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新事彰显苏州正能量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1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8:4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2014-12-29    来源:苏州日报



  2014年度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十佳新事和苏州好人·百名文明市民标兵评选结果发布
  日前,苏州市文明委开展的2014年度苏州市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和苏州好人·百名文明市民标兵评选结果发布,评选活动充分展示了苏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风尚。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苏州全市上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根植于生活的凡人善举。为进一步褒扬先进、倡导文明,市文明委组织开展了相关评选。
  经活动组委会按照程序严格评审,最终评定文玉荣等十位(组)市民为2014年度苏州市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另有四人获提名奖;“共建美丽新苏州 同享美好新生活”--十大专项行动助推文明城市建设新高度等十件新事为2014年度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另有八件获提名奖;丁环等124位(组)市民为2014年度苏州好人·百名文明市民标兵。他们是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是实现“中国梦”苏州篇章的宝贵精神财富。(记者 张帅)
  十佳新人、十佳新事简介
  苏州好人·百名文明市民标兵及提名奖名单
  一、2014年度苏州市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序】
  1.文玉荣:
  爱心浇灌“流动之花”的“快乐妈妈”
  文玉荣是昆山一所民办学校的老师。三年前,她发现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忙于工作,特别是节假日,他们的子女无人照顾。于是,她在家里成立了托管班,照顾这些孩子,为他们辅导功课,不收取分文报酬。来昆从教14年间,文玉荣把身边每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当做自己的孩子,用真心去浇灌,引导他们成人成才。目前,她已经陆续帮助了40多个孩子。为了工作、为了学生,文玉荣却不止一次把家人放在了后面,每每思及此,文玉荣只能用泪水表达内心对家人的歉意。
  2.冯艳君:
  义务“孝老”14年的80后理发师
  冯艳君是高新区狮山街道新升社区的居民,两家理发店的女老板,也是社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她为行动不便的困难老人上门理发已经坚持了14年。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三,她都定期在社区为残疾人、老年人义务理发。在做学徒工的时候,冯艳君看到师父耐心地为老年人免费洗头、理发、刮胡子。“做一名好理发师一定要敬老爱老,不能怕脏。”师父的教诲给冯艳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么多年来,享受过冯艳君免费理发的老年人已经数不胜数,她的善举也让其他有爱心的居民加入了志愿者行列。今年4月份,冯艳君和其他3位理发店女老板一起创建了新升社区“孝老联盟”,为社区困难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3.史明:
  用生命诠释使命的“白衣天使”
  史明生前是苏大附二院一名妇产科专家。今年6月,他奉命赴陕西省靖边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支医帮扶工作。他吃住在医院,兢兢业业。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医院妇产科微创术渐趋成熟。11月8日上午9点到下午4点,他负责一名高危妊娠产妇剖腹产术后急性心衰的大抢救工作,观察病情直至晚上6点才离开病房。第二天早晨,无数次迎候新生命诞生的史明,因劳累等原因,永远倒下了。史明崇高的敬业精神,深受当地和苏州众多患者和家属的赞誉。
  4.吴欣宸、周佳怡:
  捐出22万婚礼钱的“最美伴侣”
  吴欣宸和周佳怡,都是85后。今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当时正准备筹备婚礼的吴欣宸被电视画面中震区人民的境遇深深震撼。和家人商量后,他希望把捐款和结婚两件最有意义的事“结合在一起”。为此,他们筹备婚礼时处处节俭。10月16日晚上,这对新人在亲朋好友见证下举办了一场简单却温馨无比的婚礼,他们将节俭省下的22万元全部捐出。他们用实际行动,不仅传递了爱心,更是传播了慈善公益理念。
  5.李玉兰:
  父女接力演绎“最美村官”
  李玉兰的父亲李荣法,曾是相城区胡湾村党总支书记,带领乡亲奋斗8年,把一个负债的经济薄弱村转变成为先进村,病逝时年仅49岁。临终前,他遗憾于不能将新并过来的穷村也变个样。李玉兰不负父亲的期望,大学毕业后回到胡湾村,成为当时黄桥镇第一个在村委会工作的大学生。从2007年担任村委会副主任起,她走遍了全村15个自然村庄的每家每户,对村情民情烂熟于心。李玉兰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工作认真踏实、全心全意服务村民的她,赢得了央视“最美村官”的荣誉。村民只要提起她,都会说“她是我们的好村官,应该拿到这个奖!”
  6.李德贞:
  用身躯谱写大爱的百岁老人
  不要墓地,不要土葬,只愿百年以后将自己捐赠给国家医疗事业。103岁的吴江老人李德贞在了解了遗体捐献的相关事宜之后,委托亲属为她填写了遗体捐献志愿表,毅然决定要在自己百年之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为祖国医疗事业做贡献。“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死也要死得有意义,自愿捐赠遗体,既能为国家医疗事业做贡献,又节约了国家土地资源。”不仅老人自己,她的女儿和女婿也都成为吴江区遗体捐献志愿者。
  7.胡蔚斌:
  “中国好同学”替去世同窗尽孝
  一对年迈的老夫妻,经历痛失两子的痛苦后,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女”走进他们的生活,这对“儿女”坚持尽孝十多年,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之歌。胡蔚斌曾是老夫妻大儿子的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挚友过世后,胡蔚斌夫妇就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坚持,替自己昔日同窗尽孝,照看陈洪宾和王玉珍,视如亲父母一般看待。对于胡蔚斌夫妇来讲,这是对同窗好友的承诺,十年不变,未来十年也不会变,因为,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将用心守护。
