个纪录片里有一段我当时特别有感触,有一个美国记者问邓说你如何在承认台湾现状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中国统一?邓用了一句话,说:“承认现状恰恰是实现统一最好的办法”。这个可能一般人解读起来就说邓真机智,一下子把不怀好意的问话就给干掉了。在我看来,邓在这里恰恰是一个超常的历史感来回应,我相信对邓而言,他真的是这么理解的,在一个历史过程当中,我们才能看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向。这个历史过程在哪儿呢?基于邓的常识感,他有一个说法,我忘记原话怎么说了,大致意思就是说我们看一下世界上各个国家,凡是跟着美国走的都混得不错,不跟着美国走的都混得不咋地。邓在79年访美的“旋风九日”就是邓引领中国重新加入这个世界的过程。当然毛的时候,曾经试图让中国引领世界,所以毛有非常强的一种普世主义的倾向。不管是在早期的共产革命——当然共产革命后来又进一步有了当全世界共产革命老大的想法——还是在1971、72年之后“三个世界”的划分,都是有一种超强的普世主义的取向,但是这种普世取向并不是真的要加入这个世界,而是他要依据他的想象来重划这个世界,这个基本是不可能的。

  邓在七九年的访美就是引领中国重新加入世界的一个努力,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邓基于常识的非常深刻的历史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这之后因为加入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秩序而获得了迅速的崛起,当然这个崛起就目前而言仅限于经济层面,到了今天中国的经济崛起已经非常深刻地改变了现有的国际秩序,当然,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作为一个现成事实改变了国际秩序,就国际治理、国际法权结构而言,中国离改变国际秩序还远着呢。假如中国想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想法的话,势必国际秩序也将反过来重新定义中国,这是我们在思考中国问题时必须有的一种历史纵深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中美是世界秩序的两个绝对性的力量,我所谓的绝对性力量是指国际政治中一些最基本的作为原点性的事实,这个原点性的事实就是有几个超大规模的国家给世界秩序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规定性,你无论如何违背不了这个规定性,在这个规定性之外你才有可能更具体的外交操作手段,才有可能把这个秩序建立起来。

  在这里我所谓的中美作为两大绝对性力量,首先美国在二战之后完全主导了现代世界秩序,但是在这里我不同意刚才胡老师谈到的霸主国与挑战国之间的关系,因为作为美国这种意义上的霸主国,从本质上来说它的治理对象不是具体哪个国家,本质上来说它的治理对象是全球法权秩序。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基于美国非常独特的决策机制与政治体制,使得它的内政外交能够彻底打通,基于这种打通性,使得它所治理的全球法权秩序又是在不断动态演进的,当然是很缓慢的演进,但是不断在动态演进。这个动态演进里面,已经内在地包含着因各个不同国家的崛起、衰败而形成的新的力量对比格局。这是就美国作为一个绝对性力量而言。

  反过来,中国作为国际政治当中一个绝对性的力量,可以说是中国在1978年之后的经济上的崛起已经完全重构了全球的生产秩序,就是刚才王占阳老师谈到的,假如中国经济崩了,世界经济就崩了。1978年之前是无法想象这点的,因为中国已经在绝对意义上重构了全球的生产秩序。《旋风九日》这个片子里就提到了小平的一句话,他对美国人说你们的生产线、流水线很厉害,但是你想没想过流水线节省了人工,那些被节省出来剩下的人怎么办?他们每天额外的七个小时怎么打发?这里小平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独特的比较优势,这种独特的比较优势在可预见的未来已经锁定了世界制造业秩序,也就在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制造业聚集区了,这已经完全重构了全球生产秩序,但是这个全球生产秩序本身却又必须在一个美国所主导的全球法权治理里运转。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用一个哲学术语,就是美国提供了世界秩序的形式,而中国提供了世界秩序的质料,只有形式和质料结合在一块,这个世界秩序才真的成就。就这个意义而言,中美共治、中美共进这是一个必然的前景,是一个世界大势,这是一个势不可当的东西,它当然势不可当。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我们有一种历史感才能有效地把它识别出来,但是可悲的是当下中国恰恰欠缺的就是这个东西,不管是网上各种各样的无厘头的叫嚣“中美必有一战”、“中日必有一战”、“宁可全国不长草,拼命拿下钓鱼岛”等等。这种民族主义根本意义上是完全对世界大势的无知,对中国自身的无知,这个是需要我们找到一些办法来重塑出来的,恰恰就是《旋风九日》这个片子我觉得应该起到这种功能的,但是就它应该起到的功能而言,我看起来也是觉得不过瘾的。

