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T中文网: 瑞典气候少女折射的中国心态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5:2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远举:中国人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关注的是如何跑过自己的同伴,对这种公共性的参与自然嗤之以鼻。



 2019年9月29日 03:17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刘远举


  一段言辞激烈、表情丰富的演讲,让瑞典气候环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在社交媒体上爆红,不过,在中国她得到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


  她说的传播最广的一段话如下:


  “这一切都是错的。我本应该在大洋彼岸上学,而不是坐在这里。你们用空谈偷走了我的梦想和童年,现在还要在年轻人这里寻找希望,你们怎么敢!


  很多人在饱受磨难,在奄奄一息,生态系统正在崩塌,而你们整天只知道谈论金钱,和经济永恒增长的童话,你们怎么敢!


  所有年轻人眼睛都会时刻紧盯你们,如果你们选择辜负,我们永远也不会原谅你们!”


  巴黎协定的挫折


  2015年12月,继《京都议定书》之后,近200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共同联手对抗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要求到2020年缔约各国将全球平均气温增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争取把气温增幅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巴黎协定》指出,各缔约国应在未来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全球各国应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在2050年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不过,巴黎协定遭到了挫折。2019年4月,全球能源专家联合发布了一份调查结果,数据表明2018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1.7%,飙升到了331亿吨的历史最高值。巴黎协定的目标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以减少每年对支援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开支,但根据《巴黎协定》的相关规定,签署协定的国家必须在正式加入后三年才能申请退出。所以,美国终止协定的时间要到2020年11月以后。


  所以要想维持巴黎协定,格蕾塔•桑伯格这样的人非常重要。


  两个格蕾塔•桑伯格


  虽然对于气候变化,目前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与观点,还存在诸多争议,气候系统的复杂性、科学的可证伪性也从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了结论不可能超越争议,但是,碳排放导致全球升温、海平面上升这个结论,是诸多观点中最为可信的结论。


  所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减少碳排放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杞人忧天,而是严肃的全球决策、政治议题。


  2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起并主持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峰会开幕式上,古特雷斯再次呼吁与会各国代表加大承诺与行动,而不只是空谈。格蕾塔•桑伯格那段表情丰富的演讲,正是在这场大会上发表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也出席本次峰会并发言,他表示,中方高度赞赏和支持古特雷斯发起和举办这次峰会,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中国也在严肃地执行着减排协议。多项研究表明,中国会提前实现碳排放峰值,大幅度超前于《巴黎协定》提出的2030年期限。所以这里的逻辑矛盾在于,如果你质疑瑞典气候少女的方向性,那么你就必须质疑全球各国政府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愚蠢,当然这里也包括中国政府,但这又是很多嘲笑白左的人绝对想避免的事。


  她可能有极端、过激之处。但是正如外界给她的头衔:青年气候活动家,某种程度上、这个定位之下,这些极端、过激之处是正常的、合理的。


  任何社会决策过程都是分层次的,居于顶端的是科学论文,然后是各种智库、再就是政治家、最后到大众;从数据、理性、到利益、情绪。现在流行生态这个词,那我就把这个结构称之为“社会决策生态”“全球决策生态”。一个完整的生态中有各种生态位置,各种形态都有,就像我写文章理性、逻辑多一些,但我能说王五四、李承鹏的文章没价值吗?或者反过来,我的文章和社科论文比就没价值吗?都不是,各有其价值。舆论是分层次的,各在各的位置。在全球民主决策体系中,这是常态,瑞典少女这样的生态位置必不可少。


  也正因为如此,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严肃认真的对待。在国际主流政治、科学、舆论中,她都是正面形象。和平奖的提名,奥巴马的支持,联合国大会的发言,媒体的正面报道,明星的支持,都显示这不是一个国际笑话,即便特朗普也保持小心的尊重,马克龙、普金,都给出正面评价,她的联合国的发言也得到了掌声与欢呼。


  不过,这一切到了中国都变了,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她被描述为白左、被人操控的懵懂少女、两面派,甚至有人将她比作希特勒,特朗普讽刺、马克龙怒怼,普金发言人暗示她心理有问题。这些在国内广泛传播的描述,源于《欧洲时报》,华人自己创办的一份华文日报,所以,一定程度上,这种信息污染,本身就是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的。


  迎合的本质之一:否定大众参与


  中国人对瑞典气候少女的反应,复杂与微妙。这里面有对气候变暖理论的不信任,有对碳排放机制的误解。虽然碳排放、交易机制,是西方国家出钱,中国减排,但到底是否限制了中国的发展,或者西方国家是否承担了足够义务,再或者,不同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里面的道德性,对资源的争夺,甚至国内的执行等等问题,都使得中国舆论对减排充满各种不信任。


