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周五(10月26日)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握手,这也将为2011年以来中国两国首脑的第一次峰会拉开序幕。而不久之前还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的纪念日。为期三天的峰会将成为中日关系迅速缓和的一个小小高潮,而这一切的序曲则是今年年初重新展开的中日经济对话。
尽管安倍晋三和习近平此前已经有过7次见面的记录,但都是在多边外交场合上的短暂会晤。其实安倍晋三一直努力推动双边峰会,以求为日本经济带来利好消息。中国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许多日本公司都在中国进行巨额投资。但是中国对于安倍的想法无动于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北京似乎对改善中日关系的兴趣不大。
作为日本保守派阵营的头面人物,安倍晋三遵循更为自信的外交政策,尤其希望限制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安倍政府还计划加强日本军力,并在动用军队方面更具有灵活性。这一切都让北京感到不满。更不用说,安倍晋三在对待二战及日本战争罪行问题上的态度,更是让中国极为愤怒。就在上周,安倍再次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该神社中也供奉着被判刑或处决的二战战犯灵位。
中国改变想法
不过与美国的贸易战令中国出口产品面临高额惩罚性关税,这让北京领导层不得不改变想法。为避免在国际舞台上遭到孤立,习近平四面出击,寻求"伙伴",其中包括欧盟、俄罗斯,还有日本。位于东京的日本综合研究所(Japan Research Institute)上海中心主任吴军华认为,中国的切实担忧是,美国希望以贸易战为契机,限制中国在全球贸易政策方面的回旋余地。
比如,在最新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加入了所谓的"毒丸条款":加拿大和墨西哥如果以后要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签署自贸协议,需要得到美国的首肯。吴军华表示,美国同样可能在与欧盟或日本的贸易谈判中加入这样的规定。华盛顿希望用这样的手段迫使盟友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