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翰山的个人空间 http://hanshan.info/?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宋祖英为什么退出春晚之我见 --- 关于民歌唱法的讨论

热度 1已有 551 次阅读2015-2-24 21:42 |个人分类:随笔杂谈|系统分类:原创博文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再发注】此文原发汉纳(7/5/2013),转发于贝壳(1/14/2014),汇集了2013年6月我在堂叔《第15届青歌赛的思考(一):两种《茉莉花》 下回帖关于民族唱法的切磋,其中翰山提出并讨论了民歌的所谓金铁霖唱法我最近的文章《2015春晚 --- 一台俗戏,也许能倒映出中国社会》中引用了这篇文章,故转。此文也许可以解释,宋祖英等一干金铁霖的弟子(那些主流民歌手)全部从2014/2015两届春晚出局(一个不剩)原因。


 
 

热度 16已有 510 次阅读2013-7-5 11:42|系统分类:流水日记|民族唱法


这是几篇回帖,关于中国歌曲民族唱法的讨论(第15届青歌赛的思考(一):两种《茉莉花》 ) tangremx)。原作者称:


“西洋歌唱和中国民族歌唱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语言的差异当一个中国歌者使用西洋声乐或美声声乐的风格和技巧来演唱大部分的中国歌曲,包括民歌,创作歌曲,以及民族歌剧,就只能归之于民族唱法;而只有当歌者用外文演唱西洋歌曲时,才有可能进入真正的西洋唱法和美声唱法。”




视屏:2013年春晚宋祖英和席琳迪翁演唱《茉莉花》


翰山的回复:


翰山 2013-6-13 09:07

堂叔,我给你送了鲜花,不过我可是不同意你的观点! (我是门外汉,一般人的观点)

第一,一般来说:“西洋歌唱和中国民族歌唱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语言的差异。” 这个大概不成立!

唱法和语言没有关系,唱法是由发音的位置,方式和技巧来决定的。比如说:下面这些中国歌曲,都是美声唱法:
《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黄河怨》,《黄河颂》,《九一八》,

其中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中间模仿聋哑人发声,是典型的学习花腔女高音唱法。

作为一般的听众,人们也能从发音效果来区分,比如,美声唱法声音比较圆,京剧声音比较扁,而目前所谓的民族唱法,声音则比较窄,像宋祖英,好像嗓子中挤出来的声音。同样都是用中文,这种区别是有的。


第二,我对目前中国流行的所谓民族唱法,很不赞同。


什 么叫民族唱法?顾名思义,就是各个民族的,地方的唱法。比如,汉族有汉族的唱法,藏族有藏语的唱法,蒙族有蒙族的唱法,56各民族,可能就有56种不同的 唱法。而同是汉族,陕西有信天游,湖南有花鼓戏,山西有晋剧;河南有豫剧;河北有河北梆子,等等。当然,后面这些可以归于戏剧,但也是当地人唱歌的方式!

举例来说,这些人的唱法就很民族:
郭兰英,从晋剧而女高音;
王玉珍,楚剧出身
才旦卓玛,藏族民族唱法;
黄婉秋,壮族民歌

第三,而目前的所谓民族唱法,应该叫做金铁霖唱法


因为都是一个模子,甚至一个老师,你看:李谷一,宋祖英,彭丽媛,董文华,谭晶,阎维文,郁钧剑, 汤灿等

可以看出,这些人基本唱法一致,大多是出于金铁霖的门下。所以,目前的所谓民族唱法,与其叫民族唱法,不如叫金铁霖唱法更为合适。

目前这种金铁霖唱法,几乎垄断了中国歌唱界,是好还是不好?给人的感觉的千人一面,没有了个人的特色!

