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中国每年浪费粮食800万吨 够2亿人吃1年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56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18: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我国粮食损失情况调查分析

2013年3月7日 中国行业研究网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发言时称,中国的粮食损失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每年浪费达到1200亿斤以上,浪费的粮食足可以养活两亿人口。为此,国家粮食局将组织一个机构调研粮食浪费环节状况,并出台治理措施。
  
  粮食产量年产过万亿斤且连年增产
  
  “作为粮食局的委员,我今天就要在粮言粮。”针对现场农业界别委员讨论热烈的中国粮食安全危机问题,任正晓表示赞同,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十二届政协要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向”。
  
  任正晓说,刚才听到在座的很多委员都提到了粮食危机的问题,甚至有的委员称中国最严重的危机是粮食危机。“这个道理,我不用多讲,粮食危机则天下乱”。任正晓说,今天如何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时候要摆在中国人面前,党和国家面前,我们农业界别要为粮食安全鼓与呼。
  
  任正晓的第一个提议是“要如同狠抓粮食生产一样,来狠抓粮食节约”。任正晓说,目前中国的粮食生产已稳定在年产1万亿斤以上,过去9年实现连续增产,这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不能有任何松懈,未来还一定要加大力度继续保证粮食增产。
  
  粮食损失每年餐桌浪费500亿斤
  
  另一方面则是餐桌浪费巨大的问题。任正晓说,这几年国家粮食局搞了一个调查测算,粮食产后,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而餐桌浪费的粮食保守估计约500亿斤。两项加起来达到1200亿斤的浪费。
  
  任正晓进一步解释,我国的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比如,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一半左右,由于储存设施简陋,缺乏技术指导,损失比例在8%左右,每年因此造成损失400亿斤以上。此外,粮食物流方式落后,散粮运输比例约为15%,大多采用包粮运输方式,抛撒、遗留损耗大。全国粮食企业有近1800亿斤仓容属危仓老库,储粮条件差、损失大。这些环节损失损耗逾150亿斤。另外,由于消费习惯误区,老百姓追求精细粮食,因此成品粮过度追求亮、白、精,低水平粗放加工,因此加工环节每年造成口粮损失130亿斤以上。这些环节加起来就造成了700亿斤的损失浪费。
  
  再看消费环节,任正晓说,比如食堂、宾馆饭店等环节的浪费也是触目惊心,据有关部门测算,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保守估计粮食总量在500亿斤左右。“也就是说,仅仅粮食方面,中国的餐桌和生产浪费就达1200亿斤”。
  
  出台措施组织专门机构调查浪费
  
  任正晓说,目前国家粮食局正组织一个机构,联手多个部门,将基本摸清中国粮食损失浪费的环节方面,“针对这些方面和环节,我们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措施建议”。
  
  因为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任正晓发言时表态,今后一定要积极参政议政,“虽然我是一名新委员,但我已经列席旁听政协会议11年了”。谈到政协未来的工作,任正晓说,希望政协里农业界别的委员数量能够逐步增加。
  
  任正晓说,农村苦,而最苦的是粮食主产区,农村穷、最穷的在粮食主产区,希望政协里增加一些抓粮食生产的委员,能把种粮大户农民的比例增加,“因为他们知道农业最薄弱的环节,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方面政策支持农业粮食生产,他们最有发言权”。
  
  3月2日,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我国广义的粮食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三分之一,在不久的将来,还将接近或超过一半,粮食的进口通道一旦被切断,中国将面临极为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强调:“面对未来的粮食供需压力,中国需要持续敲响粮食安全的警钟。”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56
沙发
发表于 2016-1-6 19: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2013年全国政协提案建议,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健康长远发展。

  民进中央称,棉花是纺织工业最重要的天然原料,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近两年来,在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下,我国不顺畅的棉花流通体制,造成我国棉花产业链发展压力不断加大,如不尽快调整相关政策,将危及我国棉花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危及我国纺织产业安全,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

  为保护棉农利益,同时满足纺织工业生产需求,国家通过实施棉花收储、进口总量分配及征收进口滑准税等一系列措施来调控国内棉花供给及价格。但政策实施多年来,棉农从中实际获益十分有限,而完全市场化竞争的纺织工业却因主要原料失去市场调节而面临成本压力加大、竞争力削弱等严峻问题,政策实施效果并未达到初衷。

  一、政策造成内外棉价差拉大,棉纺产业链竞争力削弱

  2011年以来,国际棉价持续下行,而国内棉价却在收储价格的托底作用下保持高位,造成国内棉花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且价格差不断拉大,严重削弱了我国棉纺产业链的竞争力,出现了国际市场上棉纱成品价格低于国内棉价的情况,造成我国棉制产品出口全面萎缩,国际市场份额迅速流失,企业效益明显恶化,中小棉纺企业停产、减产现象不断扩大。

  二、现行进口管理政策削弱纺织企业自我调节能力

  我国目前对棉花进口实行配额和滑准税双重管理,国家同时调控棉花进口数量和进口价格。配额管理控制进口总量本就已经造成棉花进口无法对国内市场供需形成有效调节,降低了纺织行业的发展效率。国家主管部门还控制配额分批发放的时间、节奏及对象,更削弱了纺织企业随市场变化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企业经常由于不能及时取得配额而无法进口或错过在国际市场上采购棉花的最佳时机,从而面临用棉紧缺困境和成本上升压力。

  三、棉农从政策中直接获益有限

  由于棉花收储并不是直接从棉农手中收购籽棉,而是收购加工过的皮棉,棉农从中直接获得的利益远低于政策预期,棉花加工企业获利反而更加直接。国家每收储一吨皮棉,棉农的实际收益仅为约260元,而棉花加工企业的收益则超过1000元,远高于棉农收益。

  四、政策不利于鼓励棉花品质的提升

  由于国家棉花收储、进口管理等政策大大削弱了市场价格及竞争的激励作用,国内棉农在种植过程中普遍重量不重质,在棉花良种培育、种植技术提升等方面的投入也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棉花的空心率提升,强度降低,总体质量不断下降,与国外棉花质量的差距不断拉大,越来越不能满足纺织企业的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10 14:48 , Processed in 0.10239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