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夺标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1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标标整理:流失的最美丽中国佛教雕塑 键陀罗-秣陀罗-敦煌-中原4 ...

已有 540 次阅读2015-10-16 17:25 |系统分类:前尘往事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倚声椎轮大辂——敦煌曲子词
——摘自《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

一九○○年敦煌鸣沙山第二八八石窟( 藏经洞)被打开,沉埋千年之久的二万余卷珍贵文献遂此重见天日。这些珍贵文献问世后,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国际性的敦煌学。其中有关唐五代音乐舞蹈的资料,尤其是数百首词曲的发现,对唐五代词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推动力。从敦煌卷子中清理出来的唐五代词曲,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整理成集者已有: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收曲子词一百六十四首;饶宗颐《敦煌曲》,收三百十八首;任二北初编《敦煌曲校录》,兼及《五更转》等俗曲佛曲,五百四十五首,之后又编定《敦煌歌辞集》,又扩大到凡入乐者概采录,计一千二百余首。但一般论敦煌词曲者,仍以具有调名、合乎词体的为主,以便和乐府歌辞及其他俗曲歌辞区别开来。
      在敦煌沙碛中发现丰富的词曲矿藏,并不是偶然的。敦煌不但地处通向西域的要冲,而且从北朝起就是西域音乐与关中音乐汇合交融之点,是西北的音乐中心之一。当时西亚中亚的音乐传来中国,一变而为龟兹乐,进入玉门关后再变而为西凉乐。龟兹乐与西凉乐是隋唐燕乐的两个重要来源,而兴于敦煌的敦煌乐则是西凉乐的一支《。乐府诗集》卷七十八有《敦煌乐》三首,其一为后魏温子升作:
客从远方来, 相随歌且笑。自有敦煌乐, 不减安陵调。
      以敦煌乐与安陵调对称,即以敦煌乐代表西域音乐,谓其不下于中原之乐。余二首为隋王胄作:“ 长途望无已,高山断且续。意欲此念时,气绝不成曲。”“ 极目眺修涂,平原忽超远。心期在何处?望望崦嵫晚。”则是隋代的敦煌歌辞。
      唐时敦煌乐之盛远胜于前。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又《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敦煌乐的盛况,也正类此。安史乱后,包括敦煌在内的整个河西陇右地区陷于吐蕃。宣宗大中元年( 847),沙州( 敦煌)张议潮乘吐蕃内乱, 率众起义, 收复瓜、伊等十一州。大中三年( 849)敦煌等地老幼千余人到长安庆贺。杜牧有《今皇帝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诗以纪其事:“ 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这种参差的凉州声韵,即包括敦煌乐在内。因此,在敦煌这个唐代的歌舞之乡发现大量词曲抄卷,是很自然的。敦煌词曲,其中当有不少即以盛极一时的西陲音乐即敦煌乐与西凉乐为其声乐背景的。

