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七、十八世紀歐洲中國風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7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9 19:0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lfacebookLinetwitterGoogle Bookmar






文/黃聖芝  (參考引用請加註來源,請勿抄襲)
中國與歐洲的交流早在漢代就透過絲路進行商業貿易,許多器物與技術也陸陸續續輸出、輸入,對世界文明的影響甚巨。十五、十六世紀,歐洲經歷了文藝復興,商業城邦紛紛獨立,航海技術突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市場壟斷,滿足了歐洲人對香料、茶葉、絲綢等舶來品的需求,更滿足了對異國、異文化的想像。
另一方面,宗教改革也是促使東西文化交流的一大動力。為了振興式微的天主教,改革後的天主教會成立了耶穌會,派遣傳教士前往世界各地宣教,中國亦是其一。一批批的傳教士帶來各式科學儀器與技術,也帶來有陰影有透視的繪畫。同時,透過耶穌會士,中國絲綢、瓷器等器物,以及來華者的見聞記錄,掀起了十七、十八世紀歐洲貴族間流行的〝中國風格〞(chinoiserie)。尤其法王路易十四與乾隆皇帝關係友好,中法交流最為頻繁,因此以法國為首,中國風格盛行歐陸兩百年。
在西洋美術史上,此時期正是以法國皇室為首的洛可可時代,許多藝術的呈現都帶有中國趣味的圖案符號,中國文化對歐洲美術的衝擊就此展開。本文就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的〝中國風格〞,從繪畫、器物、建築及室內設計探究歐洲各地中國風格的源流、發展與轉變。
中國風格與洛可可風格
1.中國風格的形成
「中國風格」源於法文chinoiserie一詞,意指有中國元素的藝術表現風格。但它並非中國產物,乃是歐洲人對中國(或泛指東方世界)的想像。從文藝復興以降,歐洲人陸陸續續透過陸路、海路前往亞洲貿易、旅行、傳教,他們帶回歐洲的東方物品及東方世界的見聞記載,還有翻譯的中國文學思想典籍,提供歐洲人極大的異國情調想像空間。由於當時與中國貿易繁盛,且中國為東亞泱泱大國,因此這一類泛東方題材的藝術風格稱為〝中國風格〞。
中國風格發展初期,由於對東方文化不熟悉,許多器物及繪畫同時出現波斯、中國、印度、日本及南洋的圖像元素。如(圖1)即是十八世紀法國Beauvais地區所產《皇帝出巡》系列壁毯中的一件,結合了中國人物、熱帶植物、不中不西的服裝與轎子,以及怪異的寺廟。
在歐洲人的認知中,中國是一個擁有極精緻工藝的國家。來自中國的瓷器、漆器、絲綢所展現的工藝技術令歐洲人為之傾倒,掀起了以法國宮廷為首的〝中國風〞。透過各國東印度公司向中國購買、訂製這些工藝品之外,歐洲人也試圖自己製作,而在複製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中國風格〞。
〝中國風格〞圖像產生的來源有三種:一為直接複製傳教士帶回歐洲的人物畫、版畫;二為複製傳教士、旅人所畫的中國風俗圖像;三為將傳教士等人的文字描述加以圖像化。[1]後者最不接近中國原有的樣貌,卻最符合歐洲人心目中的中國,也是〝中國風格〞研究最有趣的部份。
圖1 Beauvais皇家織毯廠,《皇帝出巡》系列,壁毯,254 × 415cm
2.洛可可風格的中國元素
十七世紀、十八世紀,歐洲正值洛可可藝術的興盛時期,由法國貴族引領的一種時尚風潮。它講求奢華的物質享受,在藝術的表現上,沒有沉重的歷史負擔,取而代之的是男女調情的歡愉;蜷曲的線條、艷麗的色彩、不規則不對稱的構圖都是對古典美的反動。中國工藝品(並非文人繪畫[2])恰恰符合洛可可的主張,中國的人物形象、器物、建築等造型更豐富了洛可可風格的裝飾性。以下就此三部份分析〝中國風格〞裡的中國元素。
人物
人物部分最常見的就是:圓臉小嘴、頭上只有幾小撮毛髮的小孩、戴斗笠或錐形帽、留鯰魚鬚、剃髮留辮的男人,撐著紙傘或稻草紮成的傘、穿著長袖長裙、弱不禁風的女人。皇室和官員也是中國風格很重要的題材,象徵著神秘國度 的財富與權勢。不可少的就是龍袍與朝服,還有上朝所戴的官帽。但人物姿態往往是女人坐在織毯地上,倚俯著男人,這是土耳其的風俗,也是洛可可繪畫常使用的人物構圖。法國宮廷畫家布雪的作品便是一例(圖2)。
器物
最常伴隨著人物出現的器物非〝傘〞莫屬了。從油紙傘到御用華蓋,到了歐洲就出現覆蓋了一層絲線絨毛的傘,或是變形的飛簷建築造型傘。瓷器也是他們喜愛的題材,尤其是青花瓷,時常出現在繪畫中。
建築
歐洲人非常喜愛中國建築的屋頂飛簷,並且在圖像中一定會在簷下繫鈴鐺,偶爾會加入伊斯蘭的洋蔥型圓頂。塔也是歐洲人未曾看過的建築形式,如此瘦高的建築竟然有那麼多層屋簷,四面都有門和窗戶,令歐洲人非常訝異。涼亭、拱橋、迴廊、欄杆窗櫺在歐洲人眼中也都是新奇的造型。