  刚才陶老师和另外几位老师都提到是否可以再拍一拍小平访日,我期待着在那里也许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周志兴:我也觉得是。下面请史宏飞。

  史宏飞:国家形象取决于是否致力于对国民幸福感的提升

  史宏飞(北京大学博士生):首先谈一下这部片子给我的观感,我觉得非常好,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做的事情,我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片子出现,因为这个的确太少了。

  这个纪录片里讲到的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个是邓小平访美的国内背景,就是它跟改革开放其实是互动的关系,这是第一;第二,他也说明了中美建交的长远的历史意义,就是中美的合作大局不仅对中国改革非常重要,对于整个世界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作为一个学生想主要谈一下对中美关系的看法,这些看法有些是我通过读书得来的,另外一些是我在美国访学时候的观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首先,中国到底有没有能力做世界领袖的问题。我导师北京大学历史系王立新教授最近有一本新书《踌躇的霸权:美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曲折历程》里面有一段定义是非常好的,“如果一个国家要成为这个世界的领导者,它要同时担当三重角色:第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秩序的国际警察,第二是能够提供资本和发展援助的国际银行家,第三是在发生危机和灾难时能提供救助的国际慈善家。而这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领导国做出人力或者物力上的巨大牺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中国现在其实完全没有可能成为领导者,中国也不应该成为领导者,不能有这样的想法。

  对于中美关系来说,首先我们要先看过去然后再看现在和未来。其实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这么大的成绩以及我们的经济体量会这么大是不断融入国际体系的结果,而不是说去挑战了现存的国际体系造成的,中国实际是这个体系的受益者,当然也是一个完善者。这种战后的国际规则又是美国主导设计的,所以与美国保持总体稳定的关系非常重要。另外,中美之间自建交以来不断深入的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以及经贸关系的深入其实形成了一个中美关系非常稳定的基础,只有维持和扩大中美之间的交流,才能更好地消除中美之间存在的误解误判,为两国关系的稳定提供更好的基础,这是第一。

  第二,中国目前虽然经济体量很大,但其实我们都知道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法制体系、环境污染,要解决任何其中一个问题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外部环境才能更好地解决。而且在当代的国际社会下,如何评价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其实很大程度上它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致力于对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中国目前还有几亿人挣扎在贫困线,我们的国民感官不断受到各种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而且更需要有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去吸收外部世界一切先进的制度设计、科学技术研究等等才能更好地提升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作为我们外交的大局。

  第三、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冷战了,所以不能再以这种冷战思维去看待当前整个国际关系。现在的国际关系体系相互依赖程度非常深,而且全球范围内我们面临着很多一个国家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核武器扩散、跨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跨国性的国际恐怖主义。这些问题都需要国家之间进行深入的合作才能有效解决,美国是国际体系的设计者,也是主导者,中国是国际体系的融入者,也是一个完善者,并且还是现在经济体量非常大的一个国家。所以中美关系的稳定也是国际社会合作解决当前面临的这些威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我的发言完了。

  龚凡:我的留学经历和对历史真相的思考

  龚凡(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北美区负责人):我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但是我属于门外汉,我本科学的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学的是系统工程,一直都是一个工科生,离这个话题研究还是比较远的。我向傅导透露一点的是,我是自己买票去看这个电影的,今天是第二遍看,但是力量还是非常薄弱,去贡献票房的同时也觉得特别心寒,因为几乎是接近了包场的感觉,而且我当时买票进去之后,感觉场内的观众大概也就三、四个,而且都是我父母那个年龄层次的,可能真的在我们80、90后这一代很难真切感受到邓小平这个伟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改变,可能无法直接捕捉到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其实说起来的话,我能有机会出国留学是得益于中美建交这样一个关系,包括当年参加高考这些都算是,但是这种感受其实离我们非常遥远,很难真切地感受到。