敦煌抄卷,很多记有抄写年代。最早的为北魏太安四年( 458),最迟的为北宋至道元(年995),这时北宋立国已三十余年了。最早的与最迟的之间,相距五百余年。但绝大多数是唐与五代的抄卷。至于众多的敦煌词曲作于何时,或因抄本年代不明;或者抄本年代可知,而词曲的年代仍难于推断,因此除少数可考者外,多数词曲的创作时代未有定论,不过以作于晚唐五代者居多。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定年代最早的为五台山曲子《苏幕遮》大曲一套,约作于武则天末年;最迟的或是《望江南》( 边塞苦)一首,词中提到的“ 太傅”当指归义军曹元忠,则是后晋出帝开运间( 944—946)的作品。敦煌词曲最主要的抄卷,是《云谣集杂曲子》,有伯2838、斯1441两卷。伯2838写于僖宗中和四年( 884)《破除历》背后,其同面之上文为金山天子之《杂斋文式》。按唐哀帝天佑二年( 905) 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 张议潮孙)自立为白衣天子,建号西汉金山国。后梁乾化元年( 911), 回鹘兵逼近沙州, 金山天子张承奉力屈不支,降于回鹘《。杂斋文式》与《云谣集杂曲子》至迟当写于此年。过去一直以《花间集》为我国第一部词的总集。《花间集》结集于后蜀广政三年( 940),比《云谣集》的抄本要迟三十年左右。《云谣集》实际上是我国词有总集之始。
      敦煌曲在词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敦煌曲的特殊价值,在于它提供了词曲这种新兴文艺样式的民间状态与初期状态。敦煌石室珍藏的不止是数百首词曲的问题,而是珍藏了一段弥足珍贵的词史。这段词史,就是词的民间阶段和初期阶段。不仅唐五代载籍中绝少提及,而且宋人以来,此秘未睹,因而一直只让它空白着。敦煌词曲发现后,这段历史的空白就令人满意地得以补足了。
      敦煌词大都为民间词( 仅杂有温庭筠、唐昭宗李晔、欧阳炯等文人词五首)。作者众多,题材广泛。作者很多出于社会下层,并不限于乐工文士。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叙录》说:
      今兹所获,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望和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莫不入调。
      《敦煌曲子词集》一百六十余首,“ 其言闺情与花柳者,尚不及半”。这与花间词五百首不外乎宫体与倡风者显然有别。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就其所校录之五百四十五首,析为二十类,更可见出敦煌词境域之宽宏。
一、疾苦( 五首) 二、怨思( 三十六首)三、别离( 三首) 四、旅客( 十首)五、感慨( 六首) 六、隐逸( 五首)七、爱情( 二十二首) 八、伎情( 十七首)九、闲情( 十五首) 十、志愿( 二十三首)十一、豪侠( 四首) 十二、勇武( 五首)十三、颂扬( 二十五首) 十四、医( 三首)十五、道( 二首) 十六、佛( 二百九十八首)十七、人生( 二十一首) 十八、劝学( 五首)十九、劝孝( 三十四首) 二十、杂俎( 五首)

敦煌词有些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如反映民间疾苦的,唐五代文人词中殊为罕见。伯3911    、3319    、2809三卷皆有《捣练子》两首: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烟( 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 不免自家送寒衣。长城路, 实难行, 乳酪山下雪雰雰。吃酒则为隔饭病,愿身强健早还归。
      堂前立,拜词( 辞)娘,不角( 觉)眼中泪千行。“ 劝你耶娘小( 少) 怅望, 为吃他官家重衣粮。” 词( 辞)父娘了入妻房,“ 莫将生分向耶娘。”“ 君去前程但努力,不敢放慢向公婆。”
      咏秦时孟姜女故事,实寓唐代民间徭役征戍之苦,因而在西北边陲如此流行,三个抄卷都记录了它。即以文人词中习见的隐逸题材来说,斯2607有《浣溪纱》数首咏渔父生活,其中一首是:
