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贸易摩擦正好便于中国进行经济改革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7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3:4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派沙拉  沙拉里面见中国12-27 12:42

  随着中国在地缘经济领域以外成为全球重要行为体,欧洲需要重新判断形势,与中国展开合作。学者认为中国发展模式值得全世界学习,与中国发生冲突远不如与其合作来得明智。


  《亚洲时报》12月21日刊文《崛起的中国正在改变欧洲的地缘政治局面》,称过去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在其经济成就的基础上,中国日益走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央。中国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大国。为了推进这样一项宏大的战略,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中国的存在都是通过经济渠道实现的。但现在,中国叙事开始对世界各国政府产生影响,譬如在中东和北非国家。中国的经济影响力甚至已经辐射到中东欧和南欧国家。


  


  
《亚洲时报》12月21日刊文《崛起的中国正在改变欧洲的地缘政治局面》



  欧洲政治精英和媒体在谈及中国时都开始采用新的叙事;政策和学术界高度关注中国地缘经济。欧洲越来越多地讨论中国对能源、交通、港口和机场设施等领域的兴趣,尤其是信息和数字技术,这将导致中国在欧洲社会的影响力增强。


  2015至2016年,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从200亿欧元上升至近360亿欧元。欧洲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使双方都变得更加富裕。中国在东欧投资的重点是巩固欧洲与“一带一路”项目之间的联系。在南欧,中国参与私有化浪潮。欧洲应该抓紧机会与中国合作。


  《世界报业辛迪加》12月24日刊文《向中国学习》,称40年来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的发展模式往往受到西方的质疑,这是不明智的。西方加深与中国的敌意不符合自身利益。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推动“走出去”战略,为了回归合理的全球地位,不但推动自身利益,也投射软实力。


  


  《世界报业辛迪加》12月24日刊文《向中国学习》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许多发展经验值得世界学习,比如国家和市场的角色、如何调动资源进行投资、如何在各级政府展开试验等。中国的成功源于它完全掌控着自己的发展进程,这与中东欧国家必须被动听从欧盟政策形成反差。如今中国推广自身发展模式的能力受到制约,欧洲对非民主的发展模式充满怀疑,这样下去世界上将出现体制的冲突,这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各国需要相互适应。


  《亚洲时报》12月25日刊文《与中国合作远胜于与其斗争》,称美国正在全方位与中国展开对抗,但这对美国没有什么好处。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将超越美国,中国将对教育和科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中国将培养出更多科技人才,缩小与西方的技术创新差距。中国虽然不想跟美国展开军备竞赛,但中国的强军脚步一点也没有落下,中国军队已经具备强大的威慑力。令美国感到不安的是,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对美国发起挑战。




  


  《亚洲时报》12月25日刊文《与中国合作远胜于与其斗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中国已经几乎在经济、科技和军事方面赶上了美国。美国面临的困境在于不愿接受中国平起平坐,但又无法遏制中国。实际上,中国政府比任何西方政府更加负责任,更加用心照顾全社会利益,这不仅体现在带领8亿人口脱贫一件事上,还包括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带领发展中国家摆脱金融危机并提供基建和投资等事情上。


  美国通过假新闻妖魔化中国,以航行自由为名在南海挑衅中国,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不仅威胁中美两国安全,还给周边国家人民造成威胁。中国庞大的体量摆在那里,绝不会任人摆布,西方应该学会与中国合作,与中国对抗绝不是出路。


  


  《南华早报》12月22日刊文《中美贸易摩擦正好便于中国改革经济》


  几乎每隔10年中国都会面临一次巨大的考验,而只要合理地化压力为动力,中国经济总能再上一个台阶,如今中美贸易摩擦正好为中国深化改革提供了契机。《南华早报》12月22日刊文《中美贸易摩擦正好便于中国改革经济》,称许多外媒将习主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解读为与美国针锋相对,担心中国不会在贸易谈判中让步。但首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必然会涉及国家在中共领导下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况且此次大会表彰了许多私营企业代表。说明中共肯定了私营企业在改革中的重要性。


  此外,西方对改革措施的理解存在偏差。中国实际上已经在外企准入、关税等方面公布了改革措施。中美贸易战的压力恰好有助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过去加入世贸和战胜金融危机时,中国都是在外部挑战下化压力为动力,让经济再上一个台阶。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在历史关头做出正确的抉择。在这篇文章后面有读者留言道:


  


  
kingwang642:当我听到祖国在“改革”的时候,我联想到的却是我们正在变得西化,我们模仿西方人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两万年的文化呢?



  


     Rashid Abdullah:西方在看待中国改革时使用的往往都是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根据其能力和价值观,中国也有自己做事情的方式。西方和东方很少有观点一致的时候。无论喜不喜欢,西方至少应该尊重东方的价值观,西方不应强迫东方接受自己的那一套东西。


  


  Clearmind:中国之所以能避开2008年金融危机,原因就在于中国摆脱了西方。毫无疑问,中国将会进行改革,不过中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改革。


  
《阿拉伯新闻》网站12月20日刊文《全球化处于十字路口,需要协作而不是竞争》,称2018年是历史性的转折点。保护主义浪潮破坏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而中国已经做好准备,建立自己的平行国际机构。



  


  b]《阿拉伯新闻》网站12月20日刊文《全球化处于十字路口,需要协作而不是竞争》


  2018年之前的10年标志着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2008年,大约40%的生产、制造活动以及贸易、投资活动是在西方国家之外发生的,而如今这一比例超过了60%。一些分析人士预测,到2050年,亚洲将占全球经济产出的50%。


  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体现了全球金融实力格局发生了更大的转变。从表面上看,特朗普政府与中国对抗是为了贸易,另外还有在货币操纵问题上的争端,但真正的斗争是关乎更重要的方面:技术优势和全球经济主导权的未来。


  尽管特朗普察觉到了美国霸权面临着的越来越大的挑战,但他采取了单边主义行动,这种做法可能给地缘政治失败埋下隐患。对全球化的不满情绪带来了新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但解决之道只能是合作,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一揽子解决不平等、收入增长停滞、金融动荡、避税和逃税、气候变化以及难民和移民危机等问题。


  随着美国逐渐远离多边主义,中国正在通过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他方式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上一轮冷战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苏联拒绝承认市场和人们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并回避与西方接触。但今天的中国输出大批留学生,其中大部分在欧美学习,形成了持久的社交和职业网络。如今全球化处于十字路口,国际组织和多边框架需要接纳新的地缘政治之“极”。世界应该通过多边主义而不是单边主义的思路作出决策,各国应与中国等新的“极”一道应对全球化危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26 01:00 , Processed in 0.5717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