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史书记载,华人来美始于1848年,当时在加利福尼亚一个叫萨特的地方发现了金子。一百多年前的清末,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战争环境,饥寒交迫、凄风苦雨中许多青壮年迫于生计,离乡背井、出洋淘金谋生,以广东南海、番禺、顺德最为盛行。淘金筑路建业于陌生社会,淘金者前仆后继......卖猪仔的命运,遭受到白眼与歧视:华人被禁止担任公职,只限于居住唐人街,夫妇隔海相望,在电影院只能坐隔离的后座,一些公共场所注明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等悲惨境地。华人在这片土地上受尽凌辱。百年血泪,触目惊心!
历史不能忘却,百年沧桑,百年巨变!在历尽苦难的历程中,华人吃苦耐劳,自尊自强,不懈地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今天,华人教授、作家、艺术家、医生、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如雨后春笋般地洒落在社区的各个角落,有些华人精英享誉世界。
目睹过洛杉矶的小台北、温哥华的小香港、纽约的小福建、芝加哥的小山东等中国城、唐人街,唯有旧金山的小广东中国城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百年会馆是海外华人的精神依托,是异乡游子的家,是传播文化的园地。一栋栋大大小小林立的会馆,至今已承载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他们就像饱经风霜的老人深藏智慧、刻着侨史,百年来代代相传。站在太平洋边,心系着母亲河畔,这是海外华人的故乡情结,这情结一直与祖国的悲欢与荣辱、兴哀与沉浮紧紧地拴在一起。
一种生活叫漂泊,漂泊的日子装着思念。
一种坚强叫责任,责任的里面装着岁月。
“美华侧影”是自己用十多年的心神来体察美国现实生活中的异种文化。移民旅程中的生活犹如万花筒,移民过程中的情节千姿百态。孤独、焦虑、矛盾、艰辛、忧伤、无奈、无助、勤劳、努力、激动、奋斗、喜悦……重叠循环,交替演绎。一批批、一代代,在多元的繁华市景中浓缩成我和他们共同拥有的记忆。
摄影不只是拍摄,更是追逐回眸的过程,摄影是时间的文化,是情感的交流,是叙说的呈现,瞬间的生命是摄影的全部。引伸、窥视世界,帮助记忆的感情纽带,甚至是一种超越。
这些年,先后在不同的状况下,穿行美国数十个州。心得是:你越陌生,你越去触摸,你越难越想逃离。在艰难的黑洞里用镜头累计着时间年轮,倾诉着你的心绪,数着星星,盯着海洋,在无数纵横交汇的生活里,依旧是摄影令你释怀。但让我倾心专注的不是迷人的风景,而是活生生的人。“瞬间的、情感的、健康活力的人。”安静,不惶惑;悲冷,不卑怯;独处,不颓废;坚定、自然、质朴、勤劳、价值、灵魂。月与日的世界,生命的气息弥漫在光芒之中,他们用各自的理想抒发着内心的情绪,牵引和实践,沉淀,没有虚幻的恍惚;平实,没有豪言和壮语。从大地奔涌出生命的泉水,我穿梭在这片泉水中,看着无数繁华密叶的波浪,听着生命泉水的咆哮,挣扎与呻吟,感受生命的热烈与跳动。
我的作品可能是非主流的,非时尚的,非唯美的,我要表达的是种种境遇中的生活和状态。
摄影的旅程也是移民生活的旅程,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审视的排解过程,是东西方文化的交错,参透共处一隅的相识过程,是传统与非传统碰撞与调整的矛盾过程,是异乡家与中国身份挣扎徘徊的过程,是故土到他乡重新开始的过程,是某种生活与自己思想方式培养的过程,是自我价值与人性理解的反思过程,是所有华人华侨认知的生活过程。
我的视角和摄取是希望“美华侧影”对华人华侨生活有另一面解读:“社会的动荡,家庭的离散,命运的曲折,爱恋深涉其中。”
回家不是虚饰的字眼,回家的愿望太强,回家的日子太短,回家的行囊太重,回家是海外游子悲喜参半的归来。
人生长行寂寞,赏心抒怀者少。
“美华侧影”是以个人的情感审视并给予这一个时期走过的反省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