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今日话题”栏目19日针对《你还会带孩子去打疫苗吗》这个话题发布了一个投票,截至22日,已有超过5万人参与投票。
(图表来自腾讯“今日话题”《5.7亿元未冷藏疫苗流入18省,是怎么发生的?) 问题疫苗事件,给注射疫苗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毋庸置疑。而同时,它所带来的另一个恶劣影响就是,让一部分家长不再信任疫苗,他们认为“疫苗能不打就不打”,这是极大的误区,从总体来看,注射疫苗非常必要,而且非常安全。这两个“非常”,没有一点夸张的成分。这是世卫组织强烈推荐,各国强力推行的政策。 如何科学接种疫苗? 1、一定要到正规的接种门诊打疫苗 所谓正规就是当地政府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发有接种资质的,而且接种人员也有资质的接种门诊。这样既能保证疫苗的来源渠道正规,也保证疫苗的储存、运输都合乎要求,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2、打疫苗之前向医生如实告知孩子的健康状况 比如孩子是否发烧,或者接种前几天吃了什么、有没有服过药等,这些情况都应该告诉医生,以便于医生判断孩子能否打疫苗,保证安全。其中有些父母自己难以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的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 3、有病史的慎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4、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当孩子有腹泻时,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患儿,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5、疫苗接种完之后,家长还得注意观察 在接种门诊刚接种完之后的30分钟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有医生帮助观察,但是家长也得注意。这30分钟内主要是为了防范急性的过敏性反应,虽然发生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即使接种30分钟之内没有什么问题,回家之后家长也需要关注孩子的一些表现,一旦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接种医生或疾控部门进行咨询,出现问题要及时就诊,以保证孩子的健康。当然,这种情况都是很少发生的。 医生指出绝大多数儿童接种疫苗之后没有不良反应,只有个别的孩子会出现不良反应,这些反应绝大多数都是一般的反应,都是很轻的。比如轻微低烧、红肿、疼痛,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治疗,两三天就可以自愈。只有稍微重一点的才需要到医院就诊,比如中度以上的发烧,37.5度以上的发热,特别是持续不退的发热,应该好好检查。这不一定是疫苗引起的,也可能会存在其他的情况,比如有可能感冒或者存在其他的感染。另一种情况是出现红肿、有硬结,直径超过2.5公分以上,建议到医院治疗,比这更严重的情况更需要到医院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