此外,我不太喜欢这种所谓民族唱法,不像信天游等那么朴实,那么感人,这些民族唱法,似乎都在捏着嗓子,唱假声,声音像是挤出来的,男生女生趋于一致,再加上目前流行的一大帮女士伴舞,形成了典型的中国“阴性文化”(男声女性化)。后面的这个是我个人看法。


翰山 2013-6-13 11:27
tangremax: 你说的几首中国歌曲,都是所谓的创作歌曲,一般来说不是民歌,它们需要更多地运用西洋的方法与技巧,也就是说,至少它们在共鸣上的要求较一般的经典民歌要来得高。这一类的中国歌曲现在越来越多,它们更适合职业歌手的演唱。

我倒有一个正相反的感觉。在中国没有这种“民族唱法”(我称之为金铁霖唱法)和流行唱法之前,比如文 革,文革前,这种美声唱法更多,甚至解放前,聂耳冼星海的作品,当时的电影,都是学习西方的。《东方红》里面应该有许多美声唱法。除了美声唱法,就是郭兰 英等的真正的民族唱法,刘三姐,王玉珍等。

翰山 2013-7-6 23:32

千年等一回: 我的音乐知识是零,知道堂叔学过音乐,敬佩堂叔的研究精神之余也产生了好奇,就想说几句外行话。我觉得音乐的灵魂是旋律,语言反倒是第二位的,比如有些黑人或者 ...
我也是门外汉。不过不太同意堂叔关于语言决定唱法的以意见。关于你提出的,旋律决定唱法(这是我提炼出来的,不是你的原话),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是。

比如说,同时沙家浜,可以用“民族的唱法”,京剧唱出来,也可以用西洋的唱法,交响音乐沙家浜,唱出来。旋律是一样的,至少主旋律,虽然有一定有所改编,使其更适合美声唱法。

另一方面,对有些特定的旋律,比如美声唱法,花腔女高音,如果用民族唱法,可能就无法表现。

所以,我感觉,旋律对歌曲所选的唱法有影响,但不能说旋律决定唱法!唱法还是由于发音的方式,位置和技巧来决定的。

拙见!

附:在汉纳的一个有价值的回帖:

翰山 2013-7-6 23:16
shiling: 本人也是个门外汉,在此我想表达下我的观点。中国民族唱法有别于美声,是因为两种唱法在声腔、调式、旋法、律制等的差异。美声唱法代表的是十二平均律、西 洋大小调式体系、注重和声的进行(多声部织体);而中国民族唱法强调曲调的旋律性(单声部织体),以宫商角徵羽的五声调式为主,它的律制多种多样,很难统 计,比如秦腔中的中立七声徵调式中有微升4与微降7这两个音高,所以构成了一种奇特的音程感:中立三度(5—↓7)与中立七度(5—↑4)。然而现在的民 歌基本上都是以十二平均律的模式进行演唱的,也就是沿用了西洋化的曲调,那些有独特风味的民歌只能从原生态民歌当中寻找。
好评!我才是门外汉,仅从欣赏角度来谈看法。显然,你的看法很专业化!

基本来说,你谈的:声腔、调式、旋法、律制等的差异,和我文章中所谈的“旋律决定唱法”或“旋律影响唱法”大概是一个题目,但你谈得更精深,而且有道理。

撇开你说的细节,比如秦腔的重力七声等(我不懂)不谈,你说的“美声唱法代表的是十二平均律”和“中国民族唱法。。。以宫商角徵羽的五声调式为主”,倒是考虑过。即中国音乐基本上是以
1,2,3,5,6
五音的基础上,构造旋律;而西洋乐引入4,7的半音音阶,更进一步引入其它五个半音音阶。仅从这一个角度出发,显然西洋音乐有强得多的表现力!就不用说大小调体系和和旋了(大概这也是建立在十二个音阶的基础之上)。

最近还和一个朋友谈到,一般来说,引入4,7等半音,使音乐的表现力大增,一般人说的,歌子变得好听了。但也有些歌子,仅用中国五音也很流畅,表现力丰满,比如:
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映山红》。

比《小小竹排》《茉莉花》都要表现丰满得多,看不太出来与西洋歌曲的差异。反之,《茉莉花》就很中国了。

其它许多歌,包括《东方红》,《义勇军进行曲》都至少引入4,7一次或两次。

如是说,旋律对美声民族唱法应该说是很有影响的。我文中举例的《沙家浜》,虽然有京剧与交响乐,其主旋律大同,但在细节上,用你的话说,“调式、旋法、律制”应该有很大不同。

鲜花
1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叶慧秀 2015-2-25 10:12
   很优雅。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8 17:21 , Processed in 0.0447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