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4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共被毙,现在补一枪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19:3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5-9-15 20:33 编辑

发表时间:2015-09-11 09:53:26   环球时报

“张灵甫”这个充满争议的名字,今年以来不断成为舆论场的热词。他被一些人赋予“抗战名将”的头衔,甚至有将他列入“抗战十大名将”的。其家人也受到关注,相关消息走上互联网,都与塑造张的正面形象有关。

张灵甫

张灵甫的确参加了抗战的全过程,负过伤,对抗战胜利有功。但即便在国民党的记录里,他也算不上“抗战名将”。抗战开始时他只是个团长,临近抗战结束才升为74军副军长,获少将军衔。他是国军将领王耀武带出来的,王的抗战功绩远大于他,如果就国军军官的抗战功绩排名,张灵甫的前面会有一长串数不过来的名字。

客观说,张灵甫军旅生涯打的最著名一仗,就是1947年他被击毙的孟良崮战役。那是我军在解放战争初期仍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时战胜国民党军队的最著名战役之一,消灭的是国民党整编74师,重挫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战略进攻的锐气。它是解放战争形势发生变化的重要里程碑。

张灵甫阵亡于那场战役,蒋介石把他封为“杀身成仁”的榜样,为其建碑修墓。中共方面也以全歼74师来鼓舞士气,证明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向。张因此成为解放战争中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后来大陆拍了故事片《红日》,片中的解放军将领用了虚构名字,唯有张灵甫用了实名。那部电影在当时的中国家喻户晓,扩大了张的知名度。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大陆举行盛大纪念活动,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互联网上出现一些争议。这些争议本身的存在,有其复杂原因,涉及面也相当广。

但是张灵甫在网上受到一些人特别突出的颂扬,被他们包装成国军抗战的代表性将领,这是极不正常的,其背后推手的目的大概不是纪念抗日,而是对大陆现政权合法性的攻击。张是抗日期间的普通军官,还有杀妻大罪在身,那些人硬要把他塑造成“抗日名将”,是想强调共产党军队击毙的是抗战功臣,而非效忠蒋家王朝的军中头目。这是要从侧面否定解放军战胜国民党军队的正义性。

王耀武的抗日战功比张大多了,但王后来被解放军俘获,淮海战役期间还向被围的国民党军队劝降。还有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打得那么漂亮,但他上世纪60年代回到了中国大陆。还有卫立煌、杜聿明等,都是真正的抗战名将,但他们中有不少人在解放战争中被共军俘虏。极端的“国粉”们对他们都看不上眼,单单挑出来被解放军击毙、最受蒋介石推崇的张灵甫,他们不像是要纪念的后者的抗日之功,而更像是为他与解放军作战“杀身成仁”而鼓掌。

其实中国大陆官方对张的抗日表现给予了实际承认,据报道,抗战胜利60年时,张的家人就收到了抗战胜利纪念章。此外对张抗战的记述在大陆早已放开,不受任何限制。张的抗日名声得到应有传播和尊重。

但是大陆政权没有义务对张灵甫给予特殊纪念,他在国共内战期间站错了立场,这导致了他的最终结局,他个人需对此承担责任。大陆官方对他的客观对待既符合抗战的那段真实历史,也契合历史对解放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认定。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想起张灵甫在解放战争之前做过的一些好事,逐渐改变对他的印象,是正常的。但这不需成为国家推动的进程。张是败于解放军的亡将,这是他一生的突出句号,这一点无法改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主题

37

帖子

15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8
沙发
发表于 2015-9-16 07:28:27 | 只看该作者
成名战是涟水战役,王必成部伤亡6000余人,这仗和王必成结下死仇。孟良崮算是两个仇人决斗

0

主题

125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6927
板凳
发表于 2015-9-16 11:51:19 | 只看该作者
劝几句——世事是复杂的,看待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判断其对错都根据不同的原则,要想达到一致,基本上要达到三点:基本事实相同,视角相同,法理依据相同,后者就是是非原则相同。这个能做到吗?很难,基本不可能!所以大家意见不一致很自然,毫不奇怪,同时也说明了,这里基本不涉及绝对真理,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绝对正确。这也就要求,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三点,评论别人的意见时,不要根据自己的三点,否则,必起争端!我觉得这就是翰山多次强调的原则,这个我同意并且支持,这也是老成持重尊重别人的原则。至于美人蕉的为弱者着想不与流俗共舞坚持,我个人持肯定态度,虽然这个有些时候被看成不识实务没有灵活性,我个人也不会去做,尤其不会大事小事都这样去做,但是对能这样坚持的美人蕉还是甚感敬佩,也希望各位朋友多理解多担待多支持。对于老曾的做法,我也很不屑,我是不会那样做的;但是反过来想想,这岂不是弱势群体的一种自保?如果他有刘、马那样的财力,贪官污吏那样的权势,就不用这样作了。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还是不要紧盯可恨的那些,多对可怜那部分抱有同理心吧,如同美人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5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6927
地板
发表于 2015-9-16 11:52:42 | 只看该作者
反正最后谁死谁就是失败者,不但丢了性命,也丢了名誉。
劝几句——世事是复杂的,看待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判断其对错都根据不同的原则,要想达到一致,基本上要达到三点:基本事实相同,视角相同,法理依据相同,后者就是是非原则相同。这个能做到吗?很难,基本不可能!所以大家意见不一致很自然,毫不奇怪,同时也说明了,这里基本不涉及绝对真理,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绝对正确。这也就要求,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三点,评论别人的意见时,不要根据自己的三点,否则,必起争端!我觉得这就是翰山多次强调的原则,这个我同意并且支持,这也是老成持重尊重别人的原则。至于美人蕉的为弱者着想不与流俗共舞坚持,我个人持肯定态度,虽然这个有些时候被看成不识实务没有灵活性,我个人也不会去做,尤其不会大事小事都这样去做,但是对能这样坚持的美人蕉还是甚感敬佩,也希望各位朋友多理解多担待多支持。对于老曾的做法,我也很不屑,我是不会那样做的;但是反过来想想,这岂不是弱势群体的一种自保?如果他有刘、马那样的财力,贪官污吏那样的权势,就不用这样作了。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还是不要紧盯可恨的那些,多对可怜那部分抱有同理心吧,如同美人蕉。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39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9:54:21 | 只看该作者
胡扯八道 发表于 2015-9-16 08:28
成名战是涟水战役,王必成部伤亡6000余人,这仗和王必成结下死仇。孟良崮算是两个仇人决斗 ...

所以它是内战对国民党有过功绩的人,战死没有什麽值得同情的。不死也应该是战犯!

2

主题

37

帖子

15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8
6#
发表于 2015-9-29 21:48:56 | 只看该作者
华盛顿人 发表于 2015-9-20 20:54
所以它是内战对国民党有过功绩的人,战死没有什麽值得同情的。不死也应该是战犯! ...

也不一定。
四平战役击败林彪的陈明仁,做到解放军上将。
张灵甫抗战功绩很有限,吹牛吹的抗战英雄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1 23:21 , Processed in 0.0968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