  之所以我会自己买票去看这个电影其实是基于两点原因,第一个是我在美国的时候,当时我们是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北美社区刚成立,我是里边一个小的负责人,我就负责组织了这样一个活动:领导力讲坛,第一期是请的傅高义教授,当时在哈佛组织了这样一场活动。当时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究竟哪些学生愿意去看这样一个讲座,本来“领导力讲坛”听起来名头就离我们特别遥远,一说我们都是学生干部,我从小也是做学生会主席等等这些,但是这样一个谈邓小平的领导力对于我们的影响的话题,感觉不怎么会吸引学生。所以我们当时不断地探索了很多种宣传途径,最后其实发现最奏效的是微信平台,借助新媒体这样一个宣传平台之后,当时虽然说我们活动举办地是哈佛,在波士顿,但是去的人很多从纽约赶过去的,从美东很多城市赶过去参加这个活动。当时顶多也就容纳三百多人的场地,我们其实不太看好上座率的,但是最后全部盛满,而且走道上都是人。这样一个结果,也是给我们看到了一点希望,有很多年轻人会去关注这些,只不过就是他如何获取到这些信息,或者说这些信息有多吸引他,能够吸引他去关注这些问题。

  我比较喜欢这一类影片的原因是我本身比较喜欢看纪录片,我觉得纪录片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其实我也有一点疑虑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真相,尤其到了美国之后,我发现很多事情的呈现跟我在这边看到的不一样,我能看到很多东西完全不同。比如说我们有的时候看电影,像《唐山大地震》,因为我父母都是从废墟里面爬出来的人,我看唐山大地震那个电影的时候感觉只是催泪,催泪之后,哭得一塌糊涂,但是没有然后了。还有一部纪录片我记得好像叫《掩埋》,揭露出来很多东西,说有很多数据证明当年的唐山大地震是被监测出来了的,很多时候我会发现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的一些东西,我不知道什么样才是一个历史的真相。所以我也会去特别关注一些纪录片,可能更多地接近历史的真相,而且我也一直都相信读史明志,读史能够塑造我们比较正确的一个价值观、人生观的方向,所以我会一直去关注。

  但是并不是所有青年人都会格外地关注,可能还是像一些比较搞笑的东西更吸引大家去赞助票房等等。所以我个人也是觉得这样的影片可能更多的应该换到其他的播放平台比如在网络上,我们下线之后在网络上持续播放,还有就是在宣传过程中是否可以考虑其他手段以及借助新媒体平台,包括像习主席在统战会议的时候说过有三类人是应该去紧密团结的:一类是留学人员,一类是新媒体的代表性人物,还有一类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尤其是其中的青年人。所以我觉得其实这三类人也是宣传或者说是我们值得去吸引抓住的三类人群,去做这方面的工作。

  我觉得青年人感兴趣的:一种像新闻报道中惊人的东西,还有一种是趣味性的。前些年有一个“杜甫很忙”,一系列近似于搞笑的动漫,这些东西比较吸引青年人的眼球,把一些历史人物以一种相对有一些调侃的这种动漫的形象展现出来之后,会使更多人去关注他,去解读他,去有更多的看法,会不断深入地了解这样的一个人物。既然我们可以有这样的动漫,包括这个影片中有这样的动漫形象的出现,是不是我们宣传过程中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关注。而且我觉得青年人真的是可以变得很有血性,他们是很容易被感染、被鼓舞的,很容易被激起爱国热情的就是青年人,但是我发现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我们可能有些路子走得可能也稍微有点偏。比如我有的同学在美国,妈妈给打电话说儿子:“你爸虽然现在不知道人在哪儿,但是咱家钱还在,只要你不回来就行。”确实是存在这样一些现象,让我们如何更有归属感,如何把这种热情更加扩大化,往正面的方向去引导,这样的影片真的特别有教育意义。


(“杜甫很忙”系列网友涂鸦之一)

  汤敏:我有一个建议,你们如果在网上放的话,换一种全新的付款方式,自愿付款,但是不要超过十块钱。光自愿付款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最好的广告。

