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中国人口负增长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5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10:5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9-1-4 10:52 编辑

  

  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raistlin201710小时前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1,本来应该出现的第四次婴儿潮,没了 


  今天的微博热搜很真实也很热闹,因为它不再只有明星,而是出现了一个扎眼的短句:中国人口负增长了。


  这当然不可能是官方的数据,话题引用的是网易财经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易富贤的说法:


  本文的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口采纳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中、低方案平均(比较符合事实)。


  中国人口采纳两套基础人口结构和两套死亡模式。第一套人口结构是采纳官方认可的2015年小普查的年龄结构数据,人口总数是与统计局公布的一致,2017年总人口为13.90亿,占世界的18.5%,65+岁老人比例为11.3%。


  但是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0年以来的出生人数存在水分,导致人口总数累计存在上亿水分,我们在《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口》(《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10期)、《中国大陆当下人口实证研究——2016年中国只有12.8亿人》(《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第12期)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第二套人口结构是采纳缩水后的人口数据,2017年总人口为12.80亿,占世界人口的17.3%。


  第一套死亡模式是采纳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5》中的中国模式(与中国官方公布的预期寿命一致)。中国台湾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超前大陆20多年,预期寿命超前大陆17年,第二套死亡模式是采纳台湾地区的数据,假设大陆的预期寿命和年龄别死亡率滞后台湾17年。


  在第一套(官方)人口结构下,采纳联合国的中国死亡模式,2018年的生育率为1.05,那么出生1031万人,死亡1158万人,负增长127万人。如果今后的生育率稳定在1.05,那么2050年、2100年总人口分别降至11.36亿、4.63亿,占世界人口比例分别降至12.5%、5.2%,65+岁老人比例分别增至31.8%、48.6%。如果2018年的生育率为1.1,那么出生1080万人,死亡1158万人,负增长78万人。


  在第一套(官方)人口结构下,采纳滞后台湾17年的死亡模式,2018年的生育率为1.05,那么出生1031万人,死亡1081万人,负增长51万人。如果今后的生育率稳定在1.05,那么2050年、2100年总人口分别降至11.50亿、4.54亿,占世界人口比例分别降至12.6%、5.1%,65+岁老人比例分别增至33.5%、47.7%。即便2018年的生育率为1.1,那么出生1080万人,死亡1082万人,人口也在2018年开始负增长(2万人)。


  在第二套(缩水)人口下结构下,采纳联合国的中国死亡模式,2018年的生育率为1.05,那么出生941万人,死亡1038万,负增长97万人。如果今后的生育率稳定在1.05,那么2050年、2100年总人口分别降至10.42亿、4.02亿,占世界人口比例分别降至11.6%、4.6%,65+岁老人比例分别增至33.6%、48.8%。如果2018年的生育率为1.1,那么出生985万人,死亡1038万人,负增长53万人。


  在第二套(缩水)人口下结构下,采纳滞后台湾17年的死亡模式,2018年的生育率为1.05,那么出生941万人,死亡971万,负增长30万人。如果今后的生育率稳定在1.05,那么2050年、2100年总人口分别降至10.55亿、3.94亿,占世界人口比例分别降至11.7%、4.5%,65+岁老人比例分别增至35.4%、48.0%。如果2018年的生育率为1.1,那么出生985万人,死亡971万人,增长14万人,到2019年人口开始负增长。


  作者说他花了大量时间去收集数据,但我在那篇文章中看到了“2015年中国总和生育率1.05”的字样,这个数据我在之前也用过,但之后我查阅官方数据之后发现是错的。


  所以我并不完全相信这位作者“推算”的数据,但对于其中有据可查的部分,还是认同并且佩服的。


  对于我们国家生育率现在究竟是多少,最权威的说法一定是官方的统计数据,它是这样的,2010年人口大普查,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是1.18%,而且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大城市生育率明显低于乡村。


  


  总和生育率1.18%是什么概念呢。


  要知道即使是以生育率低为代表的瑞典也有1.7,一直在担心自己可能因为没有新生人口而灭国的日本也有1.20,而要维持一个国家的长久正常的发展,总和生育率必须超过2.1,也就是俗称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所以我国十三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把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8左右。


  


  当然那时候全面二孩政策还没开放,乱生二胎还要罚款,所以少报漏报也正常,但在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虽然短期内数据有所回升,但我们的生育数据依然不好看。


  根据恒大研究院的推算:


  从已公布的部分地方情况看,2018年1-6月江苏省出生人口同比减少13%;山东省2017年出生人口约占全国1/10,2018年上半年烟台市、潍坊市、德州市出生人口分别同比减少16%、18%、22%;2018年1-11月青岛市户籍出生人口同比减少21%。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较2017年减少至少13%,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