      倦( 卷)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莎笠执鱼竿。棹向碧波深处去, 几重滩。不是从前为钓者, 盖缘时世掩良贤。所以将身岩薮下,不朝天。
      伤时悼世,感叹不遇,与泛言江湖渔钓之乐的张志和等的
《渔父》词,不免大异其趣。
      朱孝臧《云谣集杂曲子跋》谓《云谣集》三十首“:其为词朴拙可喜,洵倚声椎轮大辂。”《强村丛书》刻《云谣集杂曲子》于丛集之首,就是推尊它为“ 倚声椎轮大辂”,代表了词的草创面貌。这是很有见地的。《花间集》收录的是“ 诗客曲子词”。尽管个别词调犹多异体,但大体上已经整齐划一,表明词体在“ 诗客”手中进入了定型阶段。敦煌词所呈现的,却不少是词体定型之前的状态,即词在民间由初创时的半定型趋向定型的阶段。
      那么,哪些是敦煌词所表现的词体初期状态的特点呢?唐圭璋先生《敦煌唐词校释》曾立初期词说七条:有衬字,有和声,有双调,字数不定,平仄不拘,叶韵不定,咏题名。这里取其五目,另立曲体曲式丰富多样一条,试为疏说。
      一、有衬字
      万树《词律》力斥“ 词有衬字”之说。然而,敦煌民间词中,衬字却是常见的现象。这表明词在初期,尤其在民间,词格尚宽,声、辞相配的方式本有一定自由,而民间曲辞大都接近语言的自然状态,于词的体式也往往不求严合。如《敦煌零拾》中《鹊踏枝》一首:
      叵耐灵鹊多满( 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 锁上金笼休共语。比( 本) 拟好心来报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 在”、“ 却”、“ 向”都是衬字。
      二、字数不定
      衬字表明词律未严,字数不定与下面所举叶韵不定,平仄不拘,则表明这些词调尚未定型《。云谣集杂曲子》有《凤归云》四首,第一首( 征夫数载)八十一字,第二首( 绿窗独坐)八十四字,第三、四两首( 幸因今日、儿家本是)则七十八字。又《竹枝子》两首,一首( 罗幌尘生)五十七字,一首( 高卷朱帘垂玉牖)六十三字,字数句法差异甚大。

 三、平仄不拘
      前引《捣练子》两首,可谓声病满纸,谈不上什么平仄调谐。“ 叵耐灵鹊多满语”这首《鹊踏枝》词,亦平仄多误。民间词大率如此。伯3836《南歌子》六首,伯3137《 南歌子》一首,皆双调,上、下片字句相同,但有仄起的( 五首),也有平起的( 三首);有平仄合律的,也有不顾平仄的。《花间集》有温庭筠之单调《南歌子》七首,就概已定为仄起,而且七首平仄如一,谨守不失,与敦煌词尚未定型的《南歌子》调可以对照。
      四、叶韵不定
      《花间集》所用词调,中间转韵与平仄交叶者甚多。敦煌词则除《菩萨蛮》、《西江月》等数调外,大都一韵到底,叶法简单。有些词调后来多转韵的,在敦煌词中却是通首一韵,如《鱼(虞)美人》:
      东风吹绽海棠开,香榭满楼台。香和红艳一堆堆。又被美人和枝折, 坠金钗。金钗钗上缀芳菲, 海棠花一枝。刚被蝴蝶绕人飞。拂下深深红蕊落,污奴衣。
      此后毛文锡、顾敻、冯延巳、李煜等作《虞美人》,皆四转其韵,无复有敦煌词之全首平韵者。词的叶韵如何,由初期民间的尚简,到后来在文人手中转向繁杂,即于此可见。同时,敦煌词用韵甚宽,多叶方音,间出韵,不避重韵,这也是民间词在叶韵上常见的现象。其中双调的词,有上、下片用韵一致的,也有上、下片用韵参差出入的,前举《捣练子》、《鹊踏枝》《、竹枝子》《、南歌子》诸调,都有这类情况,表明这些词调原先用韵比后来自由,尚未最后予以律定。
      五、咏调名本意者多
      《赞浦子》咏蕃将,《酒泉子》三首咏舞马宝剑与边地将士,都合本调命意。《花间集》中这个词调就都改咏艳情,离调名本意已远。《敦煌曲初探》谓敦煌词咏调名本意者,凡十五调,四十七首,如《别仙子》《、拜新月》《、内家娇》《、喜秋天》《、捣练子》《、感皇恩》《、望月婆罗门》《、定风波》《、谒金门》等。咏调名本意,常为词调初行时所特有。上述这些词当离创调之初未远。