  8.赵杰:
  觅渡桥畔的“生命守卫者”
  9月11日早晨6点多,安里桥附近一人救起两位落水者的事情,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救人者赵杰是葑门派出所的巡逻警组警长。自2009年1月来到葑门派出所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巡逻第一线。他不仅是所里巡防工作的行家里手,更是觅渡桥畔的安全守卫者。2013年他在见义勇为英雄米龙飞营救跳河轻生女子无果后,最终救起了那位女子。赵杰在觅渡桥段多次跳河救人,仅仅近两年,他就累计救起6人,成为了苏城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9.顾平:
  30年独自与英灵相伴的“守陵人”
  顾平,吴中区烈士陵园的管理员。三十年来,他见证了吴中区烈士陵园从最初的小陵园变为如今的环山陵园;三十年,他用自己的心血为陵园扫平了道路,培育的幼苗如今长成了大树;三十年,烈士亲属们口中的“小顾”变成了“老顾”,他用三十年的坚守,表达了自己对长眠烈士的敬重和爱戴。为长眠烈士“站岗”、陪着这些忠魂,他守的不仅仅是陵园,更是一份执着的信仰。
  10.黄阿雪:
  创新公益方式,点燃慈善之火
  黄阿雪,苏州工业园区公租房管理中心副主任,原籍常熟辛庄张港泾村。多年来,“热心肠”的他始终奔走在社会公益活动的道路上,坚持为改善家乡贫困家庭的生活而努力,他创新慈善公益方式,用爱心打造了多个公益基金。近三年来个人累计捐款捐物10多万元。同时,黄阿雪还在一步步兑现他的“123计划”(即在女儿参加工作前,每年捐出1万元;在女儿参加工作后,每年捐2万元; 本人退休后,每年捐3万元),诠释了“公益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理念传播”的内涵。
  二、2014年度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1、“共建美丽新苏州 同享美好新生活”——十大专项行动助推文明城市建设新高度
  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4月,苏州市集中开展“共建美丽新苏州 同享美好新生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通过对“群租房”、交通秩序、工地扬尘、环境卫生、占道经营和马路摊点、非法营运、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违法建设、河道环境、园林绿化等十个方面的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文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全市市容环境、城市品质和人居质量的全面提升。提升行动注重“五个结合”:一是坚持示范引导和全面提升相结合。二是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四是坚持城市环境和村庄环境整治相结合。五是坚持依法治理和加强教育、提升文明素养相结合。“十大专项活动”为苏州市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等文明城市八大环境建设,以及复评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坚实的支撑。
  2、全国县域文明城市创建从苏州扬帆起航
  苏州是全国唯一拥有地级市、县级市两个“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近年来,苏州市“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文明城市创建经验得到中央文明办高度肯定。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苏州张家港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时隔19年后,今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苏州张家港召开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中央文明办和省委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苏州、张家港创建经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以头版、专版聚焦“苏州经验”。此次会议开启了县域文明城市创建的新征程,兴起了新一轮的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热潮,再次确立了苏州、张家港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旗帜标杆地位。
  3、“晒家书 看家风”,晒出一座城市的文明
  “晒家书 看家风”活动于今年国际家庭日(5月15日)在全市正式启动。到目前,共收到600封电子家书和240封实物书信。这些“家书”充分展示出家风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向市民发动征集、刊登优秀家书、策划现场活动和举办名人主题讲座等形式,活动内容丰富,市民广泛参与。“晒家书 看家风”活动晒的是一个个小家,激发大家对家风的理性思考,折射出的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厚度和文明高度。
  4、三“馆”齐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吴江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坚持把无形的东西做实,把概念具体化,城市文明馆、乡风文明馆和公民道德馆三“馆”齐下,城、乡、人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吴江大地落地生根。在创设载体基础上,还开展一系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举办道德模范看乡风文明活动,开展“看魅力城乡、看文明成果——万人赏美大型公益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巡讲巡演等,坚持打造“德行吴江”公民道德建设品牌,在全区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
  5、以“百千万”志愿服务岗为载体,推进城乡志愿服务一体发展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内容体系,使志愿服务内容规范化、系统化、项目化,今年以来,我市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乡村、社区实际,按照“按需设岗、因事定岗”的原则,通过在农村、城市社区建立“百村(社区)千户万人”乡风文明志愿岗和社区“金乡邻”志愿岗,完善了城乡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使志愿服务在基层落地生根。通过“百千万”志愿服务岗这个有形载体,着力推进城乡志愿服务一体发展。
