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新闻/多维客/时事/内文
郑庆军
不再喊打喊杀 中美贸易战北京认怂了吗?
2018-07-09 05:07
中美贸易战从7月6日开始,正式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可以说,中方已经低调地做好了“双输”的准备,因此,应对与策略跟进十分到位。
美东时间7月6日凌晨,美国关税清单生效,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 与此同时,中国宣布向美国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进行对等回击。
但与之前双方剑拔弩张的交锋不同,北京方面显得十分理性和克制,尤其中国媒体“喊打喊杀”氛围已经基本消退。中国财政部一再坚称中国绝不会“开第一枪”。
这一现象,应该是源于,中共高层在中美贸易战应对手法和策略变化——北京方面采取了更为务实的应对策略,不再向中美贸易战宣战阶段声嘶力竭。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方面要求在报道贸易战时,媒体要缓和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批评。北京指示官方媒体不要对特朗普使用“攻击性语言”。
这是北京应对中美贸易战战术策略上的调整和改变的细节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并非表明在中美贸易战上北京已经认怂了。
笔者在此前文章——中美贸易战 “装怂”是中国唯一正确出路——曾指出,一场双方都可能损失惨重的贸易战,以及中美之间的冷战对抗,对中国而言显然没有好处。如何确保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有效延续,才是中国要考虑的事情。
至于所谓的说面子和尊严问题的,在国家和民族大义之前,都可以舍弃。这就如同当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的平衡,中国领导人早已玩的很娴熟。
虽然现在更讲究有所作为,但必要的韬光养晦,相信中国领导人不会舍弃。
今天的北京应对中美贸易战的策略变化,恰恰是中国外交韬光养晦和积极有为战略,共同作用和合理平衡下的结果。
很多时候,人们倾向将韬光养晦和积极有为,进行了二元对立,甚至认为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因此,有论调认为,北京已经抛弃韬光养晦。但这显然是不符合中共推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时也不符合中国的外交战略的实际。
韬光养晦和积极有为,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整体。
韬光养晦也是积极有为的一种,就像今天在中美贸易战的应对上,将可能的要付出的代价尽量削减至最小,既是一种韬光养晦,更是一种积极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