此外中國風格常出現龍、鶴、猴、雞、孔雀等動物,以及牡丹、菊花、柳、松、竹、椰子樹和桃樹李樹之類的果樹,並伴隨著中國式山水、太湖石,以及洛可可風格必有的花圈、花瓣。
圖2 布雪,《中國公園一景》,油畫。
法國的中國風格
雖然葡萄牙、荷蘭的航海探險較早,但是僅止於商業貿易,而法國除了貿易,與中國的政治往來更密切。前面提及路易十四與乾隆的友好關係,路易十四挑選最優秀的傳教士帶著當時最先進的西方科技前往中國,乾隆也以各樣珍貴的中國瓷器、漆器、絲綢回贈法王。路易十四熱愛這些中國風味的舶來品,帶動整個法國宮廷的〝中國風〞,而後更擴及全歐洲。
1.瓷器、漆器
中國瓷器進口歐洲是隨著〝茶文化〞引進而大量傾銷,因為當時歐洲使用的餐具都還不過是陶器,瓷器要透過阿拉伯人才能購得。這些瓷器多半都是花瓶,裝飾性高於實用性,且所費不貲,只有皇室貴族才買的起。當海路打通之後,各國商船前往中國購買茶葉,回程時會在艙底放幾箱瓷器,以避免茶葉受潮。[3]1604年荷蘭商船搶奪了葡萄牙商船,並將其上的瓷器全數帶到歐洲拍賣,各國皇室競相購買,法王亨利四世就買了一大套瓷餐具。[4]
但進口瓷器成本高,於是各國紛紛研究瓷器的做法,開始大量生產仿中國的瓷器或是具有中國風格設計感的瓷器。購買者由貴族擴及至中產階級,瓷器器型越來越多樣化,餐具、茶具、玩具都有。法國製作瓷器的技術比荷蘭、德國晚,但並沒有阻礙中國風格在瓷器上的使用,在巴黎、法國東部的Lorraine地區、東北部的Strasbourg、北部的Lille Rouan、中南部的Moulins等地都有生產中國風格瓷器的窯場。[5]
早期法國陶瓷仿的中國紋飾是情境式的,有人物、有背景,湊合了各樣中國圖像元素;發展成熟後,漸漸留下了一些植物圖像,而藝術家個人性的紋飾也逐漸產生,開創新的面貌。
漆器發明於漢代,比瓷器更早。流傳至歐洲時,他們也很訝異漆器亮麗的色澤,開始研究漆器的製作原理。因法國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在製作漆器的品質上更優於其他國家。大部分的漆器都是黑底金紋的日本蒔繪或中國款彩,應用在桌椅、櫥櫃、屏風等家具上,而他們最喜愛的就是有中國建築、小橋流水、與小孩婦女的〝漢宮春曉〞題材(圖3)。[6]
圖3 賽夫勒漆器,硬瓷花瓶,約1785-1790。
2.建築及室內設計
洛可可風格並非只是繪畫上的表現,它是一種生活品味,從現存的建築及室內裝潢可以略窺當時法國貴族的生活。1670年Louis Le Vau在凡爾賽宮的提亞儂地區(Trianon)為路易十四設計一座瓷宮(圖4),建築本身是對稱的古典形式,但外牆採用磁磚。據說靈感來自南京報恩寺的瓷塔(圖5),但因保存不易而逾1687年撤除。[7]
但提亞儂瓷宮推動中國風格的實踐,許多皇室貴族羨慕這種充滿異國氛圍的空間,都期望自己也能夠擁有一個〝中國房間〞,使自己置身在異國空間。他們不但購買中國進口的瓷器、漆器家具,也找藝術家設計有中國風味的地毯、壁紙、家具,並做整體的室內規劃。他們甚至把自己和僕人扮成中國人,或日本人,或土耳其人,以滿足對異國情調的渴望。
當時最著名的室內設計師丹尼爾‧馬羅(Daniel Marot, 1661-1752)極擅長設計這種〝中國房間〞,牆面掛滿了瓷盤、壁爐上設有擺放瓷器的架子,牆面貼中國紋樣的壁紙,並在室內擺放中國風格的屏風和家具(圖6)。
圖4Louis Le Vau,《凡爾賽提亞儂瓷宮》,細紋銅版。
圖5 《南京報恩寺瓷塔》,銅版。
圖6 《中國房間》,銅版。
3.繪畫
開啟中國風格的法國畫家是貝然(Jean Berain, 1637-1711),他設計過許多宮廷裝潢圖案。(圖7)是他所設計的銅版畫,描繪一個扮妝者的中國服飾。洛可可繪畫兩位代表人物華鐸(Watteau Jean Antoine, 1684-1721)和布雪(Francois Boucher, 1703-1770),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華鐸是較早期的中國風格代表,他的《紀某紹的偶像》(Idole de la KI MAO SAO)(圖8)中的男子就有中國風格的傾向。
布雪則是中國風格盛期重要的設計者,其圖像不但畫成油畫,也做成壁毯,同時他也做室內設計。他繪過一系列中國題材的油畫,如《中國皇帝的盛宴》、《漁家樂》等主題的油畫(圖9),也作為壁毯的藍本。他將中國元素和歐洲人的生活習慣結合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會出現男士親吻女士的手之類的畫面。[8]布雪的繪畫成熟地應用中國風格,影響整個歐洲,也使中國風格開始轉型。
圖7 貝然,《中國舞會服飾》,銅版。
圖8 華鐸,《紀某紹的偶像》,銅版。
圖9 布雪,《漁家樂》,油畫。
英國的中國風格
英國也受到中國風格的影響,他們熱愛中國工藝品、中國園林,但有別於法國洛可可式的浮誇,英國更喜愛中國的自然意象。尤其是庭園設計,帶動了日後自然主義的風潮。