  6、“诚信二维码”给商户配上“信用”身份证
  张家港市依托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商户打造了一张专属的“诚信二维码”,市民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获知商家的相关诚信信息。通过在重要商圈打造“诚信驿站”,集中展示、应用、推广“诚信二维码”,为“诚信二维码”打造了一个亲民“家园”,为商户与消费者架起放心消费的诚信“桥梁”。另外,配合“诚信二维码”的推广使用,张家港市开展了“星级文明诚信商户”评比活动,不断丰富“诚信二维码”的内涵。
  7、“悦读城市 快乐成长”公益活动为学生搭建成长阶梯
  “悦读城市 快乐成长”公益活动自今年5月7日启动以来,每天免费为市区各中小学校5700余个班级送报上门,鼓励学生读《苏州日报》,并通过互联网有奖答题,引导孩子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接受、传递正能量,同时帮助他们认识苏州、热爱家乡,与城市同成长、共进步。该公益活动实现了媒体资源与社会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达到了书香城市建设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的契合,形成了教师导读、学生阅读、亲子共读和免费送报、有奖问答等线上线下互动的结合。
  8、道德模范现场交流:凡人善举共奏文明主旋律
  今年以来,苏州市公民道德建设立足基层,大力挖掘先进典型,广泛选树百姓身边的好人,一个个凡人善举描绘了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生动画面。一是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的制度建设。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以及时代先锋、重大典型等,构成了先进典型选树的多层次网络。二是在城乡基层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为乐于奉献爱心、传递文明风尚的普通市民立榜。全市基层单位已立榜近千个,上榜人数5千多人,形成了争当好人、争上榜的“雪球效应”。三是多层次开展现场交流活动,创设了市民面对面感受先进典型人格魅力的好平台。各市、区和有关行业系统、单位,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数百场次,为全社会树立了一大批触手可及、可亲可敬的身边好人典型。特别是由我市成功承办的“中国好人榜九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江苏苏州)现场交流活动”,得到了央视等中央级媒体的广泛报道。
  9、“家在苏州·e路成长”给未成年人送去特别关爱
  2014年2月起,我市全面启动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整合工程,策划开展“家在苏州·e路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以各级各类文博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为重点,引导未成年人对苏州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民间工艺等进行全新的体验、感悟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推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网络平台,设立“苏州教育E卡通”平台,建立校外导师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基本文明礼仪教育进校园,构建起“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新平台。
  10、“中国好习惯”微信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2013年3月20日,“中国好习惯”纯公益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以传播分享各类好习惯、引导受众改掉坏习惯、弘扬社会正气为主旨,鼓励粉丝“日行一善”,每天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截至目前,全国粉丝已达7万多人,每期栏目文章的阅读、分享和收藏超50万人次。平台团队还在线下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上海、苏州、南京、无锡等地企业开设《赞美的力量》公益讲座,还为青海玉树、湖南湘西龙山、常熟本地贫困小学生捐资助学,力求善心善行感染到更多的人。
  三、道德模范·十佳新人提名奖
  (以姓氏笔画为序)
  安 娜“故事妈妈”打造免费“中国儿童故事音频库”
  展晓波 英勇冲入火场救人的好交警
  徐志刚 生命结束前带给他人光明的“高中生”
  黄 强 不断挑战超越自我的“首席技师”
  四、新事提名奖
  (排名不分先后)
  1.“笔歌墨舞颂模范”构筑艺术和道德建设融合新载体
  2.“灵峰家风”聚文明村风
  3.苏锦能人库:社会治理大“智库”
  4.“斜塘之音”打通服务居民最后“500米”
  5.“穹窿山·行走的格桑花”走出社会公益活动新空间
  6.“爱心小屋”为更多流动儿童送去爱心
  7.“笑果”服务店:打造青少年社区“新家园”
  8.“亲情电力云服务”打造惠民服务“金招牌”
  五、苏州好人·百名文明市民标兵(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 环 丁洪流 公交6路班组(张家港市)毛 斌 毛春宝 王 虎 王 锋 王 静 王兴石 王佑田 王志学 王秀芬 王恩鹏 王袁菊 王惠英 王 超 付晓霞 冯 卫 卢正荣 叶惠芳 尼克(加拿大)任红英 刘文婷 华巧珍 华君贤、姜明 孙 洁 孙国喜 孙路平 庄 怿 庄 明 庄建华 朱 兰 朱土生 朱玉梅 朱连生 朱泉男 汤崇雁 许凤娥 过双春 邢建根 余枝英 吴枝明 吴彩英 宋 轶 宋 强 宋 毅 宋粉英 张 钧 张中林 张红卫 张林宝 张春芳 张海华 张慈云(中国台湾) 李 东 李 颖 李小清 李长敏 杨 娴 杨佳怡 杨 杰 邹海华 陆革命 陆桂花 陆莉娜 陈 康 陈 旗 陈 熠 陈亚军 陈向东 陈美芳 陈淼坤 岳海文 昆 娟 罗国东 郁瑞元 郑小明 郑叶青 金 辉 金永林 金连娣 俞玉英 俞振尧 姚艳华 姚翠云 胡 蝶 胡兴强 茹学栋 赵丽娜 赵笑东 赵雪山 唐 健 唐小燕 徐 光 徐启元 徐英影 徐荣明 徐雪元 徐德良 郭月华 郭能青 钱凤丽 钱伟东 钱伟雅 钱招英 钱科军 钱敏焰 钱惠新 顾 云 顾 健 顾国生 梁雪芳 盛 欣 黄文娟 黄圣涛 龚云飞 景雪球 程晓峰 谢东奎 韩 鹰 訾绍强 颜锡渝 黎 俊 霍 鑫