  余姗:影片的吸引元素以及网络宣传的必要性

  余姗(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各位老师好!我是学传播学的,今年大二,资历尚浅,但是想从一个90后的视角以及传播学这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这个影片给我吸引力很大的有三个点:一个是首次在对领导人的塑造上加入了动画元素,这一点很新奇。我在网上用百度指数搜索邓小平这三个字的时候,就出现了四个关键词:转折、形象、动漫、邓小平访美那几天。而且根据网页搜索,很多媒体的报道都是以动漫这个切入点进行媒体宣传的。所以我觉得领导人的动漫形象是一个很好的吸引大家的点,而且我在看的时候真的眼前一亮,因为动漫形象真的很可爱。我们对于领导人的印象一贯都是非常严肃的,突然之间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形象出现的时候,其实很吸引眼球的。

  二是矛盾冲突,就是一些游行示威和演讲的时候有一些骚动这样一些影像在新闻媒体报道的时候是很少出现的,所以我能看到这些影像也是很震惊,非常真实,因为这些影像是很少看到的。对于一些矛盾冲突的场景描述得很真实,而且也通过多方求证来还原真实的场景,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非常用心。

  三是我可以看到很不一样的邓小平,比如说他会去真诚地亲吻美国儿童,会戴上美国西部的帽子,他很真实。他的对外访问的确是展现了一个中国领导人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亲切以及关怀的态度。我记得在习大大访问其他国家的时候,也展现出来这样一种形象,不是冰冷的政治会谈而是一种有人情味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且我觉得近年的青年人对外交的关注度是有所上升的,习大大的动漫形象和他采取的策略,对青年人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是在这个影片当中我也有一些失望,第一个是像各位前辈说的不过瘾。比如说当初在看宣传预告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句话就是影片展现了邓小平如何收放自如,控制宏观去应战美国的各大媒体,但是在影片当中很多镜头都是简单带过,刚刚抛出一个很有味道的画面立刻就跳过了,没有后续进行跟进和深度的分析。我其实是非常想要看到邓小平作为一个如此伟大的领导人是如何决策,他的内心是如何去应对这些东西,他面对一个怎么样的环境,他个人是什么样的一种处境,他如何在一个艰难的处境当中扭转乾坤。

  第二是在宣传上,我非常赞同汤敏老师刚才说的需要放在网络上,还有就是采取一些新颖的宣传方式例如网络打赏的方式。我这几天也跟我的同学在进行交流,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观看这样一部影片,我所接收到的大多都是正面的反馈。所以我觉得他们没有去看这部片子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信息不畅通,他们不知道有这个影片。青年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在新媒体,而影片的宣传在新媒体层面上的不足,是这个片子没有吸引到很多年轻人去看的很重要的因素。邓小平访美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话题,集中了很多我们很想看的内容和元素。

  第三,我认为需要加大网络宣传的比重。如果仅仅是在电影院放映,考虑到我们还是学生,所以电影的票价是一个很大的考量,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一般去电影院都是追求一种很宏大的效果,比如3D效果,这样的一种方式会让我们选择不是在电脑面前看,而是在电影院看。第三点,现在我们选择电影院一般都是结伴去看,朋友聚会或者情侣约会,朋友或者情侣似乎不太会选择一个如此严肃的话题。我在看宣传片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潘石屹和柳传志都为这个片子来做宣传,而且他们打出的很大的噱头就是如果你想创业,来看《旋风九日》吧。我觉得好有吸引力,所以如果放在网络上的话真的是很具有点击量的吸引力的。

  美国嘉宾与中方嘉宾的交流环节

  当天,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一些来中国参加中美高端经济对话的美国经济专家就《旋风九日》影片发表了看法。

  美国嘉宾1:邓小平访美的时候我就在华盛顿,我对当时这个访问有印象,但是不那么深刻,我印象更深的是这个访问给华盛顿带来的变化,对我个人来说,我当时在美国财政部工作,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突然中国饭变得好吃了,有更多品种的中国饭了,以前只有广东、福建那些四五十年代去华盛顿的中国餐馆,那以后突然发现竟然还有湖南菜可以吃,而且很好吃,这个访问让美国社会对中国更了解,而且有很多对中国的不一样的感受,也让大家更想去了解。