1.瓷器
166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將中國茶葉獻給英王,從此英國大量進口中國茶葉,〝喝下午茶〞也成了英國人最愛的休閒活動。中國瓷器餐具、茶具與飲茶文化相輔相成打入歐洲社會,而英國是其中將飲茶文化發揚光大的民族。
英王詹姆士一世非常喜愛中國瓷器,於是英國窯廠紛紛仿製中國瓷,尤其是青花瓷(blue-and-white)數量最多。由於飲茶風氣盛行,英國瓷器多為茶具或是餐具,其設計都是數十至數百件一套。此外他們也向中國窯場訂製瓷器,將家族徽章或聖經故事、神話故事等歐洲主題畫在餐具上,中國人稱之為〝洋器〞。很特別的是,不論是英國自製或是中國出口,瓷器餐盤上常常出現一種形式,即中間有一河兩岸式的構圖,有涼亭、曲橋及柳樹的圖像,盤緣均分為數格(大部分是四格),其內有橫式的中國山水。歐洲人彷彿很喜愛這種圖像,至今都還可以在許多英國家庭的牆上看見。
2.庭園建築
十七世紀以前,英國的造園還屬於規則式的,修剪整齊的草木、人造的雕像、噴水池,雖然氣勢大卻略嫌矯揉造作。許多人對這種設計感到不滿,詩人們在文學作品裡描繪理想中的庭園,認為庭園應該要回歸自然,才能使人身心愉悅。而中國的園林藝術正好符合英國人的需求。
1772年,曾經來華貿易的英人威廉‧錢伯斯(William Chambers, 1723-1796)出版《東方園林論》,將中國庭園介紹給英國人。他認為中國人自然得很優雅,而當時英國另一派造園改革者則自然得很粗糙。他於1758-1759年掌管〝丘園〞(Kew Garden),在任內建了一座中國式寶塔(圖10),至今還在倫敦屹立著。[9]
由於中國風格對英國庭園的影響始於十八世紀後半葉,他們接受了中國對自然的態度,卻不欣賞聳立在自然園林中的東方建築物,於是這種中國式花園只維持了30年。[10]
圖10錢伯斯《丘園中國塔》,倫敦。
歐洲其他地區的中國風格
除了法國和英國之外,歐洲各國多多少少都和中國有貿易上的往來,中國風橫掃全歐,各國的〝中國風格〞發展略有些不同,以下簡單介紹荷蘭、德國及瑞典的發展情況。
1.荷蘭
航海時代初期,荷蘭就開始從事各項海上活動,積極向世界尋找新的商機。1602年搶奪葡萄牙商船〝凱瑟琳號〞,將船上的中國瓷器銷往歐洲,各國除了震驚荷蘭有能力搶奪強盛的葡萄牙,更瘋狂搶購這些中國瓷器,使荷蘭人賺取許多利潤。天生的生意頭腦,荷蘭人馬上開始研究瓷器的製造,以Delft窯廠揚名於世。
在真正〝硬瓷〞出現以前,都只是軟陶的製作。而荷蘭人很早就開始仿中國瓷器的器型和花紋,從元代純粹裝飾性的花卉,到有人物故事的明清紋樣,荷蘭人都大量仿製,以滿足歐洲人的需求量。
2.德國
隨著荷蘭的腳步,德國也研究如何製造瓷器,並在1708年出現了真正的〝硬瓷〞。這項發現是由於奧古斯都二世(Augustus II, 1670-1733)非常熱愛中國瓷器,甚至以一整旅的騎兵像普魯士換取48個瓷器花瓶,其臣子遂請人來開發瓷器的製作方法,以免國庫大損。[11]1710年奧古斯都即在首都德勒斯登(Dresden)設立皇家瓷窯,隨後遷到梅森(Meissen)地區,生產各種中國風格造型的瓷器銷往全歐洲。
在造園方面,德國也將某些花元加入中國的建築元素,如盧斯特花園的中國涼亭(圖11),或波茨坦的中國茶亭、寶塔、無憂宮(圖12),都結合了中國建築與自然式的造景。然而如同在英國,這種建築只是一時風靡的情趣,仍不為歐洲人所接受。只有自然風格的花園樣式繼續留存,中國風格的建築也成了絕響。
圖11盧斯特花園,德國。
圖12《無憂宮》,波茨坦。
3.瑞典
斐特烈大帝的妹妹,也就是瑞典的維洛莎‧烏里卡(Queen Lovisa Ulrika, 1733-1805)皇后,在她生日的時候,瑞典國王在斯德哥爾摩的宮廷裡面為她造了一座中國亭子。而後她的兒子古斯塔夫三世(Gustaf III)繼位後,又請設計師設計兩座中國式園林,一是德洛特寧霍爾姆花園(圖13),一是海迦花園。
〝中國房間〞的室內設計也流行至瑞典,皇宮裡的中國廰也是貼滿中國壁紙、設置漆器家具、展示滿牆的中國瓷器。
圖13德洛特寧霍爾姆花園,斯德哥爾摩。
小結
〝中國風格〞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奇特的一頁,是歷史事件下偶然的產物。若沒有宗教改革,傳教士不會來到中國;若沒有地理大發現,中國與歐洲的貿易不會如此頻繁;若沒有洛可可風格,中國工藝不會受到如此大的矚目。而中國風格的發展歷程也象徵著西方與東方的關係:它起源於十七世紀、盛行於十八世紀、沒落於十九世紀、轉型於二十世紀。
很遺憾的是,歐洲人對中國文化為之瘋狂,主動積極的去探索中國美感的來源,仔細研究並與自身文化結合,從好奇到漸漸了解。同時期的中國卻對西方文化不感興趣,也不大在乎這些科技、知識、藝術的價值,甚至不看在眼裡,這導致三、四百年間,東西方關係逆轉。當中國人意識到西方的價值時,西方人已經帶著槍炮進入中國了。這樣的轉變,正取決於十七、十八世紀東西方對異文化的態度,對今日的我們而言,也是一種警惕。


