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8-1-9 16:13 编辑
[size=1.875em]聯合報 記者陳韋廷╱即時報導 2018年01月09日 06:58
金正恩和川普。路透
暌違兩年多的兩韓高層會談9日舉行,雙方關係看似破冰,但緊張局勢根本沒有變化,甚至還在升高。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在兩韓準備會談之際,川普政府卻在考慮採取高風險的先發制人策略,官員們正安靜地討論是否有可能在朝鮮半島發動一場不會爆發全面戰爭的有限軍事打擊。
英國金融時報同日也報導,諸如「踢小腿」(kick in the shin)和「流鼻血」(bloody nose)等片語被官員用來形容這些先發制人策略,他們認為這會向金正恩發出強有力的訊息。
「流鼻血」策略的概念為,對一些核試爆或試射飛彈做出反應,針對北韓設施進行針對性打擊,讓該國鼻子流血並令平壤當局了解到恐為其行為付出高昂代價,但此策略是希望在不引起北韓全面報復情況下所提出。
美國中情局(CIA)前分析師韋德寧(Dennis Wilder)表示,有許多選項可被用來詮釋上述兩項策略,包括打擊空軍基地等軍事設施或是跟洲際彈道飛彈(ICBM)無關的海軍設施、摧毀金正恩一處住家、打擊飛彈計畫關鍵部分或是在試射期間瞄準飛彈。「這樣的攻擊大概是種一次性攻擊,總統將緊接著宣布這只是個警告而已。」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對北韓採取先發制人的攻擊策略,是個非常冒險的想法,川普政府官員之間激烈辯論是否可行。北韓擁有大量對準南韓首都首爾的火砲,若全面開火恐在幾分鐘內造成數千人傷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