  美国嘉宾2:我觉得这个纪录片最好的地方就是有很多很人性化的描写,很多细节的呈现,特别是邓和其他人作为朋友个人之间的交往,还有他跟美国家庭有人情味的交往,其中你们描述了他当时去布热津斯基家里去吃饭,你们特别描述了当时布热津斯基的孩子上菜。其中一个孩子是他们的儿子,名字叫马克,现在是美国驻瑞典大使,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个人不喜欢政治,所以很喜欢把人还原成本人的这种人情味的描写。

  美国嘉宾3:我很喜欢这个片子,但是我有两个小问题要问,第一就是在休斯敦的时候你们拍了那个人试图攻击邓小平,然后就被打倒了。你们知不知道那个人到底有没有枪?

  傅红星(《旋风九日》导演):没有枪,当时警卫发现他的手要往里伸,所以警卫就打住了。

  美国嘉宾3:你们没有弄清楚他把手往口袋里伸是什么意思吗?

  傅红星:那个没有。

  美国嘉宾3:也许是肢体动作。第二个问题可能政治敏感性稍微高一些,因为你在电影里面介绍邓小平的生平,他出生在四川然后去法国,以及后来的经历,但是你没有提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倒是有一个美国人在这个片子中提了一下。你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一部片子没有把他生命中那段经历给写进去?

  傅红星:还是篇幅的问题,因为邓的生平中国人很了解,所以我可以忽略掉,而且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本人并没有受太大的波及,毛泽东把他保护起来了,只是他的儿子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残废了,被人推下了房子。我们主要是讲这九天,所以有些枝枝杈杈的东西都剪掉了。

  美国嘉宾1:我还想说一点。我印象很深,我觉得这个片子做得非常好,但有一点,我还是有点奇怪,现在你看中国政府跟美国打交道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像邓小平那个时候那么老练。邓小平去美国,在公关方面他尤其知道他要做什么。当时国会反对中国的人很多,所以邓小平就去国会,而且就跟你讲,完全像美国的政治家一样,他没有畏惧去做这些事情,而且他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得体,让你觉得是那么回事。为什么在那个时候能够做到这么老练而且聪明,现在反倒没有?

  傅红星:所以我要拍这个电影就是这个道理,拍给今天的人看。中国有一个影响很大的报纸叫《南方周末》,《南方周末》写了一篇社评说中美关系借鉴邓小平的智慧。还有一个,因为邓在中共党内是毛的助手,在政府是周恩来的助手,所以他从毛和周恩来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当毛不在了,周恩来不在了,邓就是老大了,他知道所有的事情。所以当他和卡特总统见面的时候,他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谈论国际局势的时候,他前面是没有纸的,他全凭自己的观察、他的理解,他说的所有的东西,中苏关系、中国和古巴的关系、中国和中东的关系、中国和全世界的关系,和美国的关系,他讲的东西和布热津斯基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从美国各个情报系统得来的情报是惊人的相似。所以当时的美国政治家非常佩服邓小平。当时他是三把手,但是历史选择了邓小平,只有邓小平能领导中国,华国锋领导不了,叶剑英也领导不了,只有邓小平。

  王占阳:其实这件事跟邓在年轻时期在法国待了五年多有很大关系,他对西方社会不陌生,他的表现就像西方政治家那样,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见识了西方的政治家,所以他能够应对自如,跟这个有非常大的关系。

  吕木子(《旋风九日》制片人):刚才这位先生一语中的,其实这是中国第一部独立制片的政治题材的纪录电影,我拍这部影片不仅是给老百姓看,我也希望今天中国的领导人看到,跟美国包括跟其他国家交往中,学习这些老一代像邓小平这样的政治家的智慧,我们要先交朋友,友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无论如何要这样先上电影院,电影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今天中央几位主要领导人都在他们的办公室或者看或者等待看,他们只有时间看电影,放在网络上他们是不看的,我们要让他们看到的话,所以不仅要让老百姓看到也要让他们看到。因为是一个电影上映他才来看,这是我们做这部影片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也是保留我们独立制片民间话语权的一个主要意图。