參考書目
中國古代貿易瓷特展:大英博物館 館藏。台北:歷史博物館,1994年。
中國古代貿易瓷特展:國際邀請展圖錄綜合篇。台北:歷史博物館,1994年。
王慶生,繪畫:東西方文化的衝撞。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
何芳川、萬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沈福偉,中外文化因緣。台北:貫雅文化公司,1992年。
利瑪竇、金尼閣,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周功鑫,清康熙前期款彩〈漢宮春曉〉漆屏風與中國漆工藝之西傳。台北:故宮博物院 ,1995年。
李明明,十七世紀法國銅版插畫中的中國意象─中國風貌溯源。人文學報,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文學院,2001年,23期。
李明明,自Lorraine地區陶瓷紋飾考察中國風貌在十九世紀法國陶瓷藝術中的發展,人文學報。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人文學院,1999年,19期。
林志鴻,流行時尚的延異與豔異─中國風尚的時尚移轉與全球化賦型,現代美術學報。台北:市立美術館,2003年,第六期。
林冠妏,十八世紀中國對歐洲之外銷瓷。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系美術史組畢業論文,2003年。
針?谷鍾吉,西洋造園變遷史。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1995年。
黃憶芬,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建築庭園所受中國的影響。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系美術史組畢業論文,2004年。
劉海翔,歐洲大地的中國風。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年。
懷特海,18世紀法國室內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3年。
Jacobson, Dawn. Chinoiserie, London, Phaidon Press, 1993.
Jarry, Madeleine. Chinoiserie, London, Philip Wilson Publishers, 1981.
Sullivan, Michael. 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1] 黃憶芬,《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建築庭園所受中國的影響》(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系美術史組畢業論文,2004),頁5。