  开放全面二孩以后,确实二孩生育率明显上升,但问题是,一孩生育率却大幅下降了。


  


  总的来说,愿意生孩子的不介意多生一个,但问题在于,那些不愿意生孩子的,无论怎么开放政策,他们就是不愿意生孩子。


  不但不愿意生孩子,其中不少人可能连婚都不想结。


  现在的中国年轻男女,和西方国家一样结婚结得晚,甚至觉得婚姻不是必需品。但西方国家的夫妻却没经历过计划生育,也没被远超他们收入水平的房价物价压着。他们尚且不愿意生孩子,那让早已习惯生一个的中国人,重新生二胎,又哪有那么容易呢?


  况且,从成本上来看,近4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大大提高了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在城市里,愿意生育的父母们早已经习惯了给一个孩子最好的尿布,奶粉,玩具,教育资源,能够以这样的成本养育起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根本就是少之又少。


  新中国在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婴儿潮。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安定,加上国家鼓励生育,总和生育率一度超过5%,为中国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巨大的人口基础。(那时出生的人口,改革开放时正值壮年,是丰富的劳动力。)


  第二轮婴儿潮则1962年开始,困难时期结束出现了大量补偿性生育,而且十年特殊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第三轮婴儿潮就是80后90初这一代了。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婴儿潮总是伴随着差不多20年一个周期波动出现,可以理解成上一次婴儿潮出生的人口,进入育龄后,会带动下一次婴儿潮出现。


  然而根据这个规律,原本认为在2010年会出现的婴儿潮,不但没有出现,反而因为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的出生率和出生人口在那时进入了谷底。


  现在,我们的育龄妇女正逐渐减少,一旦上次婴儿潮留下的80-95这一代人口老了,我国出生率将进一步下降。


  有数据显示,照现在这个趋势,到2030年我国育龄妇女将只有1亿人,到时新生人口会是一个惨不忍睹的数字。


  2,人口少点就少点咯,正好优生优育...


  持有这个观点的人并不少,比如今天在微博就看到一个大V这么说。


  


  至今依然有人说,中国生育率低说了这么久,怎么中国人口还是第一啊。直到今天,还有专家表示一旦放开生育,我国总和生育率会立马飙升到4以上。


  “社会需要的不是人,是人才”,这句话说起来好听,可能在游戏中适用,但问题是我们不是在玩游戏,出生率也不是说涨就涨说跌就跌的。


  有关人口的事情,往往是几代人的事。


  如果中国人口经过长期的负增长,从现在的近14亿跌到潘明先生口中的10亿,那势必意味着人口老龄化严重,这10亿人口中,可能近40%都是老人。


  这不是信口开河,是有报告支撑的。


  2015年7月底,联合国人口署发布《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预计至本世纪末中国人口数的最低预测值为6.13亿,其中可能有超过一半的老人,想象着当你走进上海新天地酒吧街,发现那里和医院一样,到处都是70岁以上的老头和老太太,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情景。


  这情形我不是没见过。


  从1972年开始,人口年年负增长的德国,我有一次去斯图加特附近的乡村玩,几乎看不到一个年轻人,到处都是老人,列车检票员是老人,卖东西的是老人,酒馆里喝酒的是老人,餐厅里吃饭的,厨师,收营员,都看起来至少50岁了。


  城市里年轻人倒是不少,但很多一看就是土耳其人或者亚裔。


  还有人口总和出生率一直在垫底徘徊的日本,只要你不去东京大阪,不去热门游乐区,就会发现老人做着本该年轻人做的所有工作。


  我在大阪看到一个佝偻着背,看起来非常老的几个爷爷,在本该退休的年纪,还吃力的搬着非常沉重的箱子。


  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这就是人口负增长的坏处。


  事实上只有欠发达国家才会把人口当作成本,每一个发达国家,都把人口当作非常宝贵的财富。


  因为每一个新生儿,在一个国家出生,长大,家长总要在TA身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安全食品,衣服,教育,出游上,这能带动大量的消费。


  所以有个德国经济学家说,对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如果你真的想为德国做点什么,就去生孩子吧,每生一个孩子,就相当于为我们这个国家创造了几十万欧元的价值。


  还有一个更普遍的观点是。


  日本过去这些年始终不发展,当然有各种外部因素,比如美国设局,比如中国崛起,但其实日本这些年发展缓慢,只有一个根本原因。


  那就是日本人口越来越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


  深以为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15 01:58 , Processed in 0.0544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