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江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知青历史纪录片《大有作为》上海电影制片厂1972年摄制
(影片全长53分钟)
199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知青话题,忽然又热了一阵,又出版了一批知青题材的图书,遗憾的是,除了知青老照片的选本能火爆一气,文字为主的大抵炒冷饭。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多是冷言奚落。总是插队那点事,像祥林嫂总是反复叨唠孩丢了:“我真傻......”听者越来越少。
《北大荒风云录》出版时,声称知青话题是“超世纪的话题”,终于到了新世纪的门槛,竟气喘吁吁,迈不动了。
依我看,知青话题刚有个序幕。十年虽有几个高潮,但大抵是凭感觉而论,凭感觉就能找到真理,还要哥白尼干什么?
出了几部知青运动史,有价值,但不能代替理论思考。
就连中国知青这一群体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大致轮廓,都还没有说清,模糊观念盛行,怎能说知青话题没话可说了呢?
本文就这老话题谈几个新观点。 “上山下乡”一词不可误用
还有一种观点:上山下乡也有收获,锻炼出了一批人才。
这真让人哭笑不得。上山下乡一词,或被成千上万的人滥用了。
老知青们动不动就说,上山下乡使他懂得了这个,懂得了那个。有位老知青说,贫下中农教他懂得了“性”。田间地头的“荤笑话”,比学校生理卫生课生动、透彻。
我相信这是事实,但把这叫做“上山下乡的收获”则不妥。假设这事发生在70年代初期,当时让你谈上山下乡的体会,你说贫下中农对你进行“性教育”,立刻会被打成“反革命”,因为你“篡改”毛主席语录。今天虽不扣帽子了,但你的说法还有语病:偷换概念,你分明改变了上山下乡的原意,却仍说是上山下乡的“收获”。
同样情况,我也常说“上山下乡把本来默默无闻的一代人激活了”等等,我是被大多数人搅糊涂了。都说“司马缸砸光”,我也跟着“砸光”了。其实,说“司马光砸缸”小学生都懂,用字颠倒,则博士生也困惑。
这是知青话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
上山下乡一词不可误用,必须符合其发动者的原意。如果早就变了味,甚至满拧,那么,准确的提法,是在“上山下乡”前加一“反”字。
但“上山下乡”前加一“反”字谈何容易。彻底否定“文革”不等于彻底否定上山下乡,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终于1980年,有25年的历史,新中国各时期都有。历史背景那么不同,如果发生在西方,学术界早就在后来者前加一“后”字了,我们却仍然不改称呼。
总是不知到底怎样评价,是知青话题混乱的根源。
不管怎么说,谈到“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那种逆向收获,在“上山下乡”前加一“反”字,至少逻辑上通。
“文革”知青运动史的主流,应是“反上山下乡史”。其大约始于1970年。在此之前,虽也轰轰烈烈下去,但知青大多十六七岁,没有成年,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按今天的规定,连雇佣他们做工都非法。发动这一场运动的功过是非,与知青本身无关。
知青们成年之后,确实应由本人负责的行为,不少是违背上山下乡发动者初衷的:偷鸡摸狗、偷看古书、偷唱“黄歌”、偷着做爱、偷着探亲、偷看数理化、偷谈人本主义......特别是“九一三”事件之后,反上山下乡运动升级,由偷到骗。没病说病,骗一纸返城证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自发返城的知青数已约占1967年以后上山下乡运动者的半数了。剩下的只是一时还没有门路。后来是一系列极端行为:请愿、上访、静坐、卧轨......三中全会后,得到中央支持。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反上山下乡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了“胜利大逃亡”。
老知青们挂在口头的“收获”,基本上都是反上山下乡运动的战果。但少一个“反”字怎能不被人误解?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清了。
为新世纪的老知青算命
以上一路分析到此,中国知青的昨天、今天的大致轮廓,已经若隐若现了。这些人成长在共和国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遭遇的上山下乡,是人生道路上空前绝后的磨难。有人说:几亿农民长年累月那样生活,怎么不诉苦?这是隔靴搔痒的说法。成千上万的知青已经用事实证明,他们当年的处境远不如农民,他们比农民更多的是精神磨难。鲁迅先生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物极必反,他们用各种方式,抵制、反对上山下乡,最后,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取得决定性胜利。
带着一种不向厄运低头、敢同逆境抗争的不屈不挠的性格,他们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参加高考,上电大、业大、函大。一场大补课,使这一代人所拥有的文凭数量,迅速超过了上一代人。层次虽是以大专居多,但相对于他们所负担的历史任务,即拨乱反正来说,大致够用。当致命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时,新的一代已经走向成熟。
在共和国50年的历史上,乃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这一代人的价值何在?新的社会环境在他们身上造就新的社会特质,其中有很多东西,就像他们上山下乡期间晒黑的皮肤、磨厚的老茧一样,只属于他们自己,绝不会遗传后代。但也有一些东西,同他们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有关,基因的某种自然变异由于适合新环境而迅速扩散,无疑对后代有影响。他们的品性,是中华民族传统(以优秀为主)的继承;凭着这一点,他们能自发地抵制、反对上山下乡。但是,如果他们只是把传统接过来,原样翻版,没有注入任何新内容,那么,这一代人就算白活了,一死便朽。他们肯定在传统中注入了新内容。
究竟什么东西,是新环境助长的这一代人的基因变异?他们究竟给传统注入了什么新内容?