[2] 歐洲人認為中國人所崇尚的文人繪畫既沒有明暗也沒有透視,算不上是藝術;而中國人認為油畫寫實卻沒有筆法,所以也算不上是藝術。但是歐洲人驚訝於中國器物可以造得小巧精緻,甚至說〝中國人是全人類中手藝最高明和最有審美力的人民。〞王慶生,《繪畫:東西方文化的衝撞》(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頁74。

[3] 林冠妏,《十八世紀中國對歐洲之外銷瓷》(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系美術史組畢業論文,2003),頁10。

[4] 沈福偉,《中外文化因緣》(台北:貫雅文化公司,1992),頁336-337。

[5] 李明明,〈十八、十九世紀法國藝術中的中國風貌研究(二)〉,頁2-3。

[6] 周功鑫,《清康熙前期款彩〈漢宮春曉〉漆屏風與中國漆工藝之西傳》(台北:故宮博物院 ,1995),頁105-118。

[7] 另一原因是,當時路易十四為寵幸孟德斯邦夫人(Madama Montespan)而建瓷宮,隨著路易十四戀情轉移,瓷宮也遭拆除。李明明,〈十七世紀法國銅版插畫中的中國意象:中國風貌溯源〉,《人文學報》(中立:中央大學 文學院,2001),頁207-209。

[8] 劉海翔,《歐洲大地的中國風》(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頁112-128。

[9] 針?谷鍾吉,《西洋造園變遷史》,(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1995),頁277-279。

[10] 沈福偉,《中西文化因緣》,(台北:貫雅文化公司,1992),頁233-238。

[11] 劉海翔,《歐洲大地的中國風》(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頁146-14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19 19:36 , Processed in 0.0778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