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语媒体:中美都在努力避免矛盾激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3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8 10:3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德语媒体:中美双方都不想局面失控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中双方就贸易争端举行的最新一轮谈判结束后,特朗普总统对双方达成的共识评价极高。他表示,这是有史以来最有利于美国农民的一项共识。中方也证实谈判取得了实质进展。《法兰克福汇报》撰文指出,据称中国将购买价值500亿美元的农产品,而美方则减缓实施原定十月15日生效的惩罚性关税。但在股市和各国媒体欢呼的同时,这篇题为《中美两国避免矛盾激化》的报道也写道: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迄今为止并未证实购买价值5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一事。协议数量之大,也的确令人生疑。因为按照官方统计数据,2017年贸易战爆发之前,美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只有240亿美元,2018年,随着双方贸易争执的激化,美方出口额减少了一半,而2019年下降趋势仍在继续。2017年,美国输华农产品中大豆占了一半,它主要被用来当作养猪饲料。由于爆发非洲猪瘟,中国生猪存栏数已经减少了一半,因此对猪饲料的需求量也已明显降低。目前,美国的养猪业期望中国能大量采购美国猪肉,不过同大豆相比,猪肉对华出口量原本就小得多。2017年,猪肉对华出口只有七亿美元。特朗普所说的中方购买承诺,即便确有其事,中方想必也不会予以官方证实,因为这类双边交易有悖世界贸易的相关规定。不过,无论如何,特朗普总统已经通过推特号召农民尽快去购买更大马力的拖拉机。


  查德 · 波恩( Chad Bown)是彼得森研究所的贸易问题专家,他明确指出,即便现在中美双方达成了共识,但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仍需支付平均21%的关税,而贸易战爆发前,中方需支付的平均关税则只有3%。作为报复,中方目前也对美国产品征收平均22%的关税。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菲尔贝迈尔(Gabriel Felbermayr)也形容中美上周达成的共识,就经济角度而言意义并不明显。他说:'关税仍然存在,不安全感也依然存在,所有一切都可能出现逆转。'事实上,特朗普确实已经表示,这个协议不需要通过国会的批准。但这也就是说,一旦新总统上台,这份协议就有可能被推翻。"


  


  上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晤中方谈判代表刘鹤


  一年半以来,中美就贸易争端已经举行了13轮会谈,因此,本次双方在华盛顿达成阶段性协议,无论如何是一项成果。但《商报》同时也指出,当前达成的协议中并没有涉及引发双方贸易冲突的核心问题。《商报》题为《中美共识的重重问题》的文章写道:


  "首先不清楚的是,双方达成的共识将如何得到履行,美方又会凭借什么机制确保中方执行协议。这一问题过去就曾导致双方谈判陷入僵局。今年春季,特朗普就曾宣称,双方谈判即将取得重大突破。但稍后他就指责中国推翻了此前达成的共识。


  很多争议性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中方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和税务优惠,涉及从制造业到高科技行业的广泛领域。中国企业不仅因此获得竞争优势,而其过剩产能还得以以低廉价格冲击世界市场。"


  相较于喜出望外的特朗普总统,中国官方对中美谈判达成的共识反应较为审慎。中国官方媒体只是说双方谈判取得了实质进展,但没有使用"协议"这样更具约束力的词汇。而白宫方面也拒绝透露所谓"中美共识"的更多细节,也没有发表相应的文字说明。《商报》文章写道: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贸易争端已经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影响。国际货币基金新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wa)本周发出警告称,全球经济可能出现下滑趋势。国际货币基金预测,如果中美双方不取消相互间的高额关税,全球经济总产值将减少七千亿美元。而在本年度,全球90%的地区同2018年度相比,都将出现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


  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缓解贸易争端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分析师们普遍认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民经济仍将继续放缓。而第二季度的经济增幅只有6.2%, 是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最低的一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8 03:43 , Processed in 0.0629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