责任编辑:姚丽濛
[url=]打印[/url]】  【[url=]关闭[/url]】  【收藏】  【顶部

相关文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10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8:5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5-12-8 19:02 编辑

苏州农民钱包鼓底气足
2015-08-21 11:10 来源:城市商报

尽管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上半年我市农村常住居民的收入依然保持了平稳增长。据苏州市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2015上半年苏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2元,同比增长8.9%,收入绝对额稳居全省第一,增速快于城镇,跑赢GDP。

商报记者曾雅文

小微企业发展快

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

在可支配收入的四项构成中,以经营净收入的增长最为亮眼。

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2874元,同比增长12.4%,增幅居四项收入之首。这主要得益于上半年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扶持创业、保证就业的优惠政策,农户家庭发展第三产业的积极性提高。此外,一产经营净收入的增加也贡献不小,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0。生猪出栏数、家禽养殖规模和夏粮亩产量均有增长,尤其是生猪价格经历了近两年的下行通道后,自3月底开始了周期性回升,有望助推生猪养殖打开新局面。

其他三项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7375元,占总收入的56.2%,仍然是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相比一季度,增速放缓了0.2个百分点。

人均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两项增长稳定,分别为1242元、1621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8.3个百分点。其中,前者的来源主要是农民理财意识增强,储蓄、信贷、入股等方式取得的利息、股金、红利收入大幅增长,以及土地流转加快,带动了农民人均转让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的大幅快增。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苏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9%,快于城镇增速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去年同期的2.00:1缩小为1.97:1。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速(7.2%)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7.2%)1.7个百分点。

饰品消费热情高涨

人均网购163元,增长30%

稳定增长的钱包,让人们消费起来底气十足。上半年,我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7428元,同比增长9.6%。而观察其消费结构,可以发现一些新兴的趋势正在形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苏州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正变得更为丰富时尚。

数据显示,随着近两年黄金价格的走低,带动了人们购买金银饰品的热情,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购买饰品支出大幅增长带动其他用品和服务增长13.8%。

与此同时,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正在成为农村消费热点。随着家用汽车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带动了交通工具、燃料费、汽车维修费用的增加,以及高科技信息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上半年,苏州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类支出同比增长15.4%,达到1393元,增幅领跑八大类消费。农村居民对教育和文娱的消费热情也稳步增长,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达到801元,同比增长11.1%。

另外,网购的魅力在农村初露端倪,随着物流体系逐步向农村地域延伸,加之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新型便捷的消费方式正快速融入农村居民家庭生活。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163.38元,同比增长
30.1%,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30 04:53 , Processed in 0.0684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