  美国嘉宾2: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的是,你们觉得美国的观众会对你们的片子有如何的反应?请看一下你们做的宣传画,这个宣传画,邓小平的形象很伟大,但是美国就是在爆炸,有火,自由女神也在爆炸,还有警车,在这个片子里我们看到的美国、邓小平访美的美国,您选择的角度呈现的美国是一个充斥着暴力的国家。有一个人要去对邓小平图谋不轨,实际上他根本没有带枪,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来描述美国?你想让大家对当时的美国得到一个什么印象?美国当时有很多其他的方面你没有描写,如果是为了卖片子的话我可以理解,但是有没有其他别的意图?


  傅红星:第一是为了卖片子,第二是有一个政治含义,邓小平当时去美国是冒着政治上的风险的,因为当时所有的中国国内还被意识形态的东西所影响,觉得美国是敌人,你要和美国交往是有危险的,尤其戴那个牛仔帽也是,以前中国有一个驻美大使叫韩旭,他就是因为戴了美国的牛仔帽,回来江青让他写检查。所以所有的美国人,包括白莉娟,你的老板也跟我讲过这个故事,她在现场,当她看到邓小平拿到牛仔帽的时候他们都在想邓小平敢不敢戴牛仔帽。邓小平是个勇敢者,他要让全世界看到他是勇敢的,中国人是勇敢的,他戴上了象征美国精神的牛仔帽。所以邓小平实际上是冒着回来再一次被打倒的风险去了美国,所以对观众来说枪只是一个危险的象征。

  我并没有刻意想把美国描绘成怎么危险,只是邓小平去的是一个未知的是充满了危险地方,这个危险不是美国的危险,这个危险是对邓小平来说是生命的危险,政治生命的危险,包括对今天一样。中国要进一步改革开放也还是要有风险的。

  美国嘉宾3:我觉得最感动的地方同时也是反映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差异,比如邓小平第一次去美国,大家安排的是不是光在华盛顿或者在纽约跟所谓的精英阶层交谈,他们去了马丁·路德·金纪念碑,都是那种很平民的,去了德克萨斯那个在美国人看来就是非常平民的牛仔场。因为中美思维的差异,如果一个美国总统来,他说我不想就在北京或者上海看看,而要找一个能代表普通中国人的地方,他们应该去哪儿?

  傅红星:拜登总统来北京去吃了鼓楼边上的小吃,这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周志兴:我以为他会说到杉园。(笑)

  美国嘉宾4:其实邓小平访美的时候我已经记事了,但是美国当时很多其他的事情,所以可能除了关心政治的人,我印象并不深刻,但是我一直记得《时代》杂志封面上那个戴着牛仔帽的形象,因为那个影响非常非常大。所以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对这个更有经验,而且做了大量的研究,所以你们觉得美国人应该从他这个经历中借鉴什么东西?

  傅红星:我想这个电影也想告诉美国人,中美关系今天遇到一些困难,我们都可以借鉴老一代领导人的智慧,同样当时卡特总统也克服了很多困难,他跟中国的建交从某种程度上是既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和平的一个大的利益。所以,我觉得中美两国正确的航道世界上在36年前两国老一代政治家已经确定了,就是四个字“合作共赢”。

  吕木子:我们当时这部电影,我非常犹豫,因为它花了两千万人民币,是非常高的一个制片费用,我非常怕审查通不过,这是第一个独立制片的题材是不是可以?但是我坚信在中美关系这个题材上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1979年1月1日我们把它比作成是我们领了结婚证,邓小平去美国那九天是去度蜜月,我们今天可能两口子在吵架,但是他们俩是不能离婚的。如果离婚的话,这个事我们就不干了。所以我的海报,他看了这个觉得好像美国只有危险,我还有一款更加过分,全是枪械。当时这个海报的寓意不是说美国只有危险,正向反,是我们中美两国不能离婚,否则的话就只剩枪了,和平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这个主题是和平。所以他的所有的危险是我们正好相反要表达的,我们希望的是和平。


  美国嘉宾:你觉得老百姓能理解到你背后的含义吗?

