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女心爆棚的史前1亿年荧光海 琥珀中首次发现介形类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23:3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8年01月22日 20:45 新浪科技

  

  中国福建平潭沿海海萤发出生物光(摄影:一羽清宁)

  新浪科技讯 1月22日晚间消息,中奥加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维也纳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介形类,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甲壳动物,该成果于今日发表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晓樵教授、席党鹏副教授、邢立达副教授,维也纳大学本杰明·詹姆士(Benjamin Sames)博士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Ryan C. McKellar)教授等学者共同研究。

  

  缅甸丽足介类标本轮廓图(绘图/ Benjamin Sames)

  介形类的属于甲壳类,也被称为种子虾或介形虫,它们的体型非常微小,通常为0.5至2毫米长。介形类的整个身体被包裹在两片介壳当中,背部长有铰合结构,可以自由开闭。由于介形类在地史上延续时间长,种群数量大,分布广泛,钙化的外壳很容易被沉积物掩埋形成化石;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介壳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别,特定的种类会出现在特定的地质时期。于是,介形类化石便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标准化石,常常被用来判定地层的年龄。

  此次新发现的介形类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据火山灰测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约一亿年前,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最早期。该时期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的动植物,常常被松柏类所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至今。

  

  缅甸丽足介类标本(摄影/陈海滢)

  “作为典型的水生动物,介形类在琥珀中非常罕见,而且目前仅有的介形类琥珀记录都出现在新生代,如俄罗斯的始新世琥珀,墨西哥的中新世琥珀。”邢立达告诉记者,“我们此次发表的介形类是中生代琥珀首次记录该类动物,而且,其最特别之处是其巨大的体型。”

  相比于0.5至2毫米长的介形类,缅甸标本的长度逼近13毫米,这么大型的介形类是非常罕见的。在分类上,缅甸标本被归入介形类丽足介目。“丽足介目的动物全为海生,它们的壳体较大,钙化弱”,介形类专家本杰明·詹姆士博士介绍道,“缅甸标本为单瓣的蜕壳,本身非常脆弱,得益于树脂这种优良的保存介质,才能留存至今。”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下的希氏弯喉海萤(Vargula hilgendorfii)(供图/Mark Williams)

  在这个珀体中,除了介形类,还包裹了虫粪颗粒,以及卵蛛科的残骸,但介形类与其它包裹物之间由明显的流纹分割。这表明,树脂先包裹了地面的介形类,经过干燥后另一股树脂袭来,包裹了虫粪和卵蛛科。

  邢立达还介绍道,缅甸标本与丽足介目中的海萤科物种非常相似,一些海萤科介形类在受刺激时,从体内排出来的某些腺体中含有发光物质,产生浅蓝色的冷光,营造出壮丽的生命景观——在夜色下,整片海域都闪耀着这种清亮的光芒。虽然琥珀化石不能展露这个生物特性,但这仍然是一个潜在可能。

  缅甸海萤科介形类标本的发现,表明了当地的树脂产生于边缘海环境,进而包裹了完全海生的海萤科介形类。这些信息这对我们理解缅甸琥珀森林的古环境,以及的介形类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2 08:19 , Processed in 0.1107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