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苹果公司也公开承认,从去年开始给iPhone 6、iPhone 6s、iPhone SE推送的系统更新中都加入了一项“当电池老化、处于低温、或低电量时平抑来自电池的电量供应”的新特性,这个特性的直接后果就是使iPhone“变慢”。 虽然没有这个新特性的具体说明,但从苹果公司公布的资料来看,笔者猜测,苹果公司极有可能故意降低了对关键部件的供电,使处理器等关键元器件达不到理想的工作电压。至于真的是为了老款苹果手机用户获得更好的续航,还是为了“逼迫”消费者去购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这个恐怕只有库克自己最清楚了。 为了利润企业时常不择手段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苹果系统更新将旧手机变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将手机更新换代,但从利益上去分析,苹果确实有这个动机。而且在这方面,苹果公司还不乏前科。 在数年前,当时的手机还是可拆换电池,笔者购买自己的第一款手机时,运营商还附赠了一块备用电池和一个电池充电器。在两块手机电池轮番上阵的情况下,这款手机陪伴笔者度过了四年的光阴。 然而,在国内手机厂商追随苹果的步伐之后,不可拆换电池大行其道,笔者之后的手机平均使用时间只有2年,主要原因都是电池老化后,一天内数次充电过于麻烦,因而换了新手机。 可以说,可拆换电池的设计大幅降低了消费者更换手机的频率,手机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手机厂商的利益严重受损。而把可拆换电池这种设计变成潮流的恰恰是苹果公司。 虽然当时不少人将不可拆换电池设计视为“先进”的设计,把国产手机可拆换电池视为“落后”的设计,但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这种设计完全是为了手机厂商的利益。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跟进不可拆换电池设计,也正是看到了这种设计对自己的好处。而某些手机厂商的可拆后盖+不可拆换电池设计则将对利润的贪婪发挥到极致。 另外,苹果的各种高价配件也将自己的贪婪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一度为了高价卖数据线,还绞尽脑汁搞认证。而且高价的原装数据线的产品质量却与其远高于安卓数据线的价格完全不匹配。在一些国内或国外新闻中,我们时不时可以看到,苹果手机电死人的新闻。其中,一个越南女孩就因为苹果原装数据线破损,在用胶带黏贴破损缺口后继续使用而被电死。如果苹果数据线的质量能够对得起其高昂的价格,或者苹果原装数据线和安卓数据线一样廉价且泛滥,恐怕这个女孩未必会失去自己年轻的生命。 结语 由于苹果、三星、华为等国际巨头非常强势,其财力、政商关系,以及背后的律师团往往使普通消费者几乎不具备议价能力,以至于“店大欺客”的现象屡屡发生。即便苹果在美国被提起多场集体诉讼,而且索赔数额高达9000多亿美元,但消费者到底能够获得怎样的补偿依旧是未知数。 不过,从本次事件可以看出,苹果公司的这次声明在公关能力上明显强于三星和华为。至少苹果承认了错误,且采取了降低换电池费用的举措。这种公关策略显然比三星的“系外部热源所致”、“将起诉消费者”和华为的“USF和eMMC差不多”、“系水军攻击,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的做法要高明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