  不过,格蕾塔•桑伯格发出的抨击,大部分指向的是西方国家,体现了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公民的道德自觉,应该是“自己人”。不过即便如此,这种“白左”仍然不受中国舆论的欢迎。


  白左的含义,非常复杂,不多做展开,但“公共性参与”是其非常重要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深层次的心理机制是对“参与”这件事的反应。


  有人在微博上说,小学数学都难倒很多人,为什么这些人觉得自己就能对国家大事、地球变暖大放厥词呢?在这里,地球变暖和国家大事并列了。


  这种并列很微妙。


  地球变暖更具科学性,而国家大事,如税负与福利,其实关乎个人。所以这种并列是不对的。但是这并不是最关键之处,税负、垃圾分类、处理的科学性、专业性其实并不少,从这个角度看,普通人也无发言权。但现代社会民主决策机制的基础就在于,承认普通人的发言权利以保卫他们的权益,并通过代议制的方式维持理性、科学。所以,是人大、议会等制度主导了全球决策,而不是科学委员会治理世界。


  所以,“小学数学都难倒很多人,为什么这些人觉得自己就能对国家大事、地球变暖大放厥词呢?”这句话中并列的本质是,通过否定、不接受普罗大众的理性程度,进而否定掉包括人大制度在内的代议制。


  那么接受代议制,逻辑上就需要接受普罗大众的理性程度,这就意味着必须接受这种理性的不足,进而接受决策体系的多层次性、多样性。反之,不能接受多样性的决策生态,也就否定掉了代议制。


  所以,嘲讽瑞典气候少女本质上是嘲讽大众的参与。


  迎合的本质之二:否定公共性


  同样,也不相信公共性。


  气候问题是一个代际利益分配的问题。全球升温,这一代人得利,下一代承担。人类理性有限,人性如此难改,或许必须接受,但无论如何,瑞典少女说,上一代人偷走了自己的梦。这是作为一代人的公共性。


  中国人不会关注这么宏大的公共性议题。中国人信奉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闻出来的是“别人身上的地铁气味”,关注的是,如何跑过自己的同伴。对这种公共性的参与自然会嗤之以鼻。正如深恐即深柜的一种心理机制——因为缺乏而恐惧、然后嘲讽。


  不过,对她嘲笑得最厉害的人,却是最不应该嘲笑她的人。


  中国年轻人的梦呢?中国资产上涨,造成了巨大的代际财富的不均衡。考虑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这种不均衡也是阶层性的,即财富在城乡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比如最近深圳的拆迁暴富例子,本质上就是土地制度汲取了大城市中漂泊的年轻人创造的财富,而那些暴富的人,不过是系统的一个附带漏洞惠及了他们。


  城市因人而兴,地价因人而生,如果土地可以自由交易,财富的价值会均分到城市周边的所有外围地区,而是少数不定期、定向的释放出来的地块上。这样地价会下降,房价也会下降,年轻人买房容易,占据地块的业主收益也会下降。同时,适当的土地制度会名正言顺的收取房地产税,再通过福利,把因为人而升值的土地价值,均分到人的身上。但现在,政府有土地财政,少数人可以暴富,而城市吞噬掉一代人的青春,然后把他们吐到其他地方。


  可以说,高房价之下,在城市限制人口迁入的政策之下,一代人被另一代人、一群人被另一群人,偷走了梦想。他们住在群租屋中,在一线城市漂泊、在这里耗尽青春,最终只能放弃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朋友,自己熟悉的生活,回到家乡小城,或者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但装作这是自己的选择,是公平的优胜劣汰。这是一个远比气候变化更真切的现实。然而被偷走梦想的这一代人却在嘲笑瑞典少女,称她为废青。


  能否在中国找到一个类似瑞典气候少女这样的人呢?如果觉得她偏激,那么能否找到一个更理性、更客观的,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人呢?格蕾塔•桑伯格,16岁,在中国,这个年纪的少女还在上高一,即便两年之后,她们高考的时候,所能接触的最深奥的话题,那些考察她们思辨能力的高考作文题,不过是一些“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类口号或“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这类心灵鸡汤。


  接下来,她们会高考、毕业,去到大城市,再回到家乡,结婚、生子、逼着孩子学习,一代又一代。这个时候,心底是否会有一个声音在说:How dare you?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10 17:34 , Processed in 0.0628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