      六、曲体曲式丰富多样
      敦煌词有杂曲,如《云谣集杂曲子》;有大曲,伯3271、斯6577两卷就都是大曲曲词。见于敦煌的大曲曲词亦以齐言居多(《龙州词》《、水调词》《、何满子词》《、剑器词》《、斗百草词》),但也间有长短(句《阿曹婆词》)。
      杂曲有单曲独用的,也有数曲联章的。《敦煌曲初探》定敦煌词曲中属于联章的,凡二十七组,八十三首,内容甚为广泛《。谒金门》三首为医诀,分咏三种伤寒《; 长相思》三首言作客江西流落不归的苦况;《望月婆罗门》四首都以“ 望月”发端;《菩萨蛮》( 清明节近、朱明时节、香消罗幌)三首,似为四季相思调,不过仅抄了三首而未能配齐。五代文人作联章词的,如《花间集》卷五牛希济《临江仙》七首,分咏巫山神女等七个神女《; 尊前集》和凝《江城子》五首,历叙从理妆等待到平明送别一夜之间的男女欢会,显然是受了敦煌曲中这类民间联章曲式的影响的。
      敦煌曲中的联章且有演故事而兼问答的。《凤归云》两首演陌上桑故事( 稍有更改) , 前章( 幸因今日) 为锦衣公子问,后章( 儿家本是)为东邻女答。《定风波》两首,前章问儒士:“ 谁人敢去定风波?”后章儒士答:“ 当本便知儒仕定风波。”《南歌子》两首,问答更多。
      斜澋( 影?)朱( 珠)帘立,情事共谁亲?分明面上指根( 痕)新!罗带同心谁绾?甚人踏缀裙?蝉( 鬓)因何乱?金钗为甚分?红泣垂泪亿( 忆)何君?分明殿前实说,莫沉吟。

 自从君去后,无心恋别人,梦中面上指根( 痕)新。罗带同心自绾,被( 狲) 儿踏缀裙。蝉( 鬓)朱( 珠)帘乱,金钗旧古( 股)分,红泣垂泪哭郎君。信是南山松柏,无心恋别人。
      前章七问,后章七答。词曲中这类问答,唐时称为“ 问头” ,原是民间演唱之体。
      联章用问答,单支曲子中也用问答。《捣练子》“ 堂前立”一首,上片别爷娘,下片别妻房,上片有告别爷娘语,下片夫妻相别则设一问一答。《鹊踏枝》一首, 上片思妇怨鹊,下片鹊嘲思妇,也是一场对话。《敦煌曲初探》谓敦煌曲演故事而兼问答体者,凡七十四首,为后世戏曲滥觞。
      曲体曲式的多样化,尤其是以联章体与问答体演述故事,表明敦煌词曲不仅用于歌舞,或许还用于讲唱,用于扮演。在唐代诸民间艺术中,词曲本非一枝独秀,而是旁通众艺的。它与戏弄、变文等其它音乐文艺一向彼此沟通,相互渗透。敦煌词的曲式多样化,以及多性能多功用的状况,正是各种音乐文艺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不过这种状况仅存在于民间词曲中。文人词的发展就不免偏于一隅,与各种民间曲艺扬袂分道了。
      敦煌词所表现的初期词体的特点,从上述六个方面大体可以看出。唐时词体初兴,为了寻求声辞相配的合适方式与建立词体的格律,不可或缺地有个试验与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为时且并不短暂。初期词在字数、句法、叶韵这些方面还相当自由,甚至显得粗糙,不如后来的精密与整齐,但这却是词体发
展的必经之途。敦煌词曲之为“ 倚声椎轮大辂”,就在于此。拿它和后来《花间集》中温庭筠诸家词律精美之作相比,其间演进之迹十分显然。
      作为民间词曲,敦煌词有其清新质朴的一面,也有其俚俗拙僿的一面。因而被目为俚曲或俗曲,与典雅的文人词,风貌自别。北宋柳永的词“ 骫骳从俗”,就上承敦煌词,下开金元曲子,三者之间先后存在着渊源关系。
      敦煌文献中还发现唐人琵琶工尺谱一卷,前面第三章谈音谱时已介绍过。又有唐时舞谱二卷,为《遐方怨》、《南歌子》、《南乡子》《、双燕子》《、凤归云》六个歌舞曲之谱,是研究唐代乐舞的珍贵资料。可惜对于舞谱谱字,亦未能尽解。任二北《敦煌曲初探》有“ 谱字释义”一节,对舞谱谱字一一试予解说,为这项研究提供了基础。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7 15:34 , Processed in 0.0482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