  傅红星:都理解的,中国的网民理解的。

  吕木子:其实年轻人的领悟力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他们看到枪的时候会想到和平,虽然这个枪,最表面的文化层次是抓住了他的眼球,但其实我们真正的寓意是这样的。

  美国嘉宾2:我们看一看他们是不是真正能领略到这个背后的含义。这部纪录片将会在什么时候发行?

  吕木子:在中国大陆现在已经在上映了,这是现在中国大陆第一部在电影市场上过千万票房的纪录电影,已经1300万了。

  美国嘉宾:已经快收回成本了?

  吕木子:还没有。

  傅红星:我们希望能从美国再收回一点。

  美国嘉宾2:你们希望去美国发行吗?

  吕木子:我们很希望。

  美国嘉宾2:你那个海报要换,如果在美国发行的话。

  吕木子:我有邓小平的动漫,我有三版,还有一个动漫的。

  周志兴:我觉得他的意见还是很对的。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结束——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1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寒冬开梅 2015-7-14 12:11
帖子太长,图也看不见。
回复 夺标 2015-7-14 12:29
寒冬开梅: 帖子太长,图也看不见。
我的博客我做主,你大概忘记了这是我的自留地,博文长短我说了算,呵呵。外,你的时区如果从手机上看有可能看不到图。
回复 寒冬开梅 2015-7-14 12:46
夺标: 我的博客我做主,你大概忘记了这是我的自留地,博文长短我说了算,呵呵。外,你的时区如果从手机上看有可能看不到图。 ...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你的博客当然你说了算。听不听是你的事,说不说是我的事。你不会不让网友对你的博客发表个人意见吧?
回复 寒冬开梅 2015-7-14 13:14
翰山 2012-6-7 09:38
你这个文章太长。如果不是为了存档,如果是为了给别人看,通常文章要在1000字左右。这是一个我的朋友,当某报纸总编辑的,跟我说的。因为,网络是快餐文化,一个人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上呆超过几分钟的时间。除非特别好的文章,有人读,一般不要超过1500字。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blog/150085/article-151566.html#ixzz3ftIKLo8l

翰山对新鲜人博文的跟帖。
回复 华盛顿人 2015-7-14 14:08
夺标: 我的博客我做主,你大概忘记了这是我的自留地,博文长短我说了算,呵呵。外,你的时区如果从手机上看有可能看不到图。 ...
寒冬开梅的评论很正确。总版主也太小肚鸡肠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图没有出来,没有感觉文字太长了些,翰山的意见你应该听听吧!
回复 夺标 2015-7-14 14:41
华盛顿人: 寒冬开梅的评论很正确。总版主也太小肚鸡肠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图没有出来,没有感觉文字太长了些,翰山的意见你应该听听吧! ...
你们不会是对邓公心存芥蒂,故意找这篇缅怀他的文章的歪?今天小龙鱼总版主也发了一篇痛批汉奸的博文跟着一样长文,你们几个怎么哑巴了?
回复 华盛顿人 2015-7-14 17:48
夺标: 你们不会是对邓公心存芥蒂,故意找这篇缅怀他的文章的歪?今天小龙鱼总版主也发了一篇痛批汉奸的博文跟着一样长文,你们几个怎么哑巴了?     ...
这仅是说你的帖子,不够理想,和邓公无关。不要乱扣帽子。不要乱打棍子。你自己把你的日志和小龙鱼的帖子对比一下,她的图全部出现了。你的图一张也没有出现,不是你对有些人的图因为小了一些还要批评。看来你的确是双重标准啊!希望你对其他网友的要求,也用在自己身上。
回复 新鲜人 2015-8-24 16:43
华盛顿人: 这仅是说你的帖子,不够理想,和邓公无关。不要乱扣帽子。不要乱打棍子。你自己把你的日志和小龙鱼的帖子对比一下,她的图全部出现了。你的图一张也没有出现,不 ...
既是伪君子,更是真小人。根本不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最基本的人格。居然是怕我抢他的总版主身份。其实八人大轿来请我。我也不会来做这个一天整个网站的帖子数还不如我在可亲一个版的帖子数的网站。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8 18:52 , Processed in 0.0906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