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在不断用超常的困难作斗争过程中,中华民族养成一种不屈不挠的英雄性格。从大禹治水、修筑长城,到红军长征、抗击日寇,从开发大油田到粉碎“四人帮”……在超常的困难面前,主观能动性超常发挥,发挥到极致。中国知青的反上山下乡,大返城之后的一二十年辉煌,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所不同的是,以往的超常发挥,是群体行为占主导,而这回:除了反上山下乡期间有一些群体行为,大返城后,全部分散为个体行为。
个人奋斗,曾经与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划等号而遭批判。但在走向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评价改变了。60年代出生的人,据说有全新的价值取向,诸如自我实现。其实,那是知青一代开的先河。“解构的一代”的解构行为,在上一代早就开始了,是以“偷”字开始的。其实,这两代人是兄弟姐妹,没有什么代沟,特别是弟妹们到了中年,洗去几分浪漫,而兄姊们再洒脱一些之后。
主观能动性的超常发挥,作为一种个体的普遍行为,使知青一代人与他们的上代(不仅父母,也有祖父母)、下代(子女)都拉开了距离。上代不是“个体”,下代不是“超常”,即便有超常也不普遍。
要想描述知青精神、知青性格,必须找出其最大的特色。
这一代人的人生注定不平凡,也无法平凡了。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高中三年数理化,有人学都没学过,却要用几个月的时间突击掌握。这一代人的人生道路,充满这种残酷的遭遇战。
到90年代,这一代人甚至在并无遭遇战的情况下,也主动出击去创奇迹,好像红了眼的赌徒。在某些领域,博士们认为根本做不到的事,他们敢做。
有人说这是“活得最累的一代”。累未必是坏事。像以往那种尽是不情愿的累,也许折寿,但目前的主要危机其实是“闲”。正常年代成长的人,50岁时松口气未尝不可,但知青一代不行。这和运动的道理一样。运动员超常运动,体型健美,一旦停滞,却立即发胖,比常人还难看。
有的老知青,一松气,50岁的人立即呈现出60岁人的心态。
日本有个长寿协会,几千会员都想长命百岁。他们的诀窍是永远有个奋斗目标,勤于进取。
知青一代已经干了几件大事,剩下的时光,能不能再干一两件事?只是一件也好。这要各尽所能。已经有群体走向个体,就不会也不应有什么统一行动。
作为老知青,今天,如果你是个清洁工,不要像年轻人那样鄙视这一行。好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一天都不能停止收拾垃圾的工作。发达国家那种文明的清洁工作,我们能不能现在就学一学?博士们说不行,你呢?
如果你是个卖菜的,在老龄化社会日益迫近的今天,很多老年人需要送菜上门,但对一般个体户信不过;那么,你能否以老知青的道德声誉,独树一帜?
如果你在领导岗位,那更任重道远……
下个世纪,毫无疑问,不消几十年,这一代人就全部到了退休年龄。沉舟侧畔,千帆竞发,未尝不是好事。有终生耿耿于怀的,面对那亏损的赤字人生,始终不能像孙悦唱的那样“洒脱一些过得好”。但一生无怨无悔的会更多。
这一代人有先天的致命弱点,在很多领域会提前被淘汰。但作为补偿,不止还有多少领域,他们会突然大爆冷门。如同一个人眼瞎了,耳朵便格外灵。这一代是不寻常的一代,多“怪才”、“鬼才”。有谁认为他们在新世纪会迅速地全面衰落,将犯战略性错误。
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以色列建国以前的犹太人之谜,研究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难民奋斗几十年后形成的那种职业结构,研究海外华人的崛起……你会发现,中国知青的某些特色,与他们有惊人的相似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