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真是把杀猪刀,桑兰受伤的时候,还是17岁的小姑娘,如今已人至中年。本来,她的名字已经被很多人渐渐淡忘,但最近几天,有关桑兰的新闻或者是绯闻的热度与当下的温度有些不相适应。尤其是新华网文的质疑更是让桑兰此前的回应显得苍白。桑兰事件,究竟谁在说谎?
桑兰本人曾说“活着不易”,然而比活着还困难的则是探究某些事情的真相,尤其是在中国,更是令人唏嘘。世界上的新闻有两种,一种是新闻,另一种是中国新闻。桑兰本人也是学过新闻的,当然她也可能更熟知中国新闻。新华网文章所谓的证据不知道能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想说明什么?对此,桑兰的回应除了语言依旧犀利之外,除此之外的苍白到底是无心还是无力?到底是难言之隐还是难以启齿,甚至亦或是那篇网文毕竟是出自新华网所故?明星吸毒可以被曝光却依旧可以发挥其娱乐剩余的谈资价值,但从释永信的调查结果我们能看清楚中国新闻不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但也许是最实用的。
坦白的讲,如果没有17年前的那次受伤,仅凭桑兰在体操领域的运动成就,她本人很难在中国有这么高的知名度。也难怪曾经有体操队的领导抱怨央视的体育节目:别再报道桑兰了,都没人练体操了。当然,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如果,那次受伤不仅终结了桑兰的运动轨迹,更是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我一向觉得桑兰的身上有李娜的影子,该说的为什么不说?更何况告诉事情的真相与维护自己的利益比起来孰轻孰重的时候?开口的目的其实重于说话的方式,但从效果看,二者的关系将是错位的。对于学过中国新闻的桑兰而言,她应该明白。只不过,2008年以后的桑兰负面新闻多过了正面:什么保姆门、什么飞机事件、什么移民未果等等?还铁道部的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吗?“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我反正信了。”这句话没用作当年的春晚台词,实在有点可惜。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有些相关部门的辟谣则给人一种“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我反正不信。”比如临沂拆迁致死案中的被害者的死因,比如释永信的调查结论等等。当然,桑兰事件的是与非,其实都依稀可觅其正反两方面的踪迹。说什么其实不重要,为什么说才重要。
镜子既可以照出自信,也窥视自卑。面对质疑,要不有理有据的反驳,要么沉默?无厘头似的口硬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两个人吵架嗓门高的未必正义。从新网的角度讲,要不不揭露,要么将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给一个真相又能如何?毕竟,时下的中国已经到了路人倒地未敢扶起的境地了。不全是国民的冷漠,而是探求真相的代价太大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桑兰事件到底谁在